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85  2018-05-02
标签: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5]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提醒:(1)考试时间共180分钟,分值200分,其中第一卷150分钟,分值16分。第二卷30分钟,分值40分,(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在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第I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教师到底是公务员还是自由职业者?性质不明确,教师职业的相关特点也会不明确,不仅给教师带来__________,也给管理造成困难。
②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__,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每个人必须不断学习。
③商业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规范地________经过独立审计的年度财政报告。
A.困惑 终止 披露 B.困惑 中止 披露
C.疑惑 中止 透露 D.疑惑 终止 透露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史记》运用“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原则,对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总结。
B.《女神》的出现,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定了显著的实绩。
C.应聘的外国专家的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低于试用期工资。
D.如何防备展览会以及珠宝店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事。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氓》中“总角之宴”的“总角”是指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将头发扎成角状,后代称儿童时代。
B.《<伶官传>序》中的“伶”指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后唐庄宗宠信伶人,授以官职,这些人被称为“伶官”。
C.《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的“参”和“井”分别指“参宿”和“井宿”,均属我国古代二十八星宿。
D.《阿房宫赋》中“妃嫔腰嫱”的“妃”指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嫱”即皇帝的妾,地位与“妃”相当;“腰”是陪嫁的人。
4.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店铺名称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回言此处高。(酒店)
B.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浴室)
C.使君子才貌双全,为妙女锦上添花。(美容店)
D.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雕刻店)
5.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论如析薪,贵能破理”。___________。写作议论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理”出“理”来。
①物一则无文,有时候,分析问题就如同顺着纹理砍木头
②这里的“析”“理”两字非常重要
③“理”是中心,是根本,理屈词穷,理直则气壮,顺理则成章
④在这里,“析”是方法,是手段,庖丁解牛,切中肯綮,条分缕析,游刃有余
⑤“析”本意是用斧子去砍木头
⑥“理”本意是“治玉”,后引申为“纹理,条理,道理”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浏览完整试题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西一舍 一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B.皆可指数 指数:用手指数出。
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睥睨:斜视,带有高傲的意思。
D.窃会计之余功 会计:征收钱粮等公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背,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不以物伤性 不赂者以赂者丧
D.照之以明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3分)(《渔父》)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2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3分)
9.登临快哉亭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快哉”的感受?(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2题。
定风波
苏轼
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用自己的话说说词中“微冷”的原因有哪些?(2分)
1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中“轻”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12.词的结句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2)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3)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7)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韩愈《进学解》)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怀念红孤
刘志成
①我家耕种的荒地离家足有二十里,我和爹锄了一天地往回赶时,看见了那只叼去我家一只鸡的红狐在不远的沙丘上站着,眨着水漉漉的两只菱形眼默默地望着我们。我的心里腾地起了一团火……
  ②红狐的出现是在十多天前的一个月夜里。出院撒尿的我,猛然间听见鸡窝里响起了几声惊恐的呱呱声。我揉了揉睡眼,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团红艳艳的火团在眼前掠过,蹿上院墙,箭一样地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里。我疑惑地走到鸡窝边,见地上洒了一滩扎眼的血。黄鼠狼叼鸡了,妈。我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母亲,她点了煤油灯出来查了鸡窝,叹了口气说丢了只花母鸡。那是只红色的黄鼠狼,我说。那是狐,娃。母亲用满是无奈的声音纠正了我的错误后,回屋去了。那只老母鸡原打算卖了给娃攒学费的……母亲的唉声叹气混着爹响响的抽烟声飘出屋来,让我暗恨自己怎么当时就没手脚伶俐点逮住那家伙……
  ③现在红狐就在那沙丘上站着。偷鸡贼,我今天非逮住你不可。我气恼地迈开小腿向狐追了过去。狐双腿一跃,迎面闪过我,蹿到爹身边,似要挑逗爹去追,见爹不理,长嗥着在我们周围绕着圈子。娃你不要追了,这畜牲的窝就在附近,说不准还能扒一窝狐崽子哩。爹你怎知道?你没看见这畜牲肚皮下的奶袋子鼓鼓胀胀吗?爹自信地说。
  ④果然,我们很快就发现附近的一个沙圪坨里有一黑土硬圪台,圪台下迎西有一洞。爹把耳朵贴在洞口听,我也学着爹的样子凑了上去,听见了几种不均匀的呼吸声。红狐见我们用小锄往外扒土,长嗥着蹲在十多步外,双眼流下泪来,乞求地望着我们。很快,我们就看见了四只狐崽,圆乎乎的蜷成一团像小绒球,亮亮的眼珠子像小星星一样,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我用布衫襟子捧起它们的时候,明显感到它们在颤抖。
  ⑤红狐一路尾随着我们,凄凉地干嚎着,我布衫襟子上的四只小狐崽此刻也哀鸣不止。我不耐烦地赶了它几次都赶不走,直到快进村时,它才站定,干嚎着望着我们。我的心一软,想放下狐崽,犹豫间忽然想起那只预备我学费的花母鸡来,遂把心一横向红狐狠狠唾了一口唾沫,转头追上了爹。后来,我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学到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里的一段文字。当我读到老麻雀为了救护小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时,我不禁眼泪滑落双颊,混着鼻涕一起淌下了嘴角。是不是因为遭遇了红狐,在童稚的无忧无虑中辨别了一种特殊的味道……
  ⑥四只狐崽只有一个多月,还没断奶。它们通体雪白,只有鼻头和尾巴发红。母亲用玉米面糊糊每天喂它们,间或也到邻居家讨些羊奶给它们改善一下伙食。红狐偷鸡是为了这四个小狐崽子吧?我越来越喜欢这四只狐崽,常逗着它们玩。这种人狐和谐相处的局面刚刚维持了不久,一个月光朗朗的半夜里,院中突然响起了长嗥声。我从熟睡中醒来,扒起窗子上的猫眼洞布向院中一看,只见那只红狐在那里昂着头长嗥。屋里的四只小狐也哀鸣起来,屋里屋外的狐叫声凄凉地响成一片。我跳下地,拉开门,红狐退到了院中,哀鸣着伏下前腿。我发现红狐已比那日见时瘦了许多,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眼角隐隐有泪痕。一股悲哀突然袭击了我,母亲抱了四只狐崽,轻轻放到了大门外,红狐迫不及待地叼起狐崽看了看我们,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展开余下试题  ⑦很多年后,红狐哀痛的叫声还清晰地回响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触到了我的记忆,让我变得伤怀不已。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但他们一脸漠然,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14.“我的心里腾地起了一团火……”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1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特殊的味道”的 含义。(4分)
16.请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特色。(4分)
17.请探究文章结尾划线语句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社会和个人
爱因斯坦
只要我们全面考察一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马上就看到,几乎我们全部的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我们看到我们的全部自然生活很象群居的动物。我们吃别人种的粮,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大部分的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要是没有语言,我们的智力就会真的贫乏得同高等动物的智力不相上下;因此,我们应当承认,我们胜过野兽的真正优点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一个人如果生下来就离群独居,那么他的思想和感情中所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会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我们就根据他在这方面的态度,说他是好的还是坏的。初看起来,好象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完全是以他的社会品质为根据的。
但是这样一种态度还是会有错误。显而易见,我们从社会接受到的一切物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有价值的成就,都是过去无数世代中许多有创造才能的个人所取得的。有人发明了用火,有人发明了栽培食用植物,并且有人发明了蒸汽机……
只有个人才能思考,从而能为社会创造新价值,不仅如此,甚至还能建立起那些为公共生活所遵守的新的道德标准。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正象要是没有供给养料的社会土壤,人的人性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一样。
因此,社会的健康状态取决于组成它的个人的独立性,也完全象取决于他们密切的社会结合一样。有人这样正确地说过:希腊-欧洲-美洲文化,尤其是它在那个结束中世纪欧洲停滞状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百花盛开,真正的基础就在于个人的解放和个人的比较独立。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社会情况是怎么样?个人怎么样?文明国家的人口比以前稠密得多了;欧洲今天的人口大约是一百年前的三倍。但是第一流人物的数目却不相称地减少了。只有很少的人,通过他们的创造性的成就,才作为个人为群众所知。组织已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第一流人物,这在技术领域里特别突出,而在科学领域里也已达到很显著的程度。
出色的人物缺少,在艺术界里特别惊人。绘画和音乐确实已经退化,并且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对群众的感染力。在政治方面,不仅缺乏领袖,而且公民的独立精神和正义感也已大大衰退了。怪不得有不少预言家预言,我们的文明不久就要黯然失色。我不是这样的一个悲观论者;我相信更好的时代就要到来。让我扼要地讲一讲我所以有这个信心的理由。
照我的见解,目前出现的衰落可由这样的事实来解释: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强了生存竞争,严重地损害了个人的自由发展。但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个人为满足社会需要所必须进行的劳动越来越少。有计划的分工愈来愈成为迫切的需要,而这种分工会使个人的物质生活有保障。这种保障加上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和精力,就能用来发展他的个性。这样社会就可以恢复健康,而且我们可以希望,未来的历史学家会把目前社会不健康的症状,解释为有雄心壮志的人类的幼稚病,它完全是由于文明进步得太快所造成的。
18.爱因斯坦对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发表了怎样的见解?(6分)
19.在爱因斯坦的眼中,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6分)
20.请结合全文,说说做厚一点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七、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某校学生食堂就餐纪律混乱,部分高年级学生经常插到队伍前面。校方对此作了有关修养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有46%的学生认为“小节无害”,有35%的学生认为就餐纪律不好属于“小事”:更令人意外的是部分教师坦率地表示,学生已经高二高三了,学校应该抓升学率,对食堂就餐纪律这样的事犯不着“小题大做”。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加试题(文科)
提醒:
1.本试卷共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
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第II卷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义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蔓之累矣。
22.将下面句子用“/”断句(断6处)。(6分)
文已尽而义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23.文中“诗”在 ▲ (朝代)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 ▲ 。(2分)
24.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写出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劲敌,但在诸葛亮刚开始伐魏的时候,魏国并没有让司马懿迎战诸葛亮,试简要说明原因。(5分)
26.《呐喊》中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原因是什么?(5分)
27.《家》中高老太爷在病危时,对觉慧、觉民的态度有何转变?转变的原因是什么?(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了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15世纪以后遍及大多数地区。资本主义关系一经产生,就大大发展了中世纪晚期以来的市民阶层同封建制度在宗教、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进行的激烈斗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人文主义运动,因为以复兴古典文化为重要方式,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在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国王联合资产阶级,挫败了大封建领主,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在德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然后蔓延到全欧。
这些由资本主义萌芽所造成的种种社会变革,造成了欧洲历史的大转专折,这个变革激发了文化和科学的普遍高涨,建筑也随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众星灿烂,繁华如锦。建筑逐渐摆脱了教会和封建制度狭隘的束缚,面向新时代的现实生活,既有提高,又有普及,大河奔泻,众流归注,终于浩浩荡荡,改变了欧洲大批城镇的面目,影响所及,直达20世纪。
15-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在西欧占主导地位,其他各国都从风而偃。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到16世纪后半叶渐趋衰落,转向一个天主教反改革运动的时期,产生了17世纪的巴洛克文化,其中也包括建筑,传播到各天主教国家。法国专制集权制度下的宫廷文化也于此时形成。17世纪,法国的绝对君权如日之方中,它的宫廷文化领袖全欧,为君权服务的古典主义文化和建筑俨然成了欧洲新教国家文化和建筑的“正宗”,但它始终与巴洛克建筑在互相影响中发展。英国这时候进行了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农庄府邸领导了建筑潮流。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运动又开辟了文化和建筑的新时期,同样也产生全欧洲的影响。


展开余下试题28.什么是“文艺复兴”?请结合原文加以概括。(4分)
29.请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义。(5分)
30.结合尾段简析建筑在不同时期的特点。(6分)
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第I卷
1.A (“困惑”重在“困”,“疑惑”重在疑虑,因为语境中有“不明确”“造成了困难”等暗示,故应该选用“困惑”;“终止”“中止”都有停止的意思,“中止”侧重中途停止,“终止”侧重结束、停止。因为语境的意思是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故应选用“终止”;披露:发表、公布。透露: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依据语境,应是公布财务报告,故应选用“披露”;)
2.A (B.动宾搭配不当,“奠定”不能与“实绩”搭配,可改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成分残缺或赘余,划去“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及“而”,或划去“而”及“不低于试用期工资”;D.不合逻辑,“防备”与“免”相互矛盾,删去“免”。)
3.D (“‘嫔’‘嫱’,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与‘妃’相当”不正确,妃的地位等级高于嫔、嫱。)
4.D(“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应是理发店的对联。 这话其实是利用中文一词可以多义的意思既表明是什么职业又隐晦的表达自己技术高超。毫末可以是指不入流的不起眼的,也可以指是处理毛发。所以毫末技术可以是说不起眼的小技术也可以说是处理毛发的技术,顶上功夫可以说是处理头顶的技艺也可以表达成功夫高超的意思。)
5. B
6.B (指数:一一指点出来。)
7.C。( C以,因为,均是介词;A因而,连词,表原因/却,连词,表转折关系
B才,副词,表条件/乃,副词,竟然,D代词/结构助词“的”)
8.(1)屈原被放逐后,来到湘江边上徘徊,在江边上边走边吟唱,他脸色憔悴,形销骨立,一副枯瘦模样。(既放:已经被放逐,被动句,1分;颜色,脸色,1分;形容:形体、容貌,1分;)
(2)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目标,也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还有谁能讥笑我吗?
(尽:竭尽,1分;其:表反问,难道,1分;)
(3)自己任情漫游于山水之间,这是因为在他的心里大概有超过别人的东西吧。
( “自放”:为让自己放纵情怀,1分;“其中”:他的心里,1分;语句流畅,1分)
9.① 由亭尽赏雄壮景色,让自己有“快哉”之感;(2分)②沿江两岸的沙洲曾是古战场,让世俗之人有“快哉”之感。(2分)
10.无雨具,春寒“料峭”,有风有雨。(2分,答对两点即可。)
11.既指“竹杖芒鞋”的轻巧,轻便(2分),又暗含“无官一身轻”之意。(2分)
12.①归隐田园之情;
②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及对人生的态度;
③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旷达之情。
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升沉不定的,做一个老百姓,不切实际的幻想着“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如;晴天雨天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与前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前后呼应,这样写法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及对人生的态度,也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旷达之情。(5分)
13.(1)只是当时已惘然(2)奈何取之尽锱铢(3)举匏尊以相属(4)砯崖转石万壑雷 (5)同是天涯沦落人(6)扈江离与辟芷兮(7)行成于思毁于随(8)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4.①将人狐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自己情感;(2分)
②引领着下文,为叙写支撑起一片神秘的空间;(2分)
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2分)
15. ①表层,“我”心中交织着悔与恨、感染与震撼、自责与警醒等心理情愫(2分);②深层,体现“我”在审视了自身及人类可鄙行经之后的彻悟,即以天地独尊的人类,其行径在与红狐无私母爱的比照中显得卑微与自私、苍白与浅陋(2分)。
16.①视觉、听觉相结合;②细节描写;③语言上多用动词,句式上长短句结合;(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17.①以传神之笔,表达作者巨大的哀痛和深刻的反省;
②在繁华都市中,与自然隔绝的现代人,内心冷漠,人与自然关系逐渐恶化,令人忧虑;
③这个结尾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 ①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个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社会支配着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分)②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个人创造财富改变了社会,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2分)③社会的健康状态取决于个人的独立性和个人之间的密切配合(2分)
19.①社会分工精细,社会产品丰富,使个人的物质生活有充足的保障;(2分)
②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充足,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分)
③个人的独立性很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结合也很密切。(2分)
20.①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强了生存竞争;(2分)
②严重地损害了个人的自由发展 ,使社会处于不健康的状态;(2分)
③这种过分追求文明进步的速度在社会整体发展中是非常不理智的,足见人类这种雄心壮志的幼稚。(2分)
七、作文(70分)
语文Ⅱ附加题
22.文已尽而义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23.西汉,诗经
24.赋比兴三种手法应该酌情综合使用。
25.诸葛亮用了反间计(2分)。魏主曹睿多疑,中了诸葛亮的计谋(2分)。曹睿的臣下胡乱出谋划策(1分)。
26.对于未庄人而言,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2分);对于城里人而言,有些事情做法说法与未庄不同(2分),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获得心理满足(1分)。
27.一开始不希望他们上新学,最后希望他们好好读书,扬名显亲(1分)。觉民与冯乐山侄孙女的婚事不提了(1分)。看到了其他人上演的闹剧,不希望家族从此衰败下去。此外,这也是一位祖父临终时自然流露出的温情(3 分)。
28.以复兴古典文化为重要方式(2分),以意大利为中心,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人文主义运动(2分)。
29.资本主义萌芽造成社会变革,激发文化和科学发展。(2分)摆脱了教会和封建制度狭隘的束缚(2分),有提高,有普及,影响巨大(1分)。
30. 15-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在西欧占主导地位(2分)。17世纪,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在互相影响中发展(2分)。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又开辟了建筑的新时期(2分)。 (42.49.28.190)
标签: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连云”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