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59  2018-09-2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9]
重庆南开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南开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2017-2018学年长春外国语高二月考)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玄览”。老子主张“涤除 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
儒家孔子的 “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良知”,虽不排斥客观外象直接作用于感官认知,但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
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人生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


浏览完整试题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
B.《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全摒弃了语言,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C.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周易》,《周易》的思想方式影响了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
D.庄子“得鱼而忘筌”和王弼“得象在忘言”的观点,强调的是穿透形象进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中国哲学认为,要把握宇宙本体,完全得靠直觉和顿悟,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就是无用的。
B. 禅宗参悟修行的过程,直心而行,纯任心性之自然,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顿悟而成佛,他人不能替代。
C. 儒学大家张载、陆九渊都主张抛弃知觉思虑,而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身心与道德本体的契合。
D.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他们提倡排除杂念,保持心灵的虚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状态 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
A.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B.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夏元鼎《绝句》)
C.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D.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祭 父
贾平凹
①父亲贾彦春,一生于乡间教书,退休在丹凤县棣花;年初胃癌复发,七个月后便卧床不起,饥饿疼痛,疼痛饥饿,受罪至第二十六天的傍晚,突然一个微笑而去世了。其时中秋将近,天降大雨,我还远在四百里之外,正预备着翌日赶回。我并没有想到父亲的最后离去竟这么快。一下班车,看见戴着孝帽接我的堂兄,才知道我回来得太晚了,太晚了。父亲安睡在灵床上,双目紧闭,口里衔着一枚铜钱。他再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听见我的脚步便从内屋走出来喜欢地对母亲喊:“你平回来了!”也没有我递给他一支烟时,他总是摆摆手而拿起水烟锅的样子,父亲永远不与儿子亲热了。
②守坐在灵堂的草铺里,陪父亲度过最后一个长夜。满院的泥泞里人来往作乱,响器班在吹吹打打,透过灯光我呆呆地望着那一棵梨树,还是父亲亲手栽的,往年果实累累,今年竟独独一个梨子在树顶。
③父亲的病是两年前做的手术,我一直对他瞒着病情,每次从云南买药寄他,总是撕去药包上癌的字样。术后恢复得极好,他每顿已能吃两碗饭,凌晨要喝一壶茶水,坐不住,喜欢快步走路。常常到一些亲戚朋友家去,撩了衣服说:“瞧刀口多平整,不要操心,我现在什么病也没有了。”看着父亲的豁达样,我暗自为没告诉他病情而宽慰,但偶尔发现他独坐的时候,神色甚是悲苦,父亲多半是知道了他得的什么病,他只是也不说出来罢了。
④在贾家族里,父亲是文化人,德望很高,以至大家分为小家,小家再分为小家,甚至村里别姓人家,大到红白喜丧之事,小到婆媳兄妹纠纷,都要找父亲去解决。父亲乐意去主持公道,却脾气急躁,往往自己也要生许多闷气。时间长了,他有了一定的权威,多少也有了以“势”来压的味道,他可以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竟还动手打过一个不孝其父的逆子的耳光,这少不得就得罪了一些人。为这事我曾埋怨他,为别人的事何必那么认真,父亲却火了,说道:“我半个眼窝也见不得那些龌龊事!”当他活着的时候,这个家庭和这个村子的百多户人家已经习惯了父亲的好处,似乎并不觉得什么,而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猛然间都感到了他存在的重要。我守坐在灵堂里,看着多少人来放声大哭,听着他们哭诉“你走了,有什么事我给谁说呀”的话,我欣慰着我的父亲低微却崇高,平凡而伟大。
⑤父亲只活了六十六岁,他把年老体弱的母亲留给我们,他把两个尚未成家的小妹留给我们,他把家庭的重担留给了从未担过重担的长子的我。对于父亲的离去,我们悲痛欲绝;对于离开我们,父亲更是不忍。当检查得知癌细胞已广泛转移毫无医治可能时,我为了稳住父亲的情绪,还总是接二连三地请一些医生来给他治疗。我知道他们所开的药全都是无济于事的,但父亲要服只得让他服,当然是症状不减,且一日不济一日,他说:“平呀,现在咋办呀?”后来他预感到了自己不行了,却还是让扶起来将那苦涩的药面一大勺一大勺地吞在口里,强行咽下,但他躺下时已泪流满面,一边用手擦着一边说:“你妈一辈子太苦,为了养活你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只说她要比我先走了,我会把她照看得好好的……往后就靠你们了。还有你两个妹妹……”
⑥按照乡间风俗,在父亲下葬之后,我们兄妹接连数天的黄昏去坟上烧纸和燃火,名曰“打怕怕”,为的是不让父亲一人在山坡上孤单害怕。冥纸和麦草燃起,灰屑如黑色的蝴蝶满天飞舞,我们给父亲说着话,让他安息,说在这面黄土坡上有我的爷爷奶奶,有我的大伯,有我村更多的长辈,父亲是不会孤单的,也不必感到孤单,这面黄土坡离他修建的那一院房子不远,他还是极容易来家中看看;而我们更是永远忘不了他,会时常来探望他的。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中秋将近,天降大雨”看似闲笔,却通过“中秋”“大雨”等特定的时间和环境的交代,于冷静的笔触之下隐含着作者波澜壮阔的心事。
B. 第一段中父亲对母亲的喊话(你平回来了)以及“我”递烟时他“摆摆手”等都是细节描写,极真实地描写了“我”与父亲比较生疏的情况。


展开余下试题C. 作者父亲的去世对村里人来说是很大的损失,所以同乡人都到灵堂来悼念老人,以表达他们对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的去世的无限悲痛。
D. 作者的情感抒发虽然十分隐忍、节制,但也用了大量直接抒情的语句,再加上对父亲生活细节的描述,使得文章情景交融,情感抒发自然。
E. 最后一段通过“我们兄妹”给父亲上坟烧纸的描写,真实、真挚地表现了作者及其家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父亲的魂灵交流、让父亲不再寂寞的情感。
5. 请简要概括作者的父亲的形象特征。(4分)
6. 文章第②段写了哪些内容?这样写的具体作用是什么?(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4月14日,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梁思礼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知是因他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近代中国有名的大家梁启超,他的兄长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然而对了解航天的人们来说,梁思礼的大名同样是“如雷贯耳”。他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曾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他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论述,是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
1924年,51岁的梁启超迎来了他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梁思礼每每回忆他与父亲的相处,总是充满了怀念和温情。他曾说,在自己众多的称谓里最喜欢父亲留给他的昵称“老白鼻”,而父亲对他最大的影响便是“爱国”。
“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你父亲那里继承下了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回答说‘爱国’”,梁思礼说,“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
因着这份爱国心,梁思礼1949年从美国回国。在此之前,他先后在卡尔顿学院、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辛辛那提大学导弹控制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已在美国度过了8年时光。
因着这份爱国心,在最艰难的岁月他仍一心为国,投身航天。“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梁思礼曾说。
梁启超曾著《少年中国说》,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进,梁思礼却是用了一生始终践行。
1956年是梁思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入了党、走进婚姻殿堂,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从此,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的发展事业之中。
“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五十年后,梁思礼回忆说。
如果说1956年是梁思礼人生的转折点,那么“东风二号”则是他事业的关键节点。1962年,“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出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300米的地方”,这次失败带给梁思礼极大的震撼。
也是这次失败,成就了之后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工作,更成就了梁思礼开创的“可靠性工程学”。在那之后,“我们才真正懂得怎样自行设计”。他提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统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试验出来的”。梁思礼一生得过无数奖项,有过很多头衔,但是他最珍视的便是火箭设计师。他唯一出版的传记命名为“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
此后梁思礼积极推行并领导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使“长征二号”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国的发射成功率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980年代后,梁思礼开始深入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又将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
梁启超曾著有《学问之趣味》,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这种趣味主义被梁思礼视为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他说,人的一生要有“趣味”,没有趣味人生就没有意义。我先搞导弹控制、再扩展到计算机应用,都是趣味驱使。
梁思礼90岁时,央视曾录制一期他的访谈,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唱片,俨然音乐发烧友的架式。他留学期间曾是摔跤健将,在比赛中屡有佳绩。他还喜欢游泳,并学会了“水母式”泳姿,漂浮在泳池中,脚不着地,借着失重的状态想象着自己正在“太空出舱行走”。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未减少对体育的喜爱,2010年南非世界杯,他还像年轻人一样凌晨起来看比赛直播。在微博大热的年代,他也和年轻人一同关注,并感慨它“现在有些‘乱’,但可以汲取的营养更多”。
梁思礼经历过常人难以体会的跌宕——出身名门、投身航天、功勋卓著,可谓风光无限,也曾经历幼年丧父、亲人相继离世以及特殊年代的政治风波。但这趣味二字却让他拥有了别样的人生。(原载于《科技日报》)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1949年,因着从父亲梁启超那里继承的最宝贵东西,在美国生活了8年的梁思礼回国。在此之前,他先后在卡尔顿学院电机工程系、辛辛那提大学导弹控制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
B. 1956年是梁思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1966年“东风二号”发射失败则是他事业的关键节点。这次失败带给梁思礼极大的震撼。
C. “东风二号”发射失败后,梁思礼积极推行并领导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使它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国的发射成功率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D. 梁启超曾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这种趣味主义被梁思礼视为父亲留给他的遗产。因此,1980年代后,梁思礼开始深入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又将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
E. 梁思礼经历过常人难以体会的出身名门、投身航天、功勋卓著的经历,所以在他去世后,习近平同志在唁电中做出了“梁思礼同志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令人敬仰”的客观公正评价。
8. 梁思礼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9. 文章着力叙写梁思礼的一生经历,但在文中多次提到其父梁启超对其的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家风对名家走向成功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
二、(2017-2018学年福建莆田六中高二阶段考试)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展开余下试题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
(《宋史•刘温叟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B. 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C. 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D. 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 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 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 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 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不久恢复了旧官。
B. 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
C. 刘温叟正直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刘温叟对中丞不满,因而不取用。
D. 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朝廷免除其子待选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5分)
(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
B. 此诗前六句全为描写夜晚景物,把月亮升起后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在目。
C. 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空间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
D.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这两句的出现使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它们无一不寄寓着诗人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
E. 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但这首诗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形成了迥乎不同的风格特色。
15. 请简析题目中“倦”的含义以及诗歌藉此表达的诗人情感。(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2018-2019学年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开学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自2016年10月中旬,韩国总统朴槿惠被曝出亲信干政门丑闻,其执政团队举足无措,导致事件一步步升级。
②金马奖如火如荼落下帷幕,长时间蝉联网络平台榜首,其热烈程度可想而知。
③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
④“借贷宝”平台模式暗藏危险的规则,多地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未借款先负债,被骗惨了。
⑤《爸爸去哪儿》主题曲成了大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歌曲,街头巷尾,几乎人人都能哼上两句。
⑥近日,重庆多个区县遭遇浓雾“锁”城,受其影响,多条高速公路路况扑朔迷离。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④⑤ D. ①③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使得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进行自动化改造,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B.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自11月4日起实施,与以往不同,不仅网信办对直播行业提出了明确规定,还配套讲明了量化标准。
C. 根据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三星表示将在今年年底正式揭晓Galaxy Note7爆炸的真正原因调查结果。
D. 在青龙湖湾水库腹地,沿着浅浅的溪流,两千余亩红杉林密集整齐地生长在水中,与宽广碧绿的水面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19. 填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感恩,是人生的一条基本准则,是人生质量的一种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① ,能保持我们的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怀有感恩之情,② 。
A. ①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②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
B. ①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②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
C. ①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②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多一份欣赏和感激,少一份挑剔
D. ①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②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多一份欣赏和感激,少一份挑剔
20.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优美无以匹敌,它的博大精深让人惊艳,往往一字之差,含义就有天壤之别。请仿照示例,选择不同的内容,仿写三组句式。(6分)
示例: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视线,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视野;
耳朵听得到的动静是声音,耳朵听不到的动静是声誉。
(1)
(2)
(3)
21.下面是某节目组一则致歉声明的片段,其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南开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