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嗥鸣(háo) 秩序(dié) 彭湃(bài) 气冲斗牛(dǒu) B. 污秽(huì) 疮疤(chuāng) 愧怍(zuò) 深恶痛绝(wù) C. 霹雳(pì) 字帖(tiē) 徘徊(huái) 烟雾缭绕(rào) D. 校注(xiào) 竹竿(gān) 晌午(xiǎng) 潜移默化(qiǎn)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秩序(zhì),彭湃(pài)。C霹雳(pī),字帖(tiè)。D校注(jiào),晌午(shǎng),潜移默化(qiá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慷慨淋漓 鞠躬尽粹 狂澜 屏嶂 B. 目不窥园 峰芒毕露 安祥 祈祷 C. 历尽心血 妇儒皆知 震悚 侮辱 D. 锲而不舍 鲜为人知 元勋 高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鞠躬尽瘁,屏障。B锋芒毕露,安详。C沥尽心血,妇孺皆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小雅同学语文水平很差,平时写作文常常文不加点。 B. 我们做园丁的,为了这些花花草草起早贪黑,真是鞠躬尽瘁! C. 站在高处远眺花都最大的人工湖---花都湖,真可谓鬼斧神工啊! D. 特朗普首当其冲,唇枪舌剑,击败强大竞争对手希拉里,成为美国第58届总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C鞠躬尽瘁,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小心、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运用对象错误。D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 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C. 三月的九曲画廊真是徒步的好地方。 D. 为了避免安全事故不再出现,相关部门对校园进行了严格的安全隐患排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残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B自相矛盾。去掉“基本上”。D逻辑错误。把“不再”改为“再次。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5.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轻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 ④① B. ②③ C. ②① D. ④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根据第一空前所描写“炊烟”形态特点“浓重”一词比喻的相似点可判断应填④句,排除BC两项。再根据“淡的”即可判断第二空应填①句。
浏览完整试题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其反映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C. 《骆驼祥子》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 《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尼摩船长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体现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说法不正确。《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排名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7. 综合性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提出了“中国梦”,他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号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1)请你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梦”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中国梦”的内涵,说说你的“梦”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中国梦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2)我的梦:结合自己的情况,在自我天地里实现什么即可。 【解析】考查学生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目标的掌握和理解,这一目标是和中国梦相统一的,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实干和勤俭。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进行回答,表达清楚,叙述有条理即可。 8.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有错误的两项是 (______) A.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E.坐我西阁床,开我东阁门。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F.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A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C 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D 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里馆《王维》) 【答案】 (1). (1)D E (2). (2)①壮士十年归 (3).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 (4). ③散入春风满洛城 (5). ④弹琴复长啸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9.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愿为市鞍马《木兰诗》(________) (2)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________) (3)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骑”!《卖油翁》(________) (4)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________) (5)朔气传金柝《木兰诗》(________) 【答案】 (1). (1)买 (2). (2)不愿做 (3). (3)气愤的样子 (4). (4)同“勺” (5). (5)北方的寒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 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及鲁肃过寻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劳苦 D. 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答案】10. C 11. (1)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吴县的那个阿蒙啊!。 12. B 【解析】 10. 试题分析:C项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都是“推辞”之意。A前者“路过、经过”,后者“过错”。B前者“了解”,后者“看清”。D前者“益处”,后者“更加”。 点睛: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但”“涉猎”“见”“往事”“耳”“才略”“复”等字词的翻译。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主要是从描写角度来考查的。应该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故选B。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