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306 2018-05-11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6]
浙江省温州市九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九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命题:瑞安中学审题:温州二中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嫉妒(jí) 攥紧(zhuài) 眼镜框(kuàng) 萎靡不振(mǐ)
B.孱头(càn) 憎恶(zēng) 撇不开(piě) 前仆后继(pū)
C.蹩脚(bié) 媲美(pì) 蹬三轮(dēng) 一哄而散(hòng)
D.鬈曲(quán) 肚脐(jǐ) 电线杆(gān) 心旌摇曳(jīng)
2.下列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原型 威慑 瞋目 饥肠辘辘
B.自诩 凑和 平添 重蹈覆辙
C.赊账 国粹 亦或 残羹冷炙
D.意蕴 拖沓 砥砺 故弄悬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3-4 题。(5 分)
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甲】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越不出文化传统。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乙】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丙】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3.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至B.积淀C.必须D.一挥而就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B.乙C 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据报道,4 月1日,以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的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而能否切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将是西湖大学办学的关键所在。
B.《无问西东》讲述了不同年代的几位年轻人遭受最严酷的考验但均做出了相似的选择,他们抵抗世俗恶意,听从内心,坚持探索,爱自己所爱。
C.“限塑令”虽然刚出台时,多多少少发挥了作用,但近年在快递包装、快餐订单剧增的挑战下,塑料餐盒、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的消耗量反而迅速上升。
D.今年以来,区块链、虚拟货币等关键词的热度已超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不过,随着虚拟货币的热捧,虚拟货币平台“跑路”的消息也开始呈刷屏趋势。
6.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人皆得以隶.使之
A.北虽貌敬B.越国以鄙远C.间至赵矣D.常以身翼蔽沛公
7.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予羁縻不得还
A.不能容于远近B.以其无礼于晋C.臣诚恐见欺于王D.吾属今为之虏矣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行李之往来 夫晋,何厌之有
浏览完整试题
B.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入前为寿
D.间以诗记所遭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益,怎敢拿此事来麻烦您。
B.其辱人践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他们可耻的人格,下贱的行为,再看看这五个人的死,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
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我和将军并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D.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国的音乐,请允许我为秦王演奏盆缶,以此来互相娱乐。
10.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一期开播便火了,尤其受年轻人青睐。根据下面内容,概括节目走红的3条原因。(每条原因不超过10 个字)(3分)
第一期东道主故宫博物馆,从1807556 件文物中选出了三件国宝:“青绿之色千年不败”的《千里江山图》、有“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和“中华第一古物”石鼓。每件文物都有一段“前世传奇”与一个“今生故事”,还有跟它血脉相依的守护人。张国立担任讲解员,串联整个讲解过程。守护人李晨、王凯、梁家辉分别饰演“玩物丧志”的宋徽宗、“任性”的乾隆、心系石鼓的司马光,讲述三件宝物的“前生传奇”。“今生故事”部分,讲述的是“守护”的故事:为了青绿颜料的传承,74 岁的传承人漫山遍野地寻找采集矿石;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极大的服务热情活跃在故宫各个展馆;战火中,梁家三代人辗转全国16 年,以“人在物在”的信念保护文物毫发无损。这一切,都让观众感受到:这些文物历经风雨而来,每一个都是饱满的生命、岁月的传奇。
①
②
③
11.近年来,“带一本书来换一本书走”的大众阅读方式以“漂流书亭”“城市书巢”的形式在各地兴起,但书籍被乱涂乱画,以“废”换“精”,或将书占为己有等不文明现象频现,有些书亭甚至成了空亭。
为此,你在自己“放漂”的书籍扉页上留下一封短信,希望能为书漂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出份力。(4 分)
要求:①针对以上不文明现象;②语言连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50-70 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
紫禁城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的存在,一个巨大的空间意识形态的载体,它以巨大体量,表明皇权对于天下的绝对占有。一个人,一旦进入紫禁城,就像一粒尘埃飘进沙漠,变得无足轻重,必须听从于宫殿在空间上的调遣;只有皇帝相反,他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出现在任何场合,太和殿上的那把龙椅,使他成为所有视线的焦点,而不至于被巨大的空间所湮没。当人们在巨大的宫殿中迷失自我,皇帝却在至高点上保持着清醒。帝王通过宫殿,占有并操纵着所有人的身体。
早在古典时代,权力就已经把身体当作自己的对象和目标。于是,它以各种方式完成对身体的管束和征用。帝国的仪式,便是其中一种方式。而宫殿,则是安放仪式的器皿。没有宫殿,所有的礼仪都将丧失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福柯将它称为“一种支配人体的技术”,它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关系,要通过这种机制本身来使人体在变得有用时也变得更顺从,或者因更顺从而变得更有用”。它创造了“既是建筑学上的,又具有实用功能的等级空间体系”。紫禁城通过对他人身体的征用与控制,建立了一种权力的模板,并在帝国的范围内,通过级别不同的建筑得以贯彻和执行。
这也是中国自秦汉帝国时代以后,纪念碑式建筑层出不穷的原因。早在“郁郁乎文哉”的周代,以建筑为标志的大地重塑运动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齐景公修筑了宏伟的柏寝台,站在上面,他看到了自己国土的辽阔,这使他在想象和现实中获得了双重满足。楚庄王以他的“五仞之台”向诸侯显示权威,宾客们颤栗的手几乎握不住酒杯,他们众口一词地说:“将将之台,窅窅其谋。我言之不当,诸侯伐我。”这些巨型宫殿如今都不存在了,但它们存在过,在时间中奔跑和接力,仿佛花朵,在风中传递着种子,并在不同的季节里,次第开放。每一座死去的宫殿,都会在另一片耸起的梁木和巨石间复活。
紫禁城不仅为帝国的等级建筑建立了一种模板,也为帝国的社会形态建立了一种模板。朱元璋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将“天下”与“大厦”的同构关系表露无遗。朱元璋生于乱世,亦成于乱世,没有人比他更知道乱对于他的王朝社稷意味着什么,把社会改造成原子状态并非他的最终目的,散沙在风吹日晒之下,也会自由流动,形成沙丘,构成新的不均匀不稳定状态,他必须用“草格子固沙法”,为流沙建立一种强大的规范。
大明王朝把人口分工农兵三大类,在三大类中再分成若干小类,组成一个牢固的金字塔结构。同时,帝国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如同钉子,把每个人钉牢在原地,即使发生灾荒,也不能逃难,而只能死在原籍。朱元璋还写了《授职到任须知》《皇明祖训》等文件,为官员乃至皇族子孙确定行为规范。他像一个教练,对所有人进行规训,把人民变成木偶,“每个动作都规定了方向、力度和时间。动作的连接也预先规定好了。时间渗透到肉体之中,各种精心的力量控制也随之渗透进去”。
帝国的律令、制度,形成了一座无形的宫殿,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层层有序的环形结构,只有皇帝,居于那些同心圆的中心,通过一层层的国家机器,对他们进行监视。宫殿的投影,蔓延在巨大的国土上。
(选自祝勇《故宫记》,有删改)
12.下列关于“紫禁城”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紫禁城既是空间的存在,又是空间意识形态的载体,它有着巨大体量,让人们以在宫殿中迷失自我的方式,成为皇权的外化。
B.在紫禁城,任何人都变得无足轻重,都必须听从宫殿的调遣,只有皇帝可以不受限制地出现在各种场合。
C.紫禁城是安放仪式的器皿,它以各种方式,完成对身体的管束和征用,表明皇权对于天下的绝对占有。
D.既是建筑学上的又具有实用功能的紫禁城,建立了一种权力的模板,通过级别不同的建筑得以贯彻和执行。
1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太和殿上的那把龙椅,是紫禁城的最高点,皇帝坐在最高处,才不至于被巨大的空间所湮没。
展开余下试题
B.从“郁郁乎文哉”的周代开始,以建筑为标志的大地重塑运动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然而,这些巨型宫殿如今都不存在了。
C.为了看到自己国土的辽阔,齐景公修筑了宏伟的柏寝台,为了向诸侯显示权威,楚庄王修筑了“五仞之台”。
D.朱元璋知道乱对他的王朝社稷意味着什么,于是他必须建立一种强大的规范,使自己居于那些同心圆的中心。
14.作者为什么说“紫禁城不仅为帝国的等级建筑建立了一种模板,也为帝国的社会形态建立了一种模板”,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5-18 题。(17 分)
歌谣
【俄】伊萨克•巴别尔(著) 戴骢(译)
(1)在布加基奇村宿营的时候,我摊上了一个凶狠的女房东。她是个寡妇,很穷,我砸掉了她所有贮藏室的锁,没发现一只家禽。
(2)我只得耍计谋了。有一天,我回家比平时早,太阳还没下山就到家了,让我看见了女房东正在把炉门盖到尚未灭掉的炉子上。农舍里弥漫着一股菜汤味儿,汤里不定还有肉。我闻到了肉香。于是我把左轮枪往桌上一搁,可那老娘儿们死不认账,她的脸和乌黑的手指开始抽搐,脸沉了下来,怀着恐惧,极度憎恨地看着我。要不是萨什卡•科尼亚耶夫,或者按另一个叫法:萨什卡•耶稣妨碍了我干下去的话,那就什么也救不了她,我准会叫她吓得把汤端出来。
(3)萨什卡胳肢窝里夹着手风琴,晃动着两条穿在破靴子里的优美的腿走进了屋来。
(4)“咱们来拉几曲吧,”他说道,抬起他那双撒满睡意朦胧的湛蓝的冰凌似的眼睛看着我。“咱们来拉几曲吧。”萨什卡一边说,一边坐到长凳上,拉了一段前奏。
(5)前奏是那么的沉静,仿佛是由远方传来的。不一会儿后这位哥萨克中止了前奏,蓝蓝的眼睛变得忧伤了。他投我所好,转过身去,一边拉一边唱起一首库班的歌谣。
(6)“田野的星星,”他唱了起来,“田野的星星高悬在父亲的小屋上,我母亲忧伤的手……”
(7)我喜欢这首歌谣。萨什卡知道这一点,因为是我们两人——他和我——一起在1919 年经过顿河河口支汊上的卡加利尼茨克镇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谣的。
(8)教会我们唱这首歌谣的是个在禁渔水域偷捕的猎人。鱼群在禁渔水域产卵;鸟群,数不尽的鸟群,把这里作为栖息之所。在河口支汊内,鱼多得到了难以形容的地步,只消用勺子一舀就能舀到,甚至用手也可抓到,要是把一杆桨插进水里,桨就会笔直地竖着走,那是鱼在拥着它,将它随身带走。这情景我们亲眼目睹,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卡加利尼茨克镇旁的这片禁渔水域。历代都禁止在那里捕鱼,下这个禁令是正确的,然而1919 年在河口的支汊地带进行着残酷的战争,所以猎人雅可夫敢于当着我们的面,明目张胆地干这种违法的偷捕营生,为了笼络我们,他送给骑兵连的歌手萨什卡•耶稣一架手风琴。他还把他的歌谣教会了萨什卡,其中有不少扣人心弦的古老的谣曲。为此,我们大家都原谅了这个狡黠的猎人,因为我们需要他的歌谣,当时谁也看不到仗什么时候能打完,就萨什卡一人可以把歌声和泪水洒在我们漫长得让人生厌的征途上。征途上血迹斑斑,而歌声则飘扬在我们斑斑的血迹上。在库班和出没于绿林间的游击战中如此,在乌拉尔和高加索山区如此,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我们需要歌声,谁也看不到战争的尽头,幸而骑兵连有歌手萨什卡•耶稣,何况他还年轻,离老死还远着呢……
(9)就拿这天晚上来说也是如此,女房东在菜汤的事上蒙骗了我,我好生恼火,而萨什卡用他压得低低的、摇篮曲般的歌声,消了我的气。
(10)“田野的星星,”他唱道,“田野的星星高悬在我父亲的小屋上,我母亲忧伤的手……”
(11)我伸直身子躺在屋角发霉的草垫上,听他唱歌。幻想折裂着我的骨架子,幻想震动着我身下的烂草,透过幻想的热雨,我好不容易辨认出那个托着枯腮的有了些年纪的妇人。她低垂着被虫子螫伤的脑袋,一动不动地倚墙而立,在萨什卡没有弹唱完之前,她没有挪动一下步子。萨什卡弹唱完后,把手风琴放到一边,像长睡之后初醒那样,打了个哈欠,笑了起来,然后环顾着我们这位寡妇家徒四壁的陋屋,拂去长凳上的尘土,出去拎了桶水进屋。
(12)“你瞧,我的心肝,”女房东把背靠在门上蹭着痒,指着我对他说,“你这个长官几天前住到了我这儿,冲着我又是骂,又是跺脚,把我存东西的房间上的锁全撬开了,还拔出枪来吓唬我……真正是罪过呀——拿枪吓唬我,吓唬一个妇道人家……”
(13)她又在门上蹭了下痒后,把羊皮袄盖到儿子身上。她儿子在圣像下边一张铺着破布片的大床上打呼噜。她儿子是个哑巴孩子,脑袋浮肿,头发呈浅色,两只脚掌大得就像成年庄稼汉的脚。母亲给他擦了擦流鼻涕的鼻子,转身回到桌子跟前。
(14)“亲爱的房东太太,”萨什卡拍了拍她的肩膀对她说,“要是您乐意的话,我这就来给您唱一曲……”
(15)可那个娘们儿却装得好像没听见他的话。
(16)“我什么菜汤也没见到,”她托着腮说道,“我的菜汤远远地离开我走了;人家只知道拔出枪来威吓我,要是碰到个和善的人,倒是可以听他唱唱歌什么的,可我现在见什么都讨厌,……”
(17)她拉长声音伤心地诉着苦,一边叨咕,一边把小男孩往墙边推了推,便躺到铺着破布片的床上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红色骑兵军》,原文有删改)
15.请结合全文概括“我”的形象。(4 分)
16.第(8)段中对河口支汊内情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7.赏析(11)段画线句。(4 分)
18.文中多次提到“歌谣”,请说明“歌谣”在文章中的作用。(5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5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3题。(18 分)
晋侯秦伯围郑
南宋吕祖谦①
天下之事,有非出于人情之常者,其终必不能安。受施者致其报,施者享其报,人情之常也。居施者之地,而为报者之事,非人情之常也,矫也。彼徒见夫有徳于人者,责.报则两伤,忘报则两全也,遂以谓忘报者犹足以全其恩。
人与己无二情也,人受施于我,其报犹有时而厌,况我有施于人,反仆仆然为报者之事,是果人情之所安乎?惟其不出于吾情之所安,虽矫而.行之,激而为之,矫者怠,激者衰,则吾情终有时而不能继矣。恩之而不能继,则衅隙生焉.,曾不如相忘者之为安也。常理之外,不可加一毫之理,常情之外,不可加一毫之情。过爱者必憎,过喜者必怒,情岂有过而不反者哉?
盖尝观秦穆、晋文之争端,然后知常情之果不可加也。晋文以一亡公子而列于五霸,揆厥本原,果谁之力耶?使袭先祀,使君.万民,使专土疆,使擅利势。一身之间,自冕及舄②, 皆秦穆所致也。有丘山之施,而不受涓滴之报,在秦穆既为盛徳矣!今秦穆非特不责报于晋,乃.反致其报于晋。务欲加于常情,以结晋之欢焉。呜呼,情果可加?秦穆始欲加圣人之所不能加,终则自不能继,而怨随之。隙开于郑之围,而成于崤之役。吾是以知始之加,乃终之损也。或者咎秦穆与晋俱围郑,反背晋而成之。吾谓是固秦穆之罪,然其祸源,正不在是。挟未报之德,矫情屈意,反若受役于晋者,是安可久耶?衅隙不发于今,必发于后。烛之武之说,三大夫之成,特衅隙之迹,而非其端.也。
噫!晋人初受秦穆生全之际,怀恩未报,方以为我负秦。习见秦穆服从之久,少有不合,遽以为秦负我。是秦穆之以恩召怨,固可责,晋人之以恩为怨,尤可责也。露之滥.根茎,苗节无不沾;雨之降丘陵,原隰无不被,天之恩物至矣!然日出阳升,则天不知有露也;云日空霁,则天不知有雨也。种一草植一木幸而滋荣则朝环夕绕认以为己恩爬搔培壅未必不反为物之害者,其.秦穆类耶!
展开余下试题
(本文节选自《东莱博议》,有删减)
①吕祖谦,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②舄(xì):鞋。
19.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责报则两伤 责:要求
B.使君万民 君:统治
C.而非其端也 端:一面
D.露之滥根茎 滥:滋润
2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虽矫而行之 拔剑撞而破之
B.则衅隙生焉 吴之民方痛心焉
C.乃反致其报于晋 今君乃亡赵走燕
D.其秦穆类耶 吾其还也
21.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宗明义,第一段起笔即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天下之事,有非出于人情之常者,其终必不能安”。
B.第二段主要分析事情不出于常情而不能久安的原因,得出“在常情常理之外不可加一毫情理”的结论。
C.第三段以秦晋之争为例,指出秦晋之隙源于秦伯的“背晋成郑”,以此论证“常情之果不可加也”。
D.作者对秦晋关系理解独到,立意新颖,警戒世人既不能如秦穆公“以恩招怨”,更不能如晋人“以恩为怨”。
22.用“/”给文中划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种一草植一木幸而滋荣则朝环夕绕认以为己恩爬搔培壅未必不反为物之害者
2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 分)
①居施者之地,而为报者之事,非人情之常也,矫也。(3分)
②晋文以一亡公子而列于五霸,揆厥本原,果谁之力耶?(3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4-25 题。(7 分)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①
【宋】 张抡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②,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注】①经历了靖康之难后,张抡于次年(1128 年)的上元之夜写了这首词。上元,俗称元宵,又叫灯节。②宸游:帝王的巡游。宸,北极星之所在,后借指帝王的居所,又引申指帝王。
24.概括作者“满怀幽恨”所包含的情感。(3分)
25.这首词上下两阕对上元夜的描写有哪些不同?(4 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6 分)
26.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选做3小题,①②必选)
① , ,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
②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
③ ,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赤壁赋》)
④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阿房宫赋》)
⑤元嘉草草,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作文(共60 分)
2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针对中小学招生现状,教育部发文明确要求: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 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有人认为,特长生招生是学生多元化生长的重要途径,取消“特招”不利于个性学生的发展;
有人认为,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情况下,“特招”破坏了教育公平;还有人认为,“特招”作为招生考试制度的补充,有其先进性,教育部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完善措施,而非取消制度。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 字。4.不得抄袭、套作。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九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参考答案
1.C(A 攥紧(zuàn)B 撇不开(piē)D 肚脐(qí))
2.A (B 凑合C 抑或D 故弄玄虚)
3.D(应用“一蹴而就”)
4.B(前两个问号改成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成句号。)
5.A(B“讲述”缺宾语,在“选择”后加“的故事”;C 语序不当,可将“虽然”提至句首;D 逻辑不当,应是“被热捧”。)
6.B(名词的意动用法)
7.B(状语后置句)
8.D(介词,用。A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 动词,依靠/介词,通过;
C 连词,假如/代词,你。)
9.C(A“敢”翻译有误,应为“冒昧地”,谦词;B“视”翻译有误,应为“与……比较”;D“奏”翻译有误,应为“进献”。)
10.①艺术精品万里挑一②讲述方式新颖活泼(利用明星带动人气) ③背后故事感人至深(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给分。)
11.阅读给我们带来快乐,请善待书籍。(爱护书籍)希望它能插上翅膀,在爱书的人群中飞翔。(懂得分享)要知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学会与他人分享,是快乐,也是义务。(有公德心)(评分标准:涉及两个角度,2分;运用修辞,1分;整体表达,1分)
12.A(结合“紫禁城是一个巨大的空间的存在,一个巨大的空间意识形态的载体,它以巨大体量,表明皇权对于天下的绝对占有。”“当人们在巨大的宫殿中迷失自我,皇帝却在至高点上保持着清醒。帝王通过宫殿,占有并操纵着所有人的身体。”等句可以判断A 项正确。B 项以偏概全。原文为“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出现在任何场合”,题肢为“可以不受限制地出现在各种场合”。C 项偷换概念。原文“它以各种方式,完成对身体的管束和征用”中,它指代“权力”;题肢中则以“紫禁城”偷换了“权力”这一概念。D 项条件缺失。原文“紫禁城通过对他人身体的征用与控制,建立了一种权力的模板,并在帝国的范围内,通过级别不同的建筑得以贯彻和执行。”题肢删去了“并在帝国范围内”这一条件,无限制地扩大了范围。)
13.D(结合“没有人比他更知道乱对于他的王朝社稷意味着什么”“他必须用‘草格子固沙法’,为流沙建立一种强大的规范”“帝国的律令、制度,形成了一座无形的宫殿,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层层有序的环形结构,使自己居于那些同心圆的中心” 等句,可判断D选项的正确。A项曲解句意。原文“太和殿上的那把龙椅,使他成为所有视线的焦点”“皇帝却在至高点上保持清醒”中,“至高点”指的是“权力”,题肢把它曲解为“空间上的至高点”。B项概念混淆。原文“这些巨型宫殿”指代上文提到的柏寝宫、五仞之台等,题肢泛指所有的古代宫殿,包括紫禁城。C项强加因果。紧承上文,齐景公等修筑宫殿的原因是为了体现权力,并对权力进行贯彻执行。)
14.①紫禁城通过对他人身体的征用与控制,建立了一种权力的模板,并在帝国的范围内,通过级别不同的建筑得以贯彻和执行。②帝国采取的律令、制度,形成了一座无形的宫殿,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层层有序的环形结构。(意思接近即可)
15.(1)“我”的身份是一个军人(或军官);(2)“我”是个脾气暴躁、性格粗鲁的人。(从文中“我”砸掉了女房东所有贮藏室的锁以及“我”把左轮枪往桌上一搁逼女房东把肉汤端出来可以看出);(3)“我”是个厌恶战争、内心柔软并对美好温情有渴望的人。(从文中“我”的怒气被歌谣抚平,“我”对军旅生活中歌手的重视可以看出“我”并没有完全在战争中麻木。)(评分标准:共4 分,第1.2点各1分,第3点2分。概括出特点即可。)
16.(1)营造了战争前美好平和、充满生机的氛围;(2)把战争前人们生活的有序、富足,与战争中的混乱、贫瘠作对比,揭示战争的残
上一篇: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温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