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23  2018-05-14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3]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秦安县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测试卷
1. 下列词语加黑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琐屑(xiè) 哂笑(xī) 聒噪(guō) 忧心忡忡(chōng)
B. 匀称(chèn) 归省(xǐng) 寻思(xún) 忍俊不禁(jīn)
C. 怂恿(sǒng) 凛冽(lěn) 阡陌(qiān) 惟妙惟肖(xiāo)
D. 嗔怒(chēn) 妖娆(ráo) 愧怍(zuó) 随声附和(h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B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中“哂”应读shěn。C项中“凛”应读lǐn,“肖”应读xiào。D项中“怍”应读zuò。
2. 下列每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锐不可挡 大爱无疆 无人问津 器宇轩昂
B. 进退维谷 相形见绌 莫衷一是 语无伦次
C. 草长莺飞 怡然自得 潜心贯注 消声匿迹
D. 断章取意 深恶痛疾 持之以恒 同舟共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正确,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A:锐不可挡——锐不可当。C:消声匿迹——销声匿迹。D:断章取意——断章取义。
3. 下面句子中加黑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 李扬到地震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令人叹为观止,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感动。
C.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D. 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C项运用恰当。A项推波助澜为贬义词,不适用于表扬;B项叹为观止意为赞美,跟感动关系不大;D项沧海桑田是指变化大,不是海,也不是田。
4.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作者从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方面对儿子进行引导,字里行间凝聚着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
C. 《伊索寓言》叙事简洁客观,很多故事是在结尾处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它所蕴含的道理。《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盛,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D项表述不正确,《红楼梦》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浏览完整试题5. 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下列选项中和《三国演义》无关的是( )
A. “说曹操,曹操到。”
B.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C. “刘皇爷哭荆州,有借不还。”
D.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D项与《三国演义》无关,“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6. 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望远,看到的是秋天的收获。
C.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D. 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答案】B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B. 通过观看赈灾义演晚会,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C. 李老师工作很忙,经常要接待很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D. 不酒后驾车,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B项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项搭配不当,“来信”不能接待,去掉“和来信”。D项前后表述不一致,“不”改为“是否”。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8.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蜡烛忍受着烧身的折磨、 (2). 把闪烁的光芒留给明天 (3). 水牛忍受着农夫的呵斥、 (4). 把收获的希望留给明天
【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注意主题是“坚韧”,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仿写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夕贬潮阳路八千。
(2)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4)生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
______ ,再而衰 ,三而竭。
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一封朝奏九重天 (2). (2)沉醉不知归路 (3). (3)出淤泥而不染 (4). (4)义亦我所欲也 (5). 舍生而取义者也 (6). (5)一鼓作气 (7). (6)玉垒浮云变古今 (8). (7)日高人渴漫思茶 (9). (8)浊酒一杯家万里, (10). 燕然未勒归无计 (11). (9)仍怜故乡水 (12). 万里送行舟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淤,漫。
阅读下面有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展开余下试题10. 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11. 孔乙已和范进都是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已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后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3. 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____________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
14.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15. 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
【答案】10. (甲)孔乙已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进因中举而发疯。 (意思对即可)
11. (1). 冷嘲热讽(冷漠无情) (2). 趋炎附势(阿谀奉承)
12. (1). 偷东两被打 (2). 因中举而喜极发疯 (3). 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会的毒害等) (意思对即可)
13. (1). 既批判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 尖锐的讽刺,无情的嘲弄。 (意思对即可)
14. 渲染气氛。寥寥十数字,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渲染了一种阴冷、悲凉的气氛,也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社会的冷漠,从而暗示了孔乙己悲剧结局的必然性,激起人们对当时社会的憎恶和对孔乙己的深切同情。
15. 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批判了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解析】
10. 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可概括为:(甲)孔乙已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进因中举而发疯。
11.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两文中周围人的态度分别是:冷嘲热讽和趋炎附势。
12.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偷东两被打,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因中举而喜极发疯。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13. 本题考查对选文主旨的把握。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展开。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甲文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既批判又同情,乙文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尖锐的讽刺,无情的嘲弄。
14.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定、赏析及作用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描写的分类及特点,并能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去具体阐述。“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既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当时凉意四起的天气,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15. 本题考查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解答此题要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去揣摩写作的意图。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酒客的“笑”,这是以乐写哀,表现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阅读下面有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 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下缟素 子敬素好琴
B. 秦王色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 此庸夫之怒也 夫战,勇气也
D.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17.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B. 拔山倒树而来
C. 潭西南而望 D. 为坛而盟
18. 用“/”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寡 人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
(2)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
1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
(1)弗敢易(______) (2)以头抢地耳(__________)
(3)皆布衣之士也(______) (4)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
20. 翻译句子。
(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1.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秦王?对于塑造唐雎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16. B 17. D
18.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19. (1). (1)交换 (2). (2)撞 (3). (3)平民 (4). (4)道歉
20. (1)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并且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这仅仅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呢? (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21.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起侧面烘托的作用(答“反衬”也可)。
【解析】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展开余下试题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16.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意思都是“脸色”。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白色的生绢/一向,向来。C:成年男子的统称/句首发语词,不译。D:用/因为。
17.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为D项。都是连词,表承接。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连词,表转折。B、C两句中的“而”均是连词,表修饰。
18.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
19.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易:交换。谢:道歉。
20.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虽:即使。徒:只是。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21. 本题考查侧面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所要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衬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文章最后一段通过对秦王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侧面烘托唐雎的形象。
写作
22.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里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其实,不同的路就是不同的人生,有的路通向庸俗,有的路通向高尚,有的路通向平凡,有的路通向辉煌。想要走好人生之路,需要你的勇气,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的实干,需要你的创新,需要你把握机遇……怎样走好人生之路,彰显个性,实现价值?答案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一“路在脚下”。
请以“路在脚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例文
路在脚下
脚下的路,是靠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而不是仰望天空幻想出来的。就像黄粱一梦,梦到人生圆满,但毕竟只是梦一场。
路在脚下,这句话的确很不错,正如我们每天的生活一样,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走出来,现在在哪里,我们的目的地又是哪里?正如我们做事情,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需要做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事情,而最终做好了又是什么样子?只要思考清楚了,你才会与那些讲大道理、空想而不行动的人区分开来。首先,你要明确你的目的可不可行,有没有能力在去做?比如说,一个乞丐什么事都不做,坐在马路上乞讨就能月挣一万,显然这种目标是很不现实的。
关于《拔苗助长》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个农夫的儿子为了地里的粮食能长快点,自作聪明的把幼苗都拔高了一截,回家又向家人炫耀自己让地里的粮食幼苗都长长了。第二天,农夫到地里一看,幼苗几乎都弯下了腰,却不是粮食压弯的,是因为快死了。这个故事很清楚的告诉大家,农夫的儿子没有常识,想要不劳而获,自以为是的“帮”了家人,却把整块田里的粮食都害死了。想要不劳而获,很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靠自己真实的本领所获取的,才是真实的,自己应该得到的。
路在脚下,是我们应该真真正正自己去走的人生道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路,路的终点、路的远近,都是不同的,不管走到哪?走的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的走。
放弃吧!放弃那美丽的空想,走出你我精彩的人生!过上我们想象中理想的生活!
【解析】本题是一道话题作文,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确立好主题。尽量“化大为小”,缩小范围,同时要“以小见大”,深化主题。然后要依据主题,确立文体,还要注意独辟蹊径,表现个性,选择不同的角度,把文章写出新意。前面有一段关于各种路的提示性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路”,我们确定立意时,应该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范围,比如写通向高尚的路、通向成功的路这几个话题,作文可以写路的原义,也可以写路的引申义或者比喻义。写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写的文体即可。
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3.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天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