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08  2018-11-26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8]
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兰州市2018-2019第一学期八年级联考语文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8道题,共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 震悚(sǒng)  溃退(kuì)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ǎng)
B. 滞留(zhì) 瞥见(piē) 解剖(pāo) 惊骇(hài)
C. 翘首(qiáo) 诘问(jí) 藻井(zǎo) 黝黑(yǒu)
D. 飞漱(shù) 佃户(diàn) 镌刻(juān) 杳无音讯(yǎo)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娴熟  不逊  由哀  笔耕不辍
B. 斟酌  仲裁  浩瀚 眼花僚乱
C. 绯红  蒙昧   教诲  诚惶诚恐
D. 愚钝  粗糙 轩邈  殚筋竭虑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听了这话,他面上还是正襟危坐,心里却翻来覆去不是滋味。
B. 王毅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敦促朝方执迷不悟、中止部署。
C. 很多场所的中央空调长期不清理,管道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细菌、灰尘等随着空调风吹入室内,容易引发吸道疾病。
D. 进入初二,各科老师赶进度,作业繁多,他常常感到筋疲力尽。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单位组织旅游活动回来后,大家感慨万分:眉山的仲夏时节真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C. 初中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绩能否提高。
D. 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体育产业中。
5.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回忆录》,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B.《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三峡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D.消息一般有“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6. 下列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花开是常有的事,花开有香气更是 , 在这个只有我一个人的世界里,我就觉得很不 。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点因花香而 了。
A. 司空见惯  但是  寻常  沉醉
B. 唾手可得  因为  寻常  沉迷
C. 司空见惯  因为  平凡  沉迷
D. 唾手可得  但是  平凡  沉醉
7. 名著欣赏(4分)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写作。《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 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2分)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2分)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8. 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8分)


浏览完整试题(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
(2) ,望 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 ?松柏有本性。
(5)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6)凝望着故乡的方向,凝望着渐渐坠入大海的夕阳,老人哽咽地吟诵起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 ? ”,闻者无不潸 然泪下。
二、综合性学习(5分)
(新华网兰州10月17日电)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唱我们动听的歌;今天我们心情舒畅,跳我们优美的舞。”17日,兰州市第二届千叟宴系列活动在榆中玉泉山庄举办,千名老人参加文艺表演、民俗书画摄影、品尝全羊宴等传统文化活动,赏秋菊、观落叶、忆往昔、赞今朝,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此次活动由兰州市文旅局、兰州市文明办、兰州市老龄委牵头主办,榆中玉泉山庄景区承办,以“德耀兰州、孝亲重阳——构建和谐金城、弘扬敬老美德”为主题,旨在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老人们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据介绍,弘扬中华“百善孝为先”的道德理念,传长寿之荣,播孝悌之风,是兰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老龄工作方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营造和谐健康兰州的主要内容。
9. 请同学们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10.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 (3分)


三、阅读理解(14道题,55分)
(一)古诗文阅读(6道题,共21分)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1.从题材上来看,这是一首 诗;从体裁上来看,这是一首 。(2分)
1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 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①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②。时戴在剡③,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③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
13.解释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每空1分,共6分)
(1)解衣欲睡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5)四望皎然 (6)乘小船就之
1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5.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3分)

16.两段文字都是写在夜晚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4分)


(二)现代文阅读(8道题,34分)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①“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 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三十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在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
②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③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
④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
⑤这首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罢。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 生”该多好啊。好在哪儿,不知道。
⑥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的念头……
⑦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
⑧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
⑨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
⑩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 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展开余下试题⑪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⑫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⑬于我而言,啥都没有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
⑭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
⑮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⑯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 ,则是( )童年、( )童年、( )童年了。
⑰面对现代街区、路途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⑱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⑲我终于想起来了,《读书郎》的词、曲,作者乃同一人。
⑳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
17.读完全文,你觉得“放学路上”具体指什么?它为何会消逝?(4分)

18.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的划线句。(5分)
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

19.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⑯段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 )童年、( )童年、( )童年
20.从记叙顺序看,文章⑦-⑩段属于什么?请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一杯温开水
①这是朋友对我讲 的故事。
②10年前,他还在深圳打工,整天帮人家掏下水道,身上总有一股下水道的异味,让人侧目。所以,他一般不到热闹的地方去。那个城市的繁华和优雅是那个城市的,装不进他兜里一点点儿,他住工棚,倚墙角,吃冷馒头。
③一日,天下着雨,是深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他当时已掏好一家酒楼的下水道,雨大,回不了家,就倚在酒楼的檐下躲雨,掏出了怀里的冷馒头吃。
④冷!他抱臂,转过脸,隔着酒楼玻璃的窗,望着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温暖,一些人悠闲地在吃饭。他想,若是有一杯热热的茶喝,多好!他在心里面笑着对自己摇头,我怎么可以那样奢望呢?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
⑤这时,酒楼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服务员,服务员径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您请进。”他愣住了,结巴着说:“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只是躲会儿雨。”服务员微笑着说:“ 进来吧,外面雨大。”朋友拒绝不了那样的微笑,跟进去了。他暗地里想,想宰我?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
⑥他被引到一张椅子上坐定,另一个服务员端来一杯温开水。“先生,请喝水。”同样彬彬有礼。朋友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既来之,则安之。遂毫不客气地端起茶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净净,且把怀里的另一冷馒头掏出来吃了。服务员又帮他续上温开水,他则接着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舒坦极了。
⑦后来,雨停了。他以为那些服务员会来收钱的,但是没有。他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一个人来问他的事。刚才喊他进来的服务员正站在大门口送客,他忍不住走过去问:“开水多少钱?”服务员微笑:“先生,我们这儿的白开水是免费的。”
⑧那一杯白开水的温暖从此烙在了朋友的记忆里。每每谈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会升起一片感激的雾来。朋友后来从深圳回来发展,也开了一家酒楼。在酒楼里,他定下了一条规定: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请到店里来坐,并且要给人家倒上一杯温开水。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

22.文章以“一杯温开水”为题好在哪里? (4分)

23.第④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5分)

24.谈谈你对“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的理解。 (5分)

四、作文 (60分)
树木经历四季,有硕果挂满枝头的喜悦,也有叶落枝枯的寥落。人的成长经历何尝不是如此?时间酝酿了果香,也使人日渐成熟。成熟不是衰老,而是懂得该懂得的,担起需担当的。带我们走向成熟的可能是父母、亲人,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教训,也可能是一本好书……
请以“成熟,从 开始” 为题,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600字左右;⑤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兰州市2018-2019第一学期八年级联考语文答案
1.D 2.C 3.B 4.B 5.A 6.A (选择题每个3分)
7.(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2分,每空1分) (2)D (2分)
8.(1)略无阙处 (2)鸢飞戾天者 (3)老骥伏枥 (4)岂不罹凝寒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8分,每空1分)
9.原新闻标题:千名老人“花样”欢度重阳节(共2分,答出欢度重阳节1分,多种形式1分)
10.题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
(3分)语言流畅、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为中心话题,结合了自身的生活实际。
11.送别诗、五言律诗 (2分,每空1分)
12.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意思对即可,2分)
13.(1)脱下 (2)考虑/想到 (3)共同/一起 (4)只是
(5)皎洁/明亮/洁白的样子 (6)拜访或访问(6分,每空1分)
14.(1)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分)
(2)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就返回了,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逵呢?(2分)
15. 共同点:两段文字都写出了月光的皎洁;(1分)不同点:甲描运用了拟人、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的手法详细地描写了月色;乙文只用“皎然”直接点出了月光的皎洁。(甲文答出拟人、侧面描写、虚实结合任何一种即可,2分)
16. 共同点:他们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表达出他们旷达的胸襟。(2分)
不同之处:(目的和结果不同)甲文作者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最终找到志趣相投的张怀民分享美景;乙文因想念好友前往,注重找的过程,最终没见到,兴尽而返。(2分)
17. “放学路上”泛指一种自由快乐的童年。(2分)消逝的原因是“面对现代街区、路途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8.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放学路上”比作“露天课堂”“风雨操场”, (2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放学路上”丰富多彩的见闻及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化与影响。(2分)(对照得分点,意思对即可。)
19. 示例:温室(盒子)、园林(屋子)、玩具(手机) (答案与“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意思相对即可,3分)
20.插叙。(2分)插叙了从前孩 子们“放学路上”自由快乐的童年,与如今孩子们被关爱所封闭的童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童年的怀念和对如今孩子们失掉这种童年的惋惜,突出了主旨。(3分)
21.朋友在雨天得到了陌生人“一杯温开水”的关爱,他把这种关爱传递了下去。
围绕记叙要素概括内容,语言简洁即可(3分)。
22. 通过“一杯温开水”这个线索很容易理清文章的叙事脉络,也容易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即“关爱”的情感。 (4分)答出线索2分,答出“关爱”情感2分。
23. 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寒冷、窘迫、自卑,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5分)描写方法2分,具体内容2分,铺垫1分。
24 . 示例:即使是“一杯温开水”也能温暖人心,也能传递人世间的爱意: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5分)只要能答出“传递爱心,世界更美好”即可根据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给分。 (122.240.205.193)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兰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