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14  2018-11-04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4]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1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狡黠xiá 诓骗kuàng 怔怔zhēng 锲而不舍qiè
B.禁锢jìng 田圃pǔ 褴褛lǎn 面面厮觑qù
C.喑哑yīn 诘难nán 掺杂chān 哄堂大笑hōng
D.呵斥hē 恣睢suī 抽噎yē 强聒不舍qiǎ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端祥 喧嚷 恃才放旷 郑重其是
B.栈桥 恍忽 起承转和 重蹈覆辙
C.绸密 灵柩 张皇失措 前仆后继
D.戳破 拮据 歇斯底里 根深蒂固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因为我害怕孤独,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心会蓦然的失落,孤独与 (怅恨 惆怅 怅然)便向四周蔓延开来。
(2)读书为的是明白事理,领悟其精神实质,如果一味 (咬文嚼字 寻章摘句 吹毛求疵),反而难以前后贯通,了解深意。
4.经典诗文默写。(6分)
(1)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 《渔家傲》)
(3)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4)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5)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6)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5.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②我国 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③“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它们实现发展目标。④我们要在发展其他国家利益的同时,考虑和照顾自身利益。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2) 第②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 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宋江便领起军兵从里面杀出去时,早望见鲁智深、A一路杀来,正与郑彪交手。那包天师在马上,见A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A左臂,血晕倒了。却得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A时,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将断……
上面文字中的A指的是 ,请列举一个有关于他的英雄事迹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 (1)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2 分)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 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浏览完整试题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 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 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B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品对联] (2)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答出两点即可) (2分)


[言心声] (3)听了孟剑锋的演讲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3分)


三、阅读(4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
③在阅读中怎样 “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9.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 分)

1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 请说明理由。(3 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11.第⑥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小题。(18分)
奶奶的玉簪子
王秋珍
①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
②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 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
③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
④奶奶终日愁眉紧锁。
⑤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 “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几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
⑥父亲回家了。
⑦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 玉簪子会找回来的。”
⑧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没有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


展开余下试题 ⑨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
⑩田塍.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 又长大了。 ”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 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
(11)迈进菜地,一畦畦的莱好热闹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鬓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 ”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 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进谗言,要宰相比干挖心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立即策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千照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 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
(12)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了老房子。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上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 “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 “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
(13)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要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了?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
(14)他看到了什么?
(15)一只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叠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
(16)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只弹弓, 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我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
(17)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緒,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
(18)他看到了什么?
(19)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
(20)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
(21)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在樟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找不
到?
(22)奶奶总是笑而不语。
(23)一旁的父亲搔了搔头皮,说:“那时, 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12、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3 分)

13、请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1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4分)
迈进菜地,一畦畦的莱好热闹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

15、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 分)

16、通读全文,在帮奶奶寻找玉簪子的过程中,父亲找到了什么? (4 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小题。(12 分)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盖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故废廖立而立垂泣,废李严而严致死。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
17、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其用兵行师 (2)躬耕陇亩
(3)玄德之三顾 (4)终身不易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一出于诚 生于乱世
B未之有也 此庸夫之怒也
C后主虽庸懦无立 虽千里不敢易也
D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 故废廖立而立垂泣
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

20、从选文中可知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2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 -22小题。(4 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 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1、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诗前两句 , 后两句 。 (2分)
22、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2分)

三、作文(50分)
请以“和你同行,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 D
2. D
3. 惆怅 咬文嚼字
4. 年少万兜鍪 燕然未勒归无计 会挽雕弓如满月 斜晖脉脉水悠悠 八百里分麾下炙 苟全性命于乱世
5. 建设是举措、平台 虽然…但是… 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
6. 武松 景阳冈打虎
7. (1)示例一: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示例二:“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
示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
(2)①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③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
(3)示例:叔叔、阿姨:我觉得李文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学习技艺也有前途,如果你们能让他去学技艺,也许他将来就是一名出色的技师呢。
8.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
9.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1分)作用:用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时区分“见”与“望”的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10.放在第⑤段。(1分)孟子的这句话指出了读书要关于分析、大胆质疑,(1分)与第⑤段“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收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观点一致。
11.①肖完全相信从书中得来的理论,要用客观事实加以检验。②一旦发现书本理论与客观现实不符,要大胆摒弃。③要在质疑、批判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正确理论。
12.采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开篇点题;为下文写父亲回家帮忙找玉簪子作铺垫。
13.插叙,交代玉簪子的来历,表现出玉簪子对于奶奶的重要性;突出奶奶对玉簪子的喜爱;为下文写奶奶着急找玉簪子并让父亲回家找簪子作铺垫。
14.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菜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的菜地的整齐有序,表现出奶奶的勤劳。
15.从奶奶珍视玉簪子,收藏父亲的儿时玩具可以看出她珍视亲情;从她收拾菜地,箱子一尘不染可以看出奶奶爱干净,勤劳整洁,热爱生活;从父亲多年未回家,奶奶借让父亲帮忙找簪子使父亲找回儿时记忆和亲情可以看出奶奶智慧。
16.找回了久远的时光;遗忘了的亲情
17.军队 亲自 拜访 改变
18.C
19.二十多年之间,君主信任他,士大夫敬仰他,夷夏之地臣服于他,敌人畏惧他
20.奉行仁义、忠心耿耿
21.叙事 议论
22.若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是曹操,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的郁郁不平。 (122.240.203.6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陕西省西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