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280 2018-05-18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0]
四川省2018届高三4月联测促改活动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8 年 4 月 8 日:9:00-11:30】
四川省2017-2018 年度高三“联测促改”活动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 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墨家和儒家对待神灵以及敬拜神灵的态度似乎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墨家既信奉鬼神,却反对丧葬和
祭祀祖先时要献大量祭牲的繁文缛节;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信有鬼神。墨家对儒家在这方面的自 相矛盾,毫不客气地予以指出。《墨子•公孟》篇里所记的公孟子是个儒家人士。他说:“无鬼神。”又 曰:“君子必学祭礼。”子墨子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 其实,儒家和墨家这种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只是表面上的不一致。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是 源于对鬼神的信仰,但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由于信奉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可以说,儒家 重视仪礼,是一种诗情,而不是出自宗教。儒家的这个理论后来经荀子而进一步发展。(摘者注:荀子《礼
论》中说,“故丧礼者,无它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又说,“祭者,志意哀慕之情也, 忠信爱敬之至矣”。在这样的解释中,葬礼和祭仪已不再有宗教的意味。)因此,对儒家来说,这种表面 上自相矛盾的地方,实际上并不存在。
墨子的观点其实也没有自相矛盾。他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作张本,而不是对超自然有 什么特别的兴趣。在《明鬼》下篇里,墨子认为,世上之所以混乱,源于“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 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接下去,他问道:“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善而罚暴也,则夫天 下岂乱哉!”所以,他关于“天志”和“明鬼”的理论只是为了教人相信,实行兼爱,将得上天奖赏;如 不实行兼爱,则将受上天惩罚。大众持这样的信仰,将有利于在人间建立理想世界,因此墨子采取这样的 主张。在丧葬和祭祀中“节用”,也有利于大众,因此墨子也主张这样的方针。墨子的思想从极端功利主 义出发,崇奉鬼神,而主张薄葬节礼,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都有利于大众实行兼爱。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无客而学客礼”,形象地指出了公孟子“君子必学祭礼”是毫无意义的。
B.儒家重视丧葬礼仪,剔除了迷信色彩,它们不再是宗教意味的行为。
C.墨子之所以相信鬼神,又反对丧葬祭祀,是因为二者都有利于实行兼爱。
D.墨子的“天志”“明鬼”理论是和他的政治理论相联系的,认为鬼神关乎社会的治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论证上的一大特点是多用总分结构,使文章无论局部还是整体都清晰严密。 B.文章引用《墨子•公孟》,有力地论证了儒家在处理与神灵关系上是自相矛盾的。
C.文章比较了“古代”和儒家重视丧葬礼仪的原因,突出儒家这一思想的出发点。
D.文章从墨家看似自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分而论之,最后总结,指出二者是统一的。
浏览完整试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丧葬礼仪在古代受到重视,其最初的原因并不像儒家那样出于对祖先的敬重。
B.儒家不信鬼神却重视丧葬,既体现儒家的理性精神,又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 C.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丧葬祭礼理论,他比之前的儒家更加重视厚葬丰祀。 D.在对待神灵的态度上,墨子讲求功利和实用,缺失儒家的那份对生命的诗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窗 外 梁实秋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只是中间加些棂子,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那幅图画是妍是媸, 是雅是俗,是闹是静,那就只好随缘。我今寄居海外,栖身于“白屋”楼上一角,临窗设几,作息于是, 沉思于是,只有在抬头见窗的时候看到一幅幅的西洋景。现在写出窗外所见,大概是近似北平天桥之大金 牙的拉大片①吧?
“白屋”是一座刷了白颜色油漆的房屋,既没有白茅覆盖,也没有外露木材,像是韩诗外传里所谓的“穷 巷白屋”。拉开窗帘,首先看见的是一块好大好大的天。天为盖,地为舆,谁没看见过天?但以前住在人烟 稠密天下第一的都市里,我看见的天仅是小小的一块。“白屋”东边隔街是一个小学操场,绿草如茵,偶然 有些孩子在那里蹦蹦跳跳;北边是一大块空地,长满了荒草,前些天还绽出一片星星点点的黄花,这些天都 枯黄了,枯草里有几株参天的大树,有枞有枫,都直挺挺的稳稳的矗立着;南边隔街有两家邻居;西边也有 一家。有一天午后,小雨方住,蓦然看见天空一道彩虹,是一百八十度完完整整的清清楚楚的一条彩带,所 谓虹饮江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虹销雨霁的景致,不知看过多少次,却没看过这样规模壮阔的虹。
路上的汽车往来如梭,而行人绝少。清晨有两个头发颁白的老者绕着操场跑步,跑得气咻咻的,不跑 完几个圈不止,其中有一个还有一条大黑狗作伴。黑狗除了运动健身之外,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一根电线杆 子而不留下一点记号,更不会不选一块芳草鲜美的地方施上一点肥料。天气晴和的时候常有十八九岁的大 姑娘穿着斜纹布蓝工裤,光着脚在路边走,白皙的两只脚光光溜溜的。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曾经说起:“传 有久米仙人者,因逃情,入山苦修成道。一日腾云游经某地,见一浣纱女,足胫甚白,目眩神驰,凡念顿 生,飘忽之间已自云头跌下。”我不会从窗头跌下,因为我没有目眩神驰。我只是想:裸足走路也算是年 轻一代之反传统反文明的表现之一,以后恐怕还许有人要手脚着地爬着走,或索兴倒竖蜻蜓用两只手走路, 岂不更为彻底更为前进?至于长头发大胡子的男子现在已经到处皆是,甚至我们中国人也有沾染这种习气 的,习俗移人,一至于此!
星期四早晨清除垃圾,也算是一景。垃圾车上一共两个人,一律是彪形黑大汉,一个人搬铁桶往车里 掼,另一个司机也不闲着,车一停他也下来帮着搬,而且两个人都用跑步,一点也不从容。垃圾掼进车里, 机关开动,立即压绞成为碎碴。
公共汽车的一个招呼站就在我的窗外。许多乘客是老年人。也有按时上班的年轻人搭乘,有一位工人 模样的候车人,经常准时在我窗下出现,从容打开食盒,取出热水瓶,喝一杯咖啡,然后登车而去。
我没有看见过一只过街鼠,更没看见过老鼠肝脑涂地地陈尸街心。狸猫多得很,肥头胖脑的,毛也泽 润。我几乎每天看见黑猫白猫在北边荒草地里时而追逐,时而亲昵,时而打滚。最有趣的是松鼠,弓着身 子一窜一窜地到处乱跑,一听到车响,仓卒的爬上枞枝。窗下放着一盘鸟食,黍米之类,麻雀群来果腹, 红襟鸟则望望然去之,他茹荤,他要吃死的蛞蝓活的蚯蚓。
窗外所见的约略如是。王粲②登楼,一则曰:“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再则曰:“昔尼 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临楮
凄怆,吾怀吾土。
材料二:
表 1:老年人口占比调查和预测
(有删节) 注:①拉大片:又名拉洋片,清末由河北传入北京。初起的形式是以布做墙围成直径约两丈的场地,有画挂于人前,上绘各 地山水兼人物,一张画成一卷,观众看完一张后,演员用绳索放下另一张。②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
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因关中骚乱,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曾作《登楼赋》以抒乡思。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看窗外之景时,联想到“拉大片”,联想到《韩诗外传》里的“穷巷白屋”,表现出浓厚的乡
土之思和深沉的文化归属感。
B.本文描写窗外景致时,观察细致,颇多细节,表现了作者对异国生活文化的肯定和向往,也为文末 点明主旨作了很好的铺垫。
C.文章末尾将同出自王粲《登楼赋》中的两段文字分开引用,貌似繁琐,实则别有深意。从自己写到 历史上的人,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主旨。
D.本文在语言上较多的运用了文言词汇,充满了典雅之美;在句式上注重整句的运用,更具整齐之美; 这反映了作者对散文艺术美感的追求。
5.分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5 分)
6.“窗”这一意象在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情感表达上都颇具匠心。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回顾我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到 1950 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战后婴儿潮,国家鼓励通过生育 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到 1960 年代,我国出现极度贫困,这固然有自然灾害的原因,但也说明人口与生 产力的矛盾已经出现并日益严重。所以,1970 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实施以人口控制为导向的人口政策。到 了 1990 年代后,妇女的生育水平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所谓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位妇女生 育 2.1 个子女。这样,下一代人口能够更替上一代人口数。当平均每位妇女生育子女数小于这个水平,人 口再生产总体上呈现内在萎缩状态。目前,我国妇女生育水平仍旧在下降。
贝克尔为生育和家庭行为的经济分析提出了历程碑式的分析框架。他认为人类的生育是把孩子作为耐 用品进行投资的一项行为选择,生育孩子的成本和收益是人们选择生育孩子与否的主要考虑因素。
展开余下试题
(摘编自任远《后人口转变》)
(转自郭志刚《中国低生率进程的主要特征》)
注:表中实线: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财务司 2002 年假定总和生育率水平为 1.8 对老年人口比例作出的预测。这一预测 已被证明是科学正确的。虚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对老年人口比例的调查。 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往往以 60 岁为老年的起点认为 6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 10%即为老龄社会。
表 2:全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
3
材料三:
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增长放缓往往被认为缓解了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压力。生育率的下降首先减小了 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并带来社会抚养比的下降和人口红利。但长期人口低生育率以后,劳动力数 量和比重开始转而下降,则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出现社会劳动力不足的局面。老年人人口比重则不断提 高,整个社会的抚养压力不断提高,到 2020 年我国的人口抚养水平将会达到 50%的高水平,进一步加剧 劳动力数量相对不足对于经济增长的压力。
(摘编自任远《后人口转变》)
材料四:
2015 年 10 月,中国决定结束长期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实行单独二孩,并从 2016 年 1 月 1 日 开始正式实施二孩政策。从 2003 年到 2013 年间,中国出生人口始终在 1600 万上下波动。2016 年,根据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推算,中国出生人口超过了 1786 万,生育水平提高到 1.7 以上。
(摘编自《人民网》)
7.下面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口老龄化是长期低生育率的产物。若生育率保持稳定,老龄人口占比将同步实现稳定。 B.根据表 1 两条曲线,可以判断,从 2002 年到 2008 年,我国实际总和生育率小于 1.8。
C.中国总和生育率的下降突出表现为一孩总和生育率的较快下降,至 2015 年降至新低。
D.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二孩总和生育率有所提高,但仍没有改变低生育率的人口现状。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生育率水平总体低迷,其根本原因是生育孩子的成本的增加。 B.我国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是在人口制约生产力发展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过渡性政策。 C.社会抚养比,与儿童、老年人的人口数量成正比,与社会劳动力人口数量成反比。 D.2005 年到 2015 年,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逐年大幅降低,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E.我国人口政策改革的历史表明,人口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核心的政策工具。
9.低生育率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如何应对这一人口问题?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方
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天宝
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以张奭为第一。奭,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奭本无 学,故议者嚣然不平。安禄山因间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奭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 “曳白”。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 年,政化大行。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安禄山 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本忌其有望,即奏“东道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 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
肃宗至扶风,召赴行在,拜左相。平京师,封韩国公,食五百户,改侍中。既而乞.骸.骨.,罢为太子太 傅。未几,复拜侍中。玄宗崩,肃宗疾甚,诏晋卿摄冢.宰.,因让曰:“大.行.遗诏,皇帝三日听政,稽祖宗 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遗诏则宜听朝。惟陛下顺变以幸万国。”帝不听。后数日,代宗立,复诏摄冢宰,
固辞乃免。时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听入閤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 卿始。吐蕃犯京师,晋卿以病卧家,贼舆致胁之,噤不肯语,贼不敢害。帝还,拜太保,罢政事。永泰初 薨,年八十一,赠太师,京兆少尹护丧,谥曰懿献,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 贞。(《新唐书•苗晋卿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 B.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 C.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 D.改河东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抚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B.乞骸骨:意指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也称“乞骸”。
C.冢宰:周时官名,亦称太宰;春秋时为执政的美称;后世也可指吏部尚书。文中“摄冢宰”即指 暂代吏部尚书。
D.大行:古时皇帝初崩,尊谥未定,暂称大行,意指其德行大备无所不具;皇后初崩也可称为“大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苗晋卿在选才时怀有私心,未能做到公平公正、唯才是举。玄宗皇帝在花萼楼玩覆射时,不学无 术的张奭暴露无遗,玄宗皇帝因此贬谪了张倚、宋遥、苗晋卿。
B.苗晋卿身为重臣,在危急关头没有表现出为国担当的品格。杨国忠向来嫉妒窦廷芝的声望,趁着 窦廷芝弃守陕郡之时推荐了苗晋卿,但苗晋卿没有接受。
C.苗晋卿位居宰辅,对君主善言规劝,受到了特殊的恩遇。苗晋卿劝谏肃、宗代宗以国事为重,而 不应辍朝治丧。代宗还为他开了宰相在小延英阁召对的先例。
D.苗晋卿面对吐蕃人,能保持气节,赢得了对方的敬服。面对吐蕃人的胁迫,苗晋卿缄口不言,吐 蕃人敬重他,不敢加害;皇帝回京后由此升任他为太保。
13.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致仕于家。
(2)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祖 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注。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注:《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刘郎中身为近臣,虽身份显耀,但于田家别业宴乐,也不算辜负君王对臣子的亲近之情。
B.晴好的天气,优美的园林景致,清明新起的烟火,都使刘郎中的这次宴会充满了愉悦的气氛。 C.“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一句,含蓄地表达了对刘郎中继续以文名世、以德立身的期待。 D.池水照窗让人不觉天色已晚,馨香的杯中之药充满春天的味道,诗人以此写出了宴会尽欢的情形。 E.“窥”字极富情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好奇之心,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宴会的场景氛围。
15.诗人为什么说“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 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中写自己看到前路大雪压山、冰塞黄河的现状,感受人生之路的艰难,但诗人 却用“ , ”展示了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 “ , 。”
(3)《荀子•劝学》中螃蟹虽“六跪而二螯”,但是用心浮躁导致“ ”的状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1910 年 10 月 27 日深夜,托尔斯泰拖着年迈之躯仓皇出走,寻觅心灵的家园,最后客死车站,真让 人重.足.而.立.,敬佩不已。
②《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
承担自己的义务。我们决不能让这一成果付.诸.东.流.。
③反思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因为多数人往往目.不.见.睫.,只是对别人的缺点,察见毫微。所以《论 语》强调“君子”要“三省乎己”。
④古代的谏官,常常要违逆帝王的意志,匡正他的过失。在封建集权时代,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被形 象地称为“逆龙鳞”。
⑤文字的美贵在朴素自然,而一篇匠气过重的文字,常常渗透出用力过猛的刻意与陷入程式化的俗套, 令人不.忍.卒.读.。
⑥道德楷模叶丽萍,没有业余爱好,三餐不定,没费心选过一件像样衣服……她说,只要能更好地治
病救人,再苦再累她都甘.之.如.饴.。
A.①④⑤ B. 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如果说音乐是通过借听觉这一感知途径实现其审美功能的话,那么,美术则是依凭视觉的活动而 实现的。
B.虽然我国量子计算机是一台量子模拟机,但是为最终实现超越传统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这 一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在人工智能充分发展的背景下,冰箱、彩电、汽车,甚至是桌子、椅子,这些传统的家具未来都 应该能够听得懂人的语言。
D.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全方位呈现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这 五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在亲密的朋友之间,即使对方言语有逆耳之处,我们也都会海涵的。 B.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踊跃献芹,多一条建言,就多一条道路。 C.走过原野踩死几只蚂蚁,这算不上罪过。如果我是上帝,我也会见谅的。 D.面试通过了,她给主考官发了一条短信:“您的垂青,是我人生的阶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6 分)
社会的生命, ① ,都像一种有机的组织。从纵剖面看,社会是连续不断的:前人影 响后人,后人又影响后人。从横截面看, ② 。莱布尼茨说:这个世界是一片大充实,一 个大充实里面有一点变动,全部物质都要受到影响。所以,一个人不但直接受到他身边亲近的人的影 响, ③ 。所以社会的交互影响,无论距离远近,都受得着的。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莫扎特十一岁就创作了歌剧,开尔文十岁就考入了哥拉斯哥大学,拉斐尔十三岁就为教堂独立绘 制作品……所以,成功只在年少。少年之所以比“老大”者更容易登上成功的圣殿,就在于他们精力 弥满,好学善思。只要我们把握住年少好韶光,成功的圣殿就清晰在望。但是,如果错过年少,就只 能哀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了。因此,张爱玲所说的“成名趁早”,真是一句恳切的勉励。
① 成功者不一定只在少年。
② 。
③ 。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近日,霍金去世,人们纷纷在社交平台发文悼念。某知名人士对此提出了批评:就是悼念“霍金” 的名字装个“文化人”而已,霍金是研究什么的根本就不知道,太假了。
对此,网友看法各异。 有网友认为:霍金是个对世界有贡献的人,悼念他很正常,悼念没有门槛的高低。 有网友认为:内心里的祈祷和缅怀,远比奔走相告更真诚! 也有网友认为这种批评的确有道理,并质疑:中国很多著名的科学家离开我们的时候,朋友圈怎么没这么热闹啊? 对网友的观点,你如何看?
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122.240.217.144)
上一篇:
上海市2018届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
下一篇: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四川省2018”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