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2018.1 一、积累与运用 1.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3)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答案】 (1). 先天下之忧而忧 (2). 岳阳楼记 (3). 似曾相识燕归来 (4). 风掣红旗冻不翻 (5). 岑参 (6). 老骥伏枥 (7). 竹外桃花三两枝 (8). 春江水暖鸭先知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类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类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燕”不要写成“雁”,“掣”不要写成“擎”,“枥”不要写成“沥”。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zhēn(_______)酌 繁yăn(________) 纷至tà (_______)来 【答案】 (1). 斟 (2). 衍 (3). 沓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斟”不要写成“勘”,“沓”不要写成“踏”。 3.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B.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 C. 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D. 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D项“天伦之乐”指的是亲情之间的欢乐,用来形容“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不正确。 点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4.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A. 已:停止 B. 感:感动 C. 负:背 D. 厝:放置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B项“感”是“被感动”的意思。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成语“无人问津”“一鼓作气”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曹刿论战》。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浏览完整试题C.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D. “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C项表述错误,《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莫泊桑,《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 我市计划三年建成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 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 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答案】A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而《五猖会》一文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 B.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譬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C. 《水浒传》中,鲁提辖在五台山出家,被赐法名智深,因醉后大闹五台山,长老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 D.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其中《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与《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他的姊妹篇。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A项表述错误,《五猖会》一文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残害。 8. 名著阅读 (1)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 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二人一齐叫苦道:“我们这等苦斗,你还咒我怎的?莫念!莫念!”那长老本心慈善,遂住了口不念,却也不认得真假。 假行者是由谁变的?最终被谁识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王伦便起身把盏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①王伦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番话给王伦带来什么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六耳猕猴;如来(“佛祖”“如来佛”等《西游记》中其他称谓均可) (2). (2)①拒绝晁盖等众豪杰在梁山入伙。(意思对即可) (3). ②被林冲所杀。(或“林冲火并王伦”,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第(1)小题是对《西游记》的考查。选段出自“真假美猴王”这一情节,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的模样,谁也难辨真假,最后是如来佛祖识出了真假悟空。第(2)小题是对《水浒传》的考查。选文中王伦的话委婉地拒绝了晁盖等众豪杰在梁山入伙,最后却因这件事被林冲所杀。 二、阅读与赏析 (一) 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秦救不出。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请出西说秦,魏王遂约车而遣之。 唐雎见秦王,曰:“夫魏一万乘之国,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今齐、楚之兵已在魏郊矣,大王之救不至,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秦王喟然愁悟,遽发兵,日夜赴魏。齐、楚闻之,乃引兵而去。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①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②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③谨受教。” 【注】①德:恩德,恩惠,好处。②卒:同猝。③无忌:信陵君本名魏无忌。 9. 下列各句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 B. 今齐地方/千里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唐雎没有直接进谏,而是迂回切入,委婉进谏。 B. 秦王听了唐雎的进谏,方才明白,于是发兵,日夜兼程赶赴魏国。 C. 唐雎由普遍到个别,先从事情有不可知、不可不知、不可忘、不可不忘四种情况说起,再具体到人之憎我、我之憎人、人有德于我、我有德于人而应采取的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不可忘和不可不忘的四种态度,最后才落实到信陵君救赵一事,环环相扣,严谨有致,令人深思。 D. 唐雎认为,信陵君对赵王有很大的恩德,让他记住救赵的事情。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魏王遂约车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②遽发兵 遽: ___________ ③乃引兵而去 引:______ ④ 破秦人,存赵国 存:______ 12. 翻译下列句子。 ⑴ 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