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66  2018-03-06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6]
江西省萍乡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萍乡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qiào) 娴熟(xián) 畸形(jī)
B. 轩昂(xuēn) 婆娑(suō) 虬枝(qiú)
C. 牛犊(dù) 辟邪(pì) 丘壑(hè)
D. 纤维(qiān) 顾忌(jì) 颓唐(tu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已经报错,没有正确答案。A翘首(qiáo)。B轩昂(xuān)。C牛犊(dú)。D纤维(xiā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摧枯拉朽 泻气 郸精竭虑 愚钝
B. 为富不人 紧绷 藏污纳垢 不掇
C. 摩肩接蠢 遒劲 惟妙惟肖 推崇
D. 园地治宜 星晨 和颤悦色 题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已经报错,没有正确答案。A泄气;殚精竭虑。B为富不仁;不辍。C摩肩接踵。D因地制宜;星辰,和颜悦色;提拔。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久久地站在河岸边,望着渐渐逝去的车影和朋友远去的方向,她不禁黯然失色,些许优思从心底涌出。
B. 《清明上河图》画面开卷描绘的是疏林薄雾,冰冻未解,寒风飕飕,春意盎然的汴京近郊风光。
C.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D.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简直是巧妙绝伦,其实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4. 下列语句中设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C.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不平凡的树。
D. 未成年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修长美妙”后加“身体”。B语序错误。改为“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C逻辑错误。去掉第二个“不”。
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5. 下列语句中采用修辞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B.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C.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D.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答案】A

6.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大地的瓜分》,写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


浏览完整试题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⑦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④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 ②④①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②③① D.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②承接前一句的陈述主体,写视觉,④写听觉,①因而被迷住,④写迷住的结果。因此选A。
7. 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B. 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
C. 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
D. 联想公司曾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我将于百忙中”语言不得体。B“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不得体。C“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不得体。D项正确。妙处有二:1.(一)只现实中的“联想”的思维;(二)指联想公司的产品。2.一语双关,巧妙的将两词结合,令人应象深刻,起到很好的推销效果。
8.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语言质朴,叙述起伏跌宕,饱含作者对母亲的深沉情感。
C. 《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相关的历史遗迹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D. 题为《昆明的雨》而非大量笔墨直接写雨……信笔所至,无拘无束,但感情线索始终贯穿全文。
【答案】B

阅读课文《白杨礼赞》节选,回答下列小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内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同,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一一一一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9.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比喻)
B. 选文中用“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分别写出了黄土高原的平坦和高大,突出其雄伟。
C. 选文第二段中的第一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而第三段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D. 选文中作者一再赞美高原“雄壮”伟大”的目的是为了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10. 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中先描写高原的“雄壮”伟大”,然后写景色的“单调”,就赞美白杨树来看,是采用了对比烘托的写法.
B. 选文第三段中巧妙地把“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统一起来,以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
C. 联系全文来看,作者描写高原景色的目的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暗写西北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傲准备。
D.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的语句,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作者的认识情感,
【答案】9. B 10. A
【解析】
9. 试题分析:“分别写出了黄土高原的平坦和高大”错。文中用“无边无垠”,写出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出高原的平,还用远山的连峰就在你的脚下写出高原的高。
10. 试题分析:“就赞美白杨树来看,是采用了对比烘托的写法”理解错误。这样写是为白杨树出场蓄势或作铺垫。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侍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1. 下列对诗歌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皋薄暮望”一句点明地点、时间和事情。
B. 颔联融情于景,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C.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D. 全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托物言志,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12.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古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 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 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面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 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把握。D项“托物言志”错,应该是“借景抒情”。
12.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表现手法的把握。“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错。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展开余下试题13.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5)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
(6)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答案】 (1). 庭下如积水空明 (2). 盖竹柏影也 (3). 猿则百叫无绝 (4). 芳草萋萋鹦鹉洲 (5). 征蓬出汉塞 (6). 悠然见南山 (7). 塞上燕脂凝夜紫 (8). 无可奈何花落去
【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庭”“猿”“鹦鹉”“蓬”等字词的书写。
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客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教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睘者霜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4.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至霸上/及棘门军 B. 军中/闻将军令
C.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 称善者/久之
15.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已而之细柳军(______) (2)不得入(______) (3)将军约(_____)
16.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睘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7. 理解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归纳周亚夫“真将军”的风采。
18. 把握文意,说说周亚夫或汉文帝的形象性格。
【答案】14. A 15. (1). 达到,到 (2). 能够,获准 (3). 命令,有令
16. 先前(看到的)霸上、棘们的军队,简直像儿戏一般,他们的将士必定会遭受袭击而被俘虏。
17. 戒备森严,军纪严明;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18. 示例: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汉文帝:明君,善识人才 知错善改
【解析】
14.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断句有误的一句:A“至霸上/及棘门军”。改为“至/霸上及棘门军”。此题要注意把谓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划开。
15.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得”:能够,获准。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之”作为一个虚词,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文言词语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6. 试题分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睘”“其”“固”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17.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能力。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天子先驱至,不得入”说明军纪严明,戒备森严,令行禁止。“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说明他刚正不阿与忠于职守。
18. 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从“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一句的语言描写可看出说明周亚夫的刚正不阿。如“天子为动,改客式车,使人称谢”等情节表明汉文帝知错善改的品格。
翻译: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母亲
洪烛
①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挖路边的荠菜。好动的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把荠莱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因为亲手挖过荠莱,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对荠莱最亲近,同时它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先。
⑦我一向把海带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之所以如此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膏,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台湾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莱最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烈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昧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莱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展开余下试题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曾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但还是在一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母亲走了,我头顶的天空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
(选自“中国散文年度金奖作品集”,有删改)
19. 理解文章内容,请补全下面的表格。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留给“我”内心的感受
① 陶醉
妈妈炖海带排骨给我吃 ②
母亲在我离家时靠吃催眠药入睡 ③
④ 自责(懊悔)
20. 选文第②段引入台湾美食家蔡澜的话有何作用?
21. 理解选文第③段中的画线语句,试从描写的角度,说说其特点及表达效果。
22. 结合具体语境,品析文中的语句。
(1)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
(2)原来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
23. 选文把无形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试举一倒予以分析。
【答案】19. ①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 ②幸福 ③心痛(痛苦)④我接到母亲去世的长途电话
20. 用台湾美食家蔡澜对妈妈做的菜的评价衬托“我”对妈妈做的海带炖排骨的深切感受,赞美母爱的细致人微,为表达痛失母爱的懊悔、自责之情铺垫。
21. 采用动作(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动作和心理的细节描写),通过“探头”“隐约看见”“内心里喊”“蹑手蹑脚”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夜间离开家时与母亲告别的动怍和心理特点;表达了我既不忍惊扰母亲又依依不舍的矛盾心理,可见我对母亲依恋之深。
22. (1)句中通过“令人陶醉”一词,强烈地表达了儿时与母亲一起挖荠菜的快乐和幸福,突出母爱。 (2)运用比喻修辞,把母亲比成易碎品,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提醒人们,能够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一定要珍惜。
23. (提示)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或写母爱凝聚在荠菜上,或写母爱浓缩在排骨海带汤中,或写母爱呈现在我离家时母亲吃的催眠药上。
【解析】
19. 试题分析: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如①内心“陶醉”是因为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而妈妈炖海带排骨给我吃使我感到“幸福”。母亲在我离家时靠吃催眠药入睡的情节使我“痛苦”等。读懂情节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情节概括题。答此类题要做到两点:1、纵览全文,宏观把握。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地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
20.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衬托手法的特点,明确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这里台湾美食家蔡澜对妈妈做的菜的评价能够衬托出“我”对妈妈做的海带炖排骨一菜的感受。作用要答出人物的情感。
21. 试题分析: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描写的作用。“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蹑手蹑脚地走了”运用了动作描写。“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是心理描写。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的心理及情感。
22. 试题分析:欣赏文句。可分别品味词语和修辞角度来对语句进行赏析。(1)“陶醉”一词,强烈地表达了儿时与母亲一起挖荠菜的快乐和幸福。答作用时要答出对文章中心,也就是对突出母爱的意义。(2)“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之外,还要答出要珍惜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的人物心理活动。
23.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半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可以从写作手法,也可以从叙事方式,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如本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把母爱凝聚在荠菜、排骨海带汤中甚至是催眠药上。
综合实践活动
24. 为更好地配合我市文明创建工作,班上准备召开一次以“关爱孤寡老人”为主题的班会。
(1)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80字左右的开场白。
【答案】(1)示例:关爱孤寡老人,构建仁爱社会。(2)能点出班会主题且语言流畅即可得分。
【解析】试题分析:(1)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关爱孤寡老人”的主题。(2)开场白要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萍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