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386 2018-03-09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
“刚健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
《彖传》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顺,“地势”是顺,“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本性,顺是阴气的本性,在二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而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可见,刚健有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含厚德载物的系统。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刚健有为”精神,其具体表现或凝结的文物、制度、风俗,可谓俯拾皆是。以文学人物形象而言,《列子•汤问》中每日挖山不止的愚公、鲁迅笔下“每日孳孳”的大禹,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以文学艺术题材而言,从古至今无数骚人墨客所吟咏、所描绘的青松、翠竹、红梅之类,也都体现着这种精神。以制度风俗而言,只要翻一翻历史,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农民起义、变法革新何其多,而把“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当作变革和革命的理论根据又何其多。
厚德载物精神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一样,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主题。北宋哲学家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可以说为中国的以山水花鸟虫鱼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一般主题做了诠释。汉唐时期,中华民族对域外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产生极浓厚的兴趣,大力搜求,广泛吸收。从名马到美酒,从音乐到舞蹈,从科学到宗教,无不兼容并包,其气度之闳放、魄力之雄大确实令人赞叹。这是厚德载物精神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的表现。
(摘自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种类繁多,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自成体系。“刚健有为”思想作为中国文
化体系的总纲而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地位。
浏览完整试题
B.“精”的意思是细微,“神”的意思指能动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
既是其文化创造的结果,又是该文化思想的两个方面。
C.《彖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代表中国
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思想的两个方面。
D.“刚健有为”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导着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从孔子
到《周易大传》,刚健有为思想逐渐发展成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体现出的独立人格精神,与《周易大传》中“刚
健”所具有的“独立不惧”“立不易方”的含义相同。
B.《周易大传》认为,在“健”和“坤”二者之中,阳健处于主导的地位;自强不息与
厚德载物代表着立人与立己,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离。
C.天体运行永不停止,君子效法于天,故提倡自强不息;大地包容万物,君子效法于地,
故提倡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应是对君子的要求。
D.刚健有为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随处可见,它广泛地存在于文物、制度、风俗等之中。
文学作品中的愚公、大禹身上都蕴含着这种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精神在对待域外和少数民族文化时,表现出了对各种文化的兼容并包、闳放
的气度和雄大的魄力,这在历史上的汉唐时期得到了有力的体现。
B.王安石的《梅花》、陈毅的《咏松》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起义看似无关,但如果从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角度来审视,则它们都体现出了刚健有为的精神传统。
C.我国传统的山水类画作多以山水花鸟等为题材,这是厚德载物精神在中国文学艺术中
的体现,程颢“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为该类题材作品的一般主题做了阐释。
D.“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三种基本思想都是以“人”为中心,解决人与周
围事物关系而形成的思想,它们与刚健有为思想一起构成统一体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3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题。
晚 泊①
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注]①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罢黜,闲居四年后被任命为夔州通判,此诗即作于赴任西行途中。
4.诗中哪些内容扣住诗题“晚泊”?请简要分析。(7分)
5.本诗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春 归
唐庚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③,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惠州。②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
6.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通过比较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7分)
7.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9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10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夔州峡口秋江景物特点,映衬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道出既表现全诗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锦瑟》中,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9.认真审读下面的漫画,弄清其寓言,请从实际出发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以“实事求是”为话题,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综合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注重繁例与点例结合;注重句式的整散结合、长短互换;(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18分)
1.(6分)A(于文无据。“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地位”,在文中无此说。)
2.(6分)B(与原文内容不符。“二者互为前提”说法有误,原文是说“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
3.(6分)D(与原文内容不符。“和与中”思想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天人协调”思想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算是“解决人与周围事物关系”,而“崇德利用”思想是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部分新增一大考点,就是有关“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而本小题B项,根据第五段文意,上述文学艺术题材及制度风俗,与该段首行观点句之间就是体现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C项,根据第六段“厚德载物精神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一样……做了诠释”,中国山水花鸟画作与厚德载物精神,该类题材作品的一般主题与程顥言论之间,也皆体现出论据对论点的印证。)
二、(42分)
(一)(32分)
4.(7分)“晚潮”“落日”点明泊舟时间“晚”;“淮南岸”点出泊舟地点。邻舟乞火照明,生火做饭,船夫们在乡野神祠里祈祷顺风,写的是晚泊情景。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9分)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归的凄凉,和仕途多艰(答“人生坎坷”“壮志难酬”“忧虑国事”等亦可)的慨叹。首句自慨身世飘零,如九秋飞蓬,体现了诗人漂泊无归的凄凉心情(或:尾联描绘了落日残阳中只闻鸦啼戍楼,不见人影的荒凉萧瑟景状,与诗人漂泊无归的凄凉心情相吻合);颔联遥想入蜀途中的艰难,不仅说道路艰险,且有身世坎坷之恨(或:尾联写旧地重回,见眼前景色萧然,边备荒废,不免有仕途多艰、壮志难酬之叹)。
展开余下试题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7分)颔联中的“合”“圆”二字均有“围绕”“环绕”之意(2分),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惠州集市上繁花似锦、花团锦簇,城郭边绿柳环绕的景象(2分);一改孟浩然诗中那种清新、淡雅,突出了此时的惠州虽当新年乍到、寒食未至,但已经春光大盛的灿烂景象(3分)。
7.(9分)本诗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明丽、灿烂春色反衬自己被贬谪的哀愁(3分)。诗歌开篇就描绘了东风浩荡,铺天盖地而来;遍地皆绿,花繁叶茂,一派春意盎然(3分);结尾却急转直下,借用拟人手法,托出诗人愁绪袭来难以招架,只好借酒浇愁的形象,愁情之重可见一斑,强化了抒情效果(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二)(10分)
8.(10分)
(1)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4)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5)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40分)
9.(40分)略。 (122.240.200.163)
上一篇:
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下一篇:
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