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239  2018-03-1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9]
2018年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专题训练:基础小题保分练7
基础小题保分练7
一、语用选择小题保分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政务诚信建设是全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各级政府要把诚信施政作为重要准则,只有政府率先垂范,社会诚信才能蔚然成风。
②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自6月18日“川南第四届荷花节暨百花洲长征印象”在四川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开幕以来,观赏荷花的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车水马龙。
③崇文立正气,千载有新篇。虽然笔架山下的古代先哲义士早已逝去,但这块钟灵毓秀之地仍文脉永续,浩气长存,延续着一股正气、英雄气。
④在之前的两场亚冠和中超的比赛中表现得很不理想的鲁能众将,在大阪给所有的球迷带来巨大的惊喜,打出了一场令人荡气回肠的战役。
⑤文若春华、思如涌泉的张晖,曾这样写道:在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中,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现实生活中的吉光片羽。
⑥一般说来,世家子弟往往聪明有余,沉稳不足,可以顿悟,不耐渐修。范扬却能够立定精神,扎牢根基,含英咀华,厚积薄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解析:选C ①率先垂范:率先,带头;垂范,示范。带头做好表率。此处切合语境。②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此处使用不当。③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符合句意。④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使用对象不当。⑤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不合语境。⑥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是中国国家元首32年来首次到访塞尔维亚,习近平也成为首位1999年炸馆事件后亲临现场凭吊的中国国家元首。
B.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枸杞是一味不错的中药,但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利用这味中药来达到养肝护肝呢?
C.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在第二十届圣彼得堡国家经济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创立阿里巴巴是他人生最大的错误,因为在集团工作占去了他所有的时间。
D.随着两湖湿地系统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加,黄河源头地区降水量逐年增大,草地退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解析:选C A项,语序不当。“首位”应该放在“1999年炸馆事件后”之后。B项,成分残缺。应在“养肝护肝”后加上“的目的”。D项,搭配不当。“能力”与“增加”不搭配,应将“增加”改为“提高”。
3.下列四种不同的表达语,得体的一项是(  )
A.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恋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赠言)
B.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没有一点异议。(广播稿)
C.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寻物启事)
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解析:选A B项,作为广播稿,“异议”容易误听为“意义”,令听众产生误解。C项,“璧还”是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选项中说的是希望拾得者把书还给自己,用“璧还”不得体。D项,“有幸”意为“很幸运,有运气”,一般用于自谦语气。说受邀者“有幸”不得体。


浏览完整试题二、古诗文小题保分练
4.下列对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传”,原指经典和古人解释经文的著作,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是指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相同。
C.“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指学校。周代叫序,商(殷)代叫庠。“因入京师,观太学”中的“太学”指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D.“岁在癸丑”中的“癸丑”是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七月既望”,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五日。
解析:选A B项,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C项,周、商对调。D项,“既望”为农历十六。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       ,       ”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           ,       ,       ”。
答案:(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6.文言片段精练(练文言基础,筑翻译之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弦章辞鱼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huò)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谄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
(《说苑•君道》)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作色太息  ②公射出质
A.①颜色 ②超过 B.①脸色 ②飞出
C.①颜色 ②飞出 D.①脸色 ②超过
答案:B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其犹有谄人言乎②今日之言
③皆欲若鱼者也④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解析:选A ①话。②谈话。③想。④欲望。
(3)与“则臣服之”句中“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幼好此奇服兮 B.曲罢曾教善才服
C.朝服衣冠 D.非心服也
解析:选C C项与题干中的“服”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穿”的意思。A项,名词,衣服;B项,动词,敬佩、信服;D项,动词,服从。
(4)与“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句中的“见”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王见臣列观 B.移船相近邀相见
C.君既若见录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解析:选D D项与题干中的“见”均表被动。A项,动词,会见。B项,动词,见面。C项,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参考译文:
晏子死了十七年了。一天,齐景公请大夫们饮酒。景公乘酒兴拉弓射箭,箭飞出箭靶之外。堂上的大夫们高声叫好,那声音如同从一个人的嘴里发出来的一样。景公气得变了脸色,长叹一声,扔掉弓箭。这时弦章从外面进来,景公对他说:“弦章啊,自从我失去晏子,到现在已有十七年了。十七年来,从来没有听到人们说我有什么不好。今天,我射箭时箭都飞出了靶外,可大夫们却异口同声地高声叫好。”弦章回答说:“这是诸位大夫的不贤。他们的才智不足以发现您的过失,他们的勇气不足以冒犯您的威严,这样,就有了完全一致的反应。我听说:您喜爱什么样的衣物,大臣们就穿用这样的衣物;您喜欢什么样的食品,大臣们就食用这些食品。尺蠖吃黄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它吃青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青色。(大臣们对您射箭脱靶却异口同声地叫好)这大概和您喜欢听奉承的话还是有关系的吧?”景公说:“很好。在刚才的谈话中,弦章你是国君,我是臣下。”这时候,海上渔民正送鲜鱼来,景公就从中拨了五十车鲜鱼赏赐给弦章。弦章回家,鱼车堵塞了道路。弦章抚摸着车夫的手说:“刚才那些高声叫好的人,个个都想得到这些鱼。从前晏子辞谢赏赐是为了纠正国君的过失,所以国君有了过失就掩盖不住。如今大臣们谄媚奉承国君是为求取私利,所以国君射箭脱靶却高声叫好,如同出自一人之口。现在我辅佐国君还没有被众人所了解,如果接受了这么多的鱼,这是违反了晏子的道义却顺从了阿谀奉承的人的欲望啊。”弦章坚决辞谢了景公所赐的鲜鱼。君子认为:“弦章的廉洁,正是晏子遗留下来的美好的品行啊。” (61.240.236.9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8年春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