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19 2018-06-17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9]
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卷面书写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⑴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②俄倾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世有伯乐, 。(韩愈《马说》)
④是故 ,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⑤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北冥有鱼》)
⑥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
⑦ ,是鱼之乐也。(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⑧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处逆境仍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 。
⑵默写白居易《卖炭翁》一诗的前四句。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⑷题。(8分)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 ;中年读书,如 ;老年读书,如 。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致关重要。
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chuàng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quē,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Chuàng( )造 欠quē( ) 蕴 含( )
⑵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
⑶把下列句子准确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依次是 、 、 。(3分)
A.庭中望月 B.隙中窥月 C.台上玩月
3.下列各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冥有鱼》 庄子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B.《马说》 韩愈 唐代文学家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D.《虽有嘉肴》 《礼记》 儒家论著汇编
4.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B.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C.飞流直一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
5.八(1)班举行以“成长•和为贵”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和同学们积极参加吧!(13分)
⑴下列是“和”字的两种字体,请指出这是分别是哪一种字体。(2分)
A. B.
⑵班级准备进行成语大赛,要求搜集与“和”有关的成语,请你写出四个与“和”有关的成语。(4分)
⑶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其中蕴含的“和”的内涵。(3分)
A.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
浏览完整试题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
C.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 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心
⑷学校为响应国家“和谐社会•最美家庭”的活动,决定号召全体同学向两位“全国最美家庭”学习。下列是两位“全国最美家庭”介绍,请你认真探究以下材料,说说“最美家庭”“美”在何处?(4 分)
材料一:王华革,襄阳退休教师,一个重度智障儿的母亲,她与爱人用浓浓的父母亲情为孩子撑起了爱的天空,将孩子培养成“全国优秀特奥运动员”,并用大爱积极帮助周围的智障残疾人走上“特奥”之路,圆特殊家庭的幸福梦。今年,王华革家庭荣获了“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
材料二:沈建军,枣阳人,20 多年来,他和妻子一方面背着两个重度肢体残疾的儿子踏遍大半个中国,倾其所有为孩子求医问药;另一方面经常鼓励两个残疾儿子自强不息。在父母的激励下,沈小勇兄弟为社会各界创作了四五百首歌曲,还经常通过网络现身说教,鼓励像他们一样的残疾人勇敢面对现实,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年,沈建军家庭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最美家庭”“美”在:
二、阅读(55分)
(一)(19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怒而飞 ( ) ⑵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
⑶志怪者也 ( ) ⑷其远而无所至极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⑵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闻之,欣然规往
D.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9.文中大鹏是一种怎样的形象?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一形象的?(5分)
10.本文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3分)
(二)(18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⑵才美不外见( )
⑶食之不能尽其道( ) ⑷安求其能千里也(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3分)
14.文中千里马象征 ,伯乐象征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3)
15.如果你上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样做?(4分)
(三)(18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
【乙】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日:“欲速则不达。”孟子日:“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选自《修业之道》)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不知其旨也( ) ⑵ 然后能自强也( )
⑶教学相长也( ) ⑷怠心渐生(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B.虽有至道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驽马徐行弗间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D.必有成功之一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⑵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
19.下面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又名《小戴礼记》。
B.【乙】文“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是全文的中心句。
C.【甲】文“弗学,不知其善也”中的“善”是形容词作名词,是“好处”的意思。
展开余下试题
D.【乙】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为“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
20.说说甲、乙两文有哪些相同点?两篇短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分)
三、写作(55分)
21.请以“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①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⑴
①心忧炭贱愿天寒;②秋天漠漠向昏黑;③然后有千里马;④学然后知不足;⑤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⑥天下为公;⑦鯈鱼出游从容;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⑵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⑴创 缺 yùn ⑵致关 至关 ⑶B A C
3.C(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4.D
5.⑴A.篆书B.隶书。⑵示例:风和日丽 和舟共济 政通人和 春和景明⑶家庭和睦是国家安定的前提;上下团结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和谐能创造美。⑷关爱家人;奉献社会。
二
(一)6.⑴奋起;⑵迁徙;⑶记载;⑷尽。
7.⑴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⑵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8.B9.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10.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二)11.⑴有时;⑵表现;⑶喂养;⑷怎能
12.⑴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⑵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1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14.人才 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统治阶级) 怀才不遇的愤懑
15.示例: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到更好,并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别人能更好地发现自己,从而重用自己;同时,即使暂时没有被人发现自己的才能,也要心态平和,相信金子总会发光的。
(三)
16.⑴甘美;⑵自我勉励;⑶增长;⑷懈怠
17.C (C项中“徐”都是缓慢的意思。A代词,它/表推测;B最好的/到;D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
18.⑴因此,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⑵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反而先到。
19.D(此句正确断句应为“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
20.甲文和乙文的内容都与劝学有关,都运用了比喻说理。【甲】文单从学习的角度而言,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足中提高,在提高中弥补以前的不足;【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
附【乙】文译文:
勤勉没有别的方法,在于有恒心(持之不懈)而已。好马虽然善于奔走 ,却气力疲乏衰竭,中途就会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反而先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真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已然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略 (122.240.213.184)
上一篇:
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
下一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历史事件类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18学年部”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