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513  2018-09-28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3]
《神的一滴》学业测评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神的一滴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E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解析】 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 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E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 BE
2.将下面几句话按合理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长时间,这小鸟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
②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
③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④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
⑤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啰啰啰嘘”啭着它的歌喉
A.⑤①②④③  B.③⑤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②④③⑤①
【解析】 先总写月色,然后写月色下的景象。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四城市室内空气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B.大量事实证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C.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地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D.湖南卫视于第四季重磅推出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节目形式、内容十分活泼,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网友们追捧的偶像。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对人体危害很大”前加上“这些物质”;C项,语意重复,“否则”与“过早的离开”保留其一;D项,句式杂糅,“了”改为“的”;搭配不当,“节目形式、内容十分活泼”应该为“节目形式多样,内容活泼”。
【答案】 B
4.在美丽的瓦尔登湖畔,有一个梭罗纪念馆,每天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假如你来到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你会有怎样的感想?请你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100字左右的留言。
                                    
                                    
                                    
【解析】 感言是就某事或某个问题、某种思想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自己的感悟。此处感言可着眼于梭罗的做法跟世俗观念的对立,可就世人的物欲和梭罗简朴的生活对比思考。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 (示例)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意识中的物欲日益膨胀,人对自然的侵害变得越来越肆意,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贪婪,人成了物欲的奴隶。而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那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简朴的隐居生活,对于沉溺于欲望生存之中而不可自拔的人们来说,则无疑是当头棒喝。梭罗以他的亲身实践告诉世人,人完全可以通过一种最简朴的生活方式来获取精神的最大快乐与满足。
5.下面是关于“核电”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核电有零排放的环保优势,__①__。在选择支持核电之前,一位环保人士如此纠结。其实,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__②__?汽车与车祸、飞机与空难、摩天大楼与熊熊大火……科技发展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风险;发展中不同诉求的交织、冲突,__③__。如何在面临两难时做出权衡,在面对风险时保持理性,在全力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力利用新技术,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解析】 纵观全段,在讲述“优势”的同时,也提到了“风险”,所以①处应填写“有风险”的内容。②处采用问句形式,后面是另外举例,所以此处应填写“这样的纠结岂止是核电”。③处是对上面内容的总结,联系下文中的“两难”提示,要突出“两难境地”。
【答案】 ①也有安全风险 ②这样的纠结岂止是核电 ③这正是人类社会的“两难处境”
6.下面是中央电视台《枯树的风骨》节目中展示的枯树图片,请你为它配上一段文字。要求展现出枯树的风骨,有描述,有评议,语言生动优美,80字左右。

                                    
                                    
                                    
【答案】 (示例)这是一首不屈之歌,树叶掉光了,但光秃秃的枝丫,毫不气馁,张扬着不死的遒劲,诠释着什么叫执着。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湖光水色[注]
梭罗
这(瓦尔登湖)一泓湖水澄澈碧绿,湖身长半里,面积六十一亩半。湖居一松栎林中,为一长流泉所注成,无明显出入口,故水量的盈虚多系于当地的云雨与蒸发。沿湖多山,其势若自水面陡起,山丘已高拔至四十至八十余尺,至于东与东南面,甚至高达百尺与百五尺不等。而那里概为林地。我们康谷一带河湖水色至少不下两种:一为远观之色,一为近视(尤其是身旁近处)之色。前者似更多取决于光线的明暗,每每因天气而不同。天气晴和的夏日,稍远处的水即呈蓝色,尤其当水面激荡的时候。如观看的距离稍远,则一例为蔚蓝,并无区别。遇风雨晦冥的天气,水面则略呈青灰色。
瓦尔登湖就是一时一个样子,一会儿是蓝,一会儿又成了绿。即使观看的角度不变,居处于下界与苍穹之间,天光山色都不免要映入湖中。登山俯视,湖面即呈高空的天青色,但自近处观之,近岸泥沙可见处的水面却微近橙黄,渐至湖上,复为嫩绿,如此依次转浓,迨至湖心深处,则又浑然一色暗碧。然而在某种明暗之下,即使山顶处所见的近岸一带也可能是色泽光艳,溅溅新绿。有人认为这乃是林峦翠微的一种反照,但奇怪的是铁路的沙基之侧也是同一颜色,另外初春树叶未密之前,也是这样。故我以为这可能是天空缥青与岸沙的橙黄互映交融所致。与此地的一切水流相同,每当有风而晴朗的天气,因而波面最能以一定角度反映天空的色泽时,这时自离湖稍远处观之,湖面所呈现的一派湛蓝甚至会较天空本身的颜色更深一层。而这时,由于身在湖上,而且为了研究反光,不能不天空水面两头瞅着,这时我确曾在那里窥见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浅蓝。——水中灯下变幻不定的绢丝或刀锋剑端上青光或者近之——较之天空还要缥青,这样整个波面也到处是一边淡蓝,一边深青,交相辉映,蔚成奇景。实际上,那淡蓝是一种透着微绿的琉璃翠,把这水盛入杯中,面光而视,却正如一杯空气那样,完全没有任何颜色。我们都知道,一只较大的玻璃盘往往即呈现浅绿,而其原因据玻璃匠人说则在它的“个头”。如体积稍小,便又不见颜色。至于瓦尔登湖的水要多到什么程度才出这种色泽,我却不曾做过试验。由于瓦尔登的湖水竟像水晶般那么澄澈,因而在这里洗浴者的身上往往呈现出一种雪花石膏似的苍白,再加上浸泡在水中时人的身体不免有点膨胀与变形,看起来极不自然,不过那效果之微妙奇特,恐怕唯有米开朗琪罗之辈的绘画大师才能追摹得来了。
【注】 节选自美国散文作家梭罗的《湖光水色》,见《世界名家散文经典》,沈阳出版社1995年版。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
7.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确切的两项是(  )
A.“绿”和“蓝”是华尔登湖的本色,“缥青”“新绿”“暗碧”“深青”“淡蓝”等多种色彩,是由天光山色倒映湖中形成的不同视角的色泽变化。
B.作者善用定点观察法,把湖光水色有机结合起来,多角度写出了华尔登湖的光艳色美,其中一边“淡蓝”,一边“深青”的交相辉映最为奇观。
C.本文巧于类比,如水在“杯中”与水在“玻璃盘”中,因“体积”不同,“颜色”视觉不同,以此类比说明华尔登湖水色泽变化的道理,通俗易懂。
D.米凯罗安琪洛作画善于运用光线和色彩的变化,表现浪漫主义的奇幻之美。文章结尾联想到他的“追摹”,意在突出华尔登湖色泽变幻的微妙奇特。
E.本文点面结合,虚实相映,既有优美的景物描写,又具有趣的事理探究;虽整体布排,但层次清晰,有一气呵成之畅感。
【解析】 A项,“澄澈碧绿”是华尔登湖的本色,“蓝”和“青”等色是由于天光山色倒映等形成的视觉变化。B项,作者用的是移步换景法,忽地远观、忽儿近看,忽儿俯瞰。
【答案】 AB
8.文章中心是写瓦尔登湖的“湖光水色”,为何在此之前还要写周边环境和整个“康谷一带河湖”水色?


展开余下试题(1)写周边环境的目的是                                    
                                    
(2)写康谷一带河湖水色的目的是                                    
                                    
【解析】 本题是在考查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是为下文做铺垫;从内容上看,是让读者更好地感知瓦尔登湖的湖光水色。
【答案】 (1)为写瓦尔登湖的“澄澈碧绿”做铺垫。水量“系于当地的云雨与蒸发”,这是水质“澄澈”之源;山色倒映,这是湖水“碧绿”之因。
(2)让读者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感知瓦尔登湖的湖光水色,不至于感到突兀。
9.画线句“到什么程度才出这种色泽”中,“色泽”具体指代什么?这种色泽视感是如何产生的?
                                    
                                    
【解析】 根据上文的描写可以判断,“色泽”指的是淡蓝色,之所以如此,是天光山色倒映湖中的原因。
【答案】 (1)“色泽”指难以名状的浅蓝。(2)由天光山色倒映湖中形成的近距离视觉感受。
10.这篇文章写出了瓦尔登湖湖光水色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答案】 (1)湖水本是澄澈碧绿,但由于远观和近视不同,由于光线的明暗不同,天气不同,湖水则呈蓝色、蔚蓝色、青灰色。
(2)①由于观看的位置不同,由于天空缥青与岸沙的橙黄互映交融,湖水又呈天青色、橙黄色、嫩绿、暗碧、新绿;②由于天光山色的倒映,加上近距离的视觉,湖水则呈“难以名状的浅蓝”。(只要说出色彩变化以及原因即可) (122.240.202.237)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神的一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