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467  2018-03-23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7]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习题
22.《礼记》二则

A组
1.填空。
《虽有嘉肴》选自《__________》,《礼记》又名《______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________论著的汇编。《学记》是《________》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________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  (    ) (2)弗食,不知其旨也(    )
(3)教然后知困 (    ) (4)选贤与能    (    )
(5)矜、寡、孤、独(    ) (6)女有归     (    )
(7)谋闭而不兴 (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
A.是故谋闭而不兴 B.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故外户而不闭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其旨也 B.虽有嘉肴
C.教然后知困D.讲信修睦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
(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2)货 恶 其 弃 于 地 也。
B组
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盗窃乱贼而不作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外户而不闭
C.是谓大同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不足为外人道也大道之行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大道之行也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策之不以其道D.说不清,道不明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尉果笞广 B.恢弘志士之气
C.稍稍宾客其父 D.无案牍之劳形
10.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组
(一)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注音并解释。
(1)弗食,不知其旨也(    )(    )
(2)教学相长     (    )(    )
(3)虽有至道    (    )(    )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浏览完整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曰:教学相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集中论述了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二)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挟①太山以超北海,语②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③,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④,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注释】①挟:(用胳膊)挟着。②语(yù):告诉。③折枝:按摩肢体。④王(wàng):统一天下。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独亲其亲  (    )(2)男有分,女有归 (    )
(3)盗窃乱贼而不作(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大道之行也 王之不王 B.是谓大同    是智也
C.为长者折枝 通计一舟,为人五 D.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王之不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______________的理想社会。
(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乙】文的语句回答)

B组
(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各子其子 (    )(2)大人世及以为礼(    )
(3)礼义以为纪(    ) (4)以笃父子   (    )
(5)以睦兄弟 (    ) (6)以贤勇知   (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货力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睦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兵由此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天下为家”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选自《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选自《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选自《曲礼》)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学而能   (    ) (2)其次务施报(    )
(2)玉不琢,不成器(    ) (4)人有礼则安(    )
24.《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原句)。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2.《礼记》二则
1.礼记•学记 小戴礼记 儒 儒家 礼记 教育学 教学相长 2.(1)即使 (2)味美 (3)困惑 (4)同“举” (5)同“鳏”,老而无妻 (6)女子出嫁(7)兴起 3.C 4.B 
5.(1)大道施行时,天下是公共的。 (2)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3)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6.(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货/恶其弃于地也。 7.C 8.BD 9.C
10.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或:满足生存的需要);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或:满足发展的需要);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或: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11.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两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两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两者是主从关系。 12.(1)zhī 知道 (2)zhǎng 推动、促进 (3)suī 虽然 (4)kùn 困惑(注意拼音和声调。注意多音字“长”读zhǎng) 13.(1)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2)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14.教 学 教与学互相促进 
15.(1)以……为亲 (2)女子出嫁 (3)兴起 (4)憎恨 16.C 17.(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这是不(愿意)去做(它),不是不能做到(它)。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1)大同 (2)天下可运于掌
【参考译文】(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按摩肢体,(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去做,不是不能做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按摩肢体的一类。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


展开余下试题20.(1)以……为子 (2)认为 (3)纲常 (4)使……诚信 (5)使……和睦 (6)通“智” 21.(1)谋财出力都为自己。 (2)用来使兄弟(关系)和睦。 (3)战争由于这样发生。 22.排比手法。特点:社会秩序井然。
【参考译文】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人们)都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谋财出力都为自己。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由于这样发生了。
23.(1)不 (2)实行,引申为给予恩惠 (3)琢磨、雕琢 (4)安定 24.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 25.(1)什么是人的性情呢?(就是)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厌恶、欲望这七种性情,(这些)是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 (2)玉(的质地虽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人(虽贵为万物之长,但)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3)人有了礼,才能得到安定;失去了礼,就要发生倾覆。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 26.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应该注重礼尚往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道德,以礼为度养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参考译文】所以圣明的人把整个天下看成是一个家,把整个国家当成是一个人,并不是(他们)凭主观妄为,而是(他们)了解情况,能剖析其中深刻的含义,明白它们的利害关系,擅长处理其中的冲突,然后才会有所作为。什么是人的性情呢?(就是)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厌恶、欲望这七种性情,(这些)是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
玉(的质地虽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人(虽贵为万物之长,但)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兑命》中说:“自始至终,都惦记着致力于学习。”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因此圣人兴起,制定礼法来教导人,让人们懂得礼仪,知道自己与禽兽的区别。上古时以德为贵,后世才讲究施惠与回报。礼所崇尚的是有来有往,只施与而不接受,是不符合礼仪的;只接受而不施与,也是不符合礼仪的。一个人遵守礼仪会使自身安定,不遵守礼仪则可能面临危机。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 (122.240.204.242)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八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