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22 2018-04-16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2]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8年春高2017级4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浏览完整试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超级演讲家霍金
霍金的演讲之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对理论 物理学的卓越贡献上。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誉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声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时,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存在震撼,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家”的历程。
1987年10月,英国的伯明翰召开运动神经细胞协会会议,霍金受邀进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我的病历》。霍金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起,从那些“笨手笨脚”的先兆,一直讲到21岁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讲到了“最多还能活两年”的预言。他表示,面对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威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进行科学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并不比别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4月,他在加利 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霍金指出,大多数人会认为进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区域,于是就出现了时空旅行的巨大可能。他提醒人们,不要渴望进入黑洞,如果人类跳入黑洞,瞬间就会被撕得粉碎,连构成他身体的粒子也不能避免。随后,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会通过婴儿宇宙,经过另一个黑洞被发射出来,重现于另一个区域。这次演讲吸引了众多对宇宙存在好奇的听众,霍金总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论通过绮丽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l989年10月,他还来到西班牙的奥维多,此次的演讲题目是《公众的科学观》。霍金认为,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大都漠不关心,对于科研成果为公众生活带来的改变,公众也是冷眼相待。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让科学在大众中普及,让大众能够对温室效应、酸雨、遗传工程甚至核武器的发展等问题得出较为科学的看法。中学的科学教育制度需要改善,要拓宽科学传播的途径,如电视节目,在娱乐的同时注重教育意义,让观众明白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霍金还把他的思想传播到了对他来说非常遥远的国度——中国。2006年6月17日,霍金以病残之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北京。这是继1985年、2002年两次访华后,他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6月18日,他面对中国的6300多名听众演讲他的《宇宙的起源》,他围绕“我们为何在此,又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展开,宇宙是否会继续膨胀?会不会在某一个时点最终坍塌?这些都是充满神秘感的东西,在足球世界杯尽情演绎的夏日里,霍金掀起了又一轮科学的热潮。
霍金的演讲充满了科学的正能量,他的演讲实录被印刷成各类读物销往世界,演讲的视频被制作成各类纪录片畅播全球。霍金就这样在宇宙的星际当中影响着我们,像一颗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辉。
(摘编自荣楚欧《霍金传》)
相关链接
①在演讲时,靠电脑合成发音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通常要准备10天,但这并没有削弱霍金同大众交流的愿望。在他看来,向大众揭示宇宙的神奇和宇宙学研究所反映出的哲学和科学思想,这是学者的本分。(蔡肖兵《生命还在希望就在》)
②在中国,霍金走近公众所引起的轰动有目共睹。2002年他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那次演讲的会场座无虚席,这说明一个事实:霍金正在用他非凡的个人魅力,吸引大众走近科学。丘成桐先生如此评价:“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大科学家应当带头做科普。”(2006年6月22日光明日报《霍金:一个巨大的科学磁场》)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霍金在宇宙论和黑洞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在当代理论物理学界
的地位,也成为他日后演讲成功的坚实基础。
B.霍金并不满足于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为世人所熟
知,从而开始了为大众普及科 学的演讲家历程。
C.在《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中,霍金谈到了人类能否进入黑洞实现时空旅行的
问题,巧妙地为大众解释了枯燥的黑洞理论。
D.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他的演讲没有只局限在英国
和美国,他曾经前后三次到中国访问。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霍金21岁时面对死亡的威胁,仍投身科学研究,自强不息,掌控自己的命运,
体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B.大科学家霍金没有只埋头于书斋和学术研讨会,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演讲事业
中,带头做科普,值得其他科研工作者学习借鉴。
C.霍金的演讲有对遥远宇宙的探讨,但主要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不仅是一个研
究宇宙的科学家,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考者。
D.本文侧重对霍金演讲内容的介绍,对其科研经历叙述不多,但读者仍能从中了解
到霍金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和超级演讲家的。
E.霍金在名为《公众的科学观》的演讲中认为,当下的首要问题是让科学在大众中
普及,对此我们可以从改善中学的科学教育制度、拓宽科普渠道入手。
6.为什么霍金被誉为“超级演讲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讲故事的人•母亲
莫言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她的骨灰,于l994年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展开余下试题
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骂我也没有打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我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掮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生来 相貌丑陋,村予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一些很有文化的人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很敬重。我们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很快的,我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的听众,也不仅是我的母亲了。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有时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后来,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书中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摘自《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有删节)
7.下列对演讲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莫言讲故事常运用荒诞的叙事手法,开篇讲述母亲的骨殖已与泥土混为一体,就
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B.这篇演讲,并非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所讲故事看
似平常,却蕴含着做人的道理。
C.母不嫌儿丑,在母亲看来,我的鼻眼不缺,四肢健全就是美的了。母亲如此开导
我去平和地面对艰难岁月。
D.对我的成长,母亲深陷矛盾中,她不愿我将来靠耍贫嘴吃饭,却又支持我看书,
甚至听任我去集上听书。
8.母亲为什么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
9.母亲泪流满面,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香温席
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①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②远避,以待亲之安③寝;至 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④,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选自《三字经》)
【注释】①事:服侍。 ②蚋(ruì):吸人血的小虫。 ③安:舒服的,安心的。 ④衾(qīn):被子。
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4分)
(1)年方九岁 方:
(2)则扇父母帷帐 则:
(3)令枕席清凉 令:
(4)于 是名播京师 播:
1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知事亲之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下车引之
C.夫君子之行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3分)
(2)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 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①,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①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
1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
B.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 的积极心态。
C.颔联虚字运用巧妙,“惟”“亦”二字,相互呼应,既强化了语意,又形成了对比。
D.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 病客”。
E.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14.本诗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旬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
句子是: , 。
展开余下试题
(2)《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3)《采薇》中以乐景 写哀情的诗句是: , 。
(4)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
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5)《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 , 。”以女子对男
子的爱慕和思恋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第Ⅱ卷 表达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雅”分
“大雅”“小雅”。“颂”是祭祀乐歌。
B.《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
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歌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
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
新咏》,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艺术上语言
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1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访问,探问
B.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罔:没有
C.怨灵修之浩荡兮。 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D.始适还家门。 适:刚刚。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当前,总有些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
损毁了身体健康。
②孙连城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着太空,心想:权力算什么?金钱又算什么?相对于浩瀚
的宇宙来说,都是沧海一粟。
③他患有严重的胃病,日常饮食很受限制,不仅不能饮美酒,对面前的佳肴也只能
浅尝辄止。
④李白的悟性太高,才气太大,澎湃汹涌的诗情,使他绝少问津律诗,而把长篇歌
行写得洋洋洒洒,放任不羁。
⑤火灾警报声响持续了将近3分钟,可正在这里办公的员工们竟然安之若素,自始
至终没有一人惊慌失措。
⑥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
貂。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中医药产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要重建文化自信,只有建立了文化自信,中医药产
业的从业人员才会达到文化自觉、自律,才能获得更多百姓的认同。
B.路遥文学奖的发起人高玉涛表示,近日将召开路遥文学奖专家研讨会,并邀请陕
西文学界、艺术界、评论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参加,探讨路遥文学奖如何取
得公信力与权威性。
C.“财政悬崖”问题只是表象,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
成的,是美国式“经济结构”问题,它的化解也需要较长的过程。
D.成熟的市场法则强调自愿平等、公开透明,在我们的道德直觉中,“一个愿打一
个愿挨”也容易获得合理性,但我们不能忽略另一个关键词——公平。
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21.著名教育家、作家杨教授应邀到某大学作了一次报告,杨教授作完报告后,主持人
做了以下的讲话,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刚才杨教授高屋建瓴地谈了他的一孔之见,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受益匪浅。几十年来,杨教授对教育事业处心积虑,笔耕不辍,编出了一部又一部的教育论著,令我们深为欣赏。在此,我们祝杨教授身体健康,事业再攀新高!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22.下面是关于“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以及“最想工作的地方”的调查情
况。请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然后回答问题。(6分)
表一:我国大学生最想从事的五项工作
理想
工作 企业
管理者 公务员 医生 自己创业 法律
工作者
比例 20% 8.3% 8.4% 52.8% 10.5%
表二:我国大学生最想工作的地方
理想l所在地
工作地区的镇 所在地区的
中心城市 国内
大城市 所在地
区的县 所在地
区的村
比例 l0.6% 30.4% 34.2% 15.8% 9%
(1)请综合表一、表二的信息,简要概括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2分)
答:
(2)针对上述两个调查表反映的现象,请分析其原因。(4分)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届阆中中学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D 【A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项,说法绝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国内公平,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C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D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的正确结论。】
2.C [C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
3.B [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 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4.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霍金并不满足于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错误,由原文第二段“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存在震撼,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可
上一篇:
河北省遵化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语文试卷
下一篇: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四川省阆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