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82 2018-04-11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2]
山东省滨州市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下学期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校补(xiào) 秩序 (zhì) 澎湃(pài) 硕果 (shuò) 默契(qiè)
B、疙瘩 (da) 洗澡 (zǎo) 屏障(píng) 哺育(bǔ) 山巅 (diān)
C、劈开(pī) 气魄(pò) 狂澜 (lán) 踱步 (duó) 婉转(wán)
D、污秽(suì) 誓言 (shì) 山涧 (jiàn) 埋葬(zàng) 耻辱(chǐ)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义愤填膺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马革果尸
B、妇儒皆知 截然不同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C、死而后已 炯炯目光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D、心不在焉 无瑕及此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C.此刻,老师和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5、下列句子排列顺 序恰当的一项是( )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⑤③① D.①②⑤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后来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
B、《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歌德的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有《小东西》《星期一故事集》,文章的主人公有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郞士。
C、《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七七事变”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从有无作者来说是民歌,从表达方式来说是一首叙事诗,从体裁来说是乐府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本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民歌。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2)草木知春不久归, 。(《晚春》韩愈)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4)《木兰诗》中描绘边塞环境恶劣,军营艰苦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
(6)《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恋和思恋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5分)
(1) “一把黄土塑成了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开展《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很多资料,请展示:
请列举出两句有关黄河的诗词。(2分)
(2)“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人们为什么这么亲切地称黄河为母亲河呢?请谈谈你的认识。(3分)
二、阅读(共44分)
(一)古诗阅读(5分)
桑 茶 坑 道 中
【南宋】 杨 万 里
晴 明 风 日 雨 干 时,草 满 花 堤 水 满 溪。
童 子 柳 阴 眠 正 着,一 牛 吃 过 柳 阴 西。
9.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 、花堤和 等景物。(2分)
10. 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背诵《木兰诗》完成题目。(11分)
11、 指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2分)
12、 解释下列句中的词。(4分)
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
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旦: )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机: )
④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强: )
13、 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单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2分)
14、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质?(3分)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17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灯烛。④昧:昏暗,黑暗。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孰若孤__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3)恐已暮矣___________ (4)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
1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辞以军中多务(介词,拿、用) 自以为大有益处(动词,认为)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不译)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助词,的)
C、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当) 愿为市鞍马(介词,被)
D、结友而别(顺接连词,不译) 博学而笃志(转折连词,但是)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19、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问题。(11分)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展开余下试题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 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20、这篇文章主要写的人物是父亲,作者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父亲的形象。(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二段中,最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对第三段中父亲所说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何怎样理解“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4、因为疏忽,因为不坚持,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丢失一些东西,如丢失钥匙,丢失钱包,丢失学具……甚至丢失我们的原则、自信、人格与尊严;因为努力,因为坚持,我们又会找回这些东西。请你回望自己的学习、生活,按要求作文。
题目:找回_______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B 2、C 3、D 4、C 5、B 6、D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独坐幽篁里(2)百般红紫斗芳菲(3)何人不起故园情(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1)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等。(2分)
(2)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3分)
二、阅读(共44分)
(一)古诗阅读(5分)
9、(2分)春雨 、溪水
10、(3分)【示例】初春的午后,一个牧童惬意地躺在柳荫下睡梦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渐渐远去,直吃到柳林的西面。
(二)背诵《木兰诗》完成题目。(11分)
11、扑朔迷离:原意是指不易分辨是雌是雄,现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2分)
12、①只②早晨③战争,这里指战场。④有余(4分)
13、因为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制胜的英雄行为,而在于讴歌她英勇献身,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所以对十年军旅生活作了高度的概括。(2分)
14、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淳朴等优秀品质。(2分)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17分)
15、①谁②到③迟、晚④怎么(共4分,每个1分)
16、A(2分)
17、(1)只是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3)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6分,每处2分)
18、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19、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4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四)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问题。(11分)
20、(1)父亲在冬天为病中的儿子买冰棍。(2)父亲躲在角落里注视颁奖大会。(3)父亲为儿子买收录机并教育儿子如何做人。(3分)
21、为父亲爱子之行为而感动,为自己不理解父亲的心意而内疚、后悔。(意思对即可)
2分
22、没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样可以生存、长大,人活着要有志气。(意思对即可)3分
23、父亲对子女的爱和做人要有自尊、活出男人的伟岸,不与别人攀比的人生态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决心像父亲那样生活、做人。(意思对即可)3分 (122.240.193.16)
上一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山东省滨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