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616 2018-05-06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16]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六校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卷
命题人: 核对人: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和语境赶写汉字(3分)
2018年4月20日,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绍兴举行,这象征着绍兴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漫长的历史实际过程中,从大禹的因shì 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xī n 尝胆、励精图治;从陆游的金戈铁马、爱国豪气,到鲁迅的弃医从文,救国为民……都给绍兴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yùn 。
2、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
①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② 窈窕淑女, 。(《关雎》)
③ ,悠悠我心。(《诗经•子衿》)
④ 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记》)
⑥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
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 , 。
3、给下面一段文字补充一个结论性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借助字典、辞典,但不能依赖字典、辞典。例如“白日”,辞典注“太阳”。但熟悉古典诗歌的人都会感到用“白”形容“日”,似乎强调了“日”的亮度。左思说“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鲍照说“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白日”是太阳,但经过诗人反复使用后,它已带有一种光芒万丈的气象。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开头说“白日依山尽”, 虽然说的是夕阳,但因用了“白日”这两个字,仍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可见 。
A.“白日”一词有很丰富的含义。
B.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的意思比字典、辞典丰富得多。
C.我们要多阅读文学作品,才能知道词语的意思。
D.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看字典、辞典的解释。
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3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 )
(2)“贻”“贫”都是“贝”首部,表明这两字词语较早的意义与哪一件事物有关?
5、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不是出自《傅雷家书》?( )(3分)
A、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B、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C、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D、论《希腊雕塑》一编六万余字,是我去冬花了几星期功夫抄的,也算是我的手泽,特别给你做纪念。
(2)任选其中一句作批注。(2分)
我的批注: 我选( )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清 明 雨(7分)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随着时间流逝,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
浏览完整试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以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南宋词人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就是千年来清明气象的写照。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攀升到12℃以上,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已开始从冬到春的转变。 此时,来自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逐渐减弱,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四月初的江南、华南上空,是冷暖空气往来频繁、势均力敌的相持区域,冷暖空气在此交锋,因此这一带出现绵绵细雨便不足为奇。即使在“春雨贵如油”的广袤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概率。
清明之雨,使悲凉凄切的氛围更加浓重。从生理层面看,天气状况和人的情绪息息相关。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因此,春光明媚常常使人精神振奋,霪雨霏霏则令人忧郁不悦。“清明雨”还在心理层面充满悲意。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雨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是物质性,更有心理上的。换言之,人如何感知、想象和看待环境,反向决定着环境对人的影响。心怀悲戚之人看待清明细雨,便赋予它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在肌肤上,更加剧了悲凉心理的体验。
6、下列诗句中“雨”和文中“清明雨”的意味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天开暝色云千里,雨洗秋空月十分。
C.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清明时节为什么多雨?“清明雨”为什么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请根据本文内容简要作答。(4分)
(二)艾叶香中寻玉佩(13分)
邹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 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8、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2分)
① →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② →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
9、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5分)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 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分)
10、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划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2分)
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11、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4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一)课内文言文(7分)
12、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斗折蛇形 ( ) (2)诎右臂支船 ( )
(3)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 (4)风烟望五津 ( )
13、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其境过清 能以径寸之木
B、其岸势犬牙差互 则题名其上
C、忘路之远近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乃记之而去
展开余下试题
(二)课外文言文(11分)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 过醪醴③。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ái):共同,一起。⑦孳(zī)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 (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 )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过则醉,经旬乃醒
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
四、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傅雷说:“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
他们的话各自体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又是如何与别人相处的?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五、附加题(4分)
19、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 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2分)
①古稀 ②垂髫 ③不惑 ④花甲 ⑤弱冠 ⑥而立
座位排序是(填数字序号)
(2)吉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7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吉米在写领条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2分)
已领金额:
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语文学科期中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3分) 势、薪、蕴
2、(8分)所谓伊人 君子好逑 青青子衿 波撼岳阳城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悄怆幽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3分)B
4、(3分)(1)赠送、穷困(2)贝壳|钱财
5、(5分)(1)C
(2)示例:A、傅雷从日常生活对儿子进行有益的引导,教导他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成为有教养的青年。拳拳爱 子之心,溢于言表。
B、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关注儿子的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认为艺术家要真诚,真诚是做人的根本。
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经验比作生活的肥料,生动形象地写出经验对生活的重要性,“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即是指缺乏经验难以成为有用之才。
D、父亲傅雷为了孩子能看到这本书,竟然在大冬天花了几个星期亲手抄写,还称之为“手泽”,也就是自己的“遗物”,足见此书在傅雷心中的地位,也体现出其爱子心切!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6、(3分)C
7、(4分)第一问:清明时节,我国江南、华南上空冷暖空气往来频繁、相持交锋,因此多雨,北方也有降雨概率。 (2分)
第二问:①从生理层面看,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故清明雨令人忧郁不悦。(1分)②从心理层面看,心怀悲戚的人会赋予清明细雨悲凉之意,清明冷雨又加剧悲凉的心理体验。(1分)(意思对即可)
8、(2分)①带“我”摘艾叶(2分) ②荒年上坟做艾饼(2分)
9、(5分)(1)化静为动,(1分)传神地写出了山茶花红得鲜艳欲滴的形态(答成“竞相开放”也可)(1分)。
(2)“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形成排比,(1分)强调了老屋的简朴,(1分)表达了“我”对老屋的亲切感。(1分)
10、(2分)表现了奶奶娇羞的神态(答成“娇嗔的样子”也可);(1分)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1分)
11、(4分)“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1分)
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1分)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1分)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1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12、(4分)(1)像北斗星 (2)诎通“屈”,弯曲 (3)高 (4)渡口
13、(3分) B
14、(3分)(1)通“涂”,道路。(2)气味(3)沿着,顺着。
15、(2分)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16、(2分)(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17、(4分)“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2分)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2分)
【译文】大禹治理水土的时候,迷失了道路,误入一个国家。那里滨临北海的北部,不知道距离中国有几千万里。那个国家名叫终北国,不知道它的边界在哪里。这里没有风雨霜露,不生长鸟兽、虫鱼、草木之类的生物。四面八方都很平坦,周围环绕着层层迭迭的高山。在国家的正中有一座山,名叫壶岭。山的形状象只口小腹大的瓦罐。山顶上有个洞口 ,洞口的形状象个圆环,名叫滋穴。洞口中有泉水涌出,名叫神瀵。它的气味清香胜过兰草花椒,味道甘甜胜过美酒。一个源头分为四股水流,灌注到山下,周流全国,到处流遍。那里地气平和,没有瘟疫。人民性情委婉顺从,不竞逐,不争斗;心地柔顺,品性怯弱,不骄傲,不妒忌;长少同居,不分君臣上下;男男女女,一起游玩,男婚女嫁,不用媒的,不要聘礼;在河边居住,不耕种庄稼;气候温和,不织布帛,不穿衣服;百岁而死,不天折,不生病。那里的人民繁衍兴旺,人口无数,只有喜悦安乐,没有衰老悲哀痛苦。那里的风俗喜欢音乐,老老少少,成群结队,轮流唱歌,歌声整天不停。饥饿疲倦了就喝神撰的泉水,力量和心神立刻得到恢复。喝多了就会醉,十多天才醒过来。用神氵粪的泉水洗澡,肤色洁白光滑,芬芳的香气十多天才消失。周穆王到北方巡游时经过这个国家,留连忘返,在那里一直居住三年。回到自己的国家后,仍旧思慕那个国家,怅然若失,不吃酒肉,不亲近嫔妃,几个月后才恢复了常态。
18、(40分)略
19、(4分)附加题
(1)座位排序是(填数字序号)①→④→③→⑥→⑤→②
(2)已领金额:壹佰玖拾陆元。 (110.52.94.115)
上一篇:
山东省滨州地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下一篇:
四川省成都高新东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绍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