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喧哗(xuān) 融化(lóng) 目眩神迷(xuàn) B. 驿道(yì) 犹豫(yù) 五彩斑斓(lán) C. 矗立(chù) 远眺(tiào) 徘徊不前(huí) D. 蘸水(zhàn) 硕大(shuò) 无病呻吟(yǐn) 【答案】B
2. 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 同一座古城。 (2)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 。 (3)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 在蓝天下面。 A. 通过 热闹 矗立 B. 穿越 热闹 耸立 C. 穿越 喧哗 矗立 D. 通过 喧哗 耸立 【答案】C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3. 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 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 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 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B句将“夜凉”比作“水”,将“他们的心”比作晶莹的水,所以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余三句是拟人句。故选B。 4. 填空。 阿来,___族人,当代著名作家,第五届________奖得主。代表作有《________》《空山》《_________》等。 【答案】 (1). 藏 (2). 茅盾文学 (3). 尘埃落定 (4). 格萨尔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代表作有《尘埃落定》《格萨尔王》《空山》等。据此回答即可。 5. (2017四川南充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 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C.“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该成语与句子后面的“笑了”词意重复。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6. (2017江苏泰州中考改编)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B. 《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C项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 7. (2017广东广州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答案】A 【解析】B.“开展”缺宾语,可在最后加“的活动”;C.“连胜三局”有歧义,去掉“对战”前的“的”;D.“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语序不当,应是“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瓢城古韵 张晓惠 ①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一条条老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似清谷。走进小巷,多半是为了这些小巷古朴而又儒雅的巷名:浠沧、集仙、板桥、文曲、纯化、儒学…… ②从热闹的剧场路东西分别岔进,有数条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两侧均是黛瓦青砖粉墙,人、车稀少,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有一些颓破的围墙上,摇曳着几株城市里罕见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扣得紧紧地,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任思绪随眼前的苦艾啊,苔藓啊,狗尾巴草流淌,一时就有些恍惚: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小巷不语,春风不语,只有紧闭着的院门后传出一阵嬉笑声,一树粉白粉白的繁花从围墙内茂盛出一派明媚,是桃?是李?真想去叩一下那历经百年黑亮亮的木门,那来开门的是千年前扎 髻的童子还是身着罗衫的丽娘? ③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这扑面而来的是宋朝的风还是明朝的雨? ④踩着百年的青砖路,抚着千年的汉代瓦,走着思着,一抬头,已到了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宋曹(号射陵)先生的故居。进得门来,宋曹先生手执书卷,傲傲地立在玲珑古雅的庭院。先生当年读书谈艺的“蔬枰草堂”还在,先生挥毫舞墨的“流觞池”还在,会秋堂、桐引楼还在。小小的庭院雕梁画栋,抱水拥竹,奇石嶙峋,曲折有致。说是宋曹先生多次拒绝了做官,是在哪间屋檐下先生一次又一次冷落着朝廷的征召?自号“耕海潜夫”的射陵先生不语,只用深邃的眼神注视着红尘中来来往往的人们。 ⑤顺着儒学街往南走,不多远右拐弯,就是南宋丞相陆秀夫的故居了。陆公祠不大,却是修葺得好。日寇的炮火,“文革”的动乱,小城人一直全心全意护佑着民族英雄的故居。仰止堂、浩然堂,简朴大气,空灵风雅。忠烈公陆秀夫的塑像屹立浩然堂间,七百多年前负幼帝(幼帝指南宋皇帝赵器)从容投海与国家共存亡的壮烈之举早已幻化成故乡人民心中永远的彩虹。祠内团团的绿树如烟弥漫,坪间的小花黄的、蓝的、白的素素地绽放。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⑥小城的四周都是水,串场、蟒蛇、小牙河。俯瞰去,小城恰似一只倒扣在水中的瓢,因而小城又有瓢城之称。有了水,也就有了死心塌地的守护者——桥。北有北闸东有建军,南有南门桥西有登瀛。站在登瀛桥上,古传说中的八景之一“登瀛远眺”中的“红杏青帘柳外城”之景色,由于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建设,已不复存在。只有桥下二千一百多年的串场河水日夜奔流不息。汽笛声声拉起,就在这千年古城泛起遍地新绿,小城更加波光潋滟,风雅灵动起来。 (1)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2)本文作者巧用问句传递出怎样的情感?试举一例分析。 (3)揣摩并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 ②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从修辞的角度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5)结合全文,就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并阐明理由。 【答案】(1)作者行中思,思中行,小巷那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氛围、古色古香的建筑、儒雅灵秀的巷名,甚至那颓破的墙壁、斑驳的苔藓、迎风摇摆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等等,无一不把作者的思绪拉回千百年前,“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2)例句:“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此处问句并非求证答案,作者在探寻和瞻仰建安七子陈琳、施耐庵先生的过程中,抒发了对他们的追念、敬仰之情和对瓢城眷恋热爱的悠悠情思。 (3)①“振聋发聩”写出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对后世的巨大警醒作用。②“缕缕不绝”写出了那种凛然的气节、忠贞的精神对后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世代传承,经久不息。 (4)例句:“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苦艾”“苔藓”以人的情感,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小巷古韵,富有情趣。 例句:“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喻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瓢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