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09  2018-05-1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9]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霞浦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积累与运用(1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囷囷焉(qūn) 妃嫔(bīnɡ) 霁(jì)颜 羽扇纶巾(ɡuān)
B.横槛(jiàn) 鼎铛(chēnɡ) 矗(chù)立 锱铢必较(zī)
C.媵嫱(qiánɡ) 珠砾(lì)   埃蠹(dù) 大笔如椽(yuán)
D.辇(niǎn)车 逦迤(lǐ yǐ) 呕哑(ōu yǎ) 正恁(nèn)凝愁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网络上大规模________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造句热,使“微博@喃东尼” ________。事实上,现在它已经和“猴赛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词语一样,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一些词语逐步________成了我们聊天必备的词汇,否则就显得“out”了。
A.暴发 名声大噪 演绎
B.爆发 名声大噪 演化
C.爆发 声名鹊起 演化
D.暴发 声名鹊起 演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五一假期刚过,赵鹏宇就来到了王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再校正一遍。
B.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C.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D.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致使病人发生破伤风,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4.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 (3分)
A.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5.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骊山北构而西折
A. 朝歌夜弦
B. 燕赵之收藏
C.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D. 常在于险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各抱地势 随着
苒苒物华休 渐渐
杳不知其所之也 茫然失神
B.缦立远视 长久
廊腰缦回 萦绕
有碑仆道 向前跌倒
C.则或咎其欲出者 责怪
而望幸焉 幸运
何可胜道也哉 尽
D.有穴窈然 美丽
摽掠其人 通“剽”,掠夺、夺取
使六国各爱其人 假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B.其孰能讥之乎? 而予亦悔其随之
C.于是余有叹焉 盘盘焉,囷囷焉
D.辇来于秦 多于南亩之农夫
8.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多于机上之工女
C.戍卒叫,函谷举
D.可怜焦土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朝)、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浏览完整试题“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没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还是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文人作品,都客观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作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趣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
C.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画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思想情感具有多义而丰富的特点。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
C.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着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偏好任何一种。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我之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因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就更为宽泛、广阔。
B.由于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话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思绪、感受。
D.“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三分鼎足,各擅胜场。
三、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进左谕德,日讲如故。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转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寻迁礼部尚书。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累章上,乃许。
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于慎行传》)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展开余下试题A.“冠之”即为他加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
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
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中试者被称为“秀才”。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请,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对。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了官职。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5分)
②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6~17题。(11分)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②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韩信。④阃外:指统兵在外。阃,kǔn。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欹,qī,倾斜。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已逐渐被人们淡忘。
B.“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江山已沦入敌手。
C.“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词人对朝廷软弱避战、不积极保卫河山的做法表示痛惜。
D.作品写出了作者面对破碎的山河的万千思绪,自己身处战争后方无力扭转战局,心中充满失望与忧愤。
E.作品中“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一句,借古人之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17.“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是作品中两组对仗的句子,请任选一组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作用。(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2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来写女子梳妆打扮后使渭水涨起了脂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一句,以酒奠月,感情沉郁,令全词余音袅袅。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刘义隆的典故,提醒南宋统治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妥为筹划,以免重演历史败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永在《八声甘州》中,想象闺中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衬托自己对家乡和闺中人的想念之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直抒胸臆地抒发其愁苦之多,忧患之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汉卿的《双调•大德•春》中写思乡的游子归乡不成,又无故乡音讯,目睹梁上双燕衔泥筑巢而心生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5分)
纸马匠吴有德
何一飞
水镇多手艺人,纸马匠吴有德就是其中的一个。吴有德的老婆去得早,他也没有再娶,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吃着公家饭,早已另立门户。吴有德呢?一个人住在水镇民主街的老宅子里,乐得逍遥自在。
吴有德的手艺很独特。他是个纸马匠,俗说了就是为死者做“灵屋子”,让后人抬到先人坟前烧掉。他能做各式各样的“灵屋子”,而且做得活灵活现。水镇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要是哪一天老了(水镇人忌讳说“死”,就用“老了”二字代替),一定要用吴有德扎的“灵屋子”,心里才踏实。吴有德除了扎“灵屋子”,还有另一个爱好——钓鱼。
钓鱼也是一种手艺。吴有德爱钓鱼,会钓鱼,尤其擅长钓团鱼(水镇人把甲鱼叫团鱼),每次出去总不落空。他钓鱼有一个规矩,钓老不钓小,钓公不钓母,每次只钓两三斤。年轻时如此,现在年纪大了也没坏这规矩。有人问他,吴大爷,为什么不多钓一些呀?他呵呵笑着说,够啦,够啦,再多就是贪心了。
现在的人嘴刁,好吃一口野味。有些大酒家大饭店就找上了吴有德,愿出高价收购他钓来的野生鱼,尤其是野生团鱼,一百五十元一斤。吴有德不等他们说完便一口回绝了。两个儿子心中有所不满,他亦泰然处之。
因此,水镇的人都很敬重纸马匠吴有德。
民主街除了纸马匠吴有德这个名人,还出了一个白副县长。不过,水镇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白副县长。白副县长管城建这一块,水镇人送他一个外号,叫“三敢县长”。说他敢拿、敢赌、敢拆,总有一天会进局子。
白副县长好喝酒,水镇有句顺口溜:喝醉白县长,一桌都要癫。白副县长喝酒喝得多了,肝脏就不好,得了肝硬化,不知听谁说野生团鱼有软坚散结的功效,对治疗肝硬化有神奇的作用。纸马匠吴有德的小儿子在县规划局做个副主任科员,白副县长要他跟他的纸马匠父亲说说,每天送一只野生团鱼过来,照市场上的价格付钱,还可以给他解决副局长的职务,吴有德的儿子很高兴,把这件事跟父亲说了,满以为父亲会爽快答应,谁知纸马匠吴有德当即拒绝了。吴有德对儿子说,你做多大官不重要,做人重要。学会做人才能做事。为这事,父子俩起了隔阂。
白副县长死了,白副县长的后人找到纸马匠吴有德,让他扎一栋小别墅,里面要有电视空调电冰箱宝马车等等一应高档用品,说只要扎得好,价格随他定。
纸马匠吴有德白了他们一眼,说没空,他答应了人家两斤鱼。说毕像往常一样拿着钓竿,提着鱼篓,腰挂一葫芦酒,踱出了家门。
白副县长做七七那天,纸马匠吴有德却提着一栋四合小院的“灵屋子”翩然来到,让白副县长的后人烧给白副县长,并不要钱。那四合小院做得极精巧,虽不如小洋楼气派,却也叫白副县长的后人深为感动。叫他们不解的是:四合小院的阁楼上,为什么安上个“养心斋”的牌匾?
其实,纸马匠吴有德并非不做现代的“灵屋子”,他也做。镇西头上那一辈子没娶上老婆的王老头死后过头七那天,纸马匠吴有德就扎了一栋小洋楼及一应的高档用品。更让人惊讶的是小洋楼里,竟还有一个梳着元宝头的女人。那“灵屋子”,纸马匠亲自拿到王老头的坟前烧了。
纸马匠吴有德七十有三,到了一个“危险”的年龄——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请去商量事。”一日,纸马匠钓鱼归来,就感到身体不适,请医生诊治,仍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纸马匠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让两个儿子拿来剪刀与纸等等,要给自己扎一栋“灵屋子”。两个儿子心中暗猜,不知父亲要扎一栋什么样的“灵屋子”。扎成时,他们大吃一惊:一间极简陋的小房子,里头仅有一根钓竿,一只酒葫芦。


展开余下试题纸马匠过世七天,就把那间陋房连同钓竿、酒葫芦收了去,想必仍是自在而逍遥。
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吴有德的儿子因父亲不卖高价鱼而不满,后又因父亲不愿帮自己谋前途而和他产生了隔阂,说明他儿子贪图私利,是个阿谀奉承的人。
B.本文善于在人物关系的对比中塑造纸马匠吴有德的形象,比如同是扎“灵屋子”,他对白副县长、王老头就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C.小说叙事简洁、写人生动,作者以传神的动作描写、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以及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了纸马匠吴有德鲜明的性格特征。
D.吴有德为白副县长扎的“灵屋子”是一个带有“养心斋”牌匾的四合小院,吴有德主要想借此表达对白副县长这一类人的辛辣嘲讽。
E.吴有德是底层的手工艺人,他的故事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却蕴含了作者对其人生境界的赞美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给人深刻的启迪。
20.吴有德其人有哪些品格?请简要分析。(4分)
21.小说题目为“纸马匠吴有德”,作品却着意表现其钓鱼的爱好和技艺,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说,对手是要战胜的对象,要想尽办法击垮它;有人说,对于是竞争的伙伴,要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有人说,对手是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就越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有人说,对手是论坛上的辩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会失去意义……
请以“对手”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③不得抄袭和套作。

霞浦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2分)B( A. 嫔pín C 椽chuán D哑yā)
2.(2分)C(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名声大噪: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之前有点小名气,突然因为某原因而被世人所知。声名鹊起:一时名声很大,主要侧重于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突然因为某原因被世人所知。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演化:演变,变化发展。)
3.(2分)C(A.表意不清,“自己”指代不明。B.句式杂糅,可调整为两种表述方式:“我们可以从这一看出两个问题”和“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D.缺少主语。)
4.(2分)D
5.(2分)C(名词活用做状语 A.名词活用做动词,B.动词做名词,D形容词做名词)
6.(2分)B(A. 杳:见不到踪影;C.幸:宠幸;D. 窈:幽深。)
7.(2分)A(A.表转折;B.难道/自己;C.兼词/形容词词尾;D.到/比。)
8.(2分)B(A.判断句;B.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C.被动句;D.省略句。)
9.【解析】A.“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属无中生有;B.应是“五代和北宋”;C.“不注重客观写实”表述过于绝对。
10.【答案】D【解析】论证了南宋的山水画具有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不同风格,应自成一种面貌和意境。
11.【答案】B【解析】强加因果。
12.C句译为: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故事”译为“旧例”,是一个完整词语,不可断开,故排除B。“直日讲”指“负责日讲”,意思紧承前句,因此,放前一句,故排除AD,选C。
13.D “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错。中试者称为“举人”。
14.C “前往逮捕他”错,原文“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是前往抄家。多次提升官职与前事无直接关系。
15.①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 “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他日”,日后;“子吾所厚”,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为”,做;句子大意各1分)
②皇帝更加不高兴,拿要挟皇帝、怀疑圣上、搅乱国家的根本(的过错)责备他,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益”,更加;“责以”,以…责备;“要”,要挟;“夺”,剥夺;句子大意各1分)
【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十七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为新举子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家屏、沈一贯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他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诗词做成后,吩咐别人书写好,并详细地从实告诉了皇帝。皇帝很高兴,曾经大书“责难陈善”四个字赏赐给他,这在词林诗界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和朋友都躲避他,唯独于慎行前往探视。等到张居正服丧未满夺情出仕时,他与同官便上奏劝谏。吕调阳从中阻拦,没能递入宫中。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于慎行从容自如地回答:“正是因为您厚爱我的缘故。”张居正很不高兴。于慎行不久就称病回乡。张居正去世后,他出任原职。晋升左谕德,主持日讲如故。当时张居正已被追究论罪,侍郎丘木舜前往江陵抄家。于慎行致函给他,称张居正的母亲年老,诸位儿子在覆巢之下,颠沛流离值得同情,应该推及明主覆盖之恩,成全大臣曾经侍候皇上的情谊。话语极为诚恳真挚,当时的舆论也认为他是对的。他由侍讲学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又转任左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事府。不久,升任礼部尚书。
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上奏请求早日建立东宫,让嫡长子出宫接受讲读教育。到了冬季,又上奏请求。皇帝恼怒,一再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劝谏:“册立的事,由我部负责,我们不提,是罪过。希望皇帝迅速决定大计,将我放归乡里。”皇帝更加不高兴,拿要挟皇帝、怀疑圣上、搅乱国家的根本(的过错)责备他,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山东的乡试,预先传说负责考试人的名字,事后果然如此。言官便弹劾礼部官员,于是礼部官员都停发俸禄。于慎行称罪请求退休。奏章接连呈上,皇帝终于答应了。
在家居住十多年,朝廷内外屡次举荐,均不答复。 去世时,享年六十三岁。赠封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16.AD 解析:A项,“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已逐渐被人们淡忘”说法错误,词人对他们无比仰慕与怀念。D项,作为边帅初到兴元的胡世将身在战争前线。
17.(示例一)“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写出了边塞军情紧张,敌人兵临城下,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场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霞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