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674  2018-04-04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74]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伫立/贮藏   掠过/仙露琼浆   轰轰烈烈/天崩地裂
B. 忏悔/迁就   禁止/忍俊不禁   血气方刚/提纲挈领
C. 孱头/潺潺    浙江/淅淅沥沥 祸不单行/字里行间
D. 颤抖/檀香   挣扎/盘虬卧龙 垂垂暮老/慕名而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C项每对读音都不同,分别是:càn/chán,zhé/xī,xíng/háng。其他各项读音分别为:A:zhù/zhù,lüè/qióng,liè/liè。B:chàn/qiān,jìn/jīn,gāng/gāng。D:chàn/tán,zhá/qiú,mù/m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枯愧 幽寂 赤裸 紫藤萝
B. 遗憾 花苞 苦涩 不由得
C. 笼罩 涉足 缈小 指示灯
D. 花辫 懊丧 魂魄 苦涩涩
【答案】B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3.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山望远能让人心胸开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表达了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表达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答案】 (1). (1)岱宗夫如何 (2). (2)莫笑农家腊酒浑 (3). (3)念天地之悠悠 (4). 独怆然而涕下 (5). (4)不畏浮云遮望眼 (6). 自缘身在最高层 (7). 会当凌绝顶 (8). 一览众山小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怆,遮。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她的脸是离他那么近,她的衣裳是那么的干净光滑,她的唇是那么红,都使他觉得一种新的刺激,她还是那么老丑,可是比往常添加了一些活力。
这段文字中让祥子觉得与平时不大相同的“她”是______,“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的人。
(2)尼摩船长的潜艇在南极遇到了什么危险?他们是如何逃脱的?请简述该故事情节。
【答案】 (1). (1)虎妞 (2). 强势、大胆泼辣、爽快利落、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 (2)尼摩船长乘坐的潜艇不小心潜入了南极的巨大冰层下,全船人面临缺氧,于是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理解。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浏览完整试题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东京汴梁城开封,是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后吸收昆曲、秦腔等其他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的。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以唱见长,唱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曲调诙谐欢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
【答案】 (1). 示例: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 (2). 既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
【解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本题结合豫剧的唱腔和适合演出的内容来补充即可。
6.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一位剪纸艺人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剪的剪纸。

材料二: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农村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它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民间多以纸张制作。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会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剪纸,说说这幅剪纸包含的内容和寓意。
(2)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剪纸的特点。
【答案】(1)示例:剪纸图案呈圆形,中间是党徽,党徽外各族人民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形,寓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明天。(2)示例: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中国农村流传很久,寓意喜庆欢乐,多以纸张剪制而成,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应将图标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可结合着题干中的活动主题,联系社会现实,从图标创作意图角度答出其寓意即可。寓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明天。(2)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注意结合剪纸的历史和寓意等内容来概括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温暖的苇花
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独立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③风一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
⑤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⑥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⑦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⑧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⑨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⑩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B11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B12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7. 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几件事?
8. 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
9. 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两人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0.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答案】7. ①“我”采苇花做装饰;②村人割芦苇当柴火;③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④村人用苇花编毛窝。


展开余下试题8. ①“温暖”交代中心:苇花让人们在贫寒年代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爱的温暖,在现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②“苇花”交代写作内容,贯穿全文成为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
9. 农人笑“我”的天真和傻气,苇花到处都是,极其平凡,没人拿它当宝贝,农人不明白“我”采这个做什么。父亲笑“我”把苇花插进花瓶,珍爱有加。
10.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苇花比作老妇人的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苇花平静温和的特点,给人温暖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苇花的喜爱之情。
【解析】
7. 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主要写了:①“我”采苇花做装饰。②村人割芦苇当柴火。③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④村人用苇花编毛窝。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8. 本题考查记叙文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7.吸引读者兴趣。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本文“温暖”交代中心,“苇花”交代写作内容,贯穿全文成为线索。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农人笑“我”的天真和傻气,父亲笑“我”把苇花插进花瓶,珍爱有加。
10.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本题注意结合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赏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落叶的生命
①想找树叶做手工,已是入冬。几场冷风冷雨,树上的叶子凋零无几,大多落在地上。不过,由于雨水频繁,落在地上的叶子湿润,还散发着树枝的气息,呼应着残存在枝头上的叶子,做最后的告别,虽有几分凄婉,却也十分动人。
②放学的时候,我和小孙子沿着落叶缤纷的小路找树叶。这时候,才会发现,秋末时分枝头上的树叶,或金黄,或红火一片,在秋风的吹拂下,是那样的灿烂炫目;落在地上的叶子却有别样的形状、色彩和风情。
③形状不一样了。由于距离的变化,拿在手中,近在眼前,才发现同样都是枫树,有三角枫、五角枫和七角枫的区别。而且,不同的枫叶,像伸出不同的触角,活了一般,让那红色的叶脉弯弯曲曲像是真的有血液在流动。不同流向的叶脉,让叶子的触角有了不同的弧度,那弧度像是舞蹈演员柔软而变幻无穷的手臂,富有韵律,让人们充满想象,便也成为做手工最佳的选择。我和小孙子用这样红色和黄色的枫叶,做成的金孔雀和红孔雀,让我们自己都惊讶,那一片片枫叶怎么那么像孔雀开屏时漂亮的羽毛呢?好像它们就是特意落在地上,等着我们弯腰拾起,去做孔雀那五彩洒金的尾巴呢。
④还有那槭树和石楠的叶子,椭圆形,粗看起来,大同小异,细看大有玄机。石楠叶小,槭树叶大,小的小巧玲珑,像童话里的小姑娘,大的像大姐姐一样温柔敦厚。石楠叶薄,薄得几乎透明,红红的颜色像是过滤了一样,淡淡的胭脂似的,可以随风起舞蹁跹。槭树叶厚,且有光亮的釉色,像穿着盔甲的武士,似乎能够听到风声、雨声;又像天鹅绒的幕布,拉开来,舞台上就可以上演有趣的戏剧。槭树叶和石楠叶最好找,几乎遍地都是,我们常常会如进山寻宝的人,总有些贪婪,弯腰拾起了这片,又抬头看见了那片,捧在手里一大捧,反复权衡,恋恋不舍,好像它们都是身边的至爱亲朋。我们用不同的槭树叶做成了不同形状的鱼,用不同的石楠叶做成了莲花,五片石楠叶错落在一起,就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大小两片石楠叶合在一起,就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娇羞的莲花;再找两片小小的黄栌,要找那种还能顽强保持着绿色的叶子,放在莲花下面,就是“莲叶田田”了。
⑤当然,色彩也不一样了呢。同样是杜梨树上落下的叶子,经霜和被雨水反复打湿后,每一片叶子上的红色已经相同,那种沁入红色深处的黑色光晕,浸淫红色四周的褐色斑点,像磨出的铁锈,溅上的离人泪,似乎让每一片落叶都有了专属于自己前世故事似的,更让每一片落叶都成为一幅绝妙而无法复制的图画。由于杜梨叶比较厚实,叶子上面有一层釉色,显得很是油亮,每一片落叶都像是一幅精致的油画小品。
⑥那些随心所欲而富有才华的大色块渲染,毕加索未见得能够胜上一筹;那些飞溅而落的斑斑点点,西尔斯拿手的点彩,也未见得能够如此五彩缤纷。
⑦杜梨叶,是人们最喜欢的,我们找到的最好看最别致的一片杜梨叶,竟然是黑色的。那种黑,不是被污染的乌黑,也不是姑娘劣质眉笔的那种漆黑,而是油亮油亮的黑,叶子的边缘有一层浅浅的灰色,像黑色的火焰燃尽之后吐出一抹余韵;像淡出画面之外、空镜头里的远天远水,让叶子的黑色充满想象的韵味。
⑧真的,别以为落叶就是死掉的树叶,落叶离开树枝,不过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转移。龚自珍曾在诗词当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更是如此,更具有化为泥土中腐殖质的营养作用,来年新一轮春花的盛开,是落叶生命的一种呈现。如今,落叶生命的另一种呈现,在我和小孙子的手工中,它们存活在我们的册页里和记忆当中。
11. 选文第①段描写的落叶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落叶?
12. 选文第②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分析。
13. 文中第④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落叶?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1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人们对落花奉献精神最好的诠释。读完此文,说说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这种可贵的精神。举例并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
【答案】11. 特点:湿润,还散发着树枝的气息;虽有几分凄婉,却也十分动人。原因:为下文写“我”和小孙子找落叶做手工做铺垫,也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12. 内容上,写落叶有别样的形状、色彩和风情,表达了对落叶的赞美之情。[或:结构上,总领下文对枫树、槭树、石楠和杜梨的叶子的描述,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13.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将小的树叶比作童话里的小姑娘,将大的树叶比作温柔敦厚的大姐姐。同时,“小巧玲珑”“温柔敦厚”等词语又赋予落叶以人的情态,将落叶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14. 示例:“春雨贵如油。”初春的雨水滋润万物,清新空气,这是自然界的馈赠,引导我们学会奉献
【解析】
11. 本题筛选信息和语段作用的理解。根据第一段中的“落在地上的叶子湿润,还散发着树枝的气息,呼应着残存在枝头上的叶子,做最后的告别,虽有几分凄婉,却也十分动人。“可得出落叶的特点。第一段之所以这样写落叶,在结构上为下文具体记叙选用各种落叶做手工做铺垫,在内容上表现了作者对落叶的喜爱和赞美,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12.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作答时,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来分析。划线句在内容上写落叶有别样的形状、色彩和风情,表达对落叶的赞美之情。在结构上总领下文对各种叶子的描述。使全文形成了总分总的结构,十分工整。


展开余下试题13.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和描写方法来入手。分析其表现了表达主体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感情。根据第四段内容可知,本段对落叶的形状、颜色、大小、厚度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是细节描写。将小的树叶比作童话里的小姑娘,江大的树叶比作温柔敦厚的大姐姐。同时,“小巧玲珑”“温柔敦厚”等词语又赋予落叶以人的情态,这是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落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4. 本题考查自由表达。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作答时,只需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题目中的落叶具有默默奉献的精神,可选择春雨和冬雪来表述答案。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释】 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下。④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爱者甚蕃    蕃:多
B. 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污染)
C. 濯清涟而不妖   妖:娇艳
D. 亭亭净植     植:竖立
16.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 语段(一)中作者多次提到菊花和牡丹,写这两种花的目的是什么?
18. 结合语段(一)(二),说明周敦颐的人生态度和性格特点。
【答案】15. C 16.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17. 为了衬托莲花高洁的品质,写菊花是正面衬托,写牡丹是反衬。
18. 人生态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性格特点:精明能干,刚正不阿。
【解析】甲文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 年代:宋
乙文选自:《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年代:元
甲文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乙文译文:

15.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解释错误,“妖”意思是“过分艳丽”。
16.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宜:当。众:众多。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7.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文章主要写莲,在行文中写道牡丹、菊等事物,一般都是起衬托作用,这里就是用牡丹、菊来衬托莲之高洁。菊花从正面衬托莲花,牡丹从反面衬托莲花。
18.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周敦颐人生态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性格特点:精明能干,刚正不阿。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9. 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0. 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19. 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扬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符合诗意即可)
20. 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
【解析】
19.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所学所记,理解全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所示诗句中的每一字,想像情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注意,本题不要求一字字的翻译,只要求描述诗句所表达的情境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分析:赏析诗句,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__________让梦想开花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齐白石作画,喜欢题“白石老人一挥”几个字,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画得很快。其实,齐白石在任何时候作画、写字都是很认真很慎重的,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信手一挥过。齐白石坚持每天作画,他一辈子只有两次十天没画画。有一次是他害了大病,躺在床上十天不能起来。第二次是他因母亲去世,悲伤过度,十天没有动笔。
读了上面文字,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坚持让梦想开花
儿时的梦想被老师当做幻想,被判成不及格,这并没有他灰心意冷,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部编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