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49  2018-11-1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9]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8年下学期醴陵一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Ⅰ卷 阅读与积累题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公天下与家天下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传统社会中,帝王与儒士间事实上是处在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状态中。一方面,帝王处于社会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而儒士则构成了各级官吏或后备官吏,因而二者不仅属身于同一个系统,而且儒士在这个系统中归根结底必须听命于帝王。另一方面,两者的关系又不尽于此,因为儒士还有另外一种身份,这就是“道”或者说社会发展趋势与道德正义的化身。在这个意义上,儒士集团又是超越于作为现实权力之总代表的帝王的,并且事实上构成了对帝王权力的某种程度的制约关系。这就是所谓“道”与“势”的关系。
儒家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秉持了“从道不从君”(荀子语)的基本原则,从先秦以至传统社会晚期,儒家一以贯之地表现出了从道的要求出发对君主加以规劝、批评与约束的态度, 堪称不遗余力地力图保持“道尊于势”的基本立场。孔子不仅主张“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而且明确要求“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不仅在与君主的交接中坚持以“王者师”自居,而且强调指出,君臣关系的关键是君主能否以身体 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即使身处于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宋明时期,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也依然通过侍讲、上书等方式来力图“格君心之非”(孟子语)。
正因为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帝王与儒士群体之间又事实上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紧张关系。早在孔孟荀时代,道与势、德与位之间的张力就已得到明确表现。此后,随着传统社会制度的确立与巩固、随着君主权力所代表的“势”的力量的不断增强,儒士集团在体制内对现实政治的制约与影响作用在总体上呈递减趋势。明太祖对待《孟子》的态度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时说:“非臣子所宜言。”因而,不仅亲自动手删节,而且免除了孟子配享祭祀的礼遇。
帝王与儒士集团之间处于紧张关系状态的根源是两者的社会理想不同,即“公天下”和“家天下”的不同。在《礼记》的《礼运》篇中,作者借孔子之口描绘了一个即使夜不闭户也安然无事的“大同之世”。大同之世的基本特点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天下”代表了儒家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儒家把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道德性视为人的本质,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力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境,其根本目标就是希望成就一个人人皆为君子圣贤的道德理想国——大同之世。
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传统社会帝王家族的根本追求则是“天下为家”,即以维护一家一姓对天下权力、财富乃至民众的独占,维护一家一姓“永久”的世袭为根本目标。这就不能不与儒士集团的理想追求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而由于儒士集团虽以“道”的化身自任但却无位、无势,在实际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根本不是有位、有势的帝王家族及其所代表的权势集团的对手,其“以道抗势”的行为除了在有限的范围内与程度上纾缓家族专制的暴虐之外,根本不可能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真正发挥儒者所 自我期许的影响作用。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帝王与儒士虽属身于同一个社会权利系统,但两者之间保持着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即“道”与“势”的关系。
B.儒家是“道”的化身,既听命于帝王,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帝王的权力,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紧张关系。
C. 儒家力图保持“道尊于势”的基本立场,他们常以“王者师”自居,一以贯之地表现出对君主的规劝、批评与约束的态度。
D.明太祖亲自对《孟子》一书做了删节, 而且免除了孟子配享祭祀的礼遇,说明儒士集团对现实政治的制约与影响在逐渐减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为社会权力金字塔 的末端,儒家追求“公天下”,而帝王追求“家天下”,两者的社会影响不尽相同。
B. 儒家以“公天下”来表达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试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来实现这一理想。
C. 帝王家族追求的维护自家利益的“天下为家”的目标不可避免地会与儒士集团“天下为公”的理想发生冲突。
D.《礼记》中描绘的夜不闭户的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体现了儒家希望成就一个人人皆成为君子圣贤的道德理想国的目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宋张载著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是儒家“天下为公”的理想的传承。
B.道与势、德与位之间的矛盾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儒家的道德在帝王“位势”的夹缝中,绵延至今,充分证明了这种思想力量足够强大。
C. 儒士集团无位、无势,根本不是帝王家族的对手,也因此决定了其“以道抗势”的行为根本不可能对现实的社会人生发挥作用。
D.儒家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和气度,其“公天下”的社会理想也可能实现,儒学也不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逝。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再忆萧珊 巴金
①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
②病房里有淡淡的灯光。每夜临睡前,陪伴我的儿子或者女婿总是把一盏开着的台灯放在我的床脚。夜并不静,附近通宵施工,似乎在搅拌混凝土。此外我还听见知了的叫声。在数九的冬天哪里来的蝉叫?原来是我的耳鸣。
③这一夜是我儿子值班,他静静地睡在靠墙放的帆布床上。过了好一阵子他翻了一个身。
④我醒着,我在追寻萧珊的哭声。耳朵倒叫得更响了……我终于轻轻地唤出了萧珊的名字:“蕴珍”。我闭上眼睛。房间马上变换了。
⑤在我们家中,楼下寝室里,她睡在我旁边另一张床上,小声嘱咐我:“你有什么委屈,不要瞒住我,千万不能吞在肚里啊!”……
⑥在中山医院的病房里,我站在床前,她含泪地望着我说:“我不愿离开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
⑦在中山医院的太平间,担架上一个带人形的白布包,我弯下身子接连拍着,无声地哭唤:“蕴珍,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⑧我用铺盖蒙住脸。我真想大叫两声。我快要给憋死了。“我到哪里去找她?”我连声追问自己。我又回到了华东医院的病房,耳边仍是早已习惯的耳鸣。
⑨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她穿得整整齐齐,有些急躁,有点伤感,又似乎充满希望,走到门口还回头张望……仿佛车子才开走不久,大门刚刚关上。不,她不是从这两扇绿色大铁门出去的,以前门铃也没有这样悦耳的声音。十二年前更不会有开门进来的挎书包的小姑娘……为什么偏偏她的面影不能在这里再现?为什么不让她看见活泼可爱的小端端?
⑩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着车子的驶近,等待着一个人回来。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我记得的只是孩子们捧着她的骨灰盒回家的情景。这骨灰盒起初给放在楼下我的寝室内、床前五斗橱上。
后来“文革”收场,给封闭了十年的楼上她的睡房启封,我又同骨灰盒一起搬上二楼,她仍然伴着我度过无数的长夜。我摆脱不了那些做不完的梦。总是那一双泪汪汪的眼睛!总是那一副前额皱成“川”字的愁颜!总是那无限关心的叮咛劝告!好像我有满腹的委屈瞒住她,好像我摔倒在泥淖中不能自拔,好像我又给打翻在地让人踏上一脚……每夜每夜,我都听见床前骨灰盒里她的小声呼唤,她的低声哭泣。
⑪怎么我今天还做这样的梦?怎么我现在还甩不掉那种种精神的枷锁?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我应当振作起来,哪怕是最后的一次。骨灰盒还放在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我的最终目标——死 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作肥料。
⑫……闹钟响了。听见铃声,我疲倦地睁大眼睛。应当起床了。床头小柜上的闹钟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我按照冬季的作息时间:六点半起身。儿子帮忙我穿好衣服,扶我下床。他不知道前一夜我做了些什么梦,醒了多少次。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一日
附注:1972年萧珊去世。6年后, 巴金写了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记录了妻子在“文革”中因自己而受到牵连,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有留下一句就离开了人世的悲惨遭遇。又经过6年,写下了此作。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第⑤⑥⑦三段属于插叙内容,穿插了三个随时间推移的不同场景,通过外貌以及语言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叙述了萧珊在短短的时间里从健康到患病再到死亡的过程,突出了萧珊在巴金生命中的重要性,强烈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


展开余下试题B.萧珊故去后,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 里,仍然伴着他度过无数的长夜,可见巴金对萧珊的爱是非常深切、彻底、执着的。
C.第⑪段说“……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说明对萧珊的怀念事实上已经成为巴金精神的枷锁。
D.本文中,作者以雕琢的文字和华丽的辞藻娓娓叙说,追忆了自己与妻子之间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生活点滴,表达了自己对妻子萧珊不可割舍的爱、愧疚和感激。
5.分析第⑩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5分)


6.本文标题看似平实,其实颇有深意,请对此加以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7-9题,每小题各2分,第10题10分,共16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0题。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 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陛下,秦武阳色变 陛下 :指秦王
B.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没见识的人
C.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打开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受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B.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C.北蛮夷之鄙人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D.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
9、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勇士秦武阳,在秦廷上竟然“色变振恐”,这对刻画荆轲的形象起到衬托作用。
B.在秦武阳“色变振恐”的千钧一发之时,荆轲“前为谢曰”的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表现出了秦王 的威风。
C.在秦廷行刺的过程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D.文章结尾写荆轲被斩,秦王“目眩良久”,以荆轲的威武壮烈反衬秦王的惊愕失态。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第一句4分,第二、三句各3分,共10分)
(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译文:
(2)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译文:
(3)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篇,完成6—9题。(8分)
七律 长征 过草 地
毛泽东 张爱萍
一九三五年十月 一九三五年八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两首诗都用到“暖”“寒”二字,它们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12.两首诗都提到了笑:“三军过后尽开颜”“谈笑低吟道明天”,这笑的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请作具体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0分)
(1) , ,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消散了,甚至她的 , 。(戴望舒《雨巷》)
(3)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 , ,发尽上指冠。(《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惨象, ;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1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包容需要接受,包容拒绝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包容是一种气概。包容还体现在各种体制的大融合上。过去我们曾一味强调发展国营和集体经济, 人为 私营经济的发展。结果,国营、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停滞不前,经济发展处于崩溃的边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最终冲破了思想桎梏,一些中小型国营、集体企业纷纷改制,个体、外资、合资等各种私营企业如 般不断发展壮大。
A.以至 抑制 步履蹒跚 势如破竹
B.以致 遏制 举步维艰 势如破竹
C.以至 遏制 举步维艰 雨后春笋
D.以致 抑制 步履蹒跚 雨后春笋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 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B. 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C.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
D.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16.下面四个选项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辉泰杯’征联大奖赛征集到的作品,你认为对仗最工稳的是 ( )(2分)
A.万里城乡,搬开旧貌描新颜;
四旬岁月,割断穷根长富根。
B.改革何艰,论晚清百日维新,竟然喋血;
腾飞可喜,凭中国四旬求变,所以昂头。
C.九域逢春,风华四十惊豹变;


展开余下试题一鞭追梦,八千云月看龙骧。
D.平地雷鸣,迎来雨润风和,九州杨柳添春色;
日丽楚天,不懈革故鼎新,卌载城乡绚彩虹。
17.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因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五、写作(4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
小鸟啾啾,清风呼呼,树叶沙沙,小河哗哗,汽笛嘀嘀,闹钟答答……
生活处处是声音,但我们往往更忘不了师长亲友的笑声。请以 “那朗朗的笑声”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2018年下学期醴陵一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参考答案
1.C解析:以偏概全,以“王者师”自居的是孟子,而非所有儒者。
2.A解析:“作为社会权力金字塔的末端”于文无据。
3.C解析:“根本不可能对现实的社会人生发挥作用”说法过于绝对。
4.B解析:A项,这三段没有外貌描写,主要是语 言和动作描写。C项,“成为巴金精神上的枷锁”错,作者这么说,是在勉励自己从对亡妻的深沉怀念中走出来,振作起来。D项,“雕琢的文字和华丽的辞藻”错,本文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直陈其事,娓娓叙说,于朴实无华的叙述之中凝聚着深厚的感情。
5.运用排比,突出了萧珊面对丈夫遭遇苦难时的悲痛、哀愁和关爱;“总是”一词强调萧珊这些形象在作者心中的深刻印记,既写出了两人生活时的相濡以沫,也突出了巴金对萧珊的念念不忘和深切的愧疚。
6.①标题“再忆萧珊”明确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再”是“又一次”“一再”的意思,是《怀念萧珊》后的又一次抒情,表明了对萧珊的念念不忘,奠定了本文的情感基调。②“忆萧珊”也是全文的线索,通过回忆亡妻在世时的几个片段,抒发了强烈的思念之情以及要摆脱悲伤、勇敢生活的决心,鼓励自己要振作起来。
7、A
8、B 解析:A.介词,按照,依照;介词,用。B.代词,指荆轲的;代词,指荆轲的。C.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秦王。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9.D
10.(1)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2)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
(3)而按照秦国法律,侍卫在殿上的臣子,不能带任何兵器。
11.毛泽东:一语双关,既指环境的温暖、铁索的冰寒,也指胜利的喜悦、作战的艰难。张爱萍:指食物的暖、夜晚的寒,用草地夜晚的寒冷来衬托红军心中的暖意。
12.毛泽东:想象胜利的喜悦和表达必胜的信念。张爱萍:和谐的氛围,以苦为乐的精神
13.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2)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4)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5)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尤使我耳不忍闻
14.C
试题分析:以至: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前一分句导致的结果。多指不希望出现的结果,不好的事情。根据句意,这里应用“以至”,有更进一层的意思。遏制:制止;控制。抑制:约束;压制。“遏制”的力度强于“抑制”。 举步维艰:形容处境或行动十分艰难。步履蹒跚:形容腿脚不方便,行路艰难。“举步维艰”合语境。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雨后春笋”合语境。
15.A(B项,搭配不当,应删除“看”。C项,句意重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D项,动宾搭配不当,“开创”与“成就”。)
16.B
17. 答案 D
(A.“特此通知”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单位对职工,在该句中使用不得体;B.“光临”是一个敬辞,对对方到自己这里来表示敬意,只能用于对方,不能用于自己,该句表达不得体;C.“欠安”是对人生病的婉辞,不能用于自己。
18.略。 (122.240.210.1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醴陵”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