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563  2018-05-1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63]
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化知识练习(教师版)
文化知识练习(一)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的生员,也指在学校读书的学生。
B. 结草,代指报恩,典故出自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语。
C. 博士,古代官名,主要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 践阼,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帝王登阼阶主持祭祀。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典故出自《左传》,公元前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易》,即《易经》,内容包括《经》和《传》,其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B. 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与俗乐相对,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
C. 山陵,本指山岳,后来可指皇帝或皇后的陵墓,也可以用来喻奸臣们的庇护靠山。
D. 梓宫,古代帝王、皇后所用以梓木制的棺材,后世也借指已死而未入葬的皇帝灵柩。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喻奸臣们的庇护靠山”解说错误,后来可以用来比喻皇帝或皇后。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父任”指因父辈的官爵而获得官职,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种,也称为荫补、恩荫等。
B. “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称为秘书监,明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
C. “主簿”,官职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D. “服除”指提前结束守丧期。“服”指丧服,李密《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功”就是古代丧服的名称。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服除”指守丧期满。也称除服、除丧、脱服,俗称脱孝,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一般不能衣锦绣,故称布衣。此处指穿着粗布衣裳。
B. 兵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司法等,长官为兵部尚书。
C. 廪,官家供应的粮食,这里指俸禄。“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的“廪稍”与此相似。
D.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隋朝后泛指一切死刑。


浏览完整试题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司法归刑部掌管。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 开成二年:这是用当时的皇帝年号来纪年。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C. “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D. “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项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治所,古代一般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县治等。朝廷在设置具体的地方政府驻地时往往会有地理位置、经济、军事等多种考量。
B. 日昃,是早晨的意思,“昃”意指太阳从东方升起。文中说程师孟和对方据理力争,从早晨一直到傍晚,不肯让步。
C.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 “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文中说洪、福、广、越四州为纪念程师孟的功绩而为他立了祠堂。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日昃 :太阳偏西,下午二时左右。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贡生,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
B. 山左,此指山东省。中国古代,以东为左,山东省位于太行山东侧,故有此称。
C. 葬衣冠,即埋葬衣冠。文中是百姓在定海县为缪燧建造衣冠冢以表纪念之情。
D. 光绪中,是年号纪年,与姜夔《扬州慢》中的“淳熙丙申”纪年法完全相同。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淳熙丙申”除年号纪年还有干支纪年。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棣,即《小雅•常棣》,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B. 实录,古代编年体的一种,专门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的。
C. 梓官,指我国古代皇帝、皇后的棺柩,如:《晋书•帝纪》“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内外肃然,乃奉梓官还邺。”
D. 县男,爵名,唐始置,从五品,金、元沿置,明废;秦汉时二十等爵制内无“男爵”,“县男”跟“男’’爵位相同。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县男’跟‘男’爵位相同”说法错误,应是“爵位不同”,唐朝设县男爵,宋朝有男爵,明朝不设男爵。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又称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别名。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字用来供社会上的人称呼。
B. 延试:也称殿试、御试,是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其制始于唐武则天时,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沿用之。
C. 皇后:皇帝的正妻,是后宫众妃子之主。皇后所生之子为嫡子,嫡长子作为太子,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
D.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或者封王的贵族。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嫡长子作为太子,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错,“太子“并非与生俱来的身份,而是皇帝赋予的身份,只有获得“册封”,才会获得太子的身份,所以“嫡长子”未必就会成为太子。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在,亦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在之地。
B. 崩,指死亡。古代对死亡有专门称呼,天子、诸侯或皇后死称“崩”,皇子、公主或者宠妃死称“薨”。
C. 庶人,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D.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降级叫左迁、迁谪、迁削。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诸侯死称“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 进士是清代科举的最高功名。经会试殿试取中后,方能称进士。
B. 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
C. 总督是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又称为“督宪”“制台”,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D. 乞休,自请辞官退休。古代对辞官退休有多种称谓,如“挂冠”“乞骸骨”“乞身”“致仕”“下车”“左迁”等。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下车指新官上任、左迁指贬官。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B. “汴州”是古地名,也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为八朝古都,即 “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
C. “商贾”是商人的统称。古代有“行商坐贾”的说法,商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是开店铺卖东西的人,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D. “端”是古代布帛的一种长度单位,二丈或六丈为“一端”;“端”在古代也指一种礼服,“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端”就指礼服。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错,《陈情表》《出师表》都有情感的流露。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B. 凶,本义指不吉利,本文中指庄稼收成不好,闹饥荒,歉收。
C. 流民,是我国封建统治时期的一种历史现象,具体指因受灾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D. 太子太保,是东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既有很大实权,又无比荣耀。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古代不少人的太子太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很多时候都是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中,古代的“关中“和今天的“关内”所指基本上是同一地区。本文所指相当于今之陕西省中部。
B. 诸生,意思是许多儒生,也泛指在学的弟子,明清时期指入学的生员。
C. 京兆,汉朝京战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所辖范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D. 赠,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肯定。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项关内,占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统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今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历史上“关内”与今之“关中”不等同。
1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有名也有字,“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20岁时,由父母或师长为之取字,字与名的含义是相关的,有的字与名的意义是相同或相似,有的字与名的意义正好相反。
B. 文中的“贞元”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C. 古代对“死亡”的称呼因逝者等级的不同而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民死曰死。有爵位的大臣的死,也可以称薨。
D.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等事项,科举考试中的会试就由礼部主持。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说法错误,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故选B。
16.下列相关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 汉代确立的“五日一休沐”制度,五天有一天归家休息会亲洗沐。而《滕王阁序》中便成为“十旬休假”,由“五日一休沐”变为“十日一休沐”,即是唐代的“旬休”制度。
B. 大司农,简称“大农”,汉代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的官。
C. 大父,指伯父,称谓前加“大”在文言中可以表示敬称,与现代汉语的“大爷”类似。
D. 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大父,指伯父”说法错误,大父,应指祖父。故选C。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名讳”旧指尊长或所尊敬之人的名字。旧时生前曰讳,死后曰名。
B.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D. 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天子死叫“崩”,亲王、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妃子或小皇子死叫“殁”,百姓死叫“死”。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项,“旧时生前曰讳,死后曰名”错,应该是“旧时生前曰名,死后曰讳”。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举人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称进士。一甲授官,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B.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为正长官。
C. 路,我国古代宋元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最初是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划。
D. 薨,古代用于称诸侯或大官的死。从汉朝开始太后的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官员的死也都叫“薨”。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A项,举人参加殿试错误,应参加会试;贡士参加殿试。


展开余下试题1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B. 礼闱:文中指科举考试之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故称“礼闱”。礼闱还可指尚书省。
C. 品:封建时代官吏的等级,从一品到七品,一品级别最高,七品最低,如“七品芝麻官”。
D. 保甲:古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户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七品”改为“九品”。九品中正制是魏朝的陈群提出来,每品分为正从两级,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了笼络世家门阀而设立的。
2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殂:死亡。中国古代等级森严,指称死亡也因人而异,天子死亡叫“崩”,诸侯死叫“薨”,而“殂”字各色人等都可以使用,文中就用在了契丹君主身上。
B. 道左:道路左边,引申为道路旁边。我国古代座位以左为尊,官位以右为尊,所以有“虚左以待”“无出其右”等说法。
C. 科第:科举及第。科举制是我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汉武帝时开始出现,唐朝时真正成型,明清时已经十分完备。
D.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文中出现了“汉祖”“周祖”“宋太祖”三个称谓,魏仁浦就曾经历了汉祖、周祖、太祖所在的三个朝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C汉武帝时开始实行的是察举制。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袭爵”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爵位在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B. “中国”原指西周时期的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后来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
C. “上疏”是在朝官员用来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该文书的特点是分条说明。
D. “视事”指官员到任之后,微服视察所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情况。
21.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D项“视事”指就职治事。多指官员到任开始处理政事,也可理解为办公。 (122.240.217.14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8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