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309 2018-12-18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09]
2018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详解
(答题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21分)
1.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7分)
(1)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3)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所表达的人生态度。
(4)《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不在此的句子是:“ , 。”
(5)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 , ”的诗句,正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写照。
2.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4分)
(1)“真实亲诚”四字箴言( )引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2)近10年来他们只专注于薄膜太阳能领域,真正做到了xīn wú páng wù( )。
(3)海洋科考队发现一新物种,它浑身透着血红的颜色,在海洋中yóu yì( )。
(4)媒体呼吁公职人员,要少些应酬( ),多陪伴家人。
3. 下面文段中,第②④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小时候牵妈妈的手,只因这双手是遮风挡雨的坚定倚靠;②长大后牵妈妈的手,则是为了表现寸草春晖的无尽感恩。③时间在爸妈身上过得很慢,他们并不在意岁月易逝、容颜易老,对子女的满心牵挂仿若他们依然是不懂事的孩子。④时间过得又很快,即使在不经意间发现爸妈鬓角白了,背变驼了,手上的老茧又厚了。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综合性学习。(共7分)
某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2分)
中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 目
年 级 从未写过信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七年级 94.4% 1. 1% 4.5%
八年级 90.6% 5.2% 4.2%
九年级 88.8% 7.3% 3.9%
探究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根据以上情况调查,该校发出欣赏 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可是你们班仍有很多人对此不感兴趣。都说“写信多费事儿啊,现在一个电话,一个微信,所有的事情都搞定了”。对此,请写出你的不同的观点,对热衷于聊QQ、玩微信、打电话的同学进行劝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下图是郝小静同学寄给她爷爷的一张贺卡,其中有两处格式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 诗的尾联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出了诗人被贬之地的荒凉,表现出愤慨之情。
B. 颔联借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浏览完整试题
C. 诗人将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看到的是“千帆过”“万木春”,表现出豁达的胸襟。
D. 题目中的“见赠”是指作者赠给白乐天的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15分)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①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②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③,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④。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泌:读bì。②浚:读jùn,疏通。③葑:读fēng,茭白根。④漕:读cáo,利用河道转运货物。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民以殷富 以:
(2)岁辄浚治 辄:
(3)六井亦几于废 亦:
(4)以为湖水畜泄之限 之:
8.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复 造 堰 闸 以 为 湖 水 畜 泄 之 限 江 潮 不 复 入 市。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遂浚二河以通漕。
译文:
(2)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译文:
10. 杭州人为什么称之为“苏公堤”?(2分)
11. 结合选文简要评析苏轼。(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6题。(16分)
我来自土地
马亚伟
①我从农村走出来,是一朵来自土地的蒲公英,不管我飞到哪里,家都在土地上。很多人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农村出身,怕别人耻笑永远也洗不掉的土气,我却觉得来自土地是最值得骄傲的。我来自土地,满身带着大地的淳朴、草木的清香和蝴蝶的轻灵。土地带给我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多么幸福!
②土地博大慷慨,养育着生灵,馈赠给我们无尽的珍宝。都说人类起源于河流,我却固执地以为,人就像一株草一样,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出生在城市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人像一株草似的在阳光雨露中长大是多么幸福的事。我的成长是与土地有关的。
③那时我刚刚有记忆吧,父亲和母亲在土地上劳作,我坐在田头跟泥巴和野花玩。空气中弥漫着潮润的气息,虫声在耳边鸣唱,鸟儿从眼前飞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我的伙伴,彼此那么亲密。我跟随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草木花鸟便陪着我从清晨到日暮。自然万物都是我的朋友,露珠懂我的快乐,晚霞懂我的苦恼,那时我的喜怒哀乐是那么简单纯粹。土地是无边无际的乐园,能让一个孩子释放天性,获得最大的快乐。我有时与一棵草对视,听它细说土地上的幸福故事。我有时揪下一朵喇叭花,跌跌撞撞地跑去捧给母亲看,母亲不语,笑笑继续劳动。
④稍稍大一点,我跟伙伴们在田野里狂奔,那是真正的撒欢儿。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那是快乐的极限。除了博大而丰富的土地,有什么能够让孩子身体内的快乐因此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我们笑啊笑啊,那种笑带着无限的轻松和自在,带着无限的满足和欣悦。那种笑,那么健康天然,像土地上空的蓝天一样明澈清透。我们追着鸟儿跑,追着蝴蝶跑,或者追着风跑。孩子们在庄稼和草木之间踏出一条快乐的小路,鸟儿、蝴蝶、蜻蜓都是土地的代言者,传递着土地对孩子们的深情。我们跟鸟儿一起歌唱,陪蝴蝶一同起舞,学蜻蜓在花叶上静静伫立。万物有灵,一切都是我们的启蒙者,引领着我们慢慢成长。土地有着慈母般的宽厚仁慈和慷慨无私,把所有的快乐都给了我们。
⑤孩子们在土地上奔跑、雀跃。跑着跑着,就长大了。
⑥我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我早已熟悉每种庄稼的名字,连同它们旁边的野草和野花,都那么熟悉。我学着父亲的样子,细细端详每一棵麦子或者玉米,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就像结识一位可以终生依赖的朋友一样。我早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土地是最公正的,你付出了几分汗水就会有几分收获。土地上的劳动是艰辛的,却能锻造孩子坚硬的骨骼和健康的身体,能磨练孩子的意志。从土地上走出来的孩子也是聪敏的,他们经常与万物亲近,所以自身也带着灵气。土地慷慨,赐给人智慧。
⑦后来,我离开了土地,在楼群遍布的城里飘飞。可是我知道,我的根 在土地上。每次回故乡,我都要在土地上走上几遭,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心中无比踏实。
⑧我想到老了以后,像爱尔兰诗人叶芝一样,在故乡的土地上,建一栋小木屋,种植九垄豆角,为蜜蜂建造房宇……回归土地,多么幸福!
(选自《京郊日报》)
12. 阅读选文第①段,说说为什么作者“觉得来自土地是最值得骄傲”的。(3分)
13. 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3分)
14. 如何理解“土地慷慨,赐给人智慧”?( 3分)
15. 文章第⑧段写到“回归土地,多么幸福”,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4分)
孩子们在土地上奔跑、雀跃。跑着跑着,就长大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19题。(7分)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曾几何时,以“还原真相”为名歪曲历史、以“不合常理”为名抹黑英雄的言论,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引发舆论如潮的谴责。众多有识之士纷纷指出,肆意歪曲历史、亵渎英雄英烈,既影响大众认知、伤害公众情感,更可能把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引向虚无。
②国家的意志,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当此之时,以全网互动形式倡导“崇尚英雄”、热议“精忠报国”,也是对这一法律的生动践行。正如一个网友留言所说:“我一直以为升旗时我致敬的只是国旗,后来才发现我致敬的还有国旗背后的英雄、先烈、历史、传承和不死的精神。”
展开余下试题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 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人们面对英雄许下的每一条誓言,都传递着对英雄精神的崇尚,汇聚起推动时代和社会前行的力量。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有人说:“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彻底地遗忘”。“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还在继续。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知名英模英烈,还是普通网友讲述的“年老失聪的外祖父”“沉默寡言的父亲”“当年小学的代课教师”,都将在人们自发参与、互动传播中,凝结为一份独特的全民记忆。去发现,去传承,去效仿,正是这个活动的最大意义。
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蔚为风尚,光荣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8. 在作者看来,怎样做才是崇尚英雄?(2分)
19. 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进行阐述。(3分)
五、阅读《艾青诗选》中的《虎斑贝》一诗,回答20—21题。(6分)
美丽的虎斑纹
闪灼在你身上
是什么把你磨得这样光
是什么把你擦得这样亮
比最好的瓷器细腻
比洁白的宝石坚硬
像鹅蛋似的椭圆滑润
找不到针尖大的伤痕
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
在万顷波涛中打滚
一身是玉石的盔甲
保护着最易受伤的生命
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
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
(1979年12月17日)
2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题。(2分)
21.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2分)
22.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2分)
第三部分(50分)
23. 作文。(50分)
请以“ 的乐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1)数风流人物 (2)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1)zhēn yán (2)心无旁骛 (3)游弋 (4)yìng chou
3.(1)把“表现”改为“表达”。 (2)“即使”改为“总是” 。
解析: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查出句子的病因,然后做出正确的修改。第②句前后搭配不当,“表现”不能与“感恩”搭配,应为 “表达……感恩”;第④句关联词运用不当,该句没有转折的意思,故将 “即使”改为“总是”即可。
4.(1)①初级中学绝大部分学生从未写过信。②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尝试写信的学生逐渐增多。
(2)示例一:传统书信能体现书写者的学养功底,它饱含温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义务让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示例二: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封存着一个鲜活的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虽然身隔天涯,但仍然心近咫尺。笔墨书信,让我们走得更近。
(3)①开头的称呼应该顶格书写;②在日期上一行靠右应补上署名。
5. 表现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6. D 解析:“见”用在动词前,等于前置“我”。“见赠”就是“赠给我”。D项中是指“白乐天赠给作者的诗”
7.(1)凭借 (2)就 (3)也 (4)的
解析:对题目中所给词语的理解,要根据自己平时积累,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给出答案。本题中加点的词语在课内都能找到。如第(1)题“以”可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二章》)找到;第(2)题中的“辄”从 “少饮辄醉”(《五柳先生传》)中找到; 第(3)题中的“亦”可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找到;第(4)题中的“之”可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找到。
8. 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解析:学会文言断句对将来阅读古籍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对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很有益。断句时,要注意看句子的主谓宾,重点看名词和动词。这句话在断句时,要明确“造堰闸”需停顿,“以……之限” 需停顿,前后句之间属于因果关系。
9. (1)(苏轼)于是疏通两条河流来通杭运。
(2)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来让人们通行。
10. 因为苏轼疏通了河流,用人力物力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便于人们通行,堤上还植上木芙蓉和杨柳,美景如画,故人们称之为“苏公堤”。
11.(1)看到茅山和盐桥两条河后,就想到疏通河道,说明有智慧,善于动脑筋。(2)疏河筑堤,说明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吏。(3)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标志着他善于美化环境,造福人民。
【参考译文】
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了,茭白根生长堆积成为田地,剩下的水面没有多少了。运河的便利丧失了,靠江中的潮水供水,船在市中行驶,潮水又多淤泥,三年淘挖一次,成为百姓的大灾难,六口井也几乎荒废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来让人们通行。堤筑成后,又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
12. 因为满身带着大地的淳朴、草木的清香和 蝴蝶的轻灵,土地带人受用不尽的财富。
展开余下试题
13. 按照年龄顺序进行叙事。儿时充满童真,稍大充满欢乐,十来岁明白了土地的公正,后来懂得了土地的价值。
14. 土地是最公正的,你付出了几分汗水就会有几分收获;从土地上走出来的人是聪敏的,身上 自然会带上灵气。
15. 照应第①段中的“很多人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农村出身”和“土地带给我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多么幸福”。表露出对土地的赞美之情。
16. 土地养育了孩子们,给孩子带来了欢乐,生活在土地上的孩子会感受到无比的幸福,将伴随着快乐一天天长大。
17.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解析:寻找中心论点,首先要看标题。这篇议论文的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18. 第一、铭记英雄对国家和人民所作的贡献。第二、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英雄。
19. (1)举例论证。如列举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医生、教师等英雄事迹,以此论证“崇尚英雄”的观点。
(2)理论论证。如列举《英雄烈士保护法》和网友的话来论证必须崇尚英雄的论点。
20. 通过对虎斑贝命运的描述,写出了诗人多年来的痛苦经历,以及后来重新回到阳光下的喜悦。
21. 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虎斑贝的外貌进行了描绘,如:“比最好的瓷器细腻”“比洁白的宝石坚硬”“像鹅蛋似的椭圆滑润”等,形象地写出了虎斑贝细腻、坚硬和滑润的特点。
22. 语言上: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朴实、通俗。 形式上:行无定句,章无定节,体现了艾青诗歌自由体风格。
23.【写作指导】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看似平淡,但留给考试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首先,要补齐题目,可以是“童年”“人生”“生活”“读书”“冬天”“成长”等,只要是有意义且对自己成长有价值的事都可以写。文题适合写记 叙文,要选择一些有趣而有意义的事件或情境,展示自己富有趣味的生活经历。“乐趣”是文章的行文主线,要在“乐”上动脑筋。行文时以第一人称最佳,也可采用第三人称;以叙为主,议论要恰到好处。
【参考例文】
读书的乐趣
不少人一提到书就产生厌感。烦琐的语句,冗长的故事情节,一啃就得花上几天,还不如看电视、听音乐来得轻松自在。而我却恰恰相反,偏偏钟情于书,觉得读书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我爱读书,这得归功于我妈妈。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每背一首,就得到妈妈一个及时的奖励:一个欣慰的微笑 ,一个充满爱意的亲吻。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想要读好多好多的书来丰富自己。记得妈妈还常常给我讲童话故事,《狐假虎威》《精卫填海》一个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我听得如痴如醉。上幼儿园时,妈妈曾陪我看有拼音、有插图的幼儿读物。八岁时,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喜欢上了童话、寓言故事和散文,《安徒生童话》《小桔灯》让我浮想联翩。如今,我又迷上了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西游记》《聊斋志异》给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我真正尝到了读书的乐趣。
我在书海中遨游,天南地北,四极八荒都令我神往。我没有到过北国祁连山,却有“祁连雪山在眼前”的感觉;没有远离家乡的经历,却体悟到“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绵远。我和徐志摩一起“作别西天的云彩”,与三毛一起去漫步过撒哈拉,和席慕容一起欣赏海滩上多彩的贝壳……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每每与古今名贤一起神游壮丽山河、风情美景之时,我就深深地感到了读书的乐趣。有一次,我一个要好的同学 随父母定居海南岛,我送他到火车站,分手时,特别不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后想念了就视频吧。”他也吟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唐人诗句,此时,唯有精炼传神的古诗能把我们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书是精神食粮,它可以给我们这些面对课程压力的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放学回家,把沉重的书包放下来,坐在沙发上,拿起一本小说细细品读,会消除心中的烦躁,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休息呢?
书,陶冶了我的性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我暗自庆幸有这样一个好习惯,也庆幸自己能深深感受到它的乐趣所在,拥有此举,今生何憾?
点评: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自己阅读的过程,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选取典型事例表现读书带来的乐趣。特别是诗歌中引用古人的诗句,让读者体会到作者阅读量的巨大,并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价值。开头自然,结尾照应开头,点明题旨。 (122.240.199.253)
上一篇:
辽宁省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城关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2月第三次阶段统练九年级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18学年部”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