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462  2018-03-20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2]
《谏太宗十思书》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涟漪 绮丽 欹侧 旖旎 B.檄文 巡徼 缴纳 皦皦
C.草坂 田畈 贩子 皈依 D.毗邻 纰漏 秕谷 先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徜徉 滟滪 橙澈 死心踏地 B.缱 绻 羁糜 干瘪 墨守成规
C.湮没 纾祸 趿拉 销声匿迹 D.赊账 愧怍 悖谬 蔽帚自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城市建设的盲点地区,由于管理不力,垃圾堆得像小山,令人叹为观止,那里的环境必须尽快加以整治。
B.一年一度在苏州博览中心举办的电博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 的电子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大力发展经济,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亚运会在广州召开,广州各主要运动场馆的门票炙手可热,有的场馆甚至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类的生态过程不同于生物的生态过程, 。人的种群构成了社会关系,它以一定的文化形态存在着, 。 ,除了自然生态,还涉及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甚至精神生态的内容。 ,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为中介的,这说明人类生态过程的特殊复杂性。
①但是,在这里自然生态具有生命存在的基础性质
②因此,人的生存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还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③这就使人的生态结构具有了多层次性的特点
④而各个生态层次之间则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⑤因为人的生态系统涉及人的种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A.③①④②⑤ B.⑤②③①④ C.①⑤③④② D.②④①⑤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拉动内需,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逐步复苏;而美国也应当承担其应尽的责任,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C.传承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国馆是低碳建筑的成功实践一斗拱层叠架空,充分利用地形、采光、通风、朝向等自然条件,减少空调等电器的能耗:大屋顶与外墙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让整个建筑照明自给自足;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水循环利用,能够浇灌绿化、冲洗道路。
D.公安民警决不会具体指导市民如何进行银行转账,也从未提供过所谓的“安全账户服务”,不要上当受骗。至于正常的电话欠费,电信公司会先发送欠费催款单,不会直接打电话。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修订的。“左传”的“传”的意思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B.《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C.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它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这五部分组成,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的历史。


浏览完整试题D.《指南录》是文天祥一部诗集的名称,取名于“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后序》是为这部诗集写的序言,因附在诗集的后面,所以叫“后序”。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疏浚( ) 塞( )源 殷( ) 忧 殷( ) 红 载舟覆舟( )
壅蔽( ) 黜恶( ) 谬赏( ) 滥刑( ) 宏兹九德( )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必浚其泉源_______ (2)德不厚而望国之治_______(3)人君当神器之重_______
(4)永保无疆之休_______ ( 5)虽董之以为严刑_______ (6)诚能见可欲__________
(7)则思谦冲以自牧_______ 、_______( 8)则思慎始而敬终_______(9)代下司职_________
(10)则思正身以黜恶________(11)简能而任之___________(12)莫不殷忧而道著________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D.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10.选出下列各句中的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信者效其忠。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11.下列四组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项王曰:沛公安在?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不效则治臣之罪。
1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B.诚能见可欲 C.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D.必竭诚以待下
13.与“能克终者盖寡”中“克”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克己复礼为仁 B.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D.然性俭克,少恩情
14.下列句中划线字“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既来之,则安之
A.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 B.然后得一夕安寝
C.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15.选出“所”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渔人……为具言所闻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16.下列句中的“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敢以烦执事
A.必竭诚以待下 B.则思三驱以为度
C.虽董之以严刑 D.虑雍蔽,则思 虚心以纳下
17.下列句中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B.永保无疆之休 C.择善而从之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E.人君当神器之重 F.思国之安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8、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 执掌) B、承天景命(大)
C、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D、可畏惟人(语气助词,无意)
19、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听说) 闻道有先后 (懂得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闻名)
B.善始者实繁( 实在) 春华秋实(结果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果实)
C.能克终者盖寡( 限制) 克已奉公(约束) 然操遂能克绍 (战胜,攻破)
D.必固其根本 (使……坚固) 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日 益骄固(顽固,固执)
20、下列句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翻译:帝王位高权重,处于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翻译: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对待臣民
C、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翻译:即使我愚笨,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D、终苟免而不怀仁 翻译: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
21、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重要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22.翻译句子
(1)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敬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默写
(1)念高危,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___。
(2)竭诚则 ,傲物则 。
(3)不念 ______ ,_________,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4)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 , 。
(5)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永保无疆之休。
(6)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
(8)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诚能见可欲,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思知止以安人。
2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2008年江西卷)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树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建止?然犹乡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


展开余下试题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改,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管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
害。”
范宣子③为政,者侯之币重,郑人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之曰:“子为晋国,四部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感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 国家之也。”
子产不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 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2)下列句中的“病” 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3)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 ⑧② B. ⑥⑤ C. ①③ D. ⑦ 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1.A(A为yī qǐ qī yǐ B.xí jiào jiǎo jiǎo C.bǎn fàn fàn guī D.pí pī bǐ bǐ)
2.C(A.橙—澄 踏— 塌 B.糜—縻 D.蔽—敝)
3.C (A、叹为观止,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B、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形容商品;C、“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D、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 不敢接近。)
4.B(注意其中的关联词“因为”“因此”“不仅------而且-----”;“ 这就使人的生态结构具有了多层次性的特点”一句是总结句)
5.C ( “A.重复赘余。“围绕”与“以……为中心”重复,删掉一个。 B.搭配不当,“走……特色”改为“走……道路” D主语残缺。“不要上当受骗”缺主语“广大市民”。)
6.D(附在诗集前面)7.略
8(1)疏通(2)安定(3)主持/掌管(4)美好(5)督责(6)果真(7)谦虚 约束/修养(8)慎(9)管理(10)排斥(11)选拔(12)深切
9、B( A树木的根/在现代汉语中,根本都是用比喻义或引申义。B项骨肉,与现代汉语用 法相同,都是指亲人(父母兄弟子女等)。C项以为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这里以和为是两个词,是以之为的省略,即把它当做之意。在现代汉语中,以为是认为的意思。D项虚心与现代汉语用法有区别。这里是实指,是使心虚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则已经高度抽象化,成为一种美德,一种谦虚的表现。)
10、C (A、B、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而C项中的其是副词,表反诘语气,是难道的意思。)
11、B、诚实(A、安定/哪里;C、追求/探求;D、治理/惩治)
12、AC,的确/实在(B.果真/假如D.诚心)
13、C.能够(A.约束/克制B.攻下/破D.通“刻”,苛刻)
14、D,使动用法(A.哪里B.安稳,安心C.如何,怎么)
15、D, 被动句(其余三句是“所”加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16、C,介词,拿,用(A.连词,表修饰B.介词,把,把(它)当作D.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2)怨恨不在大小,令人担心的只有人民;人民可以拥戴你,也可能推翻你,这是你应该特别谨慎的。
(3)即使用严刑来督责他们,用威怒来震慑他们,最终他们也只求苟免于刑戮而不会怀念皇上的恩德,表面上恭顺,心里却不悦服。
(4)选拔贤能之人而任用,选择善言而采纳,那么睿智的人就会竭尽他的智谋,勇武的人就会竭尽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播撒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献出他们的忠心。
23默写:略
24(1)C,意思是“钱财”。
(2)B,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动担忧”。(A成为病态,动词;C 患病,动词;D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 )
(3)C (①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③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④写乡校的作用,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D;⑤写人要爱人,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这是怎样“爱人”的问题,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故排除B;⑥这是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⑦写子产从谏如流;⑧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 )
(4)A,“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 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一定行。”子皮说:“(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
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
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士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士田,子产栽培。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122.240.192.102)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谏太宗十思”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