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85  2018-07-11
标签: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5]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东阳中学2018年6月阶段考试卷
(高二语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社稷(jì) 阙如(quē) 可谏(jiàn) 被发左衽(rèn)
B. 击磬(qìng) 陋巷(lòu) 无谄(chăn) 矜而不争(jīng)
C. 觚哉(guā) 曲肱(gōng) 不悱(fěi) 一匡天下(kuàng)
D. 荷蒉(kuì) 便佞(nìng) 诲人(huǐ) 虎豹之鞟(guò)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 矜而不争jīn C觚哉gū 一匡天下kuāng D诲人huì 虎豹之鞟kuò)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聚敛 祸起箫墙 驷不及舌 周而不比
B. 孝悌 犯上作乱 死而后己 言不及义
C. 切磋 分崩离析 不愤不启 举一反三
D. 弘毅 箪食陋巷 无所不致 以直报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萧 B 已 D至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个曾被认为有教无类、不堪造就的孩子,在本次国际钢琴比赛中竟然脱颖而出。
B. 本唱片于斯韦特拉诺夫辞世十周年之际发行,女中音霍奇森和指挥大师已经先后告别人间,成为名副其实的绝唱。
C. 屈原离世两千多年,我们应铭记他的可贵精神和人格,在传统节日氛围逐渐淡化的严峻形势下,恢复传统“端午味道”仍是任重道远的责任。
D.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政府干部改变了以往侃侃而谈、述而不作的作风,收到群众的称赞。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望文生义。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和后面的“责任”重复。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望文生义。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必须在全党深入开展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B.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C. 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D. 当很多人都不看好中国男足的时候,队员和教练在此次亚洲杯出征仪式上却流露出超强的自信心,这是他们为彻底改变男足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而表露的基本态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句式杂糅,“围绕以……主要内容”杂糅B项搭配不当,“提高……特色”不当,改为“打造……特色”或“提高……水平”。项语序不当,应把“创新思路谋投资”调至“必须”后面。C项语序不当,将“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与“ 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位置互换。(3分)。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孔子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德行,才智,个性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B. 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合于仁道的(真理),即使生前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启发他们沿着他的足迹前进。


浏览完整试题C. 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情欲、德性、理智,德性是调节情欲与理智的杠杆。情欲强而理智弱则流于放荡,理智强而情欲弱则失于冷酷。
D. 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可以作为孔子的写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根据词语或句子之间的性质和关系来确定如何使用的。A项,错在“德行,才智,个性”。三者是并列关系,故应改为“德行、才智、个性”。B项,错在“合于仁道的(真理)”。正确的是“合于仁道(真理)的”。C项,错在“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情欲、德性、理智,”本句是一句完整的话,句末应用句号,即正确的是“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情欲、德性、理智。”综上,本题应选D项。
点睛: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点号的用法如下: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冒号:句子内部标点,用在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①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②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③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6. 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要求有细节描写,富有文采,不超过100字。
【答案】阳光暖暖的,矮墙边奶奶正拉着孙子学步。孩子裹着厚厚的棉衣,像一只小熊,扶着墙走得摇摇摆摆,不停发出“咿咿呀呀”的笑声,眸子中满是天真与执着;老奶奶始终弯腰护着孩子,脸上漾着慈祥的微笑。墙头的一枝梅花似乎被这场景吸引,偷偷探出身来,娇嫩的花朵缀在枝头,星星点点,散发出阵阵清香。
【解析】试题分析:扩展语句的题目有词语型扩展、句子型扩展、话题性扩展,句子型扩展注意两次成句,句子型扩展注意添加相应的修饰成分,话题性扩展注意围绕话题,展开想象。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一般扩展语句都要修辞的要求,注意把握。此题属于词语扩展,和足以写出意境。
7.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道之以政 B. 吾其被发左衽矣
C.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D. 子钓而不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道——导,B被——披,C孙——逊。
8.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B. 孔子沐浴而朝
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丈人:老人,B沐浴:换衣服,D以为:以之为。
9. 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方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 由也兼人,故退之 B. 己欲立而立人 C. 耻恶衣恶食者 D. 则修文德以来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看不起,意动用法,其余使动用法。
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10. 下列句子句式不一样的一项是
A. 又何加焉 B.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C. 君子哉若人 D. 甚矣吾衰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宾语前置句,其余主谓倒装句。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求也退,故进之
B. 不义而富且贵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C. 以吾从大夫之后 而谁以易之
D.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答案】B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这就像一个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而阴阳又是互根的。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彼此转变。在古人心目中,不论有多少事物,不论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一个东西贯通,这就是“道”,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一”,佛教华严宗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汉代河上公注的《老子》很有意思,他认为老子的很多道理,既可以用在治身上,也可以用到治国上。“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对人体的认识运用到政治这个集体上。范仲淹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人生志向,也早已成为千古佳话。
中国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为什么要讲“中”?因为“中”就是事物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偏差。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的、相对而言的。在这个时间地点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个时间地点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平衡。近代哲学家章太炎讲到,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相对来讲是静止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细致的精确的静态的分析;中国哲学关注人,人世间的事情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不可能用静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整体把握。
中国文化主张自然合理。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这就是自然合理。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是万事万物的本然状态。从大禹治水到李冰治理都江堰,指导思想就是顺其自然、自然合理。大禹治水,看到水总是要往下流,就疏通河流,让水能够顺畅地流下去,所以水就治好了。李冰看到水是波动的,就不用死的、硬的坝栏,而是用竹篓子装上石头,放在那里,随着水的波动,它也会起伏。汶川地震中,新修的钢筋水泥的水坝都震坏了,而李冰留下的装着石头的竹篓子却没有坏。顺其自然的思想,可以适用于一切方面,适用于人身,适用于社会,也适用于整个大自然。大自然本身也在不断调整,我们要顺应它本身的发展趋势,帮助它取得平衡,而不是去破坏平衡。


展开余下试题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荀子曾引用《尚书》中的“维齐非齐”来谈他对平等观念的理解,认为要达到社会的平等,就必须“非齐”;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对待的话,那当然就“不齐”了。究竟是“齐”还是“不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维齐非齐”4个字背后蕴涵着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先秦儒家讲“维齐非齐”,宋明理学家讲“理一分殊”,其根本精神指向是一致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对“理一分殊”哲学思想的形象化表达。
1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然合理是中国人思维的三大特征,也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
B.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所以可以成为范仲淹的人生志向并获得广泛认同,是因为中国人有将对人体认识运用到政治集体的传统。
C. 中国文化强调动态平衡,是因为哲学更关注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人生,也主张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
D. 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一”,虽然“道”的具体语境和涵义不同,但在复杂现象中寻求贯通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
13. 根据文意,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 B. 中西哲学思维方式比较
C. 中国哲学思维的辩证思考 D.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底蕴
14.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的理解。
【答案】12. B 13. D
14. 中国文化认为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而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所以要维护社会的公平就既要顺应事物的共性,也必须要尊重事物的个性。如果用统一量化的标准去规定,就有悖自然合理,反而达不到公平的目的。
【解析】
12. 试题分析:强加因果,见第一段“汉代河上公注的《老子》很有意思,他认为老子的很多道理,既可以用在治身上,也可以用到治国上.‘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对人体的认识运用到政治这个集体上.范仲淹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人生志向,也早已成为千古佳话”。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强加因果。
13. 试题分析:首先阅读全文,把握每段的内容,再逐项进行判断.A、B两项只概括了第一段的内容;B项内容在原文中并没有涉及;D项很准确地概括了全文的中心内容,故选D。
14. 试题分析:首先要通读全文,然后确定答题区域,再进行筛选概括.可主要抓住最后两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抓住关键句“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这就是自然合理”“ 我们要顺应它本身的发展趋势,帮助它取得平衡”“ 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 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对待的话,那当然就‘不齐’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榆木书桌
李汉荣
①看得出来,它上面还有斑斑点点的残漆。数百年前,我的先人曾仔细为它上漆、打蜡。一方柔和的亮光,使这户耕读人家,能随时拂去劳作的倦意,伏案捕捉内心的光线;那幽幽木香,让平淡的日常生活,缭绕着别样的气息。
②后来,漆渐渐磨损、脱落,固执的时光之蝉,终于挣脱蝉衣,鸣叫着向远处飞去,在逐渐黯淡下来的记忆的房间,它笃定地站着,依旧保持着儒雅的姿势。它平淡的容颜,呈现着素朴的木质,也折射着我先人本色的品行。
③我的祖父曾伏在它的上面,我的祖父的祖父都曾伏在它上面,我的先人们一直伏在它的上面,读易读史,诵经诵诗,画春画秋,记人记事,写情写义。当时,画眉在田野点染春泥,燕子在梁上朗诵农谚,鸟儿们远远近近地插嘴,也在旁注着古奥的文字。线装的孔孟偶尔出现残页,于是在桌上被仔细装订。那湿润的呢喃,也被装订在书页里了,古意夹着新意,经声和着鸟声,书香叠着稻香,耕读的日子就有了日上三竿的欢喜。
④有时,疾病和悲苦随秋雨袭来;有时,离散和夭折,兵戈和马蹄,冷不防打断严谨的农历,桌上摊开的祖传方子,就及时做些加减。不大的桌面,望闻问切着广袤民间的病苦,有的减轻了,有的治愈了,而有些暗疾,则像腐殖土一样沉淀下来,催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秘方和偏方,那是特有的民间异禀和草根智慧。谁能从桌上细密的纹理,取出几百年前疾病的叹息和药草的气息?
⑤此时,我在桌面靠右的一角,看见了一个小小的虫孔,那是一只什么虫儿打凿的工程?蚂蚁?木蜂?钻木虫?装死虫?很可能是装死虫吧。我愿意它就是一只装死虫。那时,榆树还生长在明朝的原野,几个贪玩的孩子轮番爬上榆树,其中有一个就是我的祖先,他爬上来了,坐在枝杈高处,手搭凉棚,眺望村庄的春天,眺望远山的青黛,顺便打量炊烟和人生的去向。就在这时,离他不远的一只虫儿也坐在树的肩膀眺望和打量,眺望葱茏的宇宙,打量榆树的味道。虫儿发现了他,一阵颤栗抽搐之后,它立即假装死过去了。就这样,虫儿躲开了一个顽童,也躲开了可能的伤害,我们可以理解是虫儿礼让了他,礼让高大的“神灵”占据更多的树木和更多的宇宙。但他没有看见这谦卑礼貌的虫儿,他只看见树身上一条静止的暗黑色疤痕。虫儿的机智死亡,使数百年前的那个下午变得异常安静和仁慈,附近庙里的钟声连着响了六下,报告慈航普度,众生平安。
⑥而当我的祖先和他的小伙伴们呼喊着溜下榆树,装死的虫儿立即复活了,它继续它的神圣工程,它连续七天七夜凿啊钻啊,它吃住都在这庄严的工地,它一定要为自己短暂辛苦的一生,打凿一条连接永恒的通道,它一定要用隐秘的艺术手法,记载自己的梦境和心迹。
⑦它以天真的智慧和精细的工艺,终于开凿了一个曲曲折折的时空隧道,把数百年前它的那次冒险经历,把它与孩子们相遇的故事,把原野的阳光、鸟声、草木香气和附近庙里的经声钟声,庄稼地里男人们对唱秧歌的粗犷声音,铁匠铺里叮叮当当锻打农具的声音,老牛寻找牛崽的哞哞声,鸡鸣狗叫的声音,集市传来的叫卖的声音,村口母亲们高一声低一声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以及缭绕在树上的我的祖先衣服和身体的气息,他们用力爬树划在树上的手指印痕,他们坐在树杈上哇啦啦对着远方呼叫的声音——细心的虫儿把这一切都收藏在它开凿的时空隧道里——
⑧此时此刻,我悚然一惊,终于知道,我伏在这古老书桌上,其实一直守在这个洞口,一直在眺望深不可测的时光……
——节选自李汉荣《时光的收藏》,原载《人民日报》
15. 根据开篇两段的内容,概括榆木书桌的特点。
16. 作者由眼前的榆木书桌想到了哪些历史场景?赋予了榆木书桌怎样的内涵?
17. 第⑦段写道:“细心的虫儿把这一切都收藏在它开凿的时空隧道里。”这样小的虫孔能收藏这一切吗?为什么?
18. 本文构思巧妙新颖,匠心独运。试分析作者为什么把收藏时光的主体安排为一只虫子?
【答案】15. 历史悠久,斑驳残损,笃定儒雅,平淡素朴。
16. (1)作者由眼前的榆木书桌想到了:①先人伏桌耕读;②先人伏桌望闻问切着广袤民间的病苦;③祖先在树上眺望炊烟和人生,遇见虫子;④“装死虫”打凿时空隧道。(2)榆木书桌象征着时空隧道,收藏着祖辈先人的生活、生存智慧、内心仁慈以及其他一切历史生命的痕迹。
17. 能。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开想象,借助虫眼把先辈的生活生存经历与智慧复活并摄入虫孔,把无限的时空收藏于微小的虫孔之中,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合理的。


展开余下试题18. (1)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虫子凭着智慧开凿孔洞记载了自己的梦境和心迹,让生命留在时光中得以永恒,以小衬大,举重若轻,突出了时光的可贵和收藏的意义;(2)借虫子的眼睛与经历,把先人的各种为生命生存与自然共处、朴素而艰辛的生活故事摄入虫孔,视角独特巧妙,使得叙述亲切之至;(3)赋予虫子以人类的智慧,把虫子卑微生命的分量提升到与人平等的地位,增加了生命的厚重感,加深了文章的哲理性。
【解析】
15. 试题分析:题干中确定了信息筛选的区间在前两段,体现榆木书桌特点的词语一般是形容词,如“斑斑点点”“残”“幽幽”“磨损脱落”“笃定”“儒雅”“平淡”“素朴”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数百年前”体现了书桌的历史悠久。学生综合这些词语来进行概括。
点睛: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第一问在文章的第3—7段中,作者由眼前的榆木数轴联想到了一系列和先人有关的活动,第3段回忆了先人们读书的场景,第4段写了先人们在几百年前关注着人间的疾病和悲苦,第5段写了先人爬上榆树“眺望村庄的春天,眺望远山的青黛,顺便打量炊烟和人生的去向”,在此时发现了智慧的虫儿第6—7段写这只虫儿“开凿了一个曲曲折折的时空隧道”文本阅读答案 榆木书桌李汉荣①看得出来,它上面还有斑斑点点的残漆阅读答案。第二问分析榆木书桌的内涵,它就像时光隧道一样,是历史的见证人,见证了先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存智慧。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小的虫孔能够收藏这一切。这句话表达的是以小虫为见证人来展示先人的生活状况,把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进行浓缩,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道题可以从表达技巧、塑造形象和突出主题等角度来分析。这篇散文作者是借助榆木书桌来回忆先人的生活,在写作手法上选取了一只虫子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赋予虫子以人的智慧,从虫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得出生命的体悟。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二)
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庄子•知北游》)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大宗师》
19.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道家不同的生死观。
20. 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儒家生死观或道家生死观的现实意义。
【答案】19. 儒家的生死观是以道德为核心的,认为生命固然珍贵,但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仁义或道义。道家的生死观是以自然为追求的,生死都是自然规律。
20. 儒家道德主义的生死观有助于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进取,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价值;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道家的观点闪耀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现象,正确处理生死问题,消除对死亡的焦虑,坦然面对死亡。
【解析】
19.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文段中的句子“有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者也”“是天地之委顺也”“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进行概括;
..................
点睛:注意根据材料的内容,提出观点,然后用知道内容和材料的内容加以论证即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1.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原则。
22.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 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21. 适中交往(适度交往、中庸)
22. 同意。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是认为君子要有“仁德”之心,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味追名逐利。这个观点与现代社会的竞争要求不仅不矛盾,反而能促进社会的良性竞争。
【解析】
21. 试题分析:根据“君子周而不比”“君子矜而不争”“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就可揣摩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类似题目选择同意是最好选择。因为这样的观点符合儒家的思想,也和当今提倡的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23.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两句用了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种表现手法。
24. 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
【答案】23. (1). 衬托 (2). 用典
24. 不正确。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隐居环境的幽静和隐居生活的闲适,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 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 “午枕”一句表现出词人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听朝鸡”,给人恍如隔世之感。“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已老。“茫然忘了邯郸道”运用了典故,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已生茫然之情。
【解析】
23. “忽忆故人今总老”,反衬自己之已老。而此时贪爱闲话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作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见唐沈既济《枕中记》)。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
24. “午枕觉来闻语鸟”一句,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这并非久静思动,却是绚烂归于平淡后常有的心理反应。其比较的结果,马上的鸡声还是比此时枕上的鸟声动听。
四、课内文言文翻译与诗文默写
25. 翻译下面一个课内文言句子
鸟兽不可
标签: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东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