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547  2018-03-20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7]
《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一练(教师版)
《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一练(教师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题(本题共有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军氾(fàn)南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不知(zhì)
B.若不阙(què)秦 秦伯说(yuè) 若舍(shě)郑 微夫(fú) 人之力
C.越国以鄙远(bǐ) 设版(bǎn) 戍守(xù) 杞(qǐ)子
D.失其所与(yù) 许君焦、瑕(xiā) 敝(bì)之 逢(páng)孙
答案:A(Bquè应为"jué",Cxù应为"shù",Dyù应为"y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特指从属二主) 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亡郑以陪邻(增加)
B.郑既知亡矣(既然)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今急而求子(对男子的尊称)
C.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辞曰(推辞) 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D.敢以烦执事(做这件事)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许之(答应)
答案:B(“既”应为:已经,副词)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秦伯说(通“悦”,高兴) B.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C.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D.又欲肆其西封(通“私”,私自)
答案:D(不是通假字,“扩张、延伸”之意)
4.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答案:D(表商量或希望语气的副词,还是;余为代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夜缒而出”中的“夜”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共其乏困 B.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郑 D.秦伯说,与郑人盟 若不阙秦
答案:C(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朝”“夕”名词做状语,在早上,在晚上;“东”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东边。A“亡”使动用法,使……灭亡,“乏困”形容词做名词,缺少的东西;B“鄙”名词做动词,把……作为边邑,“封”名词做动词,把……作为疆界;D“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 :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以其无礼于晋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敢以烦执事
答案:B(A出使的人C那人D对对方的敬称)
7.下列句子中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行李之往来
A.夫晋,何厌之有? 是寡人之过也 B.邻之厚,君之薄也 唯君图之
C.将焉取之 公从之 D.君之所知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答案:D(A宾语提前的标志,结构助词“的”;B结构助词“的”,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C指代土地,指代佚之狐的意见)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越国以鄙远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敢以烦执事
A.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C.②③不同,①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答案:C(①因为,连词;②表顺承,连词;③拿,用,介词;④表转折,连词)


浏览完整试题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A.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答案:A(①③表顺承,连词;②表修饰,连词;④表转折,连词)
10.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一项是( )
例句:邻之厚,君之薄也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是寡人之过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敢以烦执事
答案:例句为判断句,B判断句(A为状后句,C为提宾句,D为省略句)
11.下列句子画线的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于楚:对楚国有二心
B.夜缒而出,见秦伯 夜缒而出:在晚上拉着绳子坠墙而出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有益于君:对您有利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请客的主人
答案:D(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国语》,相传为孔子所编。
B.《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氏春秋传》,该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编。
C.《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历史著作《战国策》,相传为西汉人刘向所编。
D.《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节选自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答案:B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答案:D(A“利”分别为:好处,对……有好处;B“微”分别为:假如没有,略微、稍微;C“鄙”分别为:以……为边境,目光短浅、知识浅陋)
二. 重点文段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8题(21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分别指哪个国家?(4分)
①越国以鄙远( 郑国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晋国 )
15.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
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给予) ④敢以烦执事(敬词,相当于“冒昧地”)
⑤唯君图之(句首发语词,表示希望)
16.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将焉取之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②同,③④同 子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D(焉:①何②哪里,封:③以……为边境④疆界)
17.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削弱了。
B.夫晋,何厌之有?——晋国,能有什么可厌烦的呢?
C.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D.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答案:B晋国,有什么可满足(它的贪欲)的呢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答案:①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扩大它西边的边境。
②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19.烛之武成功地说退了秦师,他的这一番说辞可以分几层?请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4分)
答案:可以分四层。①(至“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②(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利晋而害秦;③(至“君亦无所害”)说明存郑对秦有益无害;④(至最后)指出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0——23题(15分)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0.选出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2分)
A.微夫人之力(无,没有) B.因人之力而敝之(于是)
C.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D.以乱易整(改变)
答案:B:依靠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其还也
B.以其无礼于晋
C.又欲肆其西封
D.共其乏困
答案:A表商量语气,还是,BCD均为代词
22.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指代内容(5分)
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③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④子犯请击之( )⑤亦去之( )
答案:①指代土地②指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③指代郑国④指代秦军⑤指代郑国
2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A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地步的。B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C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24——29题(25分)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崤之战》)


展开余下试题24.“劳师以袭远”中的“远”是指 (国家)(2分)
答案:郑国
25.分析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 ②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④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⑤公辞焉 ⑥停数日,辞去
A. 两个“使”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两个“辞”字不同
B. 两个“使”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两个“辞”字相同
C. 两个“使”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两个“辞”字不同
D. 两个“使”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两个“辞”字相同
答案:A①叫、让,②派;③加强反问语气,助词④其中;⑤辞绝,这里有拒绝接受意见之意⑥辞别、告辞
2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6分)
A.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 ) B.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
C.蹇叔之子与师( ) D.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
E.穆公访诸蹇叔( ) F.秦师遂东( )
答案:A钥匙B都城C参加D辛苦E“之于”F向东进军
27.文段中有一个通假字,请指出来(2分)
答案:“辟”通“避”,躲避
28.下列各句中的“而”,其意义分别是:(3分)
A.勤而无所 B.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C.哭而送之曰
答案:A并列B转折C修饰
28.翻译文中加点的句子(6分)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C.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答案:A使部队劳累不堪而去袭击远方之国,(对这样的事)(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B远方的的国家早已作好了准备,(你这样的做法)恐怕不太可行吧?
C你的寿命快到了,你坟墓上的树木长得可以用两手合抱了呀!
29.蹇叔劝秦穆公不要出兵的理由是什么?请分点加以概括(3分)



答案:①师劳力竭,勤而无所,必有悖心②远主备之,郑必知之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22.240.192.102)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烛之武退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