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512  2018-03-15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2]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精品练习
检测内容:第三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絮说(xù) 荒僻(bì) 肩膀(bǎng) 家圃(pǔ)
B. 憎恶(zèng) 侮辱(wǔ) 门槛(kǎn) 忿然(fèn)
C. 诘问(jié) 愧怍(zuò) 晌午(xiǎng) 黏性(nián)
D. 震悚(sǒng) 镶嵌(qiàn) 尴尬(gān) 糟糕(zāo)
【答案】D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烦锁 塌败 书斋 粉碎 B. 疮疤 凑和 筹划 辨子
C. 惧惮 取缔 泥浆 叮嘱 D. 竹竿 滞笨 烦燥 头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锁—琐;B项,和—合,辨—辫;D项,燥—躁。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但是观众对她塑造的这个经典形象还是念念不忘。
B. 这次考试没有准备好,所以考试完后,我老是自言自语:“哎呀,我会不会考得不好呢?”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 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此题运用的语境错误。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4. (淮安中考)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把“通过”或者“使”删去。 (2). 将“提高人的修养”与“增长人的知识”互换位置。
【解析】试题分析:病句题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找出主干。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①:缺少主语。②:语序不当。重要的放在后面:“提高人的修养”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更重些。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兰州中考)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杨绛的散文《老王》。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语段一: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甲】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车进大院去。(画线语句是对“我们夫妇”在“荒僻的小胡同”看到的两个场景的描述)
语段二: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乙】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画线语句是从说“‘我’知道老王不要钱”转换到说“老王来了,‘我’就不用捎钱了”)
A. 【甲】破折号 【乙】破折号 B. 【甲】分号 【乙】句号
C. 【甲】破折号 【乙】句号 D. 【甲】分号 【乙】破折号
【答案】D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浏览完整试题6. 名句默写。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晚春》中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凭君传语报平安 (2). 杨花榆荚无才思 (3). 草树知春不久归 (4). 百般红紫斗芳菲 (5). 故园东望路漫漫 (6). 双袖龙钟泪不干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榆”“荚”“菲”“漫”等字词的书写。
7. 名著阅读。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受。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_》。
(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老舍 (2). 《骆驼祥子》 (3). (2)示例:他(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自己的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无情的社会现实最终将他变成了麻木、狡猾、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解析】
7. 本题考查名著作者、名著名称,这是比较传统的考查题目。学生平时要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对名著作家、作品、朝代、主人公等常识要加强识记。本题通过文段的阅读可以发现是《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这是名著考查的基础性题目。
8.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骆驼祥子》这部名著,在了解作品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初步欣赏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该题要注意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把握人物性格及个性。
9. 题目针对名著的具体感知,对于要求的名著篇目,要做到从内容、主题、语言、人物形象等多方面来感知总结。《骆驼祥子》表达的主题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揭露,截取的是老北京的场景,当然语言上有老北京的风味,这些可以通过小说的具体阅读很容易的感受到。
8. (郴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礼仪板报我设计】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__①__(久违、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__②__(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__③__(阅读、拜读)!”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
(3)【礼节风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①礼貌用语大串联   (2). ②礼节规矩我传承  (3). ③礼仪知识我知晓(或:生活处处有礼仪__或:知书达理赢天下) (4). (2)①久仰   (5). ②莅临 (6). ③拜读 (7). (3)示例:①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 ②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解析】(1)
试题分析:版块名称要与“礼仪”有关,名称用语要精练,要适合学生的口味。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久仰:有形容仰慕以久的意思,表示敬慕。久违:好久没见。莅临----多用于书面用语: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尤指上级到来,是很恭维的表达。光临:多用于口语:敬辞,称宾客来到。例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指导。拜读,就是恭恭敬敬,怀着敬意去阅读作者的书信、作品等,是一个有教养,有礼貌,懂礼仪的人的敬辞。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两种选择皆可,但必须具有充分的理由。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理解
(一)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射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B. 及守荆南回(和,与)
C. 康肃笑而遣之(打发) D. 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致力,从事)


展开余下试题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汝先人志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甲】文中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打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案】9. B 10. (1).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地点点头。 (2). 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11. (1). 无他,但手熟尔 (2).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解析】
9. 试题分析:孔爱成文言词语的义项。 B项“及守荆南回(和,与)”错。及:等到。
10.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矢”“但”“颔”“岂”“志”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1. 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评价的句子可以提取“无他,但手熟尔”作答。陈尧咨的母亲打他的原因可以提取“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一句作答。
(一)试题分析:译文: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二)译文:陈晓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晓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晓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家 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12.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13. 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1)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15. 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
【答案】12. ①第②段“民国初年,战乱频繁”交代时代背景。②父亲兄弟四人个个身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做铺垫。③父亲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从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活不得已才去偷米,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做铺垫。④正因为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所以兄弟几人对贼人偷米才那么愤怒。(答出两点即可)
13. (1). “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 (2). 通过“攥”这个动词表现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③“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贼人对祖父宽恕他的感动。④由前一句的“攥”着米袋到后一句的“提”着米袋以及“低着头”这些动作的变化,表现出贼人从害怕到羞愧的心理变化过程。(答出两种心理并做简单分析即可)


展开余下试题14. ①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②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③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④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⑤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答出三点即可)
15. ①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②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③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④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解析】
12. 试题分析:分析语段的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交代的时代背景。结构是为下文做铺垫。一定要答出为下文的什么内容做了铺垫。
13. 试题分析: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作用。“浑身颤抖,面无人色”“眼眶红了”神态描写。“一手擎着水缸木盖,……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提着米袋子往外走”动作描写。答作用时一定要考虑到对人物心理变化过程所产生的意义。如“害怕”“羞愧”等变化。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等情节中概括出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15. 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含意。要通过通读全文,才能把握好“家徽”的含意。主要答“家徽”对人格、对教育理念、对知恩图报美德的意义。还有考虑到“家徽”的象征意义。

邵火焰
①村里人都说玉叶婶的八字好,一儿一女一枝花,乐乐呵呵赛菩萨。儿子在乡下,女儿嫁到了城里。玉叶婶嘴里说着“乐什么乐呀”,心里却喜滋滋的。但自从孙子虎虎出生后,乐固然是乐,可玉叶婶每天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②虎虎两岁了,要多淘气有多淘气,一刻也不让人消停。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喝水,不是要玩玩具就是要把尿。刚刚收拾干净的屋子,一会儿就被他搞得一片狼藉。有时吵着要看电视里的动画片,有时非要奶奶带到外面去玩,到了外面不想走路又要人抱着。到了午睡的点上,不在旁边唱上至少半个小时的摇篮曲,他是不会闭上眼睛的。这小家伙脾气还挺大,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儿子儿媳都在村办工厂上班,每天很忙。玉叶婶除了带孙子外,还要负责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以及衣服的洗晒。一天到晚,玉叶婶几乎没有安宁过。就这样辛苦,儿媳还不满意。以前玉叶婶心里郁闷还可以找老伴诉说诉说,去年老伴去世后,玉叶婶无论有多大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
③星期天这天,又是玉叶婶忙碌的一天,趁天气好,玉叶婶把儿子儿媳床上被子拆洗了。刚准备歇歇,孙子又喊着要吃苹果,玉叶婶赶忙又去削苹果。孙子吃了苹果后,一个人趴在地上玩小汽车去了,玉叶婶这才有了歇口气的空档。玉叶婶捶了捶酸痛的腰部,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个地方让我去休息几天就好了。”
④也许真的有心灵感应,这时客厅里的电话响了。是玉叶婶的女儿打来的。女儿说:“娘,我想接你到我这里住几天,好吗?”女儿几年前嫁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城市,玉叶婶很少到她那里去,一是家里事多脱不开身,二是路途太远不方便。最近去的一次还是三年前女儿生孩子时。现在听说女儿要接她去住几天,玉叶婶顾不了那么多,先轻松轻松几天再说,玉叶婶忙不迭地答应:“好吧。待我与你大哥大嫂打声招呼!”
⑤等儿子儿媳下班回来后,玉叶婶把自己决定到女儿家住几天的想法跟他俩说了。儿媳似乎很不满意,说:“娘,你走了,那虎虎怎么办?”玉叶婶说:“我只去一周的时间,这几天你们想想办法。”儿媳语气冷淡地说:“我们都要上班,能有什么办法?”这时儿子说话了:“算了,娘这段时间太辛苦了,就让她到妹妹那里去玩几天吧,虎虎我就让同事的奶奶带几天。”儿媳这才没有说什么。
⑥第二天一大早,玉叶婶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带了几样外孙女玲玲爱吃的乡下特产,坐火车出发了。一路硬座的颠簸,一路车厢的嘈杂,都没有影响玉叶婶的心情。玉叶婶望着窗外,广阔的田野上铺展着成片的绿毯,那绵延的山峦跳跃着跑向车尾。她在盘算着,到了女儿家后,要好好做一回客人。让女儿女婿带自己到城里几个有名的景点看一看,让女儿好好弄几餐饭给自己吃一吃,好好享受享受几天“饭来张口”的轻松日子。想到这里,玉叶婶不自觉地笑了。
⑦傍晚的时候,玉叶婶到了女儿所在的城市。女婿开车到车站接到了她。虽然坐了一整天的火车,但玉叶婶却不觉怎么累人。
⑧到了女儿的家,玉叶婶满面笑意。一进门女儿就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说:“娘,可把你盼来了。单位批准我和玲玲她爸一个星期的假,从明天开始我俩要到外地度假一周。本想带玲玲一起去的,可是她太淘气,带着是个累赘,我们也会玩得不尽兴,所以就留在家里。叫你来就是想让你帮我们照看她几天。”玉叶婶望着女儿,笑僵住了,嘴张了几次,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
⑨毫无疑问,接下来又是一周的忙碌和劳累。
⑩一周后,女儿女婿回来了,本想留玉叶婶再住两天,可是儿媳的电话来了,催她回去。玉叶婶只好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乡下。
⑪一回到家,儿媳就将孙子虎虎抱到了玉叶婶面前,说:“娘,你开心地玩了这么多天,现在更有劲照看虎虎了吧?”
⑫玉叶婶叹了口气,抱过宝贝孙子,在额头上亲了一口,在心里说:“谁叫咱是娘呢!”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2期,有改动)
16. 文中的“玉叶婶”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玉叶婶是一个勤劳、善良、疼爱子孙的人。从玉叶婶在儿子、女儿家里很忙碌能看出她勤劳。从玉叶婶把委屈憋在心里和不对女儿说明来意能看出她善良;从玉叶婶再累也抱过孙子亲,并在心里说“咱是娘”能看出她对子孙的疼爱。
17. 第④段插叙了玉叶婶的什么往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18. 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
(1)广阔的田野上铺展着成片的绿毯,那绵延的山峦跳跃着跑向车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叶婶望着女儿,笑僵住了,嘴张了几次,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村里人都说玉叶婶“赛菩萨”,可她感觉就是“累”。你认同哪一个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6. 玉叶婶是一个勤劳、善良、疼爱子孙的人。从玉叶婶在儿子、女儿家里很忙碌能看出她勤劳。从玉叶婶把委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17-2018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