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97  2018-06-11
标签:北京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7]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江南的明确概念,晚至唐代才算形成。
江南最确切的含义是指长江以南地区。该地区的繁盛富庶,有唐以来已然十分显著。白居易曾有诗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他讲的是江南的优美风光。韩愈则不同,他深刻地认识到,唐王朝的赋税重地已在江南,全国赋税比重“江南居十之八九”。
至北宋,太湖平原的苏州、常州、湖州、秀州(即嘉兴),是宋王朝的粮仓,还有所谓“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江南社会经济地位在全国的奠定,南宋是一大关键时期。靖康之乱后,大量移民南迁,给江南的发展带来了绝佳的社会政治条件。而且在南宋以后,江南的农业仍得到了持续发展。
千余年来的发展使得江南形成了人文、自然诸方面具有共同特性的区域,其核心就是人们熟知的太湖平原。至迟在明代,太湖周边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诸府地区,已经形成为一个有着内在经济联系和共同点的区域整体。最早的江南经济区,严格地说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事实上已经初步形成,而且这个经济区当时是以苏、杭为中心城市的,构成了都会、府县城、乡镇等多级层次的市场网络。
江南是鱼米之乡,也是丝绸之府。苏、松、常、嘉、湖五府地区,在明清两代被列入了“江南”经常性的表述对象。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在全国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且备受国家依重。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也承认:“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经济意义上的“江南”,则越来越明确地转指长江以南的浙西、吴或三吴地区。
(取材于冯贤亮《经济学者说:江南是财赋》)
1. 下列表述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江南富甲天下,苏、松、常、嘉、湖等地是江南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B. 从经济角度来说,太湖平原在两宋时期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C. 靖康之乱后,大量移民南迁使江南成了一个有内在经济联系和共同点的区域整体。
D. 本文论述了江南经济地位的变迁,由此看出江南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史上是极为重要的区域。
材料二
我把粉黛叫成“苏州色”。我走过一些地方,也见过些粉墙,比较起来,还是苏州的粉墙最幻,这种幻,除了“年代的长短,位置的阴阳”等等因素外,我想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忘记,这就是黛瓦。黛瓦在粉墙头上不露声色地一压,粉墙的白就白得如此从容、谦虚、内敛、谨慎。
中国私家园林有两个体系:商人园林和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文人园林的几个要素都在其中了。苏州园林大抵是文人园林,和扬州的商人园林不同,气息上不张扬,园主的为人也不张扬,所以在动荡岁月往往能逃过劫难,侥幸传承。在我看来,苏州园林的历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园林的“园”繁体是“園”。“園”是栩栩如生的象形:“園”据童寯先生说,“囗”是围墙;“土”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台楼阁;“口”居中,像是池塘;而剩下的那些笔画如石如树。对于中国古人而言,“園”是他们呼之欲出的日常生活;对于当代人而言,“园”是溶溶欲滴的会意,更像是一种内心生活。


浏览完整试题也许是农业文明的缘故,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对季节的敏感。苏州园林也是如此,尽管风格纷呈、气象万千,从季节入手,也可以按照艺术感觉把它们分出个春夏秋冬。
拙政园的造园规模和造园构想,犹如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春风拂拂,春水漫漫,流连于亭台楼阁之间,一如流连光景。
如果把拙政园认作春容,留园就是夏姿。
从窄进到长廊,通过一扇扇漏窗往外望去,经幢、枫树、栏杆、湖石……折回身,踱步到“绿荫水榭”,盛夏就来了。
中国文化发展到宋代,秋天的况味渐深渐浓。
北宋时的沧浪亭一带,地势高阔,草木郁茂,三面环水,仿佛大隐隐于市,虽在城里恍若郊外。庆历年间,被罢官的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举家南迁,一见此地,即以四万贯钱买下,他的朋友欧阳修听说了,随即寄赠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有点调侃,因为李白曾说过“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把这两个人的诗句放在一起就会看到,李白是个倜傥少年,衣食无忧,风流飘逸;而欧阳修已是位颇有世故的中年了,柴米油盐,相视一笑。
如今,沧浪亭沿河一带的黄石,据说是宋朝造园艺术在苏州惟一留下的雪泥( )爪。是耶非耶,并不重要,细细体会,的确大有遗味:隔水相望,朴素坦率一如王禹偁、梅尧臣的诗作,近身相抚,方阔瘦硬恰似欧阳修、黄庭坚的书法。在午后的阳光里,远远看来,黄石的色泽,更使沧浪亭这个古老的园林增添了独一无二的秋天醇厚如酒的况味。
狮子林是个石园,在审美上接近冬天硬朗的风声。传说园中的每一块太湖石都具狮子状,它过去是个寺院。坐在“听雨楼”里喝茶,帘卷树声——石榴仿佛木铎,银杏好像一只只翡翠的铃铛……不由得想起“河东狮吼”的作者苏东坡有关秋天的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春夏秋冬,春天的拙政园、夏天的留园、冬天的狮子林,或多或少都有秋天的色彩,而沧浪亭则是秋天的故事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春夏秋冬,最后说到的好像还是秋天,看来黄金般的秋天是一个象征。苏州园林的风格尽管纷呈,但总体是娴静的,幽静的,寂静的;是蕴( )的,既不喧哗,又不骚动。中国文化里从不缺失这种成熟的精神。苏州园林则是映着它的一滴水,从檐头漏下,透明的身体被拉长了。
(取材于车前子《江南天堂》,有删改)
2. 下列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苏州的粉墙之“幻”即:奇异的变化。其幻在于粉墙与黛瓦搭配之后,色彩调和,相得益彰,从而使得粉墙之白呈现出了从容、谦虚、内敛、谨慎的特点。
B. 作者文中引述欧阳修的诗句旨在说明中国文化发展到宋代,秋天的况味渐浓,文化日趋成熟醇厚。
C. 白居易《草堂记》阐释了文人园林的主要特征:多采用土、石、水等材质;构造上小中见大;园林建造虽为人工,宛若天开,从而形成了气派的文人园林。
D. 作者认为苏州四大名园在艺术感受上分别与四季相应:拙政园与春相契、留园景观尽显夏姿,沧浪亭则有秋之况味,狮子林彰显了冬之硬朗。
3. 文末“苏州园林则是映着它的一滴水……透明的身体被拉长了”一句如何理解?(3分)

材料三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传统中国世界理解的天堂不在彼岸,不在来世,而是苏州、杭州这些地方。中国天堂是什么?它是栖居之所,也是能够向人提供存在的意义、安心的地方,不仅仅是安身立命,还要安心。中国人的天堂就在中国大地上,就在中国人的文化、历史、传统所创造的生活世界中。
现代化世界只是一个实用世界,并不是天堂世界。现代化在西方看来,只不过是无数经验搭起来的通往天堂的阶梯,并不能抵达上帝。而我们把现代化作为天堂来建,这是因为中国人想象中的天堂不是彼岸的,而是此在的,它考虑的是如何安心、安身、立命。
心不是虚构的,心是大地和人的存在所赋予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就是对此大德的感激,因此人随遇而安,在大地上安下来,这是人的天然使命。西方创造的现代化不是安心的,而是为了生存的,西方的心安放在教堂中。西方设计的现代化不是“道法自然”“安心”,它是契约、规范、控制、守则、标准。它是反自然的。传统中国理解的天堂是栖居,它重视的是人与天地神的关系。现代化却是一个设计出来的“建筑”,或者说是“筑居”,它是想当然的产物。现代化为中国带来了实用的筑居,但没有带来心。心是来自故乡大地的东西,心是无法一夜之间构筑出来的,心是在漫长的传统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在西方,人们拥有现代化的时候,也同时拥有教堂。而在中国,心不是在教堂里。现代主义设计了最先进的电梯和巨大的玻璃橱窗,却没有为“吾与子之所共适”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留下位置,这决不是所谓“园林景观设计”所能解决的。这是根本的世界观上的“天人合一”,反自然的方式是无法抵达的。
苏州园林最典范地向人们呈现了中国对所谓“天堂”的理解。中国天堂,诗意与栖居不是分裂的,诗意就体现在栖居中,存在的意义、价值不是外在于栖居的理论,而是呈现于栖居中。到20世纪,德国人海德格尔才明白这一点,他说西方应当“诗意地栖居”,而在中国,这已经完成了。
苏州意味着人对大地的敬畏。苏州是一个登峰造极地将大地经典化并当作神灵供起来而人又可以在其中悠游自在、诗意栖居的天堂。所谓“苏州园林”是一个现代词语,它是在园林日渐稀有、被毁灭漠视、诗意缺席的时代出现的。苏州不是园林,它是家。我们在筋疲力尽的人生中偶然进去,安息我们的心,就像西方人在星期日去教堂中做礼拜。在那里我们回忆中国文学曾经表达过的那个普遍世界:小桥流水,老树枯藤;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哦,那门是月门,是从明月得到的灵感;哦,那竹子是君子的象征,做人的典范;那些家具暗示着礼、秩序……这是中国思想的寓所,决不是教条,一切都在颐养着人,而不是教育人、拯救人,寓道于家,使你顺应自然,与天地宇宙的浩然之气贯通。钱穆先生说:“中国的艺术文学,其本质上就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苏州就是“文”的空间化。


展开余下试题我们在星期六下午四点进入罔师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漫步中庭,月光如水,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时候,心已经清了。这一切过去就是家,就是每个人追求的天堂,是清人张潮《幽梦影》说的“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是沧浪亭的“见心书屋”,取“数点梅花天地心”之意;是“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是“水流空,心不竞,门掩柳阴早。听雨看云,依旧静中好。但教春气融融,一般意思,小窗外,不除芳草。”这就是中国人的天堂世界!
英国人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
(取材于坚《何谓之中国天堂》,有删改)
4. 请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拼音和汉字(2分)
篑土( ) 木铎( ) 蕴jiè( ) 雪泥hóng( )爪
5. 阅读上述三则材料,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体现了“中国天堂”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概括。(3分)
6. 这组涉及江南的主题阅读材料各有侧重,你是否同意试卷上的排序方式?请简述理由。(4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小题。
武 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①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舁②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颉颃(xié háng):鸟上下飞,这里指两人交手时上下腾跃。②舁(yú):抬。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边远地区
B.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馆:安排
C.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交换
D.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8.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9.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 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争强好胜,骄傲轻敌;尼僧武技高超,谦和知礼。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B. 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因此择日告辞而去。
C. 本文情节安排曲折跌宕,多处描写了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 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D. 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10.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11. 李超虽然争强好胜,骄傲轻敌,但他也有许多可爱的地方。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李超身上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品质。(3分)
三、古诗文默写,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
(1)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矢交坠兮士争先。(《国殇》)
(3) ,只是朱颜改。 (《虞美人》)
(4) ,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7)塞上长城空自许, 。(《书愤》)
(8) ,中间多少行人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10)映阶碧草自春色, 。(《蜀相》)
四、诗歌鉴赏,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3-15小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1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 韦应物曾评价王侍御的诗歌:“心同(A)与尘远,诗似(B)彻底清。”结合第一首诗歌的内容,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取最合适的意象(2分)
A( ) B( )
①秋蝉 ②野鹤 ③冰壶 ④腊梅 ⑤芙蓉 ⑥浮云
15. 这首诗中写景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共15分。
材料一
①西方博弈论有著名的“囚徒困境”,这一困境源于两名囚徒之间的信任问题。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亦有一个土生土长的“范滂两难”,尽管这只是个体内心的选择问题。
②范滂(公元137至169)是东汉末期的名士,嫉恶如仇,刚直不阿,大义凛然,年方三十三岁,即死于党锢之祸。所谓“范滂两难”,是由范滂的一句遗言而来。他在临刑前告诉儿子:“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后汉书》卷六十七)以致陷入了要人作恶,恶不可作;要人行善,不得善终的人生两难。史笔接着写,“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③范滂年轻时“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但却最终沦为受害的数百名“党人”之一。他在狱中,曾与审案官员、中常侍王甫讨论过善恶问题:“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我想善待善行使大家同样清廉,嫉恶恶行使大家共知卑污,本以为这是朝廷所希望的,没想到竟然成为结党)他激愤地说:“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古人积德行善,可为自己谋取幸福;而今积德行善,却遭杀身之祸)这种感天地、泣鬼神的义愤与长啸,使得他的政敌、宦官王甫也为之所动。
④范滂的遭际或不幸,之于中国古代文明,无疑属于“负能量”,往往被视为“孤立事件”。然而,这类事件并不孤立,在二十四史里,就重复多次。南朝刘宋重臣刘湛被杀前在狱中见到弟弟刘素,感慨地说:“乃复及汝邪?相劝为恶,恶不可为;相劝为善,正见今日,如何?”(《南史》列传第二十五)南朝如此,北朝岂能独缺!北魏高官韦阆的孙子韦俊被杀时也曾感慨:“吾一生为善,未蒙善报;吾不为恶,今为恶终。悠悠苍天,抱直无诉!”(《北史》列传第十四)


展开余下试题  ⑤天津旧城隍庙戏台曾有一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生死轮回,善恶有报,最直接的精神来源是佛教。国人向来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其实,相对于宗教的精神世界,人世间更现实、更复杂。范滂的感慨,一方面表明范滂本人善恶分明、趋善弃恶的价值观,同时也表明范滂特别在意为善为恶,后果殊别。
  ⑥“性善”、“性恶”,从古今争论到中外,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灵魂深处仍然残存兽性与恶的本质。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反杜林论》)中国社会自秦至清,始终是一个皇权专制社会,而“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在中国古代,岳飞冤案为“范滂两难”提供了千古不磨的范本。虽然冥冥之中人们期盼“不是不报,时机未到”,然而,岳飞39岁蒙冤被害,彻底平反已在死后84年。而冤案的制造者赵构与秦桧,一个是皇帝,退位又做了二十多年太上皇而寿终正寝(享年80岁);一个是权奸,死后仍封王(申王)、赐谥(忠献)、立碑,备极哀荣。岳飞爱国,不得好死;君臣为恶,反得善终。这种“迟来的正义”,会让多少人望而生畏!
  ⑦如何解脱“范滂两难”的局限性?有人借助印度圣雄甘地的格言说,牺牲“没有报酬一词,入狱本身就是报酬。”“不经苦难,不能得到自由。”这些话与中国传统的“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些近似。不过,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不合“中国国情”。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中,几次入狱、绝食,竟能全身而退。而在东汉党锢之祸中,同为“党人”的李膺、范滂都是投案自首,都倾向于“非暴力”,然而,皇帝与宦官并没有放过他们。
⑧儒释两教都告诉人们,善行本身是一种人格,一种价值,一种尊严,一种满足,而不是一种功利,一种交易,一种回扣,一种报酬。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心态,选择人生价值、人生道路,不过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了狭隘的“种善得善、种恶得恶”的粗鄙化理解,从而以报之有无、报之早晚、报之善恶作为行善的前提与追求,显然是不合善之本义的。毕竟人们只能遵循人类社会的规律,而不能沿袭善恶循环的因果规律。志士仁人不应因善不果报,善而恶报,大善小报而怀忧丧志;即使遭遇恶报,也不必怀疑善的本身价值。且看所谓恶行善报的秦桧今在哉?永远跪在了岳飞像前而受人万世唾骂!
(选自安立志《范滂的两难》,有删改)
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文本第②段,范滂因陷入党争之祸徒遭陷害,他临刑前告诫儿子的话语大意为:我想让你干坏事,可是坏事是不能干的。我想让你做好事,可是我从未做过坏事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B. 范滂在狱中与王甫讨论善恶问题,表达了自己坚持正义却遭受政治陷害的悲愤之情和对自己行为的悔恨。其情感之真切,内心之痛苦,令人动容。
C. 文本第⑥段,作者引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论断,充分证明了从古至今人类的本质有恶的成份,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中包含着兽性,且和人性不可调和。
D. 作者以范滂的遭遇引出“善恶两难”的话题,以丰富的历史材料为依据,旁征博引,探讨了善与恶的相关问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文化性,给人以教益和启示。
17. 纵观全文,作者引用岳飞的事迹有怎样的作用?(3分)
材料二
东汉末,河北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疯起,朝廷乃派有名望的范滂前往按察。“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这是他发生麻烦的开始。在邪恶势力把持朝政,上下一起勾结搜刮百姓时,范滂想以一人之善行挽天下之颓势,岂可得乎?难怪他在举奏了二十多个权豪的丑行后,“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落得个挂冠而去的下场。
……
范滂也许后来清楚了,凭一己之德行不能救世;但他在恶势力的面前依然不屈不挠地抗争,他对恶的可能的最后胜利应该是有准备的。如果他一味地盲目地相信善的力量,那么至少他是不懂得历史的辩证法。正如茨威格在《异端的胜利》一文中所言:“在历史的编年上,要寻找故事里诗一般的公正是徒劳的。我们不得不适应历史乃是万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动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惩罚,又不报善。它总是把胜利分配给有权势者,任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范滂的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精神,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恢弘传统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脊梁的中国人”。……范滂为善而亡,其事千百年来犹能“使天下之士,奋迅感慨,波荡而从之,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堪称死得其所,而一班残害忠良的宵小之徒,虽得逞于一时,终被后人万世唾骂。这就应了中国另一句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自见分晓”!
(节选自胡泳《为善乎,为恶乎?——读<后汉书•范滂传>》)
18. 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材料一第⑧段划线句中“人类社会的规律”与材料二划线句中“历史的辩证法”是意义相似的概念。
B. 范滂在恶势力把持朝政时,仍然举奏二十多个权豪的丑行,由此可见他对恶势力的报复已经早有准备了。
C. 材料二高度评价了范滂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指出范滂的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对后世影响深远。
D. 材料二与材料一的结尾句异曲同工,两者都预示了善终将战胜恶的历史走向。
19. 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下列诗文与范滂的人格精神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B.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非存。(赵壹《刺世疾邪赋》)
C.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D. 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文天祥《绝笔书》)
20. 请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为范滂写一篇人物评传,将其刻于范滂雕像的台基处。(要求:整散结合,文白皆可,语言优美,80字左右)(6分)
六、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1-22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片段一
“父亲,什么叫做破产?”
“破产,”父亲回答说,“是最丢人的事,比所有丢人的事还要丢人。”
“那一定是罪孽深重啰,”葛朗台太太说,“我们的弟弟要入地狱了吧。”
“得了吧,你又来婆婆妈妈的,”他耸耸肩膀。“欧也妮,破产就是窃盗,可是有法律保护的窃盗。人家凭了琪奥默•葛朗台的信用跟清白的名声,把口粮交给他,他却统统吞没了,只给人家留下一双眼睛落眼泪。破产的人比路劫的强盗还要不得:强盗攻击你,你可以防卫,他也拼着脑袋;至于破产的人……总而言之,查理是丢尽了脸。”
这些话一直响到可怜的姑娘心里,全部说话的分量压在她
标签:北京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北京101中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