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15  2018-06-04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5]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2018.5
本试卷共2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 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
A.商酌(zhuó) 迸溅(bìng) 惩罚(chéng) 仙露琼浆(jiāng)
B.忏悔(chàn) 拖沓(tà) 譬如(bì) 诲人不倦(huì)
C.挑逗(tiǎo) 矜持(jīn) 猥琐(wěi) 鞠躬尽瘁(cuì)
D.颤抖(chàn) 祈祷(qǐ) 震悚(sǒng) 悲天悯人(mǐng)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经过火车上一天一夜的颠沛流离,她终于在第二天到达故乡。
B.他那滑稽的动作逗得班里的同学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血气方刚的李老师在老年组羽毛球比赛中赢得了冠军。
D.他辞掉了所有社会兼职,如释重负,终于可以一心一意教书了。
3、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B.走进仙湖植物园,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的花香。
C.在2018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中,中国男队3:0击败德国队,连续蝉联九届冠军。
D.针对 电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电影局表示坚决反对任何票房造假。
4、根据文意将文段补充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所说的那样博大高深
②反过来,“词”使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
③“词”使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
④所以是不论任何人都可能达到的,并且是必须达到的
⑤从一般人讲,只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
A.③①②⑤④ B.③②⑤①④ C.④③②①⑤ D.④①③②⑤
5、请选 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改革开放”、“一泓泉水”、“老师讲课”分别属于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C.“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宋代文学家韩愈、欧阳修、王安石都位列其中。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满分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浏览完整试题(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6)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7)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诗人登山远眺常有情理在胸。王安石登飞来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身处高地必能高瞻远瞩的人生哲理;杜甫登泰山,以“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抒发敢攀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三、阅读:本大题共三段阅读,计11题,满分3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9题。(9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亭亭净植 ④陶后鲜有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9. 仿照示例,引用文中写莲花的语句(示例语句除外),用第一人称手法写一段话表现作者追求的君子人格。(3分)
示例:我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生活于世俗中却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夸。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3题。(12分)
指路小孩
王安忆
①香港屯门有一条轻铁,沿途一边是街道,一边是山坡绿地。站台是敞开的,立着车费刷卡机。站在月台上,看闲花野草,楼宇路人。过一会儿,有电车驶来,路轨声在高远的天空下散得很远。
②头一回搭轻铁去天水围看朋友,半路上与一个小孩同行。那是个胖胖的男孩,穿一条肥大的短裤,颈上挂着八达通卡,手里提一具黑色乐器盒,肩上的布袋里是乐谱了,是星期六上琴课或者下琴课回家。看他神情严肃、身负要务的样子很有趣,便逗他,指他的盒子说﹕“双簧管?”又说:“单簧管?”他先还绷着,后来就绷不住了,鼓鼓的脸颊露出笑容。第三遍猜﹕“小提琴?”他用劲点一下头,猜对了。于是,我们就唱一段小提琴基础课程《开塞》练习曲,与他套近乎。
③ A搭乘的情形比预想的要复杂。首先,同一个站台上却有多条不同方向的路线﹔其次,我们要去的天水围似乎不在任何一条路线上。于是,招来新识的朋友,请他指点。他默想片刻,胖胖的手指头在路线图上指定一个点,表示是我们应乘的那路车﹔沿线爬行一段,停下了,表示我们需抵达的地方﹔停一会,手指头跳到另一条路线上,这回的意思是换车;然后,迅速爬行,直至天水围,停下。指点完毕,他便走开去,与我们保持一段距离。
④车来了,才知道他与我们上同一路车。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有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但等找见我们,却又立即回过头,看前边人的脊背。下车后,他遥遥对着我们,指出一个方向。顺他指点走了几步,不料,已到对面站台的他,又转身奔来。B他努力交替滚圆的小腿,将小提琴盒提高到膝盖以上,好避免磕碰,这样就更吃力了。我们不由停下脚步。他一边跑,一边用手再次强调地指点,使我们明白走错了。这一回,他领着我们走到正确的站台,还是站在一段距离以外。
⑤站台上的人熙来攘往,他与我们,就像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聚散无常的样子。等驶往天水围的轻铁靠站,小孩看我们上车,才放心离去,乘坐他自己的车。
⑥从头至尾,他基本没有说话,大概怕我们听不懂他的广东话,或,怕我们笑话他的普通话,极少又极关键的几个字,是用英语说的。惟有那《开塞》小提琴练习曲的旋律,为我们做沟通,使我们于萍水中结交。
10.根据提示,在下列(1)、(2)两处各填上一个四字成语,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2分)
萍水相逢——___(1)____——去而复返——____(2)____
11. 文章第③段画线A句有何作用?(3分)
12.请品析文章第④画线B句。(3分)
他努力交替滚圆的小腿,将小提琴盒提高到膝盖以上,好避免磕碰,这样就更吃力了。
13.有人认为,指路小孩的做法体现了当前社会人情的“冷”与“暖”,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共12分)
行道树
张晓风
每天,每天,我都看见它们,它们是已经生了根的——在一片不适于生根的土地上。
有一天,一个炎热而忧郁的下午,我沿着人行道走着,在穿梭的人群中,听自己寂寞的足音,我又看到它们,忽然,我发现,在树的世界里,也有那样完整的语言。
我安静地站住,试着去理解它们所说的一则故事: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烟。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会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 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视的清新。
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林。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 然我们放弃了它。


展开余下试题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故事说完了,四下寂然,一则既没有情节也没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听到了它们深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动了它们自己。然后,我又听到另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14. 文章用了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表达作者对___________精神的赞美。(2分)
15.下列古诗哪一句表现与行道树相似的品质?(2分)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6.品读文章画线句子“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回答问题:(4分)
(1)找出文中与此句形成呼应的句子。(2分)
(2)分析加点词语“ 飞尘”的妙处。(2分)
17.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具有行道树精 神的人,请你写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悟。(4分)
四、名著阅读能力考查: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4分.
过了几分钟,一声尖锐的呼啸传进我的耳朵。我感到好像有一股冷气,从脚底涌到胸部。显然是有人打开了船内的水门,让外面的海水向我们冲来,不久,这所小房子便充满了水。在___A___号船侧的另一扇门,这时候打开来了。一道半明半暗的光线照射我们。一会儿,我们的两脚便踏在海底地上。
18. 选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填篇名),请在A处填写船的名字:_____________号。(2分)
19. 某同学对该名著人物进行了分析,请根据其描述填写人名。(2分)
(1)“他是一个浪漫而神秘的人,自称‘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他自信、坚毅,为了民族的仇恨而漂泊海底,却始终追求自由与正义。”“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是一个好奇心强、勇敢、博学的人,他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饱览了海洋里的种种奇观,并一一向我们讲述。” “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43分.
20.半命题 作文:_____________点亮我的心
迷茫时,一点寒星,用闪烁的星光点亮你的心;失意时,一株昙花,用绽放的微笑点亮你的心;前行时,一泓清泉,用迸溅的激情点亮你的心……世间万物,都有灵性,我们能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也能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只要你仔细观察,必能触动真心,领悟真理。
要求:
① 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 尽量做到文从字顺;
③ 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21.书写。
要求:工整、规范;卷面整洁。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拟定)
题号 分数 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10分)
1-5 10 1、B 2、D 3、A 4、B 5、C
(每小题答对得2分)
二、默写题(10分)
6 10 (1)独怆然而涕下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弹琴复长啸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不问苍生问鬼神
(6)苔痕上阶绿
(7)此夜曲中闻折柳
(8)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
(一空1分,每句错一字、多一字、漏一字、字序错误,整句不得分)
三、阅读题(33分)
(一)(9分)
7 2 (1)多。 (2)洗。
(3)耸立的样子。 (4)少。
8 4 (1)我只喜爱莲,它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2)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又有谁呢?
9 3 例一:我像莲花一样“濯清涟而不妖”,(1分)庄重朴质,不哗众取宠,不炫耀夸饰。(2分)
例二:我像莲花一样“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分)正直通达,不依附权贵。(2分)
例三:我像莲花一样“香远益清,亭亭净植”(1分),资质美好,美名远扬。(2分)
(引句和对该句体现君子人格的分析必须对应能得满分)
(二)(12分)
10 2 (1)指点迷津 (2)各奔前程 (一空1分,意近即可)
11 3 详细描写了我们搭乘地铁遇到的困难,(1分)为下文指路小孩折返为我们指路做铺垫,(1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分)
12 3 这句话属于动作描写(1分),用了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指路小孩怕我们走错路而艰难折返的场景(1分),表现了指路小孩善良、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1分)
13 4 冷:指路小孩多次刻意与我们保持距离,不苟言笑,这是人与人交往存在防备心理的体现。(2分)
暖:指路小孩细心为我们指出路线,并且怕我们走错路又折返回来,体现了他乐于助人,外冷内热的特点,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2分)
(言之成理即可)
(三)(12分)
14 2 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 无私奉献精神
(1空1分,意近即可)
15 2 B
16 4 (1)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2分)
(2)“飞尘”写出了行道树所处环境之恶劣,(1分)在恶劣的环境中行道树依然坚强挺立,更加烘托出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1分)
17 4 示例:清洁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每天早晨他们迎着曙光挥动他们的化妆笔,不辞劳苦,甘于奉献,将街道打扫得清净整洁。(2分)从他们身上,我领悟到一种恪尽职守,不事张扬却兢兢业业,无私付出的精神。(2分)
(意近即可,写出具有行道树精神的人事得2分,写自己感悟2分)
四、 共4分
18 2 《海底两万里》 诺第留斯号(或鹦鹉螺号) (2分)
19 2 尼摩船长 阿龙纳斯 (2分)
五、(43分)
20 40 参考标准
类型
项目 一类文
(40) 二类文
(35-39) 三类文
(30-34) 四类文
(25-29) 五类文
(20-24) 六类文
20分以下
内容 富有创意
真挚感人
材料精当
构思巧妙
详略得当 立意正确
感情真挚
材料具体
构思新颖
详略得当 立意正确
融入情感
材料具体
有详有略 立意基本正确;材料较具体 立意不明确;选材不恰当 严重偏题内容空泛
语言 富有文采 生动
流畅 通顺
连贯
较生动 基本连贯;
有一些语病 不够通顺
语病较多 文理不通
结构 严谨 严谨 完整
有条理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杂乱无章
文面 卷面整洁
标点正确 卷面整洁
标点正确 卷面较整洁;标点正确 写字、标点错误较少 写字、标点错误较多 字迹潦草
标点不清
错别字较多
本次考试起评分:30分
【参考】2014深圳中考作文评分细则(起评分:29至30分;2015深中考作文均分28)
关于审题
1. 中心明确,思考深入,内容充 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可得满分
2. 能点题,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比较完整,条理比较清楚,语言生动。分数一般为30至35分。
3. 中心较为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分数一般为25至30分。
4. 鼓励打高分,慎重打高分。经过评卷小组查核无抄袭或套作嫌疑的优秀原创作文,应给予高分。
5、作文字数:
(1) 作文结构基本完整,超 过550字,不扣分;少于550字,每少50字扣1分,依此类推。
(2) 400字以下作文,给15分;
(3) 100字以下作文,给5分。
(4) 错别字的处理:前两个错别字不扣分,从第三个错别字开始,每错一字扣1分,错同一字不重复扣分。扣至3分为止。
6、套作或抄袭处理
(1)几乎照抄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或照抄课文里的文段,零分。
(2)抄袭或套作须提供原作范文,可判零分。否则视为正常作文给分。
注:起评分不必然==平均分。
21 3 卷面书写,要整洁工整规范美观,可得满分。其余依次酌情。 (110.52.94.80)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广东省深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