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415 2018-03-19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5]
阿长与《山海经》精品检测题
第9课 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 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惊骇(hài) 孤孀(shuānɡ) 疮疤(chuānɡ)
B. 掳去(lǔ) 惧惮(dàn) 憎恨(zènɡ)
C. 絮说(xù) 诘问(jié) 霹雳(pī)
D. 粗拙(zhuō) 烦琐(suǒ) 陆玑(jī)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B.应为憎恨zēnɡ)。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总之: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B. 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由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C. 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D.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淌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答案】C
学*科*网...学*科*网...
3. 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疏懒:
(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
(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
【答案】(1)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2)惊慌急迫。 (3)非常思慕。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疏懒”的意思是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惶急”的意思是惊慌急迫;“渴慕”的意思是非常思慕。
点睛: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一个“大”字, 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 得那么热。
A. 张开 摆开 压 烤
B. 伸开 摆成 挤 烤
C. 张开 摊成 挤 烘
D. 伸开 摊成 压 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区分近义词的不同意思。“张开”的意思是使合拢的东西分开;“伸开”的意思是展开、打开。结合句意可知应用“伸开”来形容“长妈妈”的动作,故排除A、C两项。结合语段的意思,可知用“摆成”来形容“长妈妈”睡觉不拘小节更为贴切,故排除D项。因此应选B。
5. 本文对长妈妈的刻画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
(1)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____)
(2)她生得黄胖而矮。 (____)
【答案】 (1). (1)肖像、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2). (2)肖像描写
6. 本文选自散文集《______》,作者鲁迅,原名____,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
【答案】 (1). 《朝花夕拾》 (2). 周树人 (3). 《狂人日记》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平时应注意积累、牢记,更应注意名篇、名家、名作的积累。
浏览完整试题
二、
课内语段阅读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7. 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8.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9. 结合全文,写出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相照应的句子。
10. 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11.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案】7.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看不起。
8. 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神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9.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10.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11.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解析】
7. 本题是对作者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阿长问我,“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是“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何况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作者觉得与她多说无益。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8.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结合语境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霹雳”运用比喻和词语“震悚”表现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
点睛: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的思路。
9. 此题考查文章的前后照应。解答时要先理解所给句子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再从文章中寻找与之意思相对应的句子。结合全文的内容可知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相照应的句子是“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10.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五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即可解答此题。
11. 本题考查句子及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从文段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从后面几个自然段可以看出,这本书是不识字的阿长在别人不肯做,不能做的情况下买来的,它承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 (122.240.206.87)
上一篇:
《阿长与《山海经》》精品练习
下一篇:
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阿长与《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