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42  2018-03-1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2]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积累应用
1. 按要求填空。
(1)怅寥廓,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陶渊明《饮酒》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问苍茫大地 (2). 大漠孤烟直 (3). 此中有真意 (4). 欲辨已忘言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句子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苍茫、漠、孤、辨。
按要求选择。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 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 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也可以说“特意光临寒舍”。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斧正:敬辞,请人修改自己的文章,这里用于自己修改别人的文章,不得体。B项,光临寒舍:“寒舍”,谦称自己的家;“光临寒舍”,用于主人欢迎别人到自己家来。这里用于自己到别人家去,不得体。 C项,令尊:敬词,尊称对方的父亲。这里用来称自己的父亲,不得体。
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以其特定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契合。不管人们如何狂热地用“世界性”、“现代性”、“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之类的术语涂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民族特性依然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放逐民族性必将置艺术于无根状态。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古老的诗歌往往是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是历代诗人探索、实验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如意大利的十四行、波斯的柔巴依、日本的俳句、中国的律诗……
②那么,新诗是否完成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契合呢?
③中国诗歌史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诗歌体制起自民间,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④中国古典诗歌历经二千年实验、积淀,从四言、五言到七言,至唐代格律诗体制完备,产生了中国人骄傲的唐诗。由于方块字的音形特征,格律诗汇融节奏、韵律、修辞与建筑之美,成为汉语诗的黄金范式。伴随这一审美范式的成熟,汉语诗学也发展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天才李白、杜甫是汉语诗的顶峰大师,他们掌握、运用汉语诗的审美范式,并将这一审美范式推向成熟,但他们无力改变这一范式。因为这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一个民族的选择——唐代不仅拥有灿若群星的诗人,更有爱诗的民众。。
⑤然而,新诗是个例外。新诗是由知识分子率先发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体制。新诗的第一个尝试者胡适宣布《关不住了》,恰好是美国诗人SaraTeasdale的《OvertheRoofs》的翻译。这与梁实秋所说的“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是一致的。这就是说,新诗的源头是外国诗。的确,中国古典诗到清代已腐朽不堪,革命的选择不容置疑。问题在于,这种完全断裂的结果是将诗学建设置于零起点。作为新诗的代表,自由诗风靡一时。当时,谁写得最不象古典诗,谁就是先锋。在这种风气鼓励下产生的大量新诗确是货真价实的白话——当时有人说白话诗只有白话没有诗,这话虽然尖刻而轻巧,倒也并非无的放矢。不久,“胡适之体”新诗遭遇质疑,周作人也觉得新诗少了点“余香与余味”。郭沫若的《女神》固然为创生期的新诗开阔了气象、充实了内涵,但体制依然是自由体。他甚至说“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这句易于引起误解的话也表明郭沫若对诗歌体制未做深入思考。


浏览完整试题⑥然而危机也正发生在这里:一种新的审美范式是否契合民族心理?
⑦但是,初期白话诗也并非欧化的一统天下。刘半农的《瓦釜集》是以江苏民歌的方式创作的,刘大白更以民谣体式写了《田主来》。这在当时虽然算不上主流,却也暗示了新诗体制的一种选择。
⑧20年代,新诗从对古典诗的破坏转入本体建设,体制建设和诗学建设成为诗人们关注的中心。真正对新诗格律发挥影响的是闻一多。这时的闻一多背叛《红烛》式的自由诗,以其对中国艺术的衷情与富于唯美倾向的形式追求对新诗体制进行反思,提出影响颇大的格律理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而且他称新诗的格律是“戴着脚镣”,“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束缚”。代表作便是他自己的《死水》。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新诗人投入格律实验,其中徐志摩的诗更活泼。比如他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⑨新月派的格律诗实验很快演化成新的“形式主义诗体”,走向没落,但格律意识对于新诗的建设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叶公超仍然在《论新诗》一文中写道:“假使诗人有自由的话,那必然就是探索适应于内在的要求的格律的自由,恰如哥德所说,只有格律能给我们自由”。这证明人们不再一提格律就联想到恢复旧诗秩序,而是从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上进行审思。
⑩胡适的白话诗从体制到诗学都是西方的,刘大白的歌谣体从体制到诗学都是中国民间的,而闻一多的格律体则是中国体制与西方诗学的融汇。这样,从源流上上说,到20年代新诗已出现三种类型的体制:甲体、乙体、丙体。此后新诗体制基本上沿着这三条道路演变发展。
(选自《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有删改)
3. 第①段中加点词“审美范式”在文中是指
4. 依据文本,在第⑩段甲、乙、丙处横线上填空。
5. 下列与文意不符的一项
A. 中国诗歌的体制起自民间,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B. 唐诗的辉煌源自汉语的黄金范式与熟练运用这一范式的诗人和爱众。
C. 体制建设和诗学建设是新诗的本体建设,诗人们从理论和时间探索。
D. 新诗的格律要求并不影响创作的自由,只有格律能给新诗诗人自由。
6. 请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说说新月派的格律诗特征。
【答案】3. 凝聚(契合)民族审美心理、由历代诗人探索实验、经过一个民族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诗歌形式。
4. 欧化的自由诗(或白话诗)、中国民间的新民歌体诗(或歌谣体诗)中西汇合的新格律诗 5. A
6. 新格律诗的特征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的美,如押韵或韵律和谐(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等。绘画的美,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像;每节的画面色彩鲜明,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具有流动的画面美。建筑的美如诗行有变化,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以建筑的美感(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解析】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时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还要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本题题干要求答出“审美范式”“在文中”的意思,也就是要答出这个词语的语境义。第一段文章说“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古老的诗歌……”那就是说古老诗歌所具有的特点也就是“审美范式”的具体内容,因此可依据“往往是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是历代诗人探索、实验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概括出答案。
4.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填出的内容是对上文所说的“20年代新诗已出现三种类型的体制”的总结,也是对全文的总结。结合上文“胡适的白话诗从体制到诗学都是西方的,刘大白的歌谣体从体制到诗学都是中国民间的,而闻一多的格律体则是中国体制与西方诗学的融汇”,可总结出三种诗歌的体制分别是“欧化的自由诗(或白话诗)”“中国民间的新民歌体诗(或歌谣体诗)”“中西汇合的新格律诗”。
5. 试题分析:A项,由原文第五段“然而,新诗是个例外。新诗是由知识分子率先发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体制”可知,中国古典诗歌的体制的确如选项所言,但新诗例外。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6. 试题分析:本题将现代文阅读与诗歌鉴赏结合起来考查,要求考生用选文中的知识解读课内学过的诗歌。解答时可先由原文“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概括出“新月派的格律诗特征”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然后以《再别康桥》为例,分别证明这些特征即可。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伟大的小孩子西帕
李娟
①“还在吉尔阿特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卡西准备用洗衣粉来洗头发,我大惊,大喊道:“啊不可以!”连忙拿出自己的洗发水给她用。结果这家伙一下子就给我全部用完了。卡西用完洗发水开始清头发时,直接把顶着泡沫的脑袋插进浅浅的小半盆清水中晃荡两下就捞出来,然后用毛巾用力擦干。
②卡西帕洗衣服的情景也很恐怖,她把肮脏得快要板结的裤子和内衣被罩泡在一起洗。打上羊油肥皂揉啊揉啊的,揉出来的黑水又黏又稠,泥浆似的。洗完了也不清洗,直接从泥浆水中捞出来拧一拧就晾起来了。不过有一次我总算看到她清洗了一遍。但清洗过的水也同样的黑乎乎,黏答答的。
③卡西十五岁,还是个孩子啊,这样马马虎虎、百事不晓地打发着自己的生活,扎克拜妈妈为什么不教她呢?我看妈妈洗衣服的情形就地道多了。就像卡西做的饭,无论再难吃扎克拜妈妈也从不加以指责。似乎不忍打击她的积极性,要等她自己先将“做饭”一事纳入生活中理所当然的轨道,然后再等待她自个儿慢慢去发现技术上的问题。反正妈妈最善于等待了。
④因为卡西不可能一辈子做饭都那德性的,毕竟她也在不断地接触做饭这种事情的“真实内容”——她会在亲戚家做客,到了繁华地方她也会上小馆子……总之,总有一天她会发现好吃的饭与不好吃的饭之间的区别,她会疑惑。像她这么骄傲自信的人,总会想法子改进的。她正在不停地长大。
⑤生命自己会寻找出路。哪怕是明知是弯路也得放手让她自己去走一走啊。因为只有在无际的弯路中,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不近地靠近世界的种种真实之处。才会有强大生活的强大根基。而那些一开始就直接获取别人的经验而稳妥前行的人,那些起点高,成就早的人,其实,他们所背负的生命中“茫然”的那一部分,也是巨大沉重的。
⑥妈妈有一天串了门子回家,带回来一小瓶娃哈哈,斯马胡力兄妹俩喜滋滋地喝着,你一口我一口。有时斯马胡力多喝了一口,卡西会大闹。我说:“那是小小的小孩子才喝的东西嘛!”斯马胡力有些不好意思了,卡西却边喝边可爱地说:“我就是小孩子嘛!”我一想也是啊,卡西才十五岁嘛。那瓶娃哈哈喝完很久了,卡西还在津津有味地啜着空瓶子。第二天从角落里拾起来又啜了一会。似乎里面还有香甜的空气。
⑦小孩子卡西啊……
⑧六月一号那天,我对卡西说,今天是儿童节。卡西听了立刻从花毡上跳起来:“啊,我的节日!我的节日!”然后哀叹不已,离开学校的孩子永远也没有儿童节了。
⑨卡西一方面四平八稳地过着她牧羊女生活,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美妙而奢侈的梦想。她常常说自己以后还是会继续上学的。她打算今年九月份去阿勒泰上卫校,学护理专业,以后想当护士。她似乎为此非常地期待。她说,当了护士以后,家里人就都不会生病了,邻居也不会生病了,大家哪里不舒服就赶紧去找她。说完喜滋滋地抹了一把鼻涕,随手蹭到裤腿上。这情形不由得令人非常忧虑。
⑩又因为九月份的这个打算,她急于学汉语,总是坚持用汉语和我对话,整天搞得人云里雾里。妈妈总是为这个无情地嘲笑着卡西,她惟肖惟妙地模仿卡西说话:“李娟!你!大的石头!我的哥哥!多得很!那边那边!”意思就是:她的哥哥海拉提家驻扎的地方有许多漂亮的大石头,约我一同去看。本来并不是很好笑的,毕竟人家说得那么的辛苦。可是被妈妈一学,就再也没有那么可乐的事了。卡西为此非常气愤。但每每气愤完之后,再回想一会儿,也会扑哧一笑。
⑪卡西真的很想当学生啊,为此她最喜欢背我的书包,到哪儿都背着不放,放羊时也背,揉面时也背,到邻居家做客时也背。
⑫总之,卡西帕这个远远还没长大的,还带着野蛮精神和混沌面目的小姑娘啊,一想到不久后也许会俨然成为阿娜儿罕的模样,整洁又矜持,说话含蓄而有分寸……便深为可惜。
⑬对了,后来在杰勒苏的集市上,我出于特殊目的请卡西和斯马胡力吃了一次饭馆里的拌面。果然我达到了目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卡西都一直很郁闷,开始对自己有所怀疑了:为什么她们拉的面细,而自己拉的面粗?……我窃喜。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的面最规范最合理,觉得全世界所有的面都应该拉得和她一样粗。
(有删改)
7. 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8. 第⑤段画线句作者说的这句话你同意吗?请阐述理由。
9. 结合全文,分析标题中“伟大”一词的含义。
10. 依据文本,请预测下,卡西帕最终能实现她的梦想吗?简述理由。
【答案】7. 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刻画出卡西帕的马马虎虎、百事不晓,突出15岁的她还是一个小孩
8. (1)同意。A.一开始直接获取别人经验,积淀高,视野广,所以起点高成就早。但习惯于获取或传承别人经验,将不利于自己的生命体验(真实地面对自己),给个人的生命带来茫然未知和困惑也是沉重的写出任一点皆可。B.起点高,成就早,直接获取别人经验自己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他们也会茫然的时候。因为这样的人,生命中丰富、多元的体验会有相应的缺失,缺失的部分恰好是在一些所谓“弯路”,自己的体验中才可以获取,不可替代。比如“天才”;“星二代”;“富二代”等 。
(2)不同意。A.人生不是什么经验都可以去复制,还需要自己摸索着前行,起点也许低,成就也许晚,但自己的感受、判断与思索是丰富的巨大的。写出任一点皆可。 B.起点高,成就早,直接获取别人经验自己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他们身上不一定有什么沉重、茫然的东西。反而因为这些人可以有机会借用自己独特的资源从而给自己更好的积累、更高的发展平台,少走弯路。比如一些名门之后等。
9. 卡西帕伟大在其身处贫困家庭学习基础不好(或辍学、普通话不好等),但从不抱怨,从不放弃梦想,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和纯真。
10. (1)最终能实现。打算九月份去阿勒泰上卫校的梦想似乎是奢侈的,因为其家境贫困,学习基础不好(或普通话不好),但由于她的骄傲自信、坚持学习、乐观面对,还有母亲的慢慢等待。
(2)最终不能实现。因为其家境贫困,学习基础不好(或普通话不好、辍学),马马虎虎、百事不晓。
【解析】
7. 试题分析:第一段的加点词分别为“插”“晃荡”“捞”,这些词语都是动词,属于动作描写,这些动作是卡西帕洗头时连续完成的,表明她洗头缺少必要的认真,根本不知道洗头需要怎么才能洗干净。作者通过这一件事就表现出卡西帕马虎、不晓事的小孩子的形象特点。
点睛: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解答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语言特点(叠词、口语)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形象或情感;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例如,总领下文、承上启下、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
8.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时需要先明确观点,然后理解画线句子含义,再联系现实证明自己的观点。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获得间接经验的人起点高、成就早,但会有更多的迷茫。对这一观点,考生可持赞成态度也可持否定态度,若持赞成态度,就可以举一些社会上富二代、官二代起点高但过多迷茫,胡作非为的例子;若持否定态度,就可以举一些名门之后在祖辈的基础上起步,因起点高而很快既得成就的例子。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都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展开余下试题9. 试题分析:标题中的“伟大”是形容卡西帕的,本题要求分析“伟大”的含义,也就是要求考生答出卡西帕的不同寻常之处。从出身来看,卡西帕家境贫寒,她连洗发水都没有用过,她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学校,汉语也说不好,经常惹人笑话。然而即便是这样,她自己并不觉得生活艰苦,从不抱怨,她“很想当学生”,“有自己美妙而奢侈的梦想”,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期待,综合这些信息就可得出本题的答案了。
10.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考生可答卡西帕的梦想能够实现,也可答卡西帕的梦想不能实现,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原文出发,找出相关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答卡西帕的梦想不能实现,可从卡西帕早早辍学,普通话都说不好,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她自己又什么事都不明白,做事马虎等角度分析;如答卡西帕能够实现梦想,从卡西帕自身的角度就可从卡西帕自信、乐观、对学习有坚定的信心来分析,从卡西帕母亲的角度,则可从母亲对卡西帕特殊的教育方式来分析。
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②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③。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④。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①思:语气助词,无义。②方:坐伐渡江。③刈:割。楚:荆条,一种灌木。④之子于归:女子出嫁。秣:喂牲口。
11.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诗。
12.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章以乔木不可休起兴,为全诗奠定了惆怅伤感的情感基调。
B. 全诗以江汉不可渡比喻主人公对汉水游女渴望不可求的情思。
C. 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主人公由希望到悲愤的情感历程。
D. 作品通过秣马秣驹的行动描写表现了主人公对游女的一片深情。
13. 简要分析本诗在结构上的特点。
【答案】11. 古体 12. C
13. 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全篇三章,前一章独立,后二章叠咏,三章层层相联,尤其是后两章结构几乎相同,更替的只是其中一两个字,这样写可以达到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把抒情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游女追求不得的无望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体裁知识,解答时可通读全诗,回忆学过的诗歌体裁知识,然后对号入座,判定所考查诗歌的体裁。本诗篇幅较长,全篇皆用四言,符合《诗经》中诗歌的特点,故应属于古体诗。《国风•周南•汉广》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周南》中的一篇, 是先秦时代的民歌。这首诗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怅的愁绪。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
12. 试题分析:C项,“由希望到悲愤”不当。从情感表现看,此诗前后部分紧密相联,细腻地传达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灭,这一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无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逆转。三、三两章一再地描绘了痴情的幻境:有朝“游女”来嫁我,先把马儿喂喂饱;“游女”有朝来嫁我,喂饱驹儿把车拉。但幻境毕竟是幻境,一旦睁开现实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灭的深渊。他依然痴情而执着,但二、三两章对“汉广”、“江永”的复唱,已是幻境破灭后的长歌当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儿伤心不忍听之感。
13. 试题分析:从结构形式上分析,《汉广》全篇共三章,前一章独立,后二章是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方式也是《诗经》常用的结构方式。本诗第二、三两章只有个别字不同,如“言刈其楚”与“言刈其蒌”只有“楚”和“蒌”不同,而“言秣其马”和 “言秣其驹”也只有“马”和“驹”不同,这种结构形式能够形成一种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使要表达的情感更加淋漓尽致。
点睛:《诗经》中的一些诗歌,特别是《国风》和《小雅》的诗歌,它们在结构形式上,常常采用一种复叠的手法,即诗歌的章与章的内容和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对应的地方更换几个词而已,这种手法就是重章叠句。《诗经》的作者巧妙地利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地进行吟咏歌唱,借以营造氛围,深化主题,淋漓尽致地抒发喜怒哀乐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使诗歌得以传达出无穷的魅力。 本题考查的就是这种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②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③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④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⑤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4.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甚善,名我固当
(2)勖尔植,督尔获
15.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A. 伤害 B. 妒忌 C. 妨碍 D. 祸害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故病且怠
A. 生病 B. 困苦 C. 贫困 D. 怨恨
17.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旦暮吏来而呼曰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B. 故乡人号之“驼”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C. 以致其性焉尔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D.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1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19. 本文题为《种树郭橐驼传》,为什么还写到了她植者和长人者?请作简析。
【答案】14. (1)取名,称呼(2)勉励,鼓励 15. C 16. B 17. C
18. 严重的,(他,指他植者)(还会)抓破树皮来验看它们是死是活,摇动树的根部来验看培的土是疏松还是密实,于是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地背离(受到损害)了。
19. 作者以郭橐驼种树的当和“他植者”的不当作对比(他植者之中,又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上海市浦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