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06  2018-11-04
标签:北京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6]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凌波(lín) 镌刻(juān) 一丝不苟(gǒu)
B. 戾天(lì) 飞漱(shù) 千转(zhuǎn)不穷
C. 诘责(jié) 滞留(zhì) 广袤无垠(mào)
D. 横蛮(hèng) 炽热(zhì) 颔首低眉(hà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的辨析能力。汉字字音的掌握,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A. 凌波(líng)。B.千转(zhuàn))不穷。D.炽热(c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佃农 凌空 蒙味 催枯拉朽
B. 监视 酒肆 不缀 阵耳欲聋
C. 躁热 坠毁 紧绷 筋疲力尽
D. 浩瀚 遗嘱 吞食 四时俱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字字形的掌握,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汉字字形,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结合语境来辨析。A蒙味——蒙昧,催枯拉朽——摧枯拉朽。B不缀——不辍,阵耳欲聋——震耳欲聋。C躁热——燥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4.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夕日欲颓(坠落) 鸢飞戾天者(叫)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B. 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从流飘荡(跟、随)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良多趣味(甚,很)
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D. 四时俱备(都)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A项有误,“戾”的意思是至、到达;C项有误,“与”的意思是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D项有误,“寒树”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故选B。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主席连续多天的忙碌身影和多场合的演讲,给与会的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浏览完整试题B.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C. 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B.语义重复,删去“其原因”或者“造成的”;C.搭配不当,将“打动”改为“牵动”;D.词语顺序颠倒,将“读者”与“深受”调换位置。A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注》。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C.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的理解。孟浩然不是“唐宋八大家”里边的。故D错误。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 ②⑤①③④ B. ③①②④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②⑤④①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根据句子内容,先确定②还是③句开头的问题,比较这两个句子,③是这段话的中心句,而不是②句,排除A和D.②句谈的与①句一样“优秀”有关,排除C句,故答案为B。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古诗文默写。
(1) 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5) 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______________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8)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答案】 (1). 长歌怀采薇 (2). 晴川历历汉阳树 (3). 大漠孤烟直 (4). 狐兔翔我宇 (5). 晓雾将歇 (6). 谁家新燕啄春泥 (7). 月下飞天镜 (8). 岂不罹凝寒
【解析】
【详解】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定要在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诗默写要重点注意“薇、历、翔、歇、啄、罹”这些字词不要写错。
二、文言文阅读。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 (_____) (2)虽乘奔御风 (_____)
(3)负势竞上 (_____) (4)猛浪若奔(_____)
10. 翻译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1. 甲文正面描写夏季江水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
12. 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答案】9. (1). “阙”是通假字,通“缺”,意思是空缺 (2). 即使 (3). 依靠,凭借 (4). “奔”在这里是动词活用为名词,翻译为“飞奔的马”。
10. (1)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2)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1.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2.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这句话通过渲染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鸢飞戾天者,望风息心,经论事务者,窥谷忘返。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 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注意词类活用词,“奔”,动词活用为名词,飞奔的马。通假字词,“阙”,通“缺”,意思是空缺。古今异义词,“虽”古义:即使。今义:转折连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关键词,襄:上,这里指漫上。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窥,看。反,通“返”,返回。


展开余下试题【11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乙文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2题详解】
考查作者思想感情的不同。从写景的特征来分析二者抒发情感的不同,意思对即可。《三峡》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与朱元思书》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译文
甲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①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第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
②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两边向路中央爬出绊根草,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没有水凼,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③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那一年我们在菜园里种了很多土豆,如果不及时卖掉,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长出紫芽。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用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并不比人轻。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小澴(huán)河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星光照夜路,并不够用,打手电筒骑车,也不可能。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澴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
④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将自行车送给我,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澴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
⑤有一次,我骑出城。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听任蚊蚋阵阵扑打在脸上。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如是是现在,我更愿意推着自行车,在月色朦胧的秋夜,走在杨柳风里,一步一步地走回故乡,是的,我愿意。可是三十年前,恨不得长出翅膀的我……我沮丧地推着车,失魂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我鼓足勇气将车推下堤坡,敲开了一户还留着灯的人家。我印象中,那个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帮我接链条的大叔,长脸膛,短头发。我举着他家的柴油灯,照着他敲敲打打。其实我自己也会,他坚持要帮我接。接好链条后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还是晚了,母亲已经打着手电筒等在村口。
⑥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汽,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故乡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三十年前的光阴也沉睡在脑海深处。只是在周末,我会骑着儿子的那辆公爵自行车去沙湖公园逛逛。那时候就会想起那一辆黑色永久车,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想起我养过的牛、猪、鸡,它们现在在哪里?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


展开余下试题⑦翻山越河的少年时代,我特别不能忘记澴河堤下的那盏油灯。海子诗里讲,“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我就是被油灯祝福过的那个陌生人?妻子是我的高中同学,婚后我曾随她回她老家,那天我惊讶地发现,澴河堤下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赫然就是许多年前的惶惶秋夜,我决心下堤修车的那个村子……
13. 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14. 第②段对“青蛙蚱蜢”和“狗”的描写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15. 结合第③段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
16. 【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月亮,请分别说一说月亮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用意。
【甲】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
(《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乙】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贾平凹《月迹》)
【答案】13. “我”学骑自行车。“我”骑自行车卖土豆摔倒,父亲扶起“我”,“我”常在周六骑车回家,周日清晨返校。“我”骑自行车回家时链条断掉,陌中村民帮“我”修好。
14. 拟人、对比,从侧面衬托出“我”骑自行车的速度之快,表现了“我”当时喜悦、得意的心情。
15. “我”和父亲闻鸡起床,骑自行车卖上豆,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劳。从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这个动作,可以看出父糸的细心和对车、土豆的爱惜。从他“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来”、“捏遍我的身子”等动作,可见父亲对“我”的关爱。
16. 特点:【甲】文中的月亮时隐时现,月光惨淡;【乙】文中的月亮皎洁,美好。作用【甲】文表现了我沮丧(急切)的心情,【乙】文表现了孩子们心灵的美好(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主要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事件,分别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文章围绕自行车共写了四件事:“我”学骑自行车。“我”骑自行车卖土豆摔倒,父亲扶起“我”。“我”常在周六骑车回家,周日清晨返校。“我”骑自行车回家时链条断掉,陌生村民帮“我”修好。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常用的修辞,结合句子内容作出具体分析。作者写青蛙蚱蜢“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赋予它们以人的性格,并将狗现在与之前的表现相对比,运用了拟人与对比的修辞,目的是从侧面衬托出“我”骑自行车的速度之快,形象地表现出“我”当时喜悦的心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本段写“我”和父亲闻鸡起床,骑自行车卖上豆,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劳。从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这个动作,可以看出父亲的细心和对车、土豆的爱惜。从他“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来”、“捏遍我的身子”等动作,可见父亲对“我”的关爱。
【16题详解】
考查学生的对比赏析能力。根据“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原则,甲文写月亮时,链条断了,心情很糟糕,所以月亮反映出我的情感是消极的;乙文的情景是童真的小孩子在赏月,所以月亮反映出的情感是积极的,反映出孩子心灵的美好。
(二)散文阅读
秋夜
巴金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简单的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灵,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不管院子里暴雨如注,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青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我知道多少年青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青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夜很静。连他那颗心“必必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
标签:北京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北京八中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