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36  2018-11-04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6]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 时间: 120分钟 分值: 150分 形式: 闭卷 )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将下列句子认真誊写在方格内。(2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1)水何澹澹, ▲ 。 (曹操《 ▲ 》)
(2)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3)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夕阳西下, ▲ 。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5)遥怜故园菊, ▲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春天像小姑娘, ▲ ,笑着,走着。 ( ▲ 《春》)
(7)乡愁,是背井离乡的诗人心中难解的情结。王湾在北固山下发出“乡书何处达?
▲ ”(《次北固山下》)的感慨;李益写下“不知何处吹芦管, ▲ ”(《夜上受降城闻 笛》)说尽了戍边将士心中绵绵的乡愁;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春天的雨柔情而有生机:水珠子从花bāo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夏天的雨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秋天的雨使人静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冬天的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漂然【来到,来临(多指贵宾)】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而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节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花bāo( ▲ ) 静mì ( ▲ ) 吝( ▲ )啬
(2)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 改为 ▲ __ ▲ 改为 ▲ __
(3) 把括号里的句子概括成一个词语。 ▲ (1分)
4.下列句中“书”的意义和词性,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1)听他说话,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个读过书的风度儒雅的人。
(2)客厅里挂着一块匾,上书“宁静致远”四个遒劲大字。
A. 句⑴中“书”指《尚书》这本古书,动词;句⑵中“书”指楷书等字体,名词。
B. 句⑴中“书”指《尚书》这本古书,名词;句⑵中“书”指书写,动词。
C. 句⑴中“书”指成本的著作,名词;句⑵中“书”指楷书、行书等字体,名词。
D. 句⑴中“书”指成本的著作,名词;句⑵中“书”指书写、写字,动词。
5.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海上风电项目响水近 海风电场运行近一年,累计发电量超过5亿度。
B. 9月28日上午,胡乔木雕像揭幕仪式在盐城鞍湖实验学校综合楼前广场隆重举行。
C. 通过大课间活动,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D. 2017年中网男单决赛中,西班牙天王纳达尔直落两盘击败克耶高斯,夺得冠军。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冬天风景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B.《荷叶•母亲》的作者被雨中荷叶掩盖莲花的情境触动心弦,抒发了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欣慰之情。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包括两个部分,表现了作者由童 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浏览完整试题D.《再塑生命的人》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耐心引导,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
7.你校与其他学校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交流活动,同学小萌参与接待。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4分)
(1)无数 文人墨客们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标明朝代和作者。(2分)

(2)请帮小萌用一个拟人句描写校园中的一处风景。(不得透露所在学校的真实信息)(2分)

二、综合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 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诗歌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2分)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运用 ▲ 的修辞手法,这两句与“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的情感相似,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段落,完成10~13题。(共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与友期行( ▲ ) (2)太丘舍去( ▲ )
(3)相委而去( ▲ ) (4)入门不顾( ▲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2. 下列选项中全都是表示敬辞的一项是( ▲ )(2分)
A. 尊君、 寒舍、 鄙人 B. 劳驾、 贵姓、 奉劝
C. 惠存、 家父、 久仰 D. 垂询、 令堂、 拙见
13. 根据要求答题(5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3分)

(2)从待人接物的角度看,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2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4~16题。(8 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4. 文章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2分)

15. 联系上下文,根据提示回答问题。(2分)
母亲这时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分析句中两个“悄悄地”的含义)

16.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4分)
[甲]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乙]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
同样是写对母亲的情感,但[甲][乙]两段文字表达却不同,结合具体内容说说。

(四)阅读《一件米黄的衣》,完成17〜20题。(14分)
一件米黄的衣 丁立梅
  母亲六十岁生日那天,父亲特地赶了三十多里路去了一趟老街,给母亲买回一件新裳。
新衣裳尺码过大了些,且颜色也俗,黄,艳黄。——父亲是个对穿着极不讲究的人,他的衣服,都是母亲帮着买的,所以, 他挑衣服的眼光,就很有限了。我们以为母亲定会不喜,定会埋怨和责怪。谁料母亲却欢天喜地接了去,脸上现出少女般羞涩的红润,唇边的皱纹,花瓣一样一瓣一瓣舒展开来。她孩子似的,迫不及待把父亲送的新衣换上。   


展开余下试题我们于是都看到一个事实——父亲买的衣,与母亲极不相配,纤瘦的母亲,裹在那件大大的衣服里,显得矮小。还有那颜色,是极其耀眼的米黄,母亲的肤色,在天长日久的风吹日晒之下,已成黝黑。米黄的色彩,衬得母亲的肤色,越发地黑了。   
母亲却喜滋滋在穿衣镜前转个不停,一边拿眼瞟父亲,问,好看吗?父亲看半天,用手搔头,有些沮丧地说,尺码好像大了。母亲忙低下头看衣,说,哪里大了?然后抬头,冲父亲笑,说,不大不大,正正好的,这样穿着才不拘束。语气里荡漾的,竟都是欢喜。怕父亲不信,母亲又伸直手臂,做了一个展翅欲飞的动作,以证明那件衣服,她穿着的确很舒服。父亲起初还忐忑着,怕母亲不满意。待看到母亲如此心满意足,他也高兴起来,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吃饭时,还因此多喝了两杯酒。
这以后,但凡遇到母亲认为的重大场合,譬如家里来客人了,譬如走亲戚,母亲必把父亲买给她的那件衣,隆重地换上。其实,母亲的衣橱里,并不缺少衣裳,我和我姐,给她买得最多的,就是衣裳。母亲随便穿上哪一件,都比父亲买的那件强,但母亲硬是不穿。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背着父亲,悄悄跟母亲说,换一件吧,这件不好看。母亲笑,低头轻轻摩挲着衣角,说,这是你爸送我的呢。遂照旧穿了它,傍了父亲,从容淡定地走。   
一件耀眼的米黄的衣,如果没有爱意,也许俗不可耐,但有了爱,一切就都不一样了。感动,是在那一刻充盈于我的心的。一辈子没说过爱的母亲,却把爱诠释得如此简单明了,只因为那是父亲买给她的衣,再不合适,她也能穿出幸福来。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18.根据要求答题。(4分)
(1)“谁料母亲却欢天喜地接了去,脸上现出少女般羞涩的红润,唇边的皱纹,花瓣一样一瓣一瓣舒展开来。她孩子似的,迫不及待把父亲送的新衣换上。”(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画线句2分)

(2) “母亲随便穿上哪一件,都比父亲买的那件强,但母亲硬是不穿。”(说说你对句中“强”一词的理解。(2分)

19.文中说“一辈子没说过爱的母亲,却把爱诠释得如此简单明了”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母亲是如何诠释爱的?可以看出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20.其实,幸福就是如此简单,联系实际举例说说体现你家幸福的一件事。(3分)

三 、作文(60分)
21.请以“瞧!这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抓住人物特点写,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不少于550字;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二部分(20分)
22.课外名句默写。(每空1分,计8分)
(1)多行不义, ▲ 。 《左传》
(2)尺有所短, ▲ 。 《楚辞》
(3) 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 ▲ 。 《荀子》
(4) ▲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 ▲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6) 此夜曲中闻折柳, ▲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写景名句是 ▲ , ▲ 。
23。名著阅读(12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好事、繁琐、不拘小节,而又善良、宽厚、仁慈、乐于助人的人。
B.《琐记》中的衍太太是老好人,别人家的孩子做坏事,她绝不会多口去说,更不会告状,她就是一个好人。
C.《荷花淀》中 的水生嫂是一个勤劳、善良,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特点的人。
D.《湘行散记》包括的散记有:《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鸭窠围的夜》《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箱子岩》等。
(2)《朝花夕拾》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批判性的,包括《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琐记》这几篇;第二类怀念类的,包括《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 ;第三类童趣类的,包括《五猖会》《无常》 ▲ 。(2分)
(3)《藤野 先生》中“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结合原文内容,说说作者“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是受哪两个事件影响。 ▲ (2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4)选段中“我的成功”指 ▲ (2分)
(5)“我”背完了书去看会,却为什么觉得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五猖会的热闹,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了?(2分)

(6)联系选文中父亲的言行和【链接资料】,说说“我”对父亲的情感分别是怎样的?(2分)
【链接资料】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鲁迅《父亲的病》节选)


七年级答案
一、(28分)1.字迹优美,得2分;工整,得1分;潦草不清,不得分。2.(10分)(1)山岛竦峙 观沧海 (2)学而不思则罔 ( 3)正是江南好风景 (4) 断肠人在天涯(5)应傍战场开(6)花枝招展的 。朱自清 (7) 归雁洛阳边 一夜征人尽望乡(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3.(1)苞 谧 lìn (2)装- 妆 漂- 飘 (3)莅临(每空1分,计6分)4.D(2分)5.C(2分)6.B(2分)7.(1)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 示例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示例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诗句1分,作者1分,计2分)(2)示例:我们学校天井中央有一棵高大的香樟树,现在香樟黄叶飘飞,在秋风中跳着优美的舞蹈。(修辞1分,准确、形象、得当1分,计2分)。
二、(42分)
8.(2分)点出闻讯的时节——暮春(1分),渲染出一种伤感的气氛(1分),更希望远走他乡的朋友早日归来(1分)。(任意两点2分)9.(3分)拟人(1分) 都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2分)
10.(4分)(1)约定 (2)离开 (3)舍弃 (4)回头看


展开余下试题11.(4分)(1)(友人)过了正午未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关注重点词的解释“舍去”和“乃”。) (2)友人十分惭愧,下车拉他(指元方)。(关注重点词的解释“引”和“之”。)12. (2分)B
13.(5分)(1)失礼,因为父亲的友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而元方却得理不饶人,何况对方还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该以礼相待。不失礼,因为父亲的友人有错在先,失信又失礼,第一时间不是意识自己的过错,反而咄咄逼人,元方必须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观点1分,理由2分,计3分)
(2)待人接物要讲诚信(1分),要以礼待人(尊重他人)(1分),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尊严(1分)。(每点一分,答对两点即可)
14.(2分)对母亲的怀念;内心的悔恨与愧疚;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活”的领悟(对于生命的领悟)。(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15.(2分)第一个“悄悄”体现了母亲默默地忍受“我”暴怒无常,让我尽情发出自己心中的不愉快,恢复平静和理智;第二个“ 悄悄”体现了母亲既无微不至照顾我又强忍内心的苦痛,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两处都蕴含了母亲对我默默的关心与慈爱之情。
16.(4分)[甲]段文字深沉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母亲重病依然精心照顾“我”,而“我”却从来没有关心、体谅母亲的悔恨与愧疚,[乙]段文字以“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 抒发了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无私以及那份淡淡温暖的感动。
17.母亲六十岁时,父亲给他买了一件极 不相配的衣服,但她却依然喜欢。(3分)
18.(1)比喻,(1分)把“唇边的皱纹”比作“花瓣”,形象地写出母亲拿到新衣服时的欣喜之情。(1分)(2)“强”是合身、好看的意思。(1分)用我的眼光看,母亲穿父亲买的那件米黄的衣既不合身,也不好看,可在妈妈心中,那是父亲为他买的,她认为最好看。(1分)
19.①母亲迫不及待把父亲送的新衣换上。②母亲喜滋滋在穿衣镜前转个不停。 ③母亲又伸直手臂,做了一个展翅欲飞的动作,以证明那件衣服,她穿着的确很舒服。④凡遇到母亲认为的重大场合,母亲必把父亲买给她的那件衣,隆重地换上。⑤我已经告诉她不好看,她还照旧穿着。(答出一点给1分,计3分。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懂得珍惜,懂得理解,懂得爱的一位好母亲。(1分)20.能完整地叙述一件事、能体现幸福、能联系实际即可。答案略(3分)
三、作文(60分) 21.(60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要求,建议 切入分46分。
22.(1)必自毙(2)寸有所长(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春色满园关不住(5)绿树村边合(6)何人不起故园情(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8分)
23.(1)B(2分)(2)《范爱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分)(3)(1)匿名信事件;(2)看电影事件。(意思相近即可,2分)(4) 父亲逼着“我”背书,七岁的“我”能一气就把难懂的《鉴略》背完(2分)(5)本来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我”正要出发去看难得一遇的盛大的庙会,父亲却命令“我”背书,背不出来就不准去看会,一盆冷水把“我”的兴致全浇灭了。等“我”读熟,背完,对去“看 会”已经索然无味。(2分)(6)选文中父亲的言行是冷漠严厉而令人生畏的,作者对父亲是畏惧的(敬重)和有距离的(隔膜)(意对即可,1分)。《父亲的病》中,作者在父亲临终前的呼唤,以至于多年后,感觉到自己没能让安眠的愧疚(意对即可,1分)。 (122.240.203.67)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盐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