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51  2018-09-27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1]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题:伟大的悲剧
第六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01  积累运用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在他们 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wú nìng)说更害怕回家。
(2)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qīn pèi)。
(3)他们离开了这块“辜负(gū fù)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4)刺骨的寒冷吞噬(tūn sh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2.下 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 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B.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智能手机无处不在,而移动终端藏污纳垢,也让家长忧心忡忡。
C.一只大螃蟹在沙滩上挥动着它钳子般的爪子,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D.今年,北方的春天姗姗来迟,过了清明草还没有发芽。
(解析:A项“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用在工作方面不合适。)
3.阅读下面语段,按 要求答题。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 学家。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①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1)画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将第一处引号改为书名号。
(2)画线句②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将“增加”改为“提高”或“提升”。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心理描写)
(2)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外貌、动作描写)
(3)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动作、语言描写)
5.填空。
本文作者是奥地利(国籍)作家茨威格。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6.学习了《伟大的悲剧》后,你班开展了以“我说探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伟大的悲剧”发生后,美国把设立于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你知道这样命名的意图吗?
[示例]为了纪念领队登上南极极点的两个勇士,斯科特虽然归途死亡,但精神永存。
(2)斯科特一行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动,无情的暴风雪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他们面对厄运、面对死亡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人物,说说感动你的理由,并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人物:斯科特
理由: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即使死亡与恐惧把他包围,他也没有放弃希望。在令人心痛的结局面前,他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遭遇的种种苦难。
颁奖词:集伟大与悲剧于一身,在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时,他失败了,这一次失败让他跌倒再也爬不起来,但他始终坚持,在生命的尽头与命运做着殊死抗争。
02  课内精读
阅读“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回答问题。
7.“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这种希望”是指什么?
[示例]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
8.“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悲伤地”与“坚决地”是否矛盾?为什么?


浏览完整试题[示例]不矛盾。“悲伤”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起自己的妻子自然十分痛苦;“坚决”则表现 出他的坚强,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9.选文第③段“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示例]从侧面表现出人们对斯科特上校勇于探险,敢于面对死亡的精神的无限敬意。
10.“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结合文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示例]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他勇于探险,勇于面对死亡的精神让人们永远铭记。
03  拓展阅读
山永远在
李国文
一群人穿着鲜艳的登山服,在皑皑积雪的安第斯山间艰难地行进着。很少见到这样大规模的探险队伍,后来听解说,知道是南美洲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希望实现登山的梦想,正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攀登。
那真是一次悲壮之旅,走出每一步路,度过每一分钟,完全以生命为代价。任何人看到这个画面,都不由得肃然起敬。
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这座对他们来讲充满神圣意义的安第斯山,却从来没有去接触,去实地感受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就有了这次行程。盲人们每三个人结成一组,一个仍残存些许视力的盲人走在前面,两个全盲的在后边,他们三人通过手里握着的长木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脚和手,实实在在地感觉这座大山。
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拔为3 000米,最高峰海拔近7 000米,对正 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虽然有很多志愿者做后援,但即使在可以使用驴子驮物的山路上,盲人们也是步履维艰,行进缓慢。那么,他们要想攀上最高峰,该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了。
据电视台的报道,这支盲人登山队在短短的行程中,已经有好几位上了岁数的盲人,在风雪 弥漫的夜间宿营,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过来,不幸将生命留在了安第斯山。于是,组织者便决定后撤,将登山计划放置到未来更合适的机会,做更充分的准备以后再进行。一些走得兴起的盲人登山队员不免有些失望,最后,他们还是想开了。无论如何,他们开始了行程,尽管离峰巅还远,但是终究迈出了第一步,是结结实实在安第斯山上的一步,是纸面上的计划化为现实的一步。他们对记者说:“山永远在,我们还会来的。”
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对于未来,有目标和没有目标是很不一样的。有一个奋斗方向、努力追求的结果,也许离那个目标尚远,但稍稍接近了一点的事实,便有了落到实处的心理回馈。“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有这句话,意味着还有登攀;没有这句话,也就等于说放弃、终止,也就不会再有奋斗、争取了。
在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除先知先觉的大智慧者外,都类似这些盲人在安第斯山的登攀,目标虽然明确,是那天穹里晶莹剔透的积雪笼罩着的最高峰,像琼楼玉宇一样,茫茫然,杳杳然,吸引着你的目光。但是,一步一步走到那里的途程,是平坦,还是崎岖;是幸运,还是灾难;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2017-2018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课程名称: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