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498  2018-03-12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8]
2018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A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A
考试范围:第三单元;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仲宏观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A.俨然(yǎn) 阡陌(qiān) 清冽(liè ) 间隔(jiān)
B.俶(shū)尔 差(cī)互 子衿(jīn) 蒹葭(jiā)
C.轩敞xuān 幽邃(suì ) 窈窕(tiǎo) 好逑(hào )
D.寤寐(mèi) 矫首(jiǎo) 荇菜(xìng) 参差(cī)
【答案】D
【解析】A间隔jiàn;B俶chù;C好逑hǎo。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溯洄 披拂 椎髻 豁然开朗
B.悄怆 舟楫 壬戌 黄发垂髫
C.佁然 嗣音 城阙 袒胸露乳
D.拜诣 箬蓬 窈窕 辗转翻侧
【答案】D
【解析】D 箬篷 辗转反侧。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做人要懂得怡然自乐的享受,也需要义不容辞地去担当责任。
B.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满天。
C.如果我们不去追求,不去奋斗,成天坐在家里梦想世外桃源的生活,那是不现实的。。
D.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答案】B
【解析】前后矛盾:和前面的“开得正盛”及后面的“红霞满天”相矛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游鱼的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写得维妙维肖。
B.我们在阅读《核舟记》时,要在发挥想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感受这件艺术品的鬼斧神工之美。
C.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
D.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秀丽。
【答案】C
【解析】A缺宾语:“闲适、轻快、灵敏、活泼”后面应加上宾语“的情态”;B语序不当:“发挥想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改为“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D前后不一致,“秀丽”应改为“壮观”。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
B.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C.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D.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答案】D
【解析】A间接引用,应为““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B并列不当,应为“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C并列不当,应为“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所以选D。
6.下面这段文字的正确顺序是( )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②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④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⑤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⑥苏、黄共阅一手卷。


浏览完整试题A.③⑥⑤②④① B.③②⑤⑥④① C.③⑥②⑤④① D.③②⑥⑤④①
【答案】C
【解析】顺序是:三人-----苏黄----苏---黄----各---佛印。所以选C。
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动词、名词、代词、兼词。
B.“世外桃源”“落英缤纷”“凄神寒骨”“求之不得”依次 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后补短语。
C.“其岸势犬牙差互”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其”。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三小句依次省略了主语、主语、宾语。
【答案】C
【解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岸势”。
8.下列各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答案】D
【解析】“仿佛”不是比喻词。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B.《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中国历史上因遭贬谪的官员,常常有饱读诗书之人。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就来了。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甚至受贬期间亲热过山水亭阁,足迹所到之处便成了遗迹,这些文化便形成了贬官文化。
D.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依次是描写春、夏、秋、冬之景的名句。
【答案】D
【解析】“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中的“六出飞花”指的是雪花,因为雪花有六角,故以名之。全句的意思是,下雪了,雪花飞入房间,往外看去,只见平时青翠的竹子现在已经铺满雪花,枝条仿佛变成了白色。这句描写的是冬景。
10、下列各组句子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林尽水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全石以为底。 何陋之有?
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答案】D
【解析】A都是判断句;B都是省略句;C都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所以选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4分)
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11.下列说法最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 )
A.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是诗歌只能从古人口中传递的根本原因。
B.诗歌起源于下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唯一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中/华-资*源%库
C.引用《尚书》和《礼记》的记载,都是为了证明“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
D.《诗经》之所以被学者称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是因为它是入乐歌唱的而被严格地称为歌。
【答案】D
【解析】A“根本原因”属于无中生有;B“起源于下古的社会生活”表述错误,应是“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C引用《尚书》和《礼记》的记载,都是为了证明“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D正确。选D。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歌与诗的区分标准为是否入乐,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
B.诗是一种从歌中分化而来的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
C.诗歌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D.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和祭祀颂词。
【答案】C
【解析】“诗歌是诗与歌的总称”表述错误,应为“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所以选C。
三、古诗鉴赏
阅读《关雎》和《蒹葭》,完成13-14题。(每题2分,共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展开余下试题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古人将其冠以篇首,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表现了对它的评价之高。
B 蒹葭,在古书上指芦苇。《关雎》和《蒹葭》都是用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的。
C 《关雎》选自《国风•周南》,《蒹葭》选自《诗经•唐风》。
D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答案】C
【解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14、下列对《关雎》和《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运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关雎》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开头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来起兴,引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两首诗都采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C.《关雎》写一个男子思念、追求一个女子的过程,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焦虑和设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D.《蒹葭》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答案】D
【解析】“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表述错误,应为“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和凄恻情绪”,不是“绝望”。
四、古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丙】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1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俨:整齐)
B.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佁:静止)
C.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D.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矫:矫情)
【答案】D
【解析】D.(矫:举) 。整句翻译:敞开胸襟露出两乳, 抬头仰望。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中往来种作 而竖其左膝
B.潭中鱼可百许头 珠可历历数也
C.屋舍俨然 佁然不动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答案】C
【解析】C都是----的样子;A代词,代指桃花源/代词,他的;.B大约/可以;D类/类似。
17.下列语句,朗读时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良田池桑竹/之属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似与/游者相乐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答案】C
【解析】C.正确停顿是:似/与游者相乐
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选文写渔人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然后由近而远,由人及景,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
B.【乙】选文采用 “定点特写”的方法,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描写其动静状态,直接突现潭水的清澈透明。
C.【丙】选文介绍核舟的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
D.“怡然自乐”“佁然不动”“袒胸露乳”都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方法,都给人以真实感,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答案】C
【解析】A“由近而远,由人及景”错误,应为“由远而近,由景及人”;B“直接突现潭水的清澈透明”错误,应为“间接突现潭水的清澈透明”;D“袒胸露乳”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方法,说法错误;C正确。答案选C。
19.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选文描述的桃花源中的人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B.【乙】选文中“似与游者相乐”的“乐”字不仅写到到游鱼的怡然自得,而且也写到水之清和鱼之乐给作者带来的永久欢乐。
C.【丙】选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采用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使读者无不深深感到核舟雕刻技艺的精妙并为之赞叹不已。
D.【甲】【乙】【丙】同为记,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记载事物、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但所记事物有所不同,分别为虚构的、自然的和人工的。
【答案】B
【解析】B“水之清和鱼之乐给作者带来的永久欢乐”表述错误,应为“水之清和鱼之乐给作者带来的短暂欢乐”。
20.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甲】选文所流露的思想的一项是( )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案】B
【解析】B“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意思是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举杯畅饮,一边谈论农事。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和平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甲】选文所流露的思想是一致的;A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C表达的是哲理:比喻事物真相不易弄清楚,或指未能真正了解某人某事;D流露的是誓死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所以答案选B。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答案】(1)(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2)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底下的衣服皱褶中。
【解析】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以下七个关注点:(1)词类活用(2)特殊句式(3)一词多义(4)古今异义(5)单音节词(6)固定结构(7)修辞知识。如“属”“可”“比”等。
22.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展开余下试题(3)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答案】
(1)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2)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3)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解析】这种题型相对比较传统,设题方式一般为“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或“抒发了哪些情感”。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规律是分四步:仔细通读全文、揣摩题目注释、抓住核心意象、领悟感情倾向。文中多有直接或间接表露情感的词语,如 “喜”“悲”“怨”“恨”“愤”“忧”“怅”“思”“想”“独”“忆”“怀”“寂寞”“伤心”“惆怅”,抓住这些词语,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明确诗人“喜什么”“悲什么”或“忆谁”等,就可找到情感的指向,进而归纳概括出作者的情感。
五、理解性默写。(8分)
①《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 。
②《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源人们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的句子: , 。
③《小石潭记》中用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 。
④《小石潭记》写久坐潭边游人的感受的句子是: , 。
⑤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 。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
⑥《关雎》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 。
【答案】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④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⑤盖大苏泛赤壁云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嘻,技亦灵怪矣哉!
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解析】理解性默写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考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它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做这类题,要认真审题,理解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切忌因为题目“眼熟”就草率作答。如确实想不起来,就写那首诗的名句,鼓励学生大胆填写,只要挨边即可,确不可空白不写。 注意“认真审题,理解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切忌因为题目“眼熟”就草率作答。如确实想不起来,就写那首诗的名句,鼓励学生大胆填写,只要挨边即可,确不可空白不写。注意 “俨”“髫”“悄怆幽邃”“罔”“窈窕”“逑”的写法。
六、作文
我们现在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世外桃源”。请以“我心中的世外桃源”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略
【解析】例文
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赵慧琳
  世外桃源,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争,美如仙境的地方。但大家仔细想想:如果家家户户都是女人织布男人耕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中国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吗?如果没有葡萄牙撷取澳门居住权,能激发起我们捍卫中华民族捍卫中华民族领土主权的决心吗?如果没有火烧圆明园,能使我们振兴中华的心更加坚决吗?
  每件事都有两面性,战争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战争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战争是生物链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字眼儿,适当的战争不但能促进祖国的发展,还能是中华同胞的每一颗心团结起来,就像现在的钓鱼岛事件一样,如果不是日本颠倒历史的黑白是非,侵占我国神圣的领土,我们也不会知道中国的凝聚力如此伟大,两岸的同胞的心如此紧扣。
  其实,我并不认同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他心中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压迫,日子平淡宁静,这于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呢?这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迟早也会成为一个被西方殖民者殖民的地方。
  所以,我心中的世外桃源是一个繁荣开放,偶尔也会经历战争的国家,也就是如今的中国。 (122.240.205.44)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18年春部”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