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04  2018-07-1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该怎么对新经济进行“聪明的监管”
匡贤明
据央视报道,纵观近十年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互联网、供应链服务等新经济企业群发展迅猛。这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经济发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动力之一。过去几年,依托于巨大的市场,我国新经济发展迅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三新”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电商等某些领域的新经济也引发了各方对垄断的争议,虚拟货币等某些领域新业态风险防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经济发展势不可挡,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聪明的监管,实现创新驱动、公平竞争、风险防范的均衡。
首先应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市场监管的范畴中,深入研究新经济的监督内容。
新经济发展中的聪明监管,一方面对新经济、新事物要有一定的耐心。新经济发展有很多新的情况是以前没有遇见的。传统的监管理论、监管工具能不能适应新经济,需要有一个观察和判断的过程。
以电商为例,2016年有一家电商企业在B2B领域市场规模占比为43%,第二名仅为7.5%。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垄断。原因在于当前评定垄断的标准,主要是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即市场占有率。
然而,新经济大都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业态,BAT等都有对中小企业开放的平台,是一种产业生态,初创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孵化、发展。这不同于传统的有明确边界的企业,市场份额是不是界定新经济垄断的有效指标,如何判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到监管范畴中。新经济的发展,有新的特征,但不意味着可以游离于市场监管之外,脱离监管的视角,否则容易出现某些风险。
比如,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监管滞后,导致了不少P2P平台出现问题,一定程度地冲击了金融安全。因此,对新经济,既要监管,又不能匆忙下垄断的结论。
其次,尽快建立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做到“会监管、能监管”。客观看,我国当前的监管体制,还主要是适应于传统的工业化阶段,面对新经济、新业态的新特征,原有的市场监管思路、监管工具难以适用,“不会监管、不能监管”的矛盾突出。
比如,目前大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如何界定大数据的产权,如何保障大数据的安全,成为市场监管的重点,但这方面还没有完全破题。再比如,现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里没有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行业,这就造成了营业执照办理时登记困难,也导致“三新”统计与监管面临挑战。
因此,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建立新的市场监管体系。比如,探索政府与平台相互协调的监管体系,赋予平台相应的监管权限,构建“政府监管平台,平台监管企业”的格局。这一点,在电商领域尤其重要。否则平台治理假货会面临诸多挑战。再比如,适应“大智云移物”的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聪明的监管,要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
最后,把数据安全问题作为聪明监管的重点。新经济以数据为动力,没有数据就谈不上新经济。但目前在数据监管的体制上,还有很多挑战。
比如,数据分散的问题、数据安全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已经出现了这方面的乱象。比如,消费者的个人数据在市场上被销售牟利。聪明的监管,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数据安全,既保障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也保障企业和个体的数据安全。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新京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表现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互联网、供应链服务等新经济企业群发展迅猛。
B. 建立监管,实现创新驱动、公平竞争、风险防范的均衡是新经济发展的关键。
C. 加快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需要一方面对新经济、新事物有一定的耐心。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到监管范畴中。
D. 现行经济监管体制,依旧是传统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所以要使经济得到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文以层进式论证方法为主,详细解读了怎样建立新经济市场监管体系。
B. 文章在每个监管办法提出的时候,都运用到了例证法,举例说明如何准确有效的实施本层次所论述的监管手段。
C. 本文事实清楚,大量罗列数据,论述方法多样化,让读者生动感知文章内容。
D. 一旦将数据安全作为了聪明监管的重点,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个人信息,并且也保障了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将新经济纳入市场监管之后,针对冲击金融安全的P2P平台,将面临被大面积取缔,查处。
B. 新经济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业态,有些新经济业态不同于传统的有明确边界的企业,如何通过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判定该企业是否存在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需要进一步研究。
C. 加快适应新经济特征的市场监管后,如何界定大数据的产权,如何保障大数据的安全,这一难题将迎刃而解。
D. 适应“大智云移物”的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聪明的监管,要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这一切都需要把数据安全作为监管重点,以之为前提。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试卷分析:张冠李戴 原文应为新经济发展中的聪明监管,需要一方面对新经济、新事物有一定的耐心。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把新经济纳入到监管范畴中。
2. 试卷分析:A原文为并列式,而非层进。B各段的例证法并非都为解读提出来的监管手段,而是举例说明现在存在的问题。C原文并未大量罗列数据。
3. 试卷分析:从选项设置来看,四个选项所涉及的信息全来自文段,梳理选项可以找出,再将找出的信息与选项内容一一对照,很容易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A项文中说该如何对待P2P这样的金融平台,针对这种新经济形式,既要监管,又不能匆忙下垄断的结论。C项无中生有。原文未说问题将得到解决。D项移花接木“这一切都需要把数据安全作为监管的重点,以之为前提”错误。
点睛:理解概念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野外理发处 丰子恺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我凝神纵目,眼前的船窗便化为画框,框中显出一幅现实的画图来。这图中的人物位置时时在变动,有时会变出极好的构图来,疏密匀称姿势集中,宛如一幅写实派的西洋画。有时微嫌左右两旁空地太多或太少,我便自己变更枕头的放处,以适应他们的变动,而求船窗中的妥帖的构图。
平日看到剃头,总以为被剃者为主人,剃者为附从。故被剃者出钱雇用剃头司务,而剃头司务受命做工;被剃者端坐中央,而剃头司务盘旋奔走。但我看来,适得其反:剃头司务为画中主人,而被剃者为附从。因为在姿势上,剃头司务提起精神做工,好像雕刻家正在制作。听说今春杭州举行金刚法会时,班禅喇嘛叫某剃头司务来剃一个头,送他十块钱,剃头司务叩头道谢。若果有其事,我想当他工作的时候,“活佛”也是默默地把头交付他,任他支配的。被剃者不管是谁,都垂头地坐着,忍气吞声地让他弄。纯粹用感觉来看,剃头这景象中,似觉只有剃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因为他无声无息,呆若木鸡;全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无自主之权。独有被剃头的人一声不响,绝对服从地把头让给别人弄。因为我在船窗中眺望岸上剃头的景象,在感觉上但见一个人的活动,而不觉得其为两个人的勾当。我很同情于这被剃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处处给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头去。这种身体的不自由之苦,在照相馆的镜头前面只吃数秒钟,犹可忍也;但在剃头司务手下要吃个把钟头,实在是人情所难堪的!我们岸上这位被剃头者,耐力格外强:他的身体常常为了适应剃头司务的工作而转侧倾斜,甚至身体的重心越出他所坐的凳子之外,还是勉力支撑。我躺在船里观看,代他感觉非常的吃力。人在被剃头的时候,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而做了被人玩弄的傀儡。
我想把船窗中这幅图画移到纸上。起身取出速写簿,拿了铅笔等候着。等到妥帖的位置出现,便写了一幅,放在船中的小桌子上,自己批评且修改。这被剃头者全身蒙着白布,肢体不分,好似一个雪菩萨。幸而白布下端的左边露出凳子的脚,调剂了这一大块空白的寂寞。又全靠这凳脚与右边的剃头担子相对照,稳固了全图的基础。凳脚原来只露一只,为了它在图中具有上述的两大效用,我擅把两脚都画出了。我又在凳脚的旁边,白布的下端,擅自添上一朵墨,当作被剃头者的黑裤的露出部分。我以为有了这一朵墨,白布愈加显见其白;剃头司务的鞋子的黑在画的下端不致孤独。而为全图的主眼的一大块黑色——剃头司务的背心——亦得分布其同类色于画的左下角,可以增进全图的统调。
船主人给十个铜板与小杂货店,向他们屋后的地上采了一篮豌豆来,现在已经煮熟,送进一盘来给我吃。看见我正在热心地弄画,便放了盘子来看。“啊,画了一副剃头担!”他说:“小杂货店后面的街上有许多花样:捉牙虫的、测字的、旋糖的,还有打拳头卖膏药的……我刚才去采豆时从篱笆间望见,花样很多,明天去画!”我未及回答,在我背后的小洞门中探头出来看画的船主妇接着说:“先生,我们明天开到南浔去,那里有许多花园,去描花园景致!”她这话使我想起船舱里挂着一张照相:那照相里所摄取的,是一株盘曲离奇的大树,树下的栏杆上靠着一个姿态闲雅而装束楚楚的女子,好像一位贵妇人;但从相貌上可以辨明她是我们的船主妇。大概这就是她所爱好的花园景致,所以她把自己盛妆了加入在里头,拍这一张照来挂在船舱里的。我很同情于她的一片苦心。世间颇有以为凡画必须优美华丽的人,以为只有风、花、雪、月、朱栏、长廊、美人、名士是画的题材。我们这船主妇可说是这种人的代表。我吃着豌豆和这船家夫妇俩谈了些闲话,他们就回船梢去做夜饭了。


展开余下试题 (有删节)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丰子恺是文人与画家集于一身的儒者,文章“文中有画”,描绘了理发司务的理发技艺和过程,显示了作者迥乎寻常的眼光。
B. 作者把“船窗”当作“画框”,置身于剃头司务的生活中,近距离观察,通过极其平凡的画面,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生活哲理。
C. 文章取材于生活的凡常之人,凡常之物,如写生一般,将这些凡常的人和事,通过文字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人历历在目之感。
D. 文章语言明快朴实、幽默隽永,视角独特,简单的故事中充满了童真,充满了禅意,充满了生活情趣,更充满了人之真性情。
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来结构文章,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答案】4. B 5. ①在理发时,无论贵贱,都会失去自由,任由人摆布。②在生活中,低贱的人物也会有机会摆布别人,高贵的人也会有被别人支配的时候。(第①点2分,第②点3分。)
6. ①剃者与被剃者的对比,以被剃者的呆木来表现剃者的技艺,揭示了生活之理。②“我”与船娘艺术观的对比,以船娘的“优美华丽”的审美观突出了“我”的“质朴”、生活化的审美艺术观,揭示出艺术之理。
【解析】
4. 试卷分析:作者并没有“置身于剃头司务的生活中”,而是从远处客观地观察人物,客观地描写人物和事件,所以B项错误。
5. 试卷分析:理解句子本意时,抓住关键词“失却人生的自由”“傀儡”,傀儡意为不能自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根据上文意思,转换为“摆布”。深层含义应从理发师和被理发者两个角度思考,结合上文“班禅喇嘛剃头”的事例理解为“在生活中,低贱的人物也会有机会摆布别人,高贵的人也会有被别人支配的时候”。
6. 试卷分析:文章设计了两组对比来结构全篇,第一组剃者与被剃者的对比,以被剃者的呆木来表现剃者的技艺,揭示了生活中的道理。第二组把我”与船娘艺术观的对比,以船娘的“优美华丽”的审美观突出了“我”的“质朴”、生活化的审美艺术观,揭示了艺术上的道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07日第2版)
材料二: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
材料三: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余下试题A. 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
B. 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C. 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
D.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重要。
B. 材料二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发生命力。
C. 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就是要亲近群众。
D. 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高,表明现在很多人愿意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E. 张一清厦门出差时体悟到现在出版的书太多,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9.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
【答案】7. C 8. AD
9. (1)中高考要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教育改变传统文化的讲授灌输方式
(2)传承传统文化,要赋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3)青少年要多读书,不能用碎片化阅读取代书籍的阅读。
(4)社会要加强对民众的阅读引领。
【解析】
7. 试卷分析:“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原文不符,所以C项错误。
8. 试卷分析:B “就能”太绝对;C“也就是要亲近群众”错,亲近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E“必须有读书会这个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错。
点睛: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9. 试卷分析:本题考查对重要概念传承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其传承方式的概括。在读懂文段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中考高考的重视程度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本身要赋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青少年阅读传统文化的要求,社会对民众阅读兴趣的引领和推介上要重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魏谟,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徵贤,诏访其后,汝士荐为右拾遗。谟姿宇魁秀,帝异之。
邕管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比昌龄专杀不辜事迹暴章家人衔冤万里投诉狱穷罪得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今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不见其可。”有诏改洪州别驾。御史中丞李孝本,宗室子,坐李训事诛死,其二女没入宫。谟上言:“陛下即位,不悦声色,于今十年,未始采择。数月以来,稍意声伎,教坊阅选,百十未已,庄宅收市,沄沄有闻。今又取孝本女内之后宫,宗姓不育,宠幸为累,伤治道之本,速尘秽之嫌。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帝即出孝本女。
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徵,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
俄为起居舍人,帝问:“卿家书诏颇有存者乎?”谟对:“惟故笏在。”诏令上送。郑覃曰:“在人不在笏。”帝曰:“覃不识朕意,此笏乃今甘棠。”帝因敕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曰:“两省属皆可议朝廷事,而毋辞也!”帝索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谟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讳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
大中十年,以平章事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久疾,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赠司徒。
(节选《新唐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比昌龄专杀不辜/事迹暴章/家人衔冤/万里投诉/狱穷罪得/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
B. 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比昌龄专杀不辜/事迹暴章家人/衔冤万里投诉/狱穷罪得/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
C. 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比昌龄/专杀不辜/事迹暴章/家人衔冤/万里投诉/狱穷罪得/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
D. 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比昌龄/专杀不辜/事迹暴章家人/衔冤万里投诉/狱穷罪得/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以及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前三甲都叫进士及第。
B. 《贞观政要》是一本政论类史书,作者为唐代吴兢,主要记载了唐太宗在为的二十三年中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该书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来君主以为借鉴。
C. 教坊,唐时禁中教习音乐的机构,属太常寺,后在京都设置左右脚放使,长俳优杂技,教习俗月,在宋、金、元各代亦设置教坊,李煜词中曾有“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的诗句。
D. 文中的“贬”“徙”“改”“降”“敕”都与官员的调动有关,都是贬官的意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谟忠于职守。因为其先祖魏徵的原因被刺史杨汝士推荐作了右拾遗,敢于在日常中指出皇帝的政策失误,匡扶正义。
B. 魏谟有慈悲心怀。有李氏宗族之女因罪被纳入后宫,为了让皇帝顾全大局,他借口同宗不育,让文宗将两名宗族女子释放出宫。
C. 魏谟敢于进谏。教坊有人因为擅长音乐,被任命为扬州司马,他坚持进谏,认为不可,最后该名乐工被降为润州司马。
D. 魏谟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当皇帝向他索要起居注时,他严词拒绝,并指出皇帝的一应得失,都应严格记载,秉笔直书,最后皇帝尊重了他的意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2)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
【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教坊有乐工擅长创制新声,变革音律,宣旨授予他扬州司马。大臣进奏说:“扬府司马官品很高,不适合授予乐官。”文宗有意偏袒他。(2)陛下只要是行事正确,就不要担心微臣不记载。如果陛下所做的事有错误,即使我不记载,天下的人会记载下来。
参考译文:
魏谟字申之,巨鹿人。在文宗太和七年(833)考中进士。同州刺史杨汝士做长春宫巡宫,文宗读到《贞观政要》,想到魏徵的贤德,下诏寻访他的后人,杨汝士举荐魏谟为右拾遗。魏谟风姿昂扬,身材高大挺拔,文帝深感诧异。
  在此之前邕管经略使董昌龄冤杀了录事参军衡方厚,因而贬官为溆州司户。不久又调任硖州刺史,魏谟上疏评论说:“帝王发布号令施恩,赦免有罪的人,只有故意杀人的不赦。近来董昌龄专门杀戮无辜,事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吉林省实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