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450  2018-03-0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0]
山东省日照市城北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日照市城北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窗扉(fēi)  绮(qǐ)丽   戏谑(nüè)  惟妙惟肖(xiào)
B. 庇荫(yìn)  轩(xuān)昂   贮(zhù)存  叱咤(zhà)风云
C. 癖(pī)好  谮(zèn)害   苋(xiàn)菜  扣人心弦(xuán)
D. 蓬蒿(gāo)  哂(shěn)笑  伧(cāng)俗  无动于衷(zhōng)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B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戏谑xuè,C.扣人心弦xián,D.蓬蒿hāo。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渺茫  迥然  根深缔固  黯然失色
B. 仰慕  慰籍  引颈受戮  如法炮制
C. 枯燥  吞噬  不可理谕  矫揉造作
D. 沉湎  黝黑  前仆后继  相形见绌
【答案】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B.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诚惶诚恐,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首先就能看到B项的“诚惶诚恐”意思是: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明显不合语境,应为“张皇失措”,这里是老头子故意为之,引鬼子上钩。A“语无伦次”形容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C“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D“望眼欲穿”意思指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ACD都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答案为B。这几个句子及成语都来自教材,这道题出得很具人文关怀。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B. 要实现梦想,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与努力,准备好了吗?同学们。
C. 美的对象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因为它有有种两种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
D.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标点符号使用正确。A.冒号改为逗号,B.问号应放在句末,C.分号改为逗号。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 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本题要根据语气、停顿和引用来填写标点。


浏览完整试题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 针对进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 一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得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语病、句意明确。B.“几个”指代不明确,既指学校,也可指校长,产生歧义;C.“提高”与“精神”搭配不当;D.分句语序不当,后两个分句应互换。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朱熹抽取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B. 2016年4月,曹文轩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曾获“宋庆龄文学奖奖金”,《孤独之旅》就选自这部作品。
C. “总角” “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笄”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成为“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答案】C

7.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般揭示蕴含的道理。
B.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作品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等情节极富幻想、引人人胜。
C. 《智取生辰纲》叙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后来108好汉齐聚“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梁山,晁盖成为梁山第二任首领。
D. 《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骨头被刮得嚓嚓作响,关羽与马良从容下棋,这一情节刻画出他意志坚强的形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名著阅读。B选项中,“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该情节错误。“星期五”是英国作家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他是一个野人,后来成为鲁滨逊的仆人和朋友,鲁滨逊用救起他的日期命以的名字。
8. 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 )
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
明明:就是“难受,想哭”。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________________。
A.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C.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言表达运用。从题干中“难受,想哭”与“蓝瘦,香菇”,从中选择是让人“马首是瞻”,是“捧腹大笑”,还是“茅塞顿开”,还是“莫名其妙”。分析可得两者无联系,故应为让人“莫名其妙”。
9.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请指出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
①她是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16岁高中女生,因为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表现出色,强势攻擂北大女博士陈更,成功成为当期擂主。
②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近“武亦姝”这个名字,突然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被刷屏。
③更有观众表示,孩子看完节目后,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
④不少人感叹,她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⑤“大会”系列能做到文化内涵与收视率兼顾,格调与“地气”齐飞,被不少网友激赏为综艺节目中的清流。
A. ①④②③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④①⑤③ D. ④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句子的排序。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句子,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出现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一致的。首先判断首句是①②④中的一句,从②句中“突然”,可分析为第一句;紧接着是①句,“她是”;接下来是④句,从①句中的“表现出色”可分析得出④句中的“才女”;接下来的③⑤两句较容易得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
池莉
①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许多人 有钱了就去买奢侈品,拼命往自己身上堆积昂贵的东西。那么,高贵与优雅到底是什么?
②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勇气是在压力下仍然能够表现出优雅”。因此,高贵 优雅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 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的定力,这一切都是精神力量。坚持阅读,就是获得这种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③阅读的目的不为别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④我以为,阅读是越早越好。我很可能3岁就可以阅读了,因为我对方块字特 别敏感。人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弟妹尽早开始阅读,活在当代社会,不学会阅读,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人也是没有光彩的。
⑤阅读要主动积极,我们的注意力一定不要被俗世俗务,不要被手机、电脑以及一些转瞬即逝的泡沫信息所剥夺。如果你能够坚持阅读,并终身养成习惯,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当你非常苦恼、非常沮丧的时 候,请打开一本你喜欢的书,这比任何东西都能让你安静平和。
⑥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说,“生活的终极目的就是生命本身。”我是读了他的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许多错误。我年轻的时候一心想成名成家,没日没夜地写,永远都不休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当然,人年轻有身体本钱的时候是可以去拼搏的,但是不能以名利为终极目的,一定要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转换,有思想的进步,有对生命更清晰与客观地理解,要有由浅入深的人生转换。
⑦我建议到一定时候,要读一点哲学。很多人以为哲学很深奥、很艰涩,其实不然,哲学也有好读的。“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这是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说的。他的哲学书就非常引人入胜,读了之后无不受鼓舞。当下,现实,每日每时,都是生活的要义。一个人要学会过好每一刻,是柏林哲学思想之一。


展开余下试题⑧读书就是要懂得享受这美好一刻,而不是指望另外一天,另外一个时刻。我们很多人不顾现实沉于遥远的梦想,这是一种很致命的幻觉。还有许多现实中的是非判断,比如伤害他人是绝对的罪过,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人人都懂。
⑨因此,需要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个明白。
⑩我们不需要记得太多,记住这一句话就很好。
(选自《智慧与思维》2016年02期)
10. 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
B. 生命在与读中高贵与优雅。
C. 坚持阅读,就是获得精神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D. 需要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个明白。
11. 下列对文本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B. 第⑤段画线句采用了论证方法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C. 第⑥段至少采用了两种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D. 第⑦⑧段都已事实论据为主,第⑺段举了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的例子,第⑻段写了“伤害他人是绝对的对过”的例子。
12. 下列对本文的理 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自己3岁就可以阅读为例,来论证阅读越早越好。
B. 高贵与优雅,就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
C. 文章从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和享受生命四个方面来证明论点。
D. 文章第⑨⑩段总结全文,再次明确阅读的目的。
【答案】10. B 11. C 12. A
【解析】
10. 试题分析:概括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中考议论文的常考题型。有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同学们只要在常见位置找出来就可以。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从文章中找到论点 同学们不妨利用位置来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论点?论点即是作者对所要议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看法,且是正面的观点;其次,要明白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一般情况下有提示性语言,如:“我认为……”,“我们应该……”,“由此可见……”,“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接着,要明确一般情况下论点常常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判断中心论点的时候,有时会判断不明,出现觉得这个句子也是,另一个句子也有可能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一定要细读文章,最好能把每一自然段或每一部分的论述内容都概括出来,通过论述内容去判断哪个句子是作者最终的观点、见解、主张。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B项正确。
11. 试题分析: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道理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正反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比喻论证: 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A分析错误。第②段无事实论据,只有道理论据。B分析错误。第⑤段划线句“如果你能够坚持阅读,并终身养成习惯,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无举例论证。C分析正确。第⑥段采用了两种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当然”后的句子)和举例论证(“我年轻的时候”)。D.分析错误。第⑦⑧段都以道理论据为主,第⑦段英国当代哲学家赛亚•柏林说的“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是道理论据。所以选C。
12.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议论文阅读有关知识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判断,抓住各项语句中表述的知识点,根据所学所记,分析判断。根据文中“我很可能3岁就可以阅读了,因为我对方块字特别敏感。”此句可可知这是一个或然判断,是表示一种可能性的判断,而A项“作者以自己3岁就可以阅读为例”是一个实然判断,理解和分析是错误的。故答案为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1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 迷惑。
B. 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 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 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14. 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 奉命于危难之间
C. 管夷吾举干士 D. 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孰视之(仔细) B. 臣之妻私臣(偏爱)
C. 皆以美于徐公(在) D.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一心,一定)
16. 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8. 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C 14. B 15. C
16. (1). 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 (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展开余下试题17. (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18. (1). 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 (2). 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解析】
1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错。是侧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14. 试题分析:B“奉命于危难之间”中的“于”与题干句中的“于”都是“在”之意。A“比”。C“从”。D“向”。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15.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把握能力。C项“皆以美于徐公(在)”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于:比。
16. 试题分析: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写出成语的能力。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根据文章内容去推断应从文章中筛选出哪个成语。如可根据“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几句话提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谤讥”“闻”“务”等字词的翻译。“能谤讥于市朝”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18.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也是对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进谏方式可以从都采用设喻方式委婉劝谏的角度作答;进谏结果可以从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的角度作答。
(一)译文: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二)译文: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敢进谏的人处死!”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每天他都在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着)几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完成下列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9. 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20. 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19. 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20.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解析】
19. 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表明并未因受严谴而有丝毫心怕,其刚正不屈的风骨宛然如见。
20. 试题分析:考查诗人的炼字功夫。“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两字是以动写静。答作用时一定要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21. 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3)《从军行》中诗人不从正面着笔写战斗,而是善于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的句子(从人的视觉、听觉出发,表现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的诗句:______,______。
(5)《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们自伤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卜算子》中,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别云间》中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__,___。
(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引起了“___ ,______。”的美好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抒写了梦中求而得之后的美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日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