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23 2018-05-07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3]
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试题卷
答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张亚容] 校对人:[陈玲]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 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zǎo),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è);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贴,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
B.仰视戏台中间的“鸡笼顶”藻井,用了数百个花板榫(sǔn)接成一个金灿灿的旋涡,藻井四角是四个代表福祉的变形蝙(biān)蝠。
C.连日来,强降雨、暴雪、冰雹、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重创(chuàng)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大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先前就以农作物欠收为由,预估今年粮食将短缺3740万吨,为三年来首度供不应求。
D.专家认为,汽车的制动系统最忌急刹(shā)和重刹,驾驶人应该合理利用车速和档(dǎng)位来控制速度,这样可有效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甲] 鲍勃•迪伦爆冷夺奖引发了全球哗然:因为他虽在音乐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毕竟不是文学家。事实上,迪伦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博彩公司的青睐,但屡次失落奖项,从而沦为笑柄。
对于针对迪伦的种种质疑,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给出的颁奖词可谓是一种有力的回击:迪伦将他的诗歌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与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莎孚通过音乐表达经典作品别无二致。[乙]鲍勃•迪伦的那些作品虽然是让人“听”的,但完全可以把它们当作诗歌来“读”。作家、编剧王斌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届出人意料地授予了一位流行歌者鲍勃•迪伦,细想之后犹觉实至名归。迪伦当之无愧。[丙]常听朋友说起他的歌词并赞佩不已,我也偶尔见过他的词译——那分明就是诗,孤独忧愤,还裹挟着沉思与探问。”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睐 B. C.质疑 D.实至名归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韩国政府一意孤行,允许美国在其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不仅破坏了地区战略平衡,而且损害了中韩人民的利益。
B.游泳池边的座位很挤,她记得那个夏季的黄昏,池边的水腥气,蕊秋灰蓝色薄纱衬衫上的荷叶边,蕊秋兴奋的笑声
C.一时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在文化知识得以普及的同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己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和传承。
D.站在2017年新高考的起跑线上,回望三年的足迹,前瞻远方的灯火,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5.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组是( )
A青山聊因美酒横 B.晚花幽艳敌春阳
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
6.根据下面内容,概括快递小哥工作的三个特点。(5分,不超过20字)
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8家全国网络型快递企业的职工人数达108.4万,快递行业的职工总数估计超过140万。快递小哥每天早上5点多就得起床,6点多就要进入工作状态,直到下午6点才可能忙完。遇上“双11”等网购高峰期,就要通宵工作。除春节外,几乎没有休息日。他们每天要派送100多件快递,打100多通电话。绝大多数的客户对快递小哥都态度很好,但也有个别客户,故意刁难小哥,一个快递件让他们白跑好多回。遇到此类情况,快递员一般都只能忍着,一方面不想惹事,一方面也出于经济考虑不想招来投诉。“客户一个投诉电话,就可能让我们几十个快递白跑了”。
浏览完整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6分)
家庭及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生活在东亚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地缘政治治理关系没有完全摆脱血缘家族关系的影响,社会结构呈现出一种家国同构的模式,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家更是“天下”这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旨在强调家庭对于国家治理、天下兴亡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我们的生活共同体。家是人的出生之地,是人的生活依托和物质家园。我们需要父母亲人的供养,才能完成生理成长、学业发展,才能成家立业。不仅如此,家还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缺乏一种家园感,我们的灵魂就无处栖息安顿,而难以安身立命。有父母才有家,这就是无数中国人过年时都要不远万里回家省亲的原因。
德育是家庭的重要功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都是母教的光辉典范。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共同生活中,经过培育并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风气、风尚。家风对人的道德、人格的成长确实是通过无形的“熏育”,即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人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家人和睦、夫妻恩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大多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心理,也有较强的爱的能力。而在一个天天充满暴力、冷战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其人格与心理很难不受负面影响。良好家风还是人生吉祥幸福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7.下列对“家国同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本在家”这句话强调家庭对于国家治理、天下兴亡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思想。
B.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政治思想的产生,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模式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C.家国之间关系密切,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二者都是“天下”这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
D.中华民族的地缘政治治理关系没有完全摆脱血缘家族关系的影响,因此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一种家国同构的模式。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B.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人格和心理,在家人和睦、夫妻恩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都有较强的爱的能力。
C.家庭既是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是精神家园,我们需要父母亲人的供养教育,才能完成心理成长、学业发展,才能成家立业。
D.“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说明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0分)
秋天风中的母亲
苏 北
①仲秋天气好,又难得有一块整时间,于是准备回老家陪父母住几天。感觉中父母并没老去,其实他们已年迈。这次母亲住院了,在电话中对我们说:“你们直接到中医院,接我回去,我想回家洗一洗。”
②母亲总是用这种命令的口气同我们说话,让我们心中有小小的不快。可是母命不能违。咋办呢?自己的母亲嘛!
③父亲低着头,默默地走在前面。来到医院,母亲弯着腰,拄着一根棍子,以夸张的姿态挪到我们身边,像一位威严的首长,指挥我们收拾东西。我们哪有说“不”的分,一切按照母亲的要求去做就是了。
④父亲不声不响,他只拎着自己的塑料茶杯,在前先走了。母亲并不说什么,弯下腰,一只手拎起两包东西,拿起棍子要走,我搀着母亲的另一只手,妻子跟在后面,要接婆婆的东西,婆婆一甩手,并不买账。
⑤回到家里,母亲就瘸着一条腿,拖过来拖过去——打水,捅开炉子,烧水,再打水——她要在院子中洗头。不一会儿,一大钢精锅的水就烧开了。母亲搬了个凳子,在门口坐下。之后就用棍子指挥,指来指去,叫我端水。
⑥我用一只大盆盛温水,端到院子中心,开始为母亲洗头。
⑦在秋风中,母亲的头发几乎掉光。在头顶心,白发夹裹着部分黑发纠缠在一起,可仔细用水冲洗后,那些黑发则稀疏得历历可数。一个人,就这样老去。母亲也不能例外。记得小时候,母亲有时会对我们说:那时候,她还小,庄上人见到她,总会说:“胡家这二丫头!这一头头发!发根都是红的!”
⑧可是这样的头发已让岁月从母亲头上捋去。我也不能清楚,岁月是如何将一个人变成了这样。记得母亲五十多岁的时候,她上街买菜,别人好心地叫她老太太,她却恼火。“她家一家子才是老太太呢!”母亲回到家里,摔下菜篮,还愤愤不平地说。
⑨可是之后不知道是哪一天,母亲再也不与人争辩了。别人不管怎么叫,她已无意去反驳,或者说,她已完全认可了。
⑩我用毛巾将母亲的头发捋上去,母亲低着头,尽量贴近水盆。温水一遍又一遍流过母亲的头皮。母亲一声不吭,她支撑着,将头尽量低一些,好更接近水盆。
我还从没给母亲洗过头。作为儿子,这也是第一次。我这么深切地看清了母亲的头发。成人之后,也从来没和母亲这么亲近过。
洗完头,母亲坐在门口太阳底下,用梳子轻轻地将头发梳开,她要让秋风和秋阳将稀疏的头发晾干。她穿着一件红外套,在那里慢条斯理地梳着,我忽发奇想,便回屋里取出相机。跑到院子中心就对着母亲“咔嚓咔嚓”几下。我的本意是抓拍神态更自然的形象。可抓拍是需要机遇的,遇巧了才能在几十张里碰上一张满意的。可是没有想到,母亲对这种无准备的照相不感兴趣。她躲来躲去,用毛巾和梳子遮住脸,在那瞬间的变化中,母亲的形态上像个刘姥姥,而神态上却像个少女——恍惚中有了过去岁月的影子。我们忍不住大笑,母亲自己也笑。
展开余下试题
母亲一辈子勤劳,工作在一种艰苦的环境里。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岁月里,母亲除了工作,必须对一个家庭负责。我曾听一位作家说过,他的母亲是记者,在家里十分强势。因为他的爸爸实在是太无生活能力,一个家庭最终是会有一个人站出来负责的。当一个女人在生活中承担起主要责任,她要对全家几口或十几口人的柴米油盐负责,她便再没有闲情去温柔和撒娇了。
母亲的一辈子中,大概也就是这个角色。可是现在母亲是彻底地老了,她虽然也会命令我们,可是一切最终是听我们的。即如明天,我们要带她去看一位老中医。即使没有效果,也要带母亲去。聊胜于无,对母亲也是一个安慰。
9. 第 段中,为什么说母亲“形态上像个刘姥姥”,“神态上却像个少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赏析第⑩段。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中关于父亲的内容能否删去?试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对本文你有哪些感悟?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0分)
书 叶 机 [清]龚自珍
鄞人叶机者,可谓异材者也。
嘉庆六年,举行辛酉科乡试,机以廪贡生治试具,凡竹篮、泥炉、油纸之属悉备。忽得巡抚檄曰,贡生某毋与试。机大诧。
初,蔡牵、朱 两盗为海巨痈,所至劫掠户口以百数,岁必再三至。海滨诸将怵息,俟其去,或扬帆施枪炮空中送之。寇反追,衄不以闻。故为患且十年。巡抚者,仪征阮公也。素闻机名,知沿海人信官不如信机,又知海寇畏乡勇胜畏官兵,又知乡勇非机不能将。
八月,寇舶定海,将犯鄞。机得檄,号于众曰:“我一贫贡生,吮墨,执三寸管,将试于有司,售则试京师,不售则归耳。今中丞过听,檄我将乡里与海寇战,毋乃咍乎?虽然,不可已。愿诸君助我!”
众曰:“盍请银于文官?”“不可!”“盍假炮于武官?”“不可!”“事亟矣,何以助君?”
叶君则揎臂大呼,且誓曰:“用官库中一枚钱,借官营中一秤火药而成功者,非男子也!”飞书募健足至行省,假所知豪士万金,假县中豪士万金。遂浓墨署一纸曰:“少年失乡曲欢致冻饿者,有拳力绝人者,渔于海者,父、子、兄、弟有曾戕于寇者,与无此数端而愿从我者,皆画诺!”夜半,赍纸者返,城中村中,画诺者几三千人。
天明,簿旗帜若干,火器若干,船若干,粮若干。机曰:“乌用众,以九舟出,余听命。”
是日也,潮大至,神风发于海上。一枪之发抵巨炮,一橹之势抵艅艎。杀贼四百余人。
九月,又败之于岸。十月,又逐之于海中。明年正月,又逐之于岛。浙半壁平。
出军时,樯中有红心蓝边旗,机之旗也。自署曰“代山”,其村名也。朱 舰中或争轧诅神,必曰“遇代山旗”。
阮公闻于朝,奉旨以知县用。今为江南知县,为龚自珍道其事。(选自《国文八百课》)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寇反追,衄不以闻 衄:挑衅。
B. 售则试京师 售:考中。
C. 夜半,赍纸者返 赍:送。
D. 天明,簿旗帜若干 簿:登记造册。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机以廪贡生治试具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 叶君则揎臂大呼 则与一生彘肩
C. 父、子、兄、弟有曾戕于寇者 故燕王欲结于君
D. 为龚自珍道其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机在参加乡试的时候接到了领军抗敌的重任,因为朝廷了解他的才干和领导能力,只有他才能在此时担起重任。
B. 在众人迟疑犹豫之际,叶机用自己坚定的誓言和果敢的行动凝聚了士气,一战再战,平定海盗,得到了朝廷的任用。
C. 文章记叙了叶机带领地方武装击败海盗的故事,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智慧,也流露出对清政府及军队腐败无能的讽刺。
D. 文章除了直接表现叶机的英雄气概之外,也从侧面进行了烘托,比如敌人内部一旦起了纷争,就会诅咒对方遭遇叶机的部队。
16. 用“/”给下面文字断句。3分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学记》
1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至劫掠户口以百数,岁必再三至。海滨诸将怵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中丞过听,檄我将乡里与海寇战,毋乃咍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题。(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季。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8.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20题。(8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 也,而用 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 ;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9.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2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0.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10分
21.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青山隔送行,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________,禾黍秋风听马嘶。
(王实甫《长亭送别》)
(2)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 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思想家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文学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批评家罗伯特•林德:“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认真领会上面四句名言的含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或套作。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年级][学科]参考答案
1.B A.嫌恶(wù).妥贴-妥帖。C.重创(chuāng),欠收-歉收。D.档位(dàng)
2.B 从而改成反而
3.A 冒号使用不当,应该为逗号。
4.B A“不仅”“而且”后面内容互换位置;C “传承”与“重要性”搭配不当 D 否定不当,去掉“不”
5 C
6.时间长、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易受委屈)
7.C项,“二者都是‘天下’这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说法不对。原文是说“家更是‘天下’这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
展开余下试题
8.B项,“都有较强的爱的能力”以偏概全,原文最后一段说“往往大多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心理,也有较强的爱的能力”。
9. ①母亲已显老态,躲闪的动作迟缓,神态滑稽有趣。
②母亲害羞的神情像个少女,勾起“我”记忆深处的母亲年轻时的模样或触发“我”对母亲年轻时的记忆。
10. ①运用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也对),②细致描绘为母亲洗头时的情景,③表现母亲对儿子有了依恋与顺从,也表达“我”对母亲的爱。
11. 不能删去。①写出了父亲的沉默,衬托出母亲的强势及为家庭负责任的形象。②为下文对“母亲”展开议论做铺垫。
12. ①表达对母亲的关爱,对父母亲情的反思。②希望读者能反思孝道,善待父母,感恩父母。(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感悟:父母在我们心目中曾经无比强大,但他们必将老去,需要我们照顾;关爱父母,从今天(点滴)做起;当前“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其他涉及“父母”“老人”的感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3. A 14. B 15. A
16.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17. (1)所过之处劫掠人口数以百计,每年必定多次劫掠。沿海诸将都害怕,不敢出声。
(2)如今中丞大人听说我的事,征召我带领乡勇与海盗交战,恐怕很可笑吧?
18.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2分)。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2分)。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2分)。
19. 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
20.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21.略
22. 【优秀作文】
学会倾听
善于倾听,人才能不时地进步,走向辉煌。 ——题记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阿尔弗雷德领导通用公司达33年,使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直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可见,善于倾听,学会倾听,生命便报你辉煌。
善于倾听,虚心纳谏,成就太平盛世。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开国君王可谓高高在上,可他却虚心接受大臣们的意见,不断改正自身的缺点,开创了“贞观之治”,在历史上留下了美谈。他的名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跨越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依然惊醒后人要善于倾听,学会倾听,只有如此,才可以名留青史,为人铭记。
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只能为世人所叹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率领着项家军在战场上力破秦军主力,其身姿是何等飒爽!可最终成就伟业的却是“市井小人”刘邦,项羽也只能落了个自刎乌江的下场。可悲可叹之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项羽刚愎自用,闭目塞听,唯我独尊,听不下不同意见,而刘邦却虚怀若谷,任人唯贤,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二者对比我们又怎能不叹惋项羽的自大呢?
历史长河滚滚逝去,激起朵朵浪花,淘尽多少帝王英雄——掬起朵朵浪花,我仿佛看到了被国人放逐的周厉王,窘迫的境遇终究使他明白要学会倾听,不要太过专制,当老百姓道路以目的时候,他也就不再成为帝王了;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秦始皇,为了愚昧百姓,不惜焚书坑儒他不愿倾听也不想倾听。反而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百姓是沉默了,可沉默的结果呢?却是揭竿而起,纷纷起义,使秦始皇构建的千秋万代的基业只落得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倾听,如同一场春雨,使沉睡的大地苏醒,焕发生机。
倾听,如同一阵清风,荡漾人们的心灵,怡神宁静。
倾听,如同一束暖阳,驱散冬日的严寒,温暖明亮。
让我们大家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因为有善于倾听,你的人生才会熠熠生光,生命才能报你以辉煌。
试题分析:导入语由三句名言构成,这三句名言其实告诉了我们:生活中或人生道路上,有时需要“听听忠告”,有时又不能被“忠告”束缚,关键是看什么样的“忠告”,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忠告”。读懂了材料的这个中心,便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人生路上或者生活中有哪些忠告,这些忠告来自哪里;二是什么样的“忠告”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的“忠告”该听或者不该听。这些“忠告”对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属于意义相近的材料,注意抓住相同点“忠告”进行立意行文。 (110.52.94.115)
上一篇: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实验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宁波”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