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89  2018-12-2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9]
海南省临高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
临高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源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并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创造手段的丰富及生命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曲奇庞杂。但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大致分成两个方面:器物和风俗。”我国吉祥文化同样地也大致可分物体吉祥和行为吉祥两个方面。所谓物体吉祥,主要体现为我国历史众多的传统吉祥物。所谓行为吉祥,则主要表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祈吉习俗及行为。两者都是以有形的器物或可见的行为表达无形的吉祥观念。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为“四灵”,即龙、凤、龟、麟这四种灵异动物。《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有“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之语,郑玄注曰:“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据专家考证,这几种动物是中国原始图腾崇拜的遗留。如夏人以蛇(龙)为图腾,商人以燕为图腾,东部民族以凤为图腾,东夷中部民族以龟为图腾等。后来由于部落战争,相互联合或吞并,各部落图腾已经复合成为集各种鸟兽形象于一身的神异动物,图腾也转变了职能,成为鸟兽鱼虫之畜养,甚而成为保护神,进而成为吉祥物。
  作为祈福的象征,四灵在中国吉祥物天地中最先登场。河南濮阳西水坡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蚌壳堆塑的“中华第一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鸟纹,已窥见“丹凤朝阳”的原始雏形。殷代以灵龟兆吉凶。麟在四灵中出现最晚,但春秋战国时已经成形。汉代形成的“四灵”体系,源远流长,至今不衰。
  行为吉祥表现在风俗习惯和行为中。在山东泰山顶上,为了求得后嗣,妇女们将红线、红布条结在小树枝上,或将石子放置在小树杈上,表示向山灵祈求后代。旧时婚嫁,许多地方男女订亲后,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如果同一条街有两家娶媳妇,谁家早发轿谁家为好,这叫“抢福”。
  出嫁那天,新娘落下的眼泪,称为“金豆子”,流得越多越好。入洞房后,新娘要喝面汤,叫吃宽心面;吃红皮鸡蛋,称“一口咬到鸡蛋黄,明年生个状元郎”。新人合卺之前,还要撒栗子、枣、花生,象征早生贵子。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所有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象征体系及民族吉祥物,而且至今还有吉祥文化的创生。比如各种大型的运动会,像奥运会、亚运会或全运会,在其正式举办之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设计吉祥物,作为大会能顺利成功举办的吉兆,受到人们一致的追捧。传统吉祥物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反映了吾国吾民的追求和向往。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沉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
1.下面对于“吉祥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吉祥文化体现了人类对吉庆祥瑞的向往和追求的观念。
B.吉祥文化的产生,从时间上来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
C.吉祥文化是不能创生的,因为它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
D.吉祥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可分为器物和风俗两个基本方面。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最早的吉祥物是“四灵”,在“四灵”中“麟”出现得最晚。
B.“四灵”成为吉祥物的演变过程为“图腾--鸟兽虫鱼之畜养--保护神--吉祥物”。
C.“四灵”形象是各部落图腾形象复合的一个结果,实际上不只四种动物形象特征。
D.“四灵”吉祥物体系是汉代成形的,它的吉祥内涵是“非德至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有形之器物和可见之行为表现吉祥观念,这个“器物”和“行为”并非是任意的,具有传统性、民族性。
B.吉祥内涵的生成方式包括了谐音法,比如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
C.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不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是为了迎合世界盛会而创造。
D.传统吉祥物(即物体吉祥)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即行为吉祥)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读书与书架
闲暇的时候,坐在清寂的林荫下翻看一本曾经熟悉的书,脑海里会跳出来一些精妙的片段,心里就会有一种别样的回味。这就是“读书”已经入心入脑了。读书的时候,思绪就会随着文字走进一段记忆,走进一段段泛黄的往昔。这就是书籍的作用,这就是书籍的力量。
浮躁的心态不适用于读书,读书需要心平气静,需要环境幽静,否则,文字入眼不入心。读书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看大意,囫囵吞枣地看故事消遣磨时间。一种是细细品味,去字里行间寻找文章的构思,寻找文外的寓意。这就是读书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和目的。不过,不管是哪一种读书方式都是一种知识的积累,都值得提倡。
读书还以另一种形态存在过。那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的读书,在那种社会,读书基本上都是自学为主,“悬梁刺股,萤窗映雪”的苦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勤读,最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学而优则仕。
如果想到曾经读的一本书,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一本方方正正的前有封面后有封底的书籍。或简装淡雅,或精美线装。同时还会想到书中什么页面有什么精彩的片段,有什么值得记住的警句。如果是你自己家里的书,你还会想到那些书本存放的书架的什么地方。这样,读书就与书架相关连了。
书与书架,都是我们学习所用的工具。书籍的作用能让我们了解过去,展望未来。读了一本好书,能把我们所秉持的人生观点重新归纳优化,改变我们对人生的宽度和厚度的认识。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神交四海历千古,思畅宏观入微观。与哲人雄辨,与圣贤对话。在白纸黑字间窥探浩瀚的文化深空,塑造我们的灵魂世界。书籍被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书架也可以比作人类进步的孵化器。书架的功能在于把我们平时不经意零落的书籍归拢分类,便于我们随时取用阅读。
如果你喜欢读书,那就要添置一副书架把自己平时看的书籍存放在书架上,这样绝对不是附会风雅。在一般的普通的家庭里,书架的作用并不只有存放书籍的作用。书架是可以作为一种家庭的装饰存在的,它可以取代人们家庭里那些不怎么雅观的陈设,给人一种勤奋勤学的有文化品位的好印象。有客人来家,看到有这么多书籍摆在书架上。可以给客人提供消磨时间工具,也可以使不那么熟悉的客人找到跟你共鸣的话题。让人觉得你的家有一些清新的文化氛围,显得不那么俗气。
在这个以网络传媒为主体的时代,书籍与书架已经被电子传媒占据了它原来应有的位置,读书的人已经变得寥寥无几了。如果我们自己不读书,不做读书的倡导者,又不想在家庭里放上一副堆满书籍的书架给年轻人提供读书的机会。那么我们年轻的朋友们就会日日夜夜的趴在电脑上打游戏,看网上的一些不伦不类娱乐的作品和所谓的八卦新闻。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市场就会被游戏和娱乐占领,今天张三在电子书里写一篇八卦新闻,明天李四写一个调侃的笑话,后天就换成了王麻子写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的剧情了。当然,这些东西也许还是文化的一部分。可是这些东西很容易让人沉湎,如果年轻人总是沉湎在这样的氛围里,就没有心思去读那些值得一读的有营养的书籍了。
书与书架,是我们的文化得以存在和留转的媒介。读一点书,明一些理。悟一些法则,懂一些世事人情。要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心态。多读书,读好书,人生与追求就会因读书而有依据。
在过去的岁月里,读书与书架伴随着我们度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们不必凿壁借光,不必囊萤映雪。就只须找时间挤时间读一读,日积月累地坚持,就能够成为博览群书世事洞明的贤达。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实现自我的升华。
(改编自《落花的散文》)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读书应该去字里行间寻找文章的构思,寻找文外的寓意。囫囵吞枣地读书是不值得提倡的。
B.“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封建糟粕思想,应该被抛弃。
C.书籍可以拉近人们的距离,使凡俗的日常生活变得雅致。
D.书架在网络科技发达的今天已经显得落伍,家里摆个书架会显得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5.读书是一种行为,书架是一件家具,作者这样将二者结合起来的?请简要分析。(4分)
6.文中作者说“读书还以另一种形态存在过……在那种社会,读书基本上都是自学为主,‘悬梁刺股,萤窗映雪’的苦读”,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又说“我们不必凿壁借光,不必囊萤映雪”,古人读书的例子在今天是否还有值得我们继承的部分,请分析。(8分)


展开余下试题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幼时,高帝引述曾为之师友。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齐初,至南郡王国郎中令,迁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带开阳令。述曾为人謇谔,在宫多所谏争,太子虽不能全用,然亦弗之罪也。竟陵王深相器重,号为“周舍”。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亦以述曾方汲黯。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
明帝即位,除游击将军,出为永嘉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横阳县,山谷险峻,为逋逃所聚,前后二千石讨捕莫能息。述曾下车,开示恩信,几诸凶党,襁负而出,编户属籍者二百余家。自是 商贾流通,居民安业。在郡励志清白,不受馈遗,明帝闻甚嘉之,下诏褒美焉。征为游击将军。郡送故旧钱二十余万,述曾一无所受。 始之郡,不将家属;及还,吏无荷担者。民无老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
高祖践阼,乃轻舟出诣阙,仍辞还东。高祖诏曰:“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可太中大夫,赐绢二十匹。”述曾生平得奉禄,皆以分施。及老,遂壁立无所资。以天监八年卒,时年七十九。注《易·文言》,著杂诗赋数十篇。
(选自《梁书•列传五十三》,有删节)
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B.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C.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D.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的合称。
B.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行走贩卖货物谓之商,住着出售货物谓之贾。
C.编户,官府把民户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并据此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
D.践阼,践为履之意,阼指主人阶,意为走上主人阶位,特指皇帝登基。
9.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述曾学有所成。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在学生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吕道惠的称赞和奖赏。
B.范述曾能力出众。刚就任永嘉太守时,便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顺利地解决了横阳县凶徒聚集的难题。
C.范述曾清正廉洁。在永嘉郡任职期间,努力保持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对他很是赞赏,下诏褒扬他。
D.范述曾乐善好施。一生所得到的俸禄,都分别施赠给人,等到自己年老之时,家徒四壁,没有资产。
10.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父母年老,乞还就养,乃拜中散大夫。(5分)
(2)民无老少,皆出拜辞,号哭闻于数十里。(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
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①充百官俸钱
刘长卿
春草长河曲,离心共渺然。
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②。
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
山东③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注]元判官,诗人朋友,要去老家河南征收青苗税,诗人为其送行,写下此诗。①苗税:当作青苗税。 ②汶阳田:汶阳,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省西南,唐属河南道。这里代指河南道 ③山东:指华山以东,安史之乱时此处为主战场。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法独特,说送朋友到长满春草的黄河弯曲的地方,离别之情难掩,交代了离别时的地点,心情。地点特殊,心情沉重。
B.第二联说诗人的朋友独自一人被派到家乡征收青苗税,指出了朋友要去的地方,解释了诗歌的题目。
C.第三联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说朋友看到的是只有鸟雀的空城,他还得沿着满目苍凉的旧路返回来。
D.尾联运用夸张的写法,说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因为安史之乱,只有几人居住,实际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1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3.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写明男子抱布而来的真正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8分)
14.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蚩蚩(chī) 愆期 (xiān) 垝垣 (guǐ) 侘(chà)傺
B.修姱(kuā) 谣诼 (zhuō) 溘死 (kè) 方圜 (guān)
C. 箜篌(kōng) 伶俜 (pīng) 踯躅(zhū)玳瑁(mào)
D. 羁鸟(jī) 靡盬(gǔ) 罹(lí)难 采薇(wēi)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B.近些年,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坡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据最新统计,目前社会上有近20%左右的人将按月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的原因,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造成的恶果。
C.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表达交流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智慧和风度。
17.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C.阿山和我一样也是种田郎,他和他的夫人住在南山区的一个村子里。
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如何探索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之路?我们需要从模式、流程、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去思考。当然,________________。以《寻龙诀》为例,该片虽在制作手法上借鉴了好莱坞,但讲述的却是中国故事。或许正是中国元素与现代电影科技的组合,才产生了如此强烈的话题效应,从而让影片更有看头,更有嚼头。
A.探索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之路要坚决反对照搬照抄好莱坞
B.探索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之路并非要完全照搬照抄好莱坞
C.探索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之路也要适当地参考学习好莱坞
D.探索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之路一定要全面学习好莱坞做法
19.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3分 )
①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________、艺术以至宗教________,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展开余下试题②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③协会的这位创始人________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________可以自豪。
A.观点/观念  特别  虽然/仍
B.观点/观念  甚至  即使/也
C.观念/观点  甚至  虽然/仍
D.观念/观点  特别  即使/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食盐不仅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___①_____。如用食盐和苏子根煎水洗脚,可以治脚气;热水烫伤皮肤后,涂上点盐可以减少疼痛感等。食盐既是人类的好朋友,___②_____。过量食用盐会引起高血压、水肿、感冒等疾病。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___③_____。
21.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所以每个人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受到好的教育。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一定拥有完整的人格,将来就一定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①不一定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受到好的教育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唤醒了多少有骨气的文人,这一跳,为他们树立了坚守的榜样;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一跃,警醒了多少固执己见的家长,这一跃,让他们明白了坚守爱情的力量;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守拙”二字,让多少人明白了坚守品节的高尚。
请以“坚守”为中心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一字扣1分,重复不计。
2018—2019年度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1.C(最后一段第一句“···而且至今还有吉祥文化的创生”,说明吉祥文化是能创生的)
2.D(原文是说“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意思是只有“德至和”才能招来祥瑞)
3.C(吉祥文化是有“各自的象征体系和民族吉祥物”,也就是说吉祥文化是有民族性的,故“福娃”也有民族性)
4.C
5.(1)文章首先谈读书,需要心平气静,环境幽静,才能入眼入心,积累知识。(2)因为经常读书,就会想到那些书本存放的地方。这样,读书就与书架相关连了。(3)接着,作者谈到书架的功能,不仅方便书籍归类,方便取用,更有利于装饰美化家居,教化青年。
6.(1)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一些传统因其拥有合理的内核而历久弥新,永不过时。(2)刻苦求知,追其真理,是人类共通的美好精神品格,古人“悬梁刺股,萤窗映雪”在今天可能会显得极端,但其所包含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应当为我们继承,以激励我们奋勉前行。(言之有理即可)
7.C(中散大夫范述曾,昔在齐世,忠直奉主,往莅永嘉,治身廉约,宜加礼秩,以厉清操。)
8. A(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9. A(“奖赏”于原文无据)
10.(1)因为父母年老,(范述曾)请求返回家乡赡养父母,于是(朝廷)授任范述曾为中散大夫。(以1分,乞1分,养1分,拜1分,句意1分)
(2)百姓无论老少,都出来拜见告辞(范述曾),挽留太守的哭声在数十里外都能听到。(拜1分,辞1分,号哭1分,闻于数十里译出在数十里外都能听到得1分,句意1分)
11.C(第三联运用想象的手法)
12.①与朋友的离别之情及对朋友此行的担忧;②对百姓遭受战乱仍被征税的同情;③对朝廷向战后百姓征税的批判。(答一点2分,共6分)
13.(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4.D(愆(qiān)圜(yuán)躅(zhú))
15.B(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 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用于贬义)
16.D(A.“近”与“左右”成分赘余,B.“原因”和“造成的恶果”句式杂糅,C.“为了”和“非常重要的途径”句式杂糅)
17.C(A.“务请”“从速”表达生硬,B.“惠顾”用于商家对顾客,表示光临照顾,D“赏光”用于请对方光临)
18.B(根据《寻龙诀》的例子,作者的观点是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好莱坞,故排除A、D;对于好莱坞,正确的做法是“借鉴”,也就是不完全照搬照抄,所以排除C)
19.B
20.①而且是一种治病的良药。②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杀手。
③食用食盐一定要适量(答案可以多样,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1.②不是受过教育的人,就一定拥有完整的人格
③不是拥有完整的人格,将来就一定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22.试题分析:“坚守”是一宽泛的字眼,从语法上看可以添加宾语,可以补写出许多现实具体的内容;也可在“坚守”后加中心词,在“坚守的内涵”上作文章:必胜的信念、高洁的志趣、人生的准则、精神的家园、道德的底线、中国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也可着眼于“坚守的意义”,在其后加“的力量”“的奇迹”。
参考译文:
范述曾字子玄,是吴郡钱唐人.(他)从幼年开始就爱好学习,曾师从余杭吕道惠学习《五经》,精通《五经》的经义解说.吕道惠的学生曾经有数百人,但他唯独称赞范述曾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帝王的老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年幼时,齐高帝选拔范述曾任他们的师友.范述曾初出仕任宋晋熙王国侍郎.齐代初年,范述曾出任王国郎中令,迁任尚书主客郎、太子步兵校尉,兼任开阳县令.范述曾为人正直敢言,在宫中对很多事都敢于直言规劝,太子虽然不能全都采用,但也不怪罪他.竟陵王非常器重范述曾,称他为“周舍”.当时太子左卫率沈约也拿范述曾和汉代的汲黯相提并论.因为父母年老,(范述曾)请求返回家乡赡养父母,于是(朝廷)授任范述曾为中散大夫.
明帝登上帝位,范述曾被任命为游击将军,出京任永嘉太守.(范述曾)治政清廉公正,不崇尚用威严凶猛的办法治理百姓,百姓感到安适.永嘉所属的横阳县,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是逃亡的罪人聚集的地方,前两任太守采用征讨的办法都没能平定这地方.范述曾初一上任,就昭示恩德,申明信义,那些凶恶之徒,拖儿带女从深山中出来,被编入户籍成为良民百姓的共有二百余家.从此之后,这地方商人往来通行无阻,百姓安居乐业.范述曾在永嘉郡任职时,努力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不接受馈赠,明帝听说(范述曾的事迹),很是赞赏,下诏褒扬他.(范述曾)又被征调为游击将军.范述曾离开永嘉郡的时候,郡中按旧例送给离任太守二十余万钱币,他一分也没有接受.(范述曾)刚到郡中上任的时候,不带家属,到离郡回京的时候,(他手下的)吏员(依然行李简单)没有谁的行李需要用担子挑的.百姓无论老少,都出来拜辞(范述曾),挽留太守的哭声在数十里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海南省临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