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城北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窗扉(fēi) 绮(qǐ)丽 戏谑(nüè) 惟妙惟肖(xiào) B. 庇荫(yìn) 轩(xuān)昂 贮(zhù)存 叱咤(zhà)风云 C. 癖(pī)好 谮(zèn)害 苋(xiàn)菜 扣人心弦(xuán) D. 蓬蒿(gāo) 哂(shěn)笑 伧(cāng)俗 无动于衷(zhōng)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B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戏谑xuè,C.扣人心弦xián,D.蓬蒿hāo。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渺茫 迥然 根深缔固 黯然失色 B. 仰慕 慰籍 引颈受戮 如法炮制 C. 枯燥 吞噬 不可理谕 矫揉造作 D. 沉湎 黝黑 前仆后继 相形见绌 【答案】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B.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诚惶诚恐,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首先就能看到B项的“诚惶诚恐”意思是: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明显不合语境,应为“张皇失措”,这里是老头子故意为之,引鬼子上钩。A“语无伦次”形容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C“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D“望眼欲穿”意思指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ACD都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答案为B。这几个句子及成语都来自教材,这道题出得很具人文关怀。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B. 要实现梦想,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与努力,准备好了吗?同学们。 C. 美的对象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因为它有有种两种特性: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 D.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标点符号使用正确。A.冒号改为逗号,B.问号应放在句末,C.分号改为逗号。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 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本题要根据语气、停顿和引用来填写标点。
浏览完整试题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 针对进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 一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得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语病、句意明确。B.“几个”指代不明确,既指学校,也可指校长,产生歧义;C.“提高”与“精神”搭配不当;D.分句语序不当,后两个分句应互换。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朱熹抽取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B. 2016年4月,曹文轩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曾获“宋庆龄文学奖奖金”,《孤独之旅》就选自这部作品。 C. “总角” “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笄”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成为“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答案】C
7.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般揭示蕴含的道理。 B.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作品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等情节极富幻想、引人人胜。 C. 《智取生辰纲》叙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后来108好汉齐聚“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梁山,晁盖成为梁山第二任首领。 D. 《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骨头被刮得嚓嚓作响,关羽与马良从容下棋,这一情节刻画出他意志坚强的形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名著阅读。B选项中,“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该情节错误。“星期五”是英国作家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他是一个野人,后来成为鲁滨逊的仆人和朋友,鲁滨逊用救起他的日期命以的名字。 8. 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 ) 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 明明:就是“难受,想哭”。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________________。 A.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C.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 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言表达运用。从题干中“难受,想哭”与“蓝瘦,香菇”,从中选择是让人“马首是瞻”,是“捧腹大笑”,还是“茅塞顿开”,还是“莫名其妙”。分析可得两者无联系,故应为让人“莫名其妙”。 9.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请指出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 ①她是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16岁高中女生,因为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表现出色,强势攻擂北大女博士陈更,成功成为当期擂主。 ②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近“武亦姝”这个名字,突然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被刷屏。 ③更有观众表示,孩子看完节目后,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 ④不少人感叹,她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⑤“大会”系列能做到文化内涵与收视率兼顾,格调与“地气”齐飞,被不少网友激赏为综艺节目中的清流。 A. ①④②③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④①⑤③ D. ④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句子的排序。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句子,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出现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一致的。首先判断首句是①②④中的一句,从②句中“突然”,可分析为第一句;紧接着是①句,“她是”;接下来是④句,从①句中的“表现出色”可分析得出④句中的“才女”;接下来的③⑤两句较容易得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 池莉 ①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许多人 有钱了就去买奢侈品,拼命往自己身上堆积昂贵的东西。那么,高贵与优雅到底是什么? ②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勇气是在压力下仍然能够表现出优雅”。因此,高贵 优雅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 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的定力,这一切都是精神力量。坚持阅读,就是获得这种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③阅读的目的不为别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④我以为,阅读是越早越好。我很可能3岁就可以阅读了,因为我对方块字特 别敏感。人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弟妹尽早开始阅读,活在当代社会,不学会阅读,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人也是没有光彩的。 ⑤阅读要主动积极,我们的注意力一定不要被俗世俗务,不要被手机、电脑以及一些转瞬即逝的泡沫信息所剥夺。如果你能够坚持阅读,并终身养成习惯,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当你非常苦恼、非常沮丧的时 候,请打开一本你喜欢的书,这比任何东西都能让你安静平和。 ⑥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说,“生活的终极目的就是生命本身。”我是读了他的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许多错误。我年轻的时候一心想成名成家,没日没夜地写,永远都不休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当然,人年轻有身体本钱的时候是可以去拼搏的,但是不能以名利为终极目的,一定要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转换,有思想的进步,有对生命更清晰与客观地理解,要有由浅入深的人生转换。 ⑦我建议到一定时候,要读一点哲学。很多人以为哲学很深奥、很艰涩,其实不然,哲学也有好读的。“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这是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说的。他的哲学书就非常引人入胜,读了之后无不受鼓舞。当下,现实,每日每时,都是生活的要义。一个人要学会过好每一刻,是柏林哲学思想之一。
展开余下试题⑧读书就是要懂得享受这美好一刻,而不是指望另外一天,另外一个时刻。我们很多人不顾现实沉于遥远的梦想,这是一种很致命的幻觉。还有许多现实中的是非判断,比如伤害他人是绝对的罪过,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人人都懂。 ⑨因此,需要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个明白。 ⑩我们不需要记得太多,记住这一句话就很好。 (选自《智慧与思维》2016年02期) 10. 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 B. 生命在与读中高贵与优雅。 C. 坚持阅读,就是获得精神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D. 需要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个明白。 11. 下列对文本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B. 第⑤段画线句采用了论证方法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C. 第⑥段至少采用了两种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D. 第⑦⑧段都已事实论据为主,第⑺段举了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的例子,第⑻段写了“伤害他人是绝对的对过”的例子。 12. 下列对本文的理 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自己3岁就可以阅读为例,来论证阅读越早越好。 B. 高贵与优雅,就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 C. 文章从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和享受生命四个方面来证明论点。 D. 文章第⑨⑩段总结全文,再次明确阅读的目的。 【答案】10. B 11. C 12. A 【解析】 10. 试题分析:概括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中考议论文的常考题型。有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同学们只要在常见位置找出来就可以。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从文章中找到论点 同学们不妨利用位置来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论点?论点即是作者对所要议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看法,且是正面的观点;其次,要明白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一般情况下有提示性语言,如:“我认为……”,“我们应该……”,“由此可见……”,“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接着,要明确一般情况下论点常常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判断中心论点的时候,有时会判断不明,出现觉得这个句子也是,另一个句子也有可能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一定要细读文章,最好能把每一自然段或每一部分的论述内容都概括出来,通过论述内容去判断哪个句子是作者最终的观点、见解、主张。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B项正确。 11. 试题分析: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道理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正反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比喻论证: 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A分析错误。第②段无事实论据,只有道理论据。B分析错误。第⑤段划线句“如果你能够坚持阅读,并终身养成习惯,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无举例论证。C分析正确。第⑥段采用了两种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当然”后的句子)和举例论证(“我年轻的时候”)。D.分析错误。第⑦⑧段都以道理论据为主,第⑦段英国当代哲学家赛亚•柏林说的“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是道理论据。所以选C。 12.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议论文阅读有关知识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判断,抓住各项语句中表述的知识点,根据所学所记,分析判断。根据文中“我很可能3岁就可以阅读了,因为我对方块字特别敏感。”此句可可知这是一个或然判断,是表示一种可能性的判断,而A项“作者以自己3岁就可以阅读为例”是一个实然判断,理解和分析是错误的。故答案为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1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 迷惑。 B. 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 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 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14. 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 奉命于危难之间 C. 管夷吾举干士 D. 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孰视之(仔细) B. 臣之妻私臣(偏爱) C. 皆以美于徐公(在) D.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一心,一定) 16. 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8. 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C 14. B 15. C 16. (1). 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 (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