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371 2018-03-15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1]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憎恶(zèng) 惶急(huáng) 涎水(xián) 滞笨(zhì)
B.诘问(jié) 疮疤(cāng) 晌午(shǎng) 镶嵌(qiàn)
C.哀悼(dào) 侮辱(wū) 筹划(chóu) 骷髅(kū lóu)
D.震悚(sǒng) 尴尬(gān gà) 取缔(dì) 愧怍(zuò)
2.下列词语的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渴慕 惧惮 烦琐 莫名奇妙 B.砌墙 粗拙 塌败 低眉顺眼
C.惶恐 肿涨 胯骨 微不足道 D.和霭 荒僻 门槛 大庭广众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形容不易捉摸)
B.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明令取消或禁止)
C.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D.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本文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表达了作者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C.《台阶》一文中,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
6.亲爱的同学们,在“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感受到了爱心的可贵,你们的精神世界也一定又一次得到了升华。的确,只要人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无比美好的人间。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1)请为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写一个主题语。(限于两个四字短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以来,关于爱的名人名言有很多。其实你也能根据自己的深刻体会自创一句,下面就请一试身手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3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 ,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浏览完整试题
(1)公亦以此自矜 ( ) (2)康肃笑而遣之 ( )
(3)夫没者岂苟然哉( ) (4)见舟而畏之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3分)
10.【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明帝说日(7分)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③。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句: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洛下:洛阳方面,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③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④居然:显然。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具以东渡意告之( )
(2)元帝异之 ( )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你觉得长安和太阳比一样远吗?
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
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
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
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他能________________,明帝的善解人意表现在元帝“潸然流涕”时他能__________,结合注释可以悟出,明帝在群臣宴会上所说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味深长,表达了__________之情,再次印证了他的聪颖和善解人意。(3分)
(三)(11分)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4.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字概括。(2分)
15.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们”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性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觉得这有限的鸡蛋却多得数不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想一想,“我们”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爱的尊严(14分)
王永光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展开余下试题
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⑪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
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5年第8期,有删改)
18.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2分)
________→嘲笑→________→感动
19.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语境,说说第⑫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常有令人感动的事。感动,源于危难中的大爱,困难中的相助;感动,源于梦想的点燃,理想的实现;感动,源于矛盾的化解,友情的建立;感动,源于人群中的笑脸,亲人间的牵挂……一次叮咛,一句问候,就会让感动浸满心田。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除诗歌外),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
一、1.D 2.B 3.D 4.D 5.C 6.(1)示例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示例二: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2)示例一: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黑夜里的一首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示例二: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得黑暗。
二、(一)7.(1)夸耀 (2)打发 (3)随便,随意 (4)畏惧、害怕 8.(1)(卖油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天天跟水打交道,十五岁就学会潜水的方法了。 9.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或: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或: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生不识水(或:不学而务求道) 10.熟能生巧,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意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南方能潜水的人很多,天天跟水打交道,七岁能蹚着水走,十岁能在水面浮游,十五岁就能潜水了。那些能潜水的人,难道是轻易做到这样的吗?必定是懂得水性的。天天跟水打交道,十五岁就学会潜水的方法了;生来就不识水性的人,即使到了成年,看见船也害怕。所以北方勇敢的人,向能潜水的人请教,打听他们用来潜水的方法,按照他们的话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想不通过学习与实践而一心求道的人,(他的结果)和北方学潜水的人是一样的。
(二)11.(1)全部,详细 (2)对……感到诧异 12.B 13.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 及时询问 故地难返的伤感
(三)14.苦 善 15.老王受了“我们”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 表现了老王的纯朴善良、知恩图报。 16.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们”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17.①虽然“我们”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有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②“我”感觉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四)18.生气 后悔 19.(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 (2)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 20.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
21.①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而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②议论抒情,升华主题;③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④对民工兄弟进行评价和赞美。(写出三点即可) 22.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 感悟: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最令我感动的人,可以是民工兄弟,也可以是“我”或者“女人”,只要能结合选文说明原因,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从“维护爱的尊严”或“献爱心”的角度答题即可)
三、23.略。 (122.240.197.122)
上一篇:
《礼记》二则 一课一练
下一篇: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精品练习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部编七年级”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