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716 2018-07-23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6]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蓼庄图记
[清]戴名世
余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慨然有遗世之思。说者谓渊明生当晋、宋之际,志欲弃尘离垢,高举远引,托而为此记,非真有是事。今以蓼花庄观之,则夫幽岩深谷、灵区异境、隔绝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
蓼花庄地近束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①幽深,人迹之所不到。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②,浑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居人自其始祖迄今,无一识字读书。县吏一来征租,信宿③尽收而去。子孙历世无一入城市,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凡嚣竞凌害④、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其山川风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赵间一桃花源也。
给谏赵恒夫先生罢官居京师,岁戊辰、己巳间始闻其绝境,穷搜得之,构屋筑圃于其间。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其地昔无网罟,河鱼肥美,人不知食。先生结网得鱼,嗣后多有食鱼者矣。先生寻还京师,然抗怀高寄⑤,尝书苏文忠诗于壁曰:“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身藏。”是先生视京师犹之乎蓼庄也。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使善画者为之图。余尝披图,见其群山矗立,高入云表,浮青飞翠,千叠万重,而烟波浩渺,蓼花弥望无际。
呜呼!余久怀遁世之思,嗟宇宙无所为桃花源者,何以息影而托足?不意人间复有之。昔者武陵渔人既出,迷不复能入。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余得以相从终老于其间,先生其许我乎!
(节选自《戴名世散文选集》)
【注】 ①奥阻:腹地险要。②淳淳闷闷:淳朴笃诚不开化。③信宿:两三日。④嚣竞凌害:嚣竞,为求功名利禄而喧闹奔走;凌害,欺凌伤害。⑤抗怀高寄:高尚的情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慨然有遗世之思 遗:抛弃。
B.居人自其始祖迄今 迄:直到。
C.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 置:购置。
D.先生其许我乎 许:答应。
解析:C项,“置”的意思是“放在一边,弃置”。
答案:C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
B.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
C.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
D.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
解析:首先疏通句子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句中的“之”“由是”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人认为“桃花源”是陶渊明因有所寄托而想象出来的,世间并不存在,而作者相信世间有桃花源一样的地方。
B.蓼花庄距离京师三百余里,民风古朴,那里的居民原先不读诗书,不求名利,甚至不知种稻、捕鱼等事情。
C.蓼花庄能成为一方净土,是因为当地官府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作者借此隐含了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祈盼。
D.本文起笔于《桃花源记》,末段又以“武陵渔人”与之呼应,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浏览完整试题
解析:C项,“当地官府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和“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祈盼”原文找不到根据。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句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桑麻”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植桑麻。“映带”,从《兰亭集序》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知其意义。“里”,里巷。“居”,居所。“焉”,那里。“葛巾藤杖”,名词活用为动词,头上戴着葛巾,拄着藤杖。“竟”,直接。
参考答案:(1)当地林边山麓广泛种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婚女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
(2)现在先生有房屋在那里,不会有迷失道路的担忧,可以戴葛巾,拄藤杖,轻松快乐地直接前往。
【参考译文】
我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叹不已,不禁产生了弃世隐居的念头。评说的人认为陶渊明生活于东晋与南朝刘宋之间,内心想要抛弃肮脏的尘世,隐居避世,有所寄托而写成了这篇记,并非真有这样的事。但如果从今天的蓼花庄来看,那么那些山谷幽深、环境优美、与世隔绝的地方,原来世上也并非没有。
蓼花庄位置靠近束鹿,距离京城三百多里远的路程,那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要,山谷幽深,外人很少到达。那里的居民有一千多户,淳朴笃诚不开化,浑然是上古之人的样子,当地林边山麓广泛种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婚女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居民从他们的始祖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识字读书。县里的官吏一来收租,两三天就可以收完回去。历代子孙没有一人到过城市,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世上那些争名夺利、欺凌伤害、偷盗诉讼、争强斗胜之事,亲人离别、孤苦远行的痛苦,祖祖辈辈传了数十代,从来没有听说过。那里的山川风景、民风民俗,简直就是一个存在于燕赵之间的桃花源。
给谏赵恒夫先生罢官之后住在京城,到了戊辰、己巳年间才听说有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于是尽力寻找,终于找到,并在那里建房子、筑园圃。以前,那里的居民不懂得种植水稻,赵先生说这里土地多水,适合种植水稻,便教他们种植水稻的方法,从此那里种植出的稻谷非常好吃,超过别的地方。那里以前没有渔具,虽然河里的鱼非常肥美,但人们不懂得捕食。先生织了网来捕鱼,之后就有许多人学会了捕鱼吃鱼。先生不久就回到京城(任职),但他的高尚情怀依然如此,他曾经在墙壁上书写苏东坡的诗句:“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身藏。”这是先生把京城看作蓼花庄的缘故啊。但先生仍然时常挂念蓼花庄,无法放弃想念,于是让善于绘画的人为他画了一张蓼花庄图。我曾经看过这幅画,只见画中的蓼花庄群山矗立,高耸入云;草木苍翠,重重叠叠;烟波浩渺,满眼都是一望无际的蓼花。
唉!我长久以来就怀有弃世隐居的想法,(常常)感叹天地之间没有像桃花源一样的地方,要到哪里才能托身隐居呢?没料到人间还真的有这样的地方。以前武陵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就迷失道路不能再次进入。现在先生有房屋在那里,不会有迷失道路的担忧,可以戴葛巾,拄藤杖,轻松快乐地直接前往。我也就能够借此机会跟从先生,在那里终老一生,先生可要答应我的要求啊!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萧思话,南兰陵人,孝懿皇后弟子也。思话年十岁许时,未知书,好骑屋栋,打细腰鼓,侵暴邻曲, 莫不患毒之。自此折节,数年中,遂有令誉。颇工隶书,善弹琴,能骑射。后袭爵封阳县侯。元嘉中,为青州刺史。亡命司马朗之兄弟聚党谋为乱,思话遣北海太守萧汪之讨斩之。初在青州,常所用铜斗覆在药厨下,忽于斗下得二死雀。思话叹曰:“斗覆而双雀殒,其不祥乎?”既而被系。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思话迁镇南郑。法护,中山无极人也。过江,寓居南郡。弟法崇自少府为益州刺史。法护委镇之罪,为府所收,于狱赐死。 十四年,迁临川王义庆平西长史、南蛮校尉。文帝赐以弓琴,手敕曰:“前得此琴,言是旧物,今以相借,并往桑弓一张,材理乃快。良材美器,宜在尽用之地,丈人真无所与让也。”尝从文帝登钟山北岭,中道有磐石清泉,上使于石上弹琴,因赐以银钟酒,谓曰:“相赏有松石间意。”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监四州军事,征为吏部尚书。思话以去州无复事力,倩府军身九人。文帝戏之曰:“丈人终不为田父于闾里,何忧无人使邪?”未拜,迁护军将军。 是时,魏攻悬瓠,文帝将大举北侵,朝士佥同,思话固谏不从。魏军退,即代孝武为徐、兖二州刺史,监四州军事。后为围碻磝城不拔,退师历下,为江夏王义恭所奏免官。 元凶弑立,以为徐、兖二州刺史,即起义以应孝武。孝武即位,征为尚书左仆射,固辞,改为中书令、丹阳尹、散骑常侍。时都下多劫掠,二旬中十七发,引咎陈逊,不许。后拜郢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穆侯。
(节选自《南史•萧思话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
B.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
C.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
D.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这句话的含义是“后来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时丧失了亲和,氐人统帅杨难当因此侵犯汉中,于是便从刑徒中起用萧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定了汉中,全部收复了被侵占的土地,在葭萌水设置了守军”,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句中出现的名词比较多,如“梁州刺史甄法护”“氐帅杨难当”“汉中”“思话”“梁/南秦二州刺史”“汉中”“葭萌水”;然后再根据主语、谓语和整体句意来推断。
展开余下试题
答案:B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青州,古九州之一,益州、雍州、徐州和兖州均属古九州之列,九州泛指中国。
B.文帝,指宋文帝刘义隆。文,是刘义隆的谥号,文中“孝武”也是谥号。
C.吏部,掌管科举考试和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D.“敕”在古代,多与皇权联系在一起,例如“敕令”即皇帝下的命令。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地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吏部不掌管科举考试,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事务主要由礼部主管。
答案: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思话知错能改,多才多艺。他幼时不喜读书,邻人的怨恨使其自我克制,几年之间,他便擅长隶书,善于抚琴,能够骑射,拥有美好的名声。
B.萧思话平定叛乱,屡建功勋。他担任青州刺史期间,派遣下属萧汪之平定司马兄弟之乱;后来又抵御敌寇杨难当的侵犯,全部收复汉中失地。
C.萧思话意趣高雅,悠游闲适。梁文帝十分欣赏他的高雅志趣,将自己珍藏的古琴赠送给他;在供职吏部尚书期间,他将工作事务交予府君,悠游自在。
D.萧思话忠于君王,深得宠信。他不顾众议,谏阻文帝北侵;元凶杀君篡位他起义响应孝武帝,功高不居,备受皇上厚爱,生前委以重任死后屡获殊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在供职吏部尚书期间”有误,从文中来看,萧思话没有正式就任吏部尚书,就改任护军将军了。
答案:C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话叹曰:“斗覆而双雀殒,其不祥乎?”既而被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帝赐以弓琴,手敕曰:“前得此琴,言是旧物,今以相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其”,表猜测语气,恐怕;“殒”,丧命;“既而”,不久;“系”,囚禁。第二句中,“赐以弓琴”,介宾短语后置句,“以弓琴赐之”;“手”名词作状语,亲自;“言是旧物”,“省略句”,省略主语“人家”;“相”,代指你。
答案:(1)萧思话感叹说:“铜斗翻扣而双雀丧命,恐怕是不祥吧!”不久以后就被囚禁起来。(“其”“殒”“既而”“系”)
(2)文帝把弓箭和琴赐给他亲自发给他手令说:“以前得到这张琴,(人家)说是旧物,现在把它借给你。”(“赐以弓琴”句式、“手”名词作状语、“省略句”,“相”)
【参考译文】
萧思话,南兰陵人,是宋朝孝懿皇后弟弟的儿子。萧思话约十岁时,不懂书籍,好骑在屋梁上,打细腰鼓,侵害邻居,邻人无不怨恨。从此自我克制,几年之中便有了美好的名声。他工于隶书,善于弹琴,能骑射。后来承袭了封阳县侯的爵位。元嘉年间(424~453),担任青州刺史。亡命的司马朗之兄弟聚集党徒企图作乱,萧思话派遣北海太守萧汪之讨平并斩杀了他们。起初在青州,平常所用的铜斗覆扣在药厨下面,忽然在斗下得到了两只死麻雀。萧思话感叹说:“斗覆而双雀丧命,恐怕是不祥吧!”然后就被囚禁起来。后来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时丧失了亲和,氐人统帅杨难当因此侵犯汉中,于是便从刑徒中起用萧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定了汉中,全部收复了被侵占的土地,在葭萌水设置了守军。萧思话迁移军镇到南郑。法护,是中山无极人。过江以后,寓居在南郡。他的弟弟法崇从少府升为益州刺史。法护丢弃军镇犯下罪过,被府衙拘捕,在狱中赐他自杀。元嘉十四年,调他担任临川王刘义庆的平西长史、南蛮校尉。文帝赐给他弓箭和琴,发给他的手令中说:“以前得到这张琴,(人家)说是旧物,现在相借,并送桑弓一张,这是物品的幸运。良材美器,应该放在能够尽显功用的地方,这位老者实在是无可推让的人物。”他曾随文帝登上钟山北岭,中途有巨石清泉,皇上让他在石上弹琴,于是赐给他银酒盅,对他说:“非常欣赏你有松石间的意趣。”他历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监四州军事,征为吏部尚书。萧思话因为离开了州府,不再多用气力,工作交予府军九人。文帝开玩笑说:“老者终于不在乡间做农夫,哪用忧虑没人可以支使呢?”还没有上任,又改任为护军将军。在这个时候,魏军攻打悬瓠,文帝将要大举北侵,朝中士大夫全都表示同意,萧思话却坚持劝谏,不被采用。魏军退走,他便代替孝武帝为徐、兖二州刺史,监四州军事。后来因为围困郂城不能攻下,退军到历下,为江夏王刘义恭所举奏而免官。元凶刘劭杀父自立为皇帝,让他担任徐、兖二州刺史,他于是举行起义以响应孝武帝。孝武帝即位,征他为尚书左仆射,他坚决推辞,改为中书令、丹阳尹、散骑常侍。当时京城中有很多抢劫事件,二十天当中发生了十七次,他引咎要求辞职,皇上不同意。后来被授予郢州刺史,加任都督。逝世后,赠他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穆侯。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认为大鹏虽能飞上万里高空,仍然有所依托。
(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景,巧妙地融入作者吊古伤今之情。
解析:注意提示语中的“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潼关的壮景”,这样就能准确地答出题目,注意“抟”的写法。
答案:(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二、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0.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楚乔传》热播,许多观众不禁想问:魏贵妃到底是何等身份,竟可以在皇上面前说话一言九鼎?
②理想中是“铿锵玫瑰”,现实里是无人关心的“野草花”,女子三大球缺关注,收入与男子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
③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却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
④盲目“跟榜”,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就会浪费时间、精力,还会误导个人思想认知。
⑤在法兰西大球场入口,工作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认真检查着进来的每一名球迷和记者,包括采访器材。
⑥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④⑤⑥
解析:①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使用正确。②“判若云泥”形容差别大。使用正确。③“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使用正确。④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望文生义。⑤“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使用错误。⑥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使用错,应用“曲突徙薪”。
展开余下试题
答案:D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7月13日,重庆市各区县海拔较高地区的避暑旅游大都进入旺季,游客日接待量平均将 近3000人以上,最高的达到1万人。
B.为更大地提高公共自行车市政设施公益性作用,武汉公共自行车即将首推“24小时运营,免押注册,免费使用”的全新运营模式。
C.高质量教育的本质是为不同区域、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是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的“因材施教”。
D.影视精品创作和产业发展速度之间不匹配,不仅制约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能力,而且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解析:A项,成分赘余,可去掉“将近”或“以上”。B项,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发挥”。D项,语序不当,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能力”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互换位置。
答案:C
1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6分)
跟石头和金属相比,木质砧板从表面上看也是硬邦邦的一块,__①__,内部的植物纤维虽紧排列,__②__。这使它在收到剧烈冲击时,内部结构发生弹性微调,既能避免与刀刃硬碰硬伤及刃口,__③__,不会让刀刃在接触板面的一刹那,由于反力过大而“剑走偏锋”发生侧滑。这在连续切割时尤为明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注重把握整个语段的意思,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关注空格前后的内容等。这个语段中,第二个空格,前文有“虽”这个关键词,使得前后句关系清晰。根据前文内容可知第二句填写“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第一个空格在上文“硬邦邦” 和下文“空隙”可填“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第三个空可根据“既”据内容,下文信息“不会反弹”“侧滑”去填。
答案:可“内心”很柔软 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 又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力
1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当今社会,从小学到高中,择校热有增无减。高考之后,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名校录取。因为只有名校毕业,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而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①不是只有名校毕业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了“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点。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分析条件关系,基本说得过于绝对的都有问题,注意“只有……就”这个搭配。
答案:②不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③不是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三、写作(40分)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热爱是通向成功的首要条件,因为伟大的热情可以助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困难,使你登上成功之巅。也有人说,坚持才是收获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顽强的毅力可以使你保持持久不息的动力,助你抵达成功的彼岸。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带有较强的思辨色彩的新材料作文题。细加分析,“热情”与“坚持”应当说都是促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对于成功的意义可能有轻重高下之分,但两者之间并无矛盾。不过这种“思辨类”材料作文的命题者绝非要求作文者充当“和事佬”的角色——平均使用笔力,分别阐述这两个条件对于成功的意义,而是要求作者先要旗帜鲜明地“站好队”,即在动笔之前必须确定自己赞同(或偏向于)哪一种观点,毕竟在不同的人眼中,这两个条件的作用不会是完全等同的。
在确定好观点之后,便是精心构思和准备材料了。先来看“热爱决定成功”论。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中,持“热情决定成功”的观点者历来不乏其人。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热情能够战胜一切。”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认为:“激情是一种意识状态,能够鼓舞和激励一个人对手中的工作采取行动。如果不是对工作充满激情,他不可能连续工作一天两夜而丝毫不觉得疲倦。因此,激情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也不可以简单地解析为一时的冲动,它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也曾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情而成功的。”古往今来,那些为了工作、事业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者不胜枚举,像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正是对事业的热爱使他们一生都处在一种狂热的工作激情中,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硕果。
再来看“坚持决定成功”论。与“热爱”属于一种情感因素不同,“坚持”属于意志品质,故而在总结成功因素时,它往往更被人看重。成语中的“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古语里的“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都说明了“坚持”的重要。《劝学》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譬喻、中国古代“悬梁刺股”的故事、马克思为写《资本论》在大英博物馆苦读40余载的事迹等都是对“坚持”会取得成功的生动的诠释。
写作本文,除了引证与例证之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手法都会派上用武之地。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手法,都要注意自己的论述应当占主导地位,而且要注重“论辨性”,适当的时候,可以以“没有热爱,坚持会变成一种枯燥的困守”或“没有坚持,热爱极可能变成三分钟热度”等观点从反面强调“热爱”或“坚持”的重要,又顺带一笔,揭示出“没有热爱的坚持”或“没有坚持的热爱”的不足之处,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参考例文】
因为热爱
因为我们的热爱,我们才得以坐在今天这温暖的阳光下,将自己的成果静静品尝。
先贤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我们热爱光明和温暖,所以我们将目光投向了耀眼的太阳。我们凝视着那个方向,巨人夸父开始了逐日之旅,牛顿拿出了三棱镜弹拨阳光的琴弦……因为我们有着对未来的热爱,我们心中才会拥有一个目标。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目标,点点萤火般的心愿凝聚起来,其光芒远远超过任何恒星的光亮。是热爱,是追求,引领着人们前仆后继,走向前方。
我们的热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赋予了每个人以不朽的灵魂。一个对任何事物都感觉不到热爱的人,他的逝去就会与一块冰的消融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一个思想燃烧发出灼灼
上一篇:
《逍遥游》基础知识检测
下一篇:
《陈情表》基础知识检测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