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43  2018-11-0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3]
2018-2019学年上期部编语文九年级第二月考试题(第三、四单元)
2018-2019学年上期月考九年级试题卷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 (2分)
A.分外/分数   冠冕/名冠全球   间不容发/亲密无间
B.拮据/盘踞 箴言/三缄其口 富丽堂皇/诚惶诚恐
C.背诵/背包 咽气/细嚼慢咽 随机应变/供不应求
D.相传/传记 作坊/扭捏作态 敬业乐群/乐不思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分)
A.珐琅  圆明园  言不及意  李待桃僵
B.窗灵  俏皮话  理至易明  自吹自擂
C.亵渎  摆架子  轻而易举  矫揉造作
D.糟蹋  压榨机  不知所措  断章取意
3. 古诗文默写。(8分)
(1)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既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高远的志向,成为传诵千古名句的是: , 。
(4)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古诗词中常常会有很多蕴含哲理的警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 ”两句把人间哀乐不平,同月的阴晴变化相提并论,求得安慰;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也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4. 名著阅读。(4分)
  从下面两个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写出主人公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
慧获胜的。
    ①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②三打祝家庄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拥有太多的“工匠精神”。“百工圣祖”鲁班,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技术的极致,这是发明家的工匠精神;贾岛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① ;王羲之“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是墨客的工匠精神。②而今, 。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工匠精神”的缺失,导致在国内很多人对“中国制造”敬而远之继而盲目崇拜进口,在国际上我们的很多技术领域仍然缺乏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3)题。(8分)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材料二:“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分)


浏览完整试题
(2)材料二是“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说说这两幅宣传画的寓意。(4分)


(3)请为“世界读书日”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修车老汉
韦 名
①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听说死得很惨,在桥上被汽车撞得血肉模糊。
②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就像天空中一颗流星一闪即逝,再平常不过,于忙忙碌碌的世人更是毫无影响的——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烈日下推车,在桥下找不到修车老汉,挨了另一修车档的“宰”时,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③在这个城市里骑车上下班,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早上准备骑车出门,发现车子丢了;火急火燎担心上班迟到猛踩脚踏板,轮胎不争气了——遭遇不测,扎上了钉子铁块,破了。
④那天,本就起床晚了,正奋力骑行在桥上匆匆赶路的我,忽地感觉脚上用不上劲了——我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轮胎破了。
⑤像泄了气的轮胎一样,我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路边修车档:一个黑乎乎的塑料盆装着半盆黑乎乎的水;一个皱巴巴的蛇皮袋铺在地上,上面摆着剪刀、铁锤、钳子等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月饼盒装着汽芯、螺钉、垫片等细小物件;一个还算精神的打气筒直立在一边……这就是老汉修车档的全部。
⑥一头白发的老汉正在给我前面的一位紧张地补胎——不用说,又是一位中了招的主。
⑦“赶紧帮补一下!”屋漏偏逢连阴雨,心想迟到了回去挨领导批是肯定的,前面那位推车一走,我就催促老汉。
⑧“嗯!”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
⑨“路上长钉了!”看到这两个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害我上班迟到,我气不打一处来,拿话损老汉——媒体上登过,一些不法分子一边在马路上撒钉子,一边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
⑩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
B11“嗯!”老汉听出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单音字后,低头继续干活。
B12老汉抬头瞬间,脸上风干了的皱纹格外显眼。
B13“现在的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我心存怀疑,却又苦于没证据,还得求助于他,心里愤愤不平,继续用言语发泄愤怒,“卖棺材的恨不得亲自去杀人,开药店的巴不得全城投毒……”
B14“嗯!”老汉这回头没抬,手也没停,又是不置可否地应了个单音字。
B15心虚了吧?话都不敢接,就像抓了小偷现行,我一脸正义。
B16“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拍了拍微微驼着的背,言简意赅。
B17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老汉站起来的那一瞬,我突然有心悸的感觉——老汉特像乡下的父亲,苍老、能干又狡黠。
B18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但愿善良在你那还有一丝尚存,看着这像父亲一样的老汉,我把到嘴边更恶毒的话咽了回去。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急急赶路。
B19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B20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档。依旧是麻利的动作,依旧是“嗯”到底的言简意赅,依旧是有些许的心虚。
B21老汉修好车站了起来捶捶腰。而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我不再有心悸的感觉,我更多相信我的判断,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B22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
B23那天要陪领导坐早班机出差,天刚蒙蒙亮,我就骑车出门去单位。
B24清晨一切都还睡意蒙眬,路上车少人稀。上桥时,远远见到一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
B25一开始,我没怎么在意,或许是黑影落下什么东西,在桥上寻找。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
B26难道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
B27“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
B28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B29“嗯!”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吓死了!”
B30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
B31“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大到桥下江里的鱼虾大约都能听见。
B32“嗯!啊?”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
B33“别再这样了!”哎!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
B34……
B35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不用“帮衬”老汉。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后,或许是良心发现了,不再撒钉子,生意也就似乎“冷清”起来,上下班高峰期不再忙得没空站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
B36我每次都是呼啸而过,不停一分一秒。
B37但愿老汉改过自新了!
B38老汉不知改过了没有,老汉却死了。原本,像老汉这样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于世人毫无影响,也无人会记挂。然而,老汉在离去后半年,却引起了轰动——本城晚报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B39对照那篇报道,我才知道,老汉右手那团黑黑的东西是磁铁,铁盒里装的是他每天吸走的钉子!
B40报道说,老汉因为儿子在桥上开车,车子被钉子扎破轮胎出车祸身亡,自此之后,老汉就在桥上吸钉子,桥下修车。
B41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的老汉。
B42我也看到了乡下的父亲。
7.根据文章内容和提示,把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对老汉的情感态度变化补充完整。(4分)
情节:老汉第一次为“我”补车胎(开端)→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发展)→① )(高潮)→② (结局)


展开余下试题情感态度:③ →冷淡,冷漠→厌恶,憎恨→④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嗯!啊?”两个语气词分别表达了修车老汉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


9.作者在第⑤段不惜笔墨地描写老汉的修车档,有何作用?(4分)



10.仔细品读最后两段,再联系全文内容,分析“我”的形象,探究小说的主旨。(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3分)



1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3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14.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二)饶州路①大饥,米价翔踊②,总管王都中③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④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⑤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⑥妻子以代公偿。”行省方悟,都中乃得免。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释】 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②翔踊:物价飞涨。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④粜:卖出粮食。⑤比:等到。⑥鬻(yù):卖。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归:云归而岩穴暝/朝而往,暮而归
B.发:野芳发而幽香/黄发垂髫
C.绝: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中有足乐者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7.从写景的角度,对语段(一)“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一句进行赏析。(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8.语段(一)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亲民爱民;语段(二)中王都中擅自降米价救灾,惹怒上司。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9-20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列诗句。(2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2分)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阳光下,我________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青春,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青春,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含情。青春时代充满着年少轻狂,充满着无限生机,充满着美丽自信。青春的步伐不会因困难而停止,青春的旋律不会因风雨而停息。青春是阳光,是自信的标志;青春是月光,是优雅的代表;青春是星光,是引领时尚的先锋。让我们张开青春的翅膀,架起起航的风帆,让生命在这里飞扬,让青春在这里启航。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上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
1.A(2分) (解析:A.fèn/fēn,ɡuān/ɡuàn,jiān/jiàn;B.jū/jù,zhēn/jiān,huánɡ/huánɡ;C.bèi/bēi,yàn/yàn,yìnɡ/yìnɡ;D.chuán/zhuàn,zuō/zuò,lè/lè。)
2.C(2分)
(解析:A.“待”应写作“代”;B.“灵”应写作“棂”;D.“意”应写作“义”。)
 3. (1)肯将衰朽惜残年 (2)鸡声茅店月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4. ①示例:孙悟空通过变化,骗得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三件宝贝,但阕不会使用反被吸进葫芦。孙悟空谎称被化成了脓水,趁机逃脱,后又化作小妖再次输得葫芦,把银角大王吸进葫芦。和金角大王打斗时,孙悟空用一根毫毛变作假身,真身到洞里偷得玉净瓶,把金角大王吸进净瓶。    ②示例:吴用让孙立扮成把守郓州城的提辖,混进了祝家庄。后双方对阵时,他又故意让孙立活捉了石秀,骗取了祝家庄的信任。三打祝家庄时,他让孙立里应外合  ,打下了祝家庄。(主人公,1分;突出智慧,2分;情节正确,1分。共4分)
5. ①这是文人的“工匠精神”;②我们的时代更需要这种“工匠精神”。
 6.(1) (2分) “世界读书日”的设立和宗旨(目的)。
(2) (4分)第一幅图寓意为通过阅读,掌握了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得更多,看得更远(2分);第二幅图寓意为阅读会使人心情愉悦,快乐生活(2分)。(意思对即可)
(3) (2分)【示例】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共16分)
7. (4分)①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吸钉子) ②老汉出车祸
情感态度:③怀疑,心悸 ④歉意,内疚
8. (4分)
“嗯!”表达了修车老汉对我的大声质问,表示赞同(不应该丢钉子在马路上)(2分)。“啊?”表达了修车老汉明白了“我”的话外音——误解(冤枉)修车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感到很吃惊(2分)。
9. (4分)
说明老汉修车档的简陋和人物的卑微(2分),为下文叙写自己对老汉的不友好态度做铺垫(2分)。
10. (4分)
“我”是一个同情弱者、关注弱者、对丑陋现象深恶痛绝的有正义感的普通职员的形象(2分)。文章结尾通过“我”的深深内疚和像怀念亲人一样怀念修车老汉的情节,告诉人们“不要以阴暗的心理看待社会底层的人,生活中好人总是多,好景总常在”的道理(2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 (共12分)
11. (3分)
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8-2019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