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03  2018-03-16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3]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
东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检测卷2018.3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着手(zhuó)濒临(bīng)有条不紊(wěn)
B.戕害(qiāng)夹道(jiá)召唤(zhào)椎心泣血(chuí)
C.模型(mó)月晕(yùn)槎桠(yā)命途多舛(chuǎn)
D.包扎(zā)洞穴(xuè)赭色(zhě)按捺不住(nà)
2.下列语句中,没有出现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拜速度与力量的时代,总想把柔软的事物淘汰,因而它充满了燥动,它只能给人止痛药,却不能让人伤口愈合。
B.夏天里暴雨初歇,小兽在路边蹿动;秋天里枫叶斑斓,熟透的红豆杉果子在三千年的两棵夫妻红豆杉树冠上星星点点。这些都还不够吸引我。
C.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不料这一别竟成了永决,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远征。
D.苏东坡是一个深厚、广博、恢谐的人,他有高度的智慧,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针对丁某在该期间未提供劳动,而贸易公司未支付丁某工资也未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双方行为,我们可认定该期间为双方劳动关系的履行状态。
②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重情重义,推崇知恩图报、一诺千金、舍生取义;那种忘恩负义、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之人,历来为人们所。
③大楼里没有鼠患,不养猫,不放灭鼠器,老鼠也不会上门。如果你租住在这里,不必担心会有老鼠来骚扰。
④对于农村还存在的一些陈规陋习,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力提倡新风尚的做法,使其 缩小范围和影响。
A.终止不耻虽然逐步 B.终止不齿即使逐步
C.中止不齿即使逐渐 D.中止不耻虽然逐渐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下还没有探索成功的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情况下,资本市场中的各路英雄到底谁能修成正果,尚需拭目以待。
B.儿童进入动画世界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对于儿童而言,不但喜形于色,而且也指向其内心深处,在心理上达到舒展和释放。
C. 一些学者专家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硬呆板,枯燥无趣,味同嚼蜡,不堪卒读,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字表述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D.国足每一次铩羽而归后,到处都是反思、讨论,人人都围剿足协,到后来中国足球只是贡献了罄竹难书的文献资料。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B.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C.我们的战士吵个不休:“这么远的距离,冲锋枪可打不着……”大家看着我们:“狙击手过来了。现在就请她们打吧……快打呀!姑娘们。”
D.《常春藤传记馆丛书》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长春出版社出版。全套书初步设定为100种,每本10万字左右,其选目、内容和写法都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浏览完整试题A.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容貌美是乐观人生态度的体现。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对此的追求已经到了不顾健康、不避风险和不计成本的程度,可以堪称登峰造极。
B.“抢救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国人眼中,认为没有必要,他们主张“淘汰论”。
C.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升。
D.所谓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
7.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
A.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B.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
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8.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
C.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D.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9.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不仅蕴含着四季更迭的奥秘,更蕴藏着生命脉动的哲学。请你仿照示例,从“二十四节气”中另选一个写一句话。(4分)
示例:(立春)大寒过后便是立春,咬一口春饼,世界顿时开朗起来了,好一派鸟语花香!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6分)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整齐的步调、集中的意志。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平和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
(摘自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
[注] 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10.下列句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重要功能,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能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具有深刻的意义和美。
B.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
C.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
D.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融通和谐。


展开余下试题 B.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因此,乐是人类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
C.人类社会的礼和乐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凝聚了社会亲爱精诚的团结精神,使中国人追求和谐的文化理念得以体现。
D.与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的西洋艺术相比,中国艺术
则呈现端庄流丽、雍穆平和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20分)
被挡住的大山
俞敏洪
①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现在的生活变得很危险,因为我们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我当时觉得他很危言耸听。生活就是活在现实中,整天思考,可能会越想越糊涂的。所以我还是坚持每天把事情排得满满的,让自己得不到一点空闲,好像一闲下来心就会空了。在这样的忙碌中,2006年又快过去了。十月底的一天,在几个朋友的“逼迫”下,挤出了三天时间,由他们将我带离每天的繁忙,去丽江看看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玉龙雪山。
②丽江是个好地方,大研古镇里有高低错落的老房子,有被岁月踩踏得高低不平的石板街道,有横穿古城弯弯曲曲清流不断的小河,还有晚上酒吧的热闹和游客信步的悠闲。但很多游客来到丽江,不仅仅因为这是一座古城,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点远离尘嚣的味道,还因为这座古城边上有着一座美丽的在北半球离赤道最近的雪山,那就是五千多米高的玉龙雪山。
③我们到达时已是夜晚,见不到山的影子。第二天早晨,我起床推开窗户,远处一座雪山披着霞光绕着云雾迎面扑来,她的美丽使我呆立原地,久久不能动弹,身上似有一股电流通过。玉龙雪山在清晨把她的美丽大方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此后的三天行程,我们几乎都是绕着玉龙雪山在转,丽江在雪山的这一边,虎跳峡在雪山的那一边。前两天,我们都是远远地看着雪山,体会她的庄严和神圣。最后一天,大家说要走近雪山去看一看,于是就驱车向着雪山的方向走去。汽车行驶在山路上,玉龙雪山突然消失不见,眼前出现了很多山峰,都显得高峻伟岸,但顶上没有积雪。我们翻过高高低低的山头,在心情已经开始变得不安时,被积雪覆盖的山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最高峰扇子陡,引领着其他几座雪峰,耸立在我们面前,再一次让我目瞪口呆。
④我们决定坐在山脚下,带着敬畏的心情仰视雪山。在默默静坐的时刻,我突然想到刚才在山里面转来转去,就是看不到雪山主峰的情景,心里为之一震——因小山挡在眼前,就使我们看不到大山的雄伟和纯净。这不正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因被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目标所阻挡,以至于失去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吗?我们自以为很忙碌,甚至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做事情的最终目标和价值,结果却陷入空虚和茫然。在教室里苦读的时刻,在办公室忙碌的时刻,在生意场上钻营的时刻,有多少人问过自己心中那高大纯洁的雪峰到底在哪里呢?有多少人不管现实生活多么残酷,都在自己心灵一角永远留下一片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污染的天空呢?每每遇到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地位、权力而互相计较、互相争夺、互相妒忌和互相诋毁时,我们也许想过保持高洁、置身物外,但久而久之,看到那些斤斤计较的人往往能够得到眼前的好处,心里便开始不平衡,开始介入争夺之中。很多人正是在这种争夺中迷失了自己:学生为了争名次迷失了天真,雇员为了争奖金迷失了气度,老板为了争利润迷失了道德,官员为了争权势迷失了人格。心中藏着像雪山主峰一样崇高理想的人也像雪山主峰一样难得一见了。  
⑤有时候我们确实想坚持心中的那么一点高贵,但若周围所有的人都因此认为你是傻瓜时,会让你有些招架不住。能够和光同尘,又同时能够遗世独立的人并不多。世俗的眼光会以压倒性的力量使你屈服,迫使你和其他人一样变得平庸,逐渐地,你发现变得平庸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容易,也会让其他人更舒服,于是向现实屈服就变成了习惯。就像一个国家的国王发现整个国家的人因为喝了一口井里的水都疯了,他千方百计到处找药希望治好大家的病,但所有人都拒绝吃药,都认为国王疯了,最后国王不得不也喝了井里的水变疯,于是举国欢腾,庆祝国王变得正常,但实际上这个国家彻底变成了疯子的国度。  
⑥世界靠精神和道德的引导走向辉煌,否则就离毁灭不远;人类靠内心的善良和纯真走向天堂,否则就离地狱不远。我们只有在繁杂匆忙的现实生活中,永远保留一点对崇高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才能一直保有心中那座披着霞光绕着云雾的雪山。  
⑦又一次想起了朋友的话:确实,当我们忙得连一点思考的时间都没有时,我们的生活就变得相当危险了。
(选自《读者》,有改动)
12.“被挡住的大山”在文中指什么?文章写“被挡住的大山”,开篇却似与此毫无关系,为什么?(5分)
13.文章第③段描写玉龙雪山,举例说明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14.解释文中加点的句子的含意。 (6分)
(1)世界靠精神和道德的引导走向辉煌,否则就离毁灭不远;人类靠内心的善良和纯真走向天堂,否则就离地狱不远。
(2)当我们忙得连一点思考的时间都没有时,我们的生活就变得相当危险了。
15.说说对文章第⑤段所讲的国王的故事的理解和启发。(5分)
三、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1题。(19分)
读李翱文
欧阳修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识其性,当复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 以谓翱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亦善谕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推是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 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呜呼,使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中庸》之义疏尔 疏:说明,注释
B.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隽 “隽”通“俊”,才智出众的人
C.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 怪:责怪
D.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 贱: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1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作可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推是心,使光荣而饱 蟹六跪而二螯
C. 视予心之不然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智者识其性 其皆出于此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写《读李翱文》,实际上是借李翱文表达自己的忧时之心,由李翱所处的时代联系到北宋当时的现状。
B.所谓读李翱文,主要是读李翱的《幽怀赋》,先写对李翱《复性论》、《与韩侍郎荐贤书》的看法是为了铺垫。


展开余下试题C.文中将李翱与韩愈加以比较,主要目的是为了批评韩愈没有忧国忧民之心,作者的这一观点有失偏颇。
D.文末作者愤慨地说:“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20. 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以谓翱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3分)
(2)呜呼,使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4分)
(二)阅读下列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2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
2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23.补写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苏轼在《赤壁赋》第二段中,模拟屈原的骚体形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诗人对天水一方的“美人”的情思。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为国效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许多人在中小学阶段,上过各种各样的“培训课”:有学乐器的,有学书画的,有学体育的,也有学奥数、英语的,不一而足。不过近日,家住上海的黄女士花了两万元为正在上初三的女儿报了一门“情商培训课”,引来家长圈一片唏嘘。有家长直呼“太贵,烧钱”,认为不如报文化补习班实惠;也有家长认为高情商确实会增强孩子的社会竞争力,黄女士的做法是一种进步;还有家长认为“情商培训课”终究还是一种短期速成教育,无法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情商培养。
针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东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检测卷答案
1.C(A濒临(bīn)B夹道(jiā)D洞穴(xué))
2.B(A燥动——躁动C永决——永诀D恢谐——诙谐)
3.C(“终止”是结束、停止的意思,“中止”是中途停止的意思。“不耻”是不当做是耻辱,“不齿”是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虽然”与“但是”连用表示转折关系,“即使”表示让步假设关系,常常与“也”连用。”“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多指有意识而又有步骤性的变化。“逐渐”指渐渐,一般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
4.D(罄竹难书形容事实很多,难以说完,多指罪恶。)
5.B(A问号改为逗号C叹号改为逗号,句末改为叹号D丛书名加引号)
6.D(A“可以”与“堪”语意重复,去掉一个B“认为没有必要”缺少主语,“在不少国人眼中”去掉“在……中”C搭配不当,“ 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不能说“提升”)
7.A(根据“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的意思来选择诗句。B项突出读书而思古人;C项突出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D项说读书的作用)
8.C(A“忝列其中”的“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谦辞;B“贵校”改为“母校”;D“笑纳”,敬辞)
9、【答案示例】示例①:(清明)春分过后便是清明,吃一口艾青团,世界顿时朦胧起来了,好一派淅淅沥沥。示例②:(立冬)霜降过后便是立冬,尝一口水饺 ,世界顿时凛冽起来了,好一派雪飘冰封。(4分)
【解析】仿句题要求格式和示例相同,其内容也需要围绕着二十四节气展开。示例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写出“(节气1)过后便是(节气2)”,两个节气必须是相连的,1分;第二部分要求写该节气吃的传统美食,1分;第三部分要求写该节气所在季节的环境特点,1分;第四部分用一句感叹句(含四字词语)来点 出该节气的环境特点,1分。共4分。
10. A以偏概全
11.B强加因果,“乐是人类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错误
12.①指玉龙雪山。②指像雪山主峰一样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精神。这段文字以朋友对生活的感悟,引出“我”目前的生活现状的描述,交待了此次赴玉龙雪山的缘由。从反面着笔,开启下文,吸引读者兴趣。。
13. 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披着霞光绕着云雾迎面扑来”“美丽大方地展现”“引领着”;有利于表现玉龙雪山的“庄严和神圣”。②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如“她的美丽使我呆立原地,久久不能动弹,身上似有一股电流通过”“再一次让我目瞪口呆”。进一步表现玉龙雪山的美丽和魅力,而且节省笔墨。
14.(1)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高尚的精神和完美的道德,个体的人格的完善缺不了善良和纯真的品性。
(2)只忙碌地生活不去思考可能丧失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模糊了人生的目标和价值,陷入空虚和茫然,甚至与平庸的世俗同流合污。
15.理解:很多人就像这个国王一样,起初是有理想、有精神的,但是大环境对人的理想与精神有一种消解作用,于是好多人放弃了,甚至迷失了,汇入了俗流。
启发:人无论在怎样的生存现状下有所秉持,永远保持对崇高理想、美好生活的向往。
16.C(怪 应为 以……为怪)
17.B(A句末语气词/兼词,于此, B均为并列关系 C取独/提宾 D代词/表揣测)
18.C(比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李翱的忧国忧民之心)
19.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20.(1)认为李翱只是时运不通而愤恨社会上没有推荐自己的人,因此反复地这样说;假如他能得志,也未必这样。
(2)啊!假使当时的人们能改变他们的叹老嗟卑之心而代之以李翱的忧国之心,那么唐朝哪能发生动乱和最终灭亡呢?
21.(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分,说明特点1分,总结性的词语1分)
2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思乡”2分,点出“迟暮”2分)
23.①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③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④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分,每空格1分。)
24【参考立意】
(1)赞成黄女士做法。在欧美国家普遍将情商课程设为必修课的大背景下,“唯分数论”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确需要反思。情商对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高情商是未来社会作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东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