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65 2018-09-14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5]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7分) 总分
得分
四(23分) 五(14分) 六(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计
得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水岸齐平,帆悬风顺的景象。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仅对仗工整且隐含哲理。“生”“入”不仅为这联增添了动感,还使看似两对毫无关系的词有了联系。这联既是写景,又是抒情。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期 B.太丘舍去 去:离开
C.去后乃至 乃:才 D.元方时年七岁 时:当时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
C.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引导他。
D.元方入门不顾——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会用到谦辞和敬辞,文中的“尊君”和“家君”分别是尊称对方父亲和谦称自己的父亲。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令郎、令爱”是谦辞,“舍弟、舍妹”是敬辞。
B.“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对元方鄙弃“无信”的那股倔强劲儿,用“入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惟妙惟肖。
C.在叙述友人问元方时,由“问”到“怒”,感情急剧变化,充分表现了友人粗鲁无礼的性格。而在叙述元方批驳友人的怒斥时,则选用语气平和的“答曰”“曰”这类词,这对表现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起到了绝好的作用。
D.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如此有限的文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谓言简意赅了。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第5题。
5.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一生谨慎的诸葛亮足智多谋,在与东吴的交锋中三气“雄姿英发”的大都督周公瑾:一气让周郎“赔了夫人又折兵”;二气让东吴丢了南郡和荆州;三气则使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浏览完整试题
B.巾帼不让须眉。梁山泊一百零八位英雄中有四位女性,按位次先后排列分别是:矮脚虎王英的妻子、武艺高强的一丈青扈三娘,侠义敢为、开酒店的母大虫顾大嫂,同样曾开酒店的母夜叉孙二娘和一枝花蔡庆。
C.《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D.《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章中,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学勤问、敢于质疑。
二、(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迎着风,一顶草帽
(1)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父亲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2)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到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3)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4)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①那声音,是农场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5)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②,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当然了,蒙古摔跤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在电视上,早已忘记了那是一档什么综艺节目,只记得我拉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妈妈快看,那两个人在学爸爸……”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那是‘蒙古摔跤’!”我哪里会相信妈妈的话,因为,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成那样夸张。
(6)“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仿佛从来就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酸了,爸爸才停下来擦汗。
(7)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8)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到了来年春天也一样。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了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
(9)依稀记得,那系在帽檐上的布条总是红色的,像一面细长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又像一只金黄色的鸟,摆动着火红的尾巴在天空遨游。③春天的旷野里,我和父亲奔跑着,翻越一个又一个田垄,直跑到村口的妈妈唤起我的名字,那是要吃饭了。
(10)那时候,我总会边吃边说,说爸爸是个发明家。每当我这样夸奖爸爸,一旁的妈妈总会撅起嘴唇。我一看妈妈吃醋了,忙用爸爸交给我的“招数”——妈妈,你是个美食家啊!接着,我们一家人都哄堂大笑。
(11)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结束时,母亲突然说:“你们要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④呢!”
(12)我明白爸爸“重操旧业”的意思,眼泪簌簌地流下来,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草帽相撞的“声音”是父亲用自己的声音给儿子配的“音”,表明父亲疼爱儿子,希望儿子高兴。愿意放下身份,和儿子一起天真、快乐。
B.②“手舞足蹈”的意思是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这里形容父亲因高兴而展示的高超舞姿。
C.③句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草帽带给儿子的快乐,给儿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是父亲这样的陪伴,使儿子快乐成长,飞向远方。
D.④“重操旧业”意思是再做以前做过的事。文中指再给孙子的草帽配音,再给孙子放飞系着红绸的草帽。
7.下列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迎着风,一顶草帽》为题,题目充满画面感和动感,像一幅素描展示了一个父亲在那贫困的年代,用自己唯一的身外之物,极力给儿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B.文章以《迎着风,一顶草帽》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全文就是紧紧围绕父亲的“一顶草帽”展开的:“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草帽相撞配音”……
C.文章以《迎着风,一顶草帽》为题,契合了文章以“爸爸的草帽”为线索,作者回忆了爸爸带给自己童年的欢乐,表达了父子情深的朴素情感。
D.文章以《迎着风,一顶草帽》为题,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悬念,暗示那是一顶神奇的草帽,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的印象里,爸爸练习蒙古摔跤,为“我”跳舞,伴“我”童年。
B.文中第(2)段,“我”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的叙述,为下文情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C.文中第(6)段写到,爸爸笑起来的皱纹分明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在脸上浮动,说明爸爸为了让“我”开心,即使累也不知疲倦,饱含着父亲对“我”浓浓的爱意。
D.文章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清新隽永,有绘画般的画面美,语言描写生动具体,文中场景仿佛一幕幕浮现于读者眼前。
三、(9分)
阅读下面沈恒锐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9—11题。
我与宋老师的那些事
(1)每每回忆起与宋老师之间发生的事情,我就心潮澎湃。
(2)“这次考试不过如此简单而已。”我早早地答完了考试题,地理、生物会考前最后一次摸底考试结束了。我自以为是复习得很好,这次考试一定会有新的突破。①
展开余下试题
(3)考试成绩出来了!宋老师看到成绩后,第一时间找到了我,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恒锐,这次考试的时候是身体不舒服吗?或者是有什么事情影响了你的考试吗?”我的心里突然有些慌乱,(A)“没有啊老师,怎么了?”“那你地理怎么才考了50多分啊,这也不像是你的水平啊!”“啊?不会吧!怎么可能呢?”我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4)或许,老师看出了我的焦虑,安慰我说:“我相信只要你坚定自己的梦想,并不断努力,切忌不要轻敌,你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②我点点头,老师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仿佛在说:“努力吧,小伙子,胜利一定会属于你的。”我怀揣着老师的信任与期望,在最后的日子里争分夺秒,拼命背诵,几乎背过了所有的试卷。地理会考成绩出来了,78分(满分80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啊,这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宋老师对我的无限关心与期望。
(5)宋老师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还引导我如何利用课余时间,让我明白生活中需要学会取舍。那次月考惨败,我却认为只是“小阴沟”里翻船,依然我行我素(B)。“喂,醒醒。”正在迷糊的我被吵醒了,醒来之后,发现我竟然在自习课上睡着了。下课后,宋老师立马找到我,脸上满是急切:“你最近怎么精神不振呢?是不是昨晚睡觉有点晚?”我眯着眼睛点点头。“是这些日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点多吗?或者你晚上自我加压,复习到深夜?”
(6)看到老师关切的眼神,我不忍心欺骗他:(C)“老师,我最近迷上了一款游戏,总是忍不住,打开手机就会玩游戏,有时候玩到很晚。”“玩游戏也不见得是个坏事,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玩一会儿,放松一下,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有梦想的男子汉做事要有一个度。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取舍,要想明白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相信你会明白自己的方向在哪里。”老师的“棒喝”,让我抚去心灵的尘埃,坚决戒网,手机游戏成为身外之物。“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在期末考试中一鸣惊人,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的行列,③没辜负宋老师的殷殷期望(D)。
(7)宋老师不仅是我思想上的导师,也是我学习上的良师,④那些与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方向,能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不再迷茫,执着前行,无怨无悔。
9.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改为:我以为自己复习得很好,这次考试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B. ②句改为:我相信只要你坚定自己的梦想,并不断努力,切忌轻敌,你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C. ③句改为: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在期末考试中一鸣惊人,进入了年级前十名的行列。
D. ④句改为:宋老师不仅是我学习上的良师,也是我思想上的导师。
11.下列对文章的评价及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5)段第一句是本文的过渡句,承接上文,并引出下文宋老师直接批评“我”玩手机游戏耽误学习的事。
B.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宋老师热心、善良、和蔼可亲的形象,但在文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动作描写表达效果会更好。
C.从宋老师对“我”关切的话语可以看出,即使学生成绩下滑,宋老师对于学生仍然持鼓励、信任的态度,语言关切,以情动人,这在读者心中树立起宋老师真诚、亲切的形象。
D.第(4)段和第(5)段叙述“我”对待月考失败的态度互相矛盾,应做适当修改,使之符合逻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7分)
本卷7小题,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四、(23分)
12.请你在下面的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6分)
13.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12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与白朴《天净沙•秋》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句写法相同,意境相似。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题。
14.进入中学的我们,特别喜欢交朋友,但有些同学的交友原则和渠道往往与众不同。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你想给中学生在交网友方面提一些什么建议呢?(含标点限120个字内)(5分)
有些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心,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学生说:“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竟会逃课,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
五、(1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7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不相见已是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时,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不会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像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展开余下试题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弯曲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5.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含标点限60个字内)(5分)
16.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含标点限80个字内)(4分)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17.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的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含标点限100个字内)(5分)
六、(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第二单元测试卷
1.D 【解析】诗歌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没有体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2.A 【解析】期:约定。 3.C 【解析】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4.A
【解析】“令郎、令爱”是敬辞,“舍弟、舍妹”是谦辞。 5.C 【解析】A项,三气周瑜:一气让东吴丢了南郡;二气让周郎“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让周瑜旧伤复发,不治身亡。B项,梁山女英雄是三位,按位次排列分别是:“一丈青”扈三娘,排名59位;“母大虫”顾大嫂,排名101位;“母夜叉”孙二娘,排名103位。D项,指点香菱学诗的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 6.B 【解析】“手舞足蹈”形容父亲高兴到极点,“高超舞姿”与文意不符。 7.D 【解析】“增加文章的悬念,暗示那是一顶神奇的草帽”的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符。 8.A 【解析】文中第(5)段中“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一句,可以看出爸爸并没有练习蒙古摔跤,只是他的手舞足蹈像蒙古摔跤。表现了虽然父亲笨拙,但只要是为了儿子高兴,就会加倍地努力付出。 9.A 【解析】逗号应为冒号。 10.C 【解析】这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我”,应在“终于”前加上“我”。 11.A 【解析】宋老师并没有直接批评“我”,而是委婉地提出建议。 12.略。 13.(1)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应傍战场开 (4)不知何处吹芦管 (5)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6)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14.示例:中学生结交网友是可以的,但要选择文明、高雅、有才华的人;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朋友”的言论,不要被他们传播的信息或情绪影响;不要对网络和网友有依赖心理;偶尔上网释放压力是可以的,但不能逃课或背着父母通宵网聊。 15.①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②年轻时帮人炸石头;③父亲挑粪浇地;④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16.用几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印象中父亲健硕强壮的形象,与现在枯瘦的形象作对比,写出了父亲的辛劳与苍老。 17.不矛盾。“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让“我”崇拜和依赖;但“我”常常梦到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的背影,不再年轻的父亲需要“我”的陪伴。这些背影都饱含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都让“我”难以忘怀。
18.【思路点拨】审题:该题为半命题作文。首先根据作文题中的提示语补好题目,从文题中所给的材料来看,这是一道鼓励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抒写真情实感的半命题作文。学生可以填写“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也可以填写“你的帮助”等等,尽可以随意地、自由地抒写生活中的人、事、景带来的思考,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补出自己熟悉的、感悟最深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题目。
选材立意:文章选材要来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可写身边的人、事、景、情,要写有“我”之文,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从自我理解的角度抒写出来。
写法: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首先要从自己的亲身经验中提取材料,并进行筛选,选择印象深刻的人、事或情,融入真我;其次,写事时要详略得当,要具体、细致地刻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122.240.201.226)
上一篇: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下一篇: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18年秋人”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