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98  2019-01-0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8]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9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以意逆志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诗歌欣赏的一个基本方法——“以意逆志”。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就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 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古典诗歌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辞表达出来的,然而这些语辞是历史的产物,于今天相隔较远,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在解读字词诗句的过程中,我们要“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这些语汇,大多是前人留下的语言材料。由于历史的积淀,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形成了某一特定的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如果我们在阅读时望文生义,可能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如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尽人皆知的边塞诗,而明代杨慎就认为它是说皇恩不及边塞,是一首讽刺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他没有注意到诗中“孤城”“杨柳”“玉门关”等重要意象的特定含义。在汉唐诗歌中,“孤城”往往与戍边士卒的乡思有关;“杨柳”一词既有折柳送别的意思,又指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曲,均有惜别之意;而“玉门关”亦和征夫离情有关。所以,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意象,梳理出作品的意脉,自然会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是边关戍卒的思乡之情。
另外,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对欣赏古典诗歌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随时留意,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诗, 就能从作品中领会生活情趣。如,杜牧《山行》一诗,不少欣赏着认为“白云深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句最妙,说是从中看到了作者心情之悠闲。但是,如果我们有过“山行”的经验,就会知道此诗首先写了路途之“远”、气候之“寒”、天色之“晚”,诗人显然行色匆匆,绝不只是漫步山间,悠闲看景,但诗人在第三句却置天晚、秋寒、山元、径斜于不顾,“停车”赏看枫林,这就凸现了霜染枫叶之美、诗人爱赏之深。这“停”与“行”的矛盾,恐非有山行经验者不能深悟。
如果我们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过程中,有时还会超出诗人创作的原意,生发出新的旨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都被后人赋予了新的寓意。所以,我们今天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情况,在全新的意义上借用古典诗篇、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1.从原文看,下面对“以意逆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鉴赏流程中如果不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又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就可能无法领悟诗歌中蕴含的生活情趣。
B.欣赏诗歌的关键在于“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 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
C.诗歌鉴赏应立足全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主旨,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揣摩作者的本意。
D.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诗 歌鉴赏过程中,可能还会超出诗人创作的本意,甚至会有新的旨趣,新的解读。


浏览完整试题2.对“我们要‘识字’,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诗歌鉴赏中,解读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特定含义,如果阅读时望文生义,就会出现理解偏差。
B.在诗歌鉴赏中,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由于历史的积淀,这些常用词语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阅读时望文生义,必会影响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C.在诗歌鉴赏中,要对词句准确解读,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的理解。
D.在诗歌鉴赏中,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解读,更偏重于对字义、词义的正确理解。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明人杨慎解读《凉州词》是讽刺作品,认为它是说皇恩不及边塞的,后人也常用“春风不度玉门关”来表现受冷落、被忽视,这些解读都是不正确的。
B.一些欣赏者认为“白云深处有人家”和“霜叶红于二月花”句表现了作者心情之悠闲,这种解读也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生活体验,所以作者认为这种解读也是正确的。
C.古典诗歌中的语辞与今天相隔甚远,所以欣赏古代诗歌时要准确解读诗歌的诗句、文辞。
D.诗歌鉴赏要准确解读诗句文辞以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不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借用古典诗篇、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
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梁振英于1954年8月出生,有一姐一妹,是家中独子。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走路上学。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
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著名的中学——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工业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测量系。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那年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费用。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他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
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 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2000年,通过互换股份与英国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2006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
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1984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中央想找个香港人 咨询意见。有位官员记起一个经常到内地讲课的年轻人——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书。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
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梁振英不无自豪地回忆道:“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难忘的经历。”
4.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撷取梁振英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积极生活、刻苦学习、心系祖国的事迹,记叙梁振英从寒门弟子到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历程。
B.梁振英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香港取得高级文凭后,前往英国留学,学费和生活费自己打工解决,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以全班第一名成绩毕业。
C.梁振英四十岁时创立了自己的测量行,几年后与英国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合并,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
D.梁振英学成回港后,加入了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工作了十年的时间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展开余下试题5.不属于梁振英青少年时代直面贫困生活的一项( )(3分)
A.每个星期天他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
B.默默承受,从不抱怨。他认为清苦的生活是第一堂人生课,认识到执着追求的可贵。
C.年龄不大就分担家务,帮工厂做活赚钱补贴家用。
D.积极面对贫穷的生活:节约花费,走路上学,上学时间回家吃饭。
6. 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7.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从家境、学业、工作、爱国几个角度,谈谈梁振英的成功。(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1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dān lán),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yǐ]。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 (偷盗)
B.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假装逃跑)
C.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暗中布置圈套捕获)
D.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 (于是)
9.下列各句子中,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匈奴,历史悠久的南方少数民族集 团,匈奴在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汉武帝所败。
B.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有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典故。
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D.百金之士,指有都能有作为的人。也指有功而受到重赏的人。
10.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的一项是( )(3 分)
A.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B.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C.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D.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1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他对战士待遇优厚,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有谋略,一方面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一方面固守营垒。
B. 李牧的戍边策略不能得到赵王的理解,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C.李牧不仅能守,而且善战。大战匈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充实强化自己,引诱麻痹敌人,最后战术得当,击败了入侵者。
D.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来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5分)
(2)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①。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②。
注:①蹉跎:不顺利,虚度光阴。②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13.下列选项中对作者与诗歌内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诗人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刘禹锡有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这句是抱怨刘禹锡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虽然写诗才华横溢,但命运始终让人无可奈何。表现了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与愤怒。
C.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D.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圣”之称。 
14.(1)“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及表达的感情?(2分)
(2)刘禹锡在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坎坷命运,比较这两组诗句与白居易诗所体现的不同的情感态度?(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愤》写两次抗金的胜仗,记述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盛衰无常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9分)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荫,校舍十分简朴,但是______。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______。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在这个地方不知( )。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土山的背后,缓缓地流动着一条小河,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______的去处……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______,招致莘莘学子的钦羡,使人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终生都值得回味的一段读书时光。


展开余下试题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干二净 当之无愧 依依不舍 如雷贯耳 B.一尘不染 无可厚非 依依不舍 振聋发聩
C.一干二净 无可厚非 流连忘返 振聋发聩 D.一尘不染 当之无愧 流连忘返 如雷贯耳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消耗了不知多少黄昏 B.不知消磨了多少黄昏
C.不知多少黄昏消耗了 D.黄昏不知消磨了多少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书声与清风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B.书声与清风相迎合,终生度过一段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C.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D.在书声与清风里,终生度过一段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19.下面四句中,用语不够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格外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既然大家欢迎我表演节目,那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D.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 作起来,胜利终归是你的。
20.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处有些地方表达不简明,选出要去掉的一组( ) (3分)
我们学校今年全校①有90%的学生自己②自行订阅了各种报刊③和各种杂志④,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实在是令人欣慰的事情⑤。但是,由于目前社会上⑥的出版物良莠不齐,不少学生缺乏鉴别力,因此,学校的⑦老师应对学生加强指导。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⑦
21.下列选项是仿照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的句子。选出语意不够贴切连贯,或句式与所给示例不相同的两项。( )( )(每空3分,共6分)
示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心境 复习 谦逊
不管风吹浪打 温故可以知新 谦虚使人进步
虚怀若谷 心如止水 查缺补漏 不耻下问 充耳不闻 亡羊补牢
A.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B.虚怀若谷,心如止水,谦虚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C.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D.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谦虚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E.虚怀若谷,心如止水,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年人开始被这样的文章刷屏:《年轻人,别让拖延症毁了你》《手机,正在摧毁年轻一代》《外卖,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
其实,在青年人群体中,还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要做一个nice(可译为“美好向善的”或“友好仁爱的”)的人,可理解为在竞争环境下,面对挑战所拥有的各种品性,如斗志、原则、气节、初心等的。
请以“致今天的青年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能写成诗歌),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答案:(每空3分,共51分)
1.B 2.C 3.C 4。B 5。A 8.A 9.A 10。D 11。D 13.D 16.D 17. B 18.C 19.A 20.D 21.B E
详解:1.B( 原文第三段第一行。无“关键”一词。)
2.C( A项“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B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感情基调”;D项“更偏重于”错)
3.C( A项“这些解读都是不正确”的错误,“春风不度玉门关”句是后人生发的新的旨趣。B项从文中看作者对这种解读是不赞同的,注意“但是,如果我们有过“山行”的经验,就会知道......”。D项最后一段,“我们今天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情况......”。)
4.B。
解析:A 项说梁振英“刻苦学习”于文无据。C项说“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说戴德梁行“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D项分析说梁振英“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与原文不一致,原文只是说“梁振英被擢升为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华人董事”。
5.A。(A项是说他参加的社会活动。)
6、答案: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是对上文的总结(2分),“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引起下文(2分)。
7、①小时候的贫困生活,锻炼了他吃苦耐劳、执着追求的品质。(2分)
②优秀的学业,为后来成为颇具实力的企业家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③工作不久就被擢升为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的董事。自己创立公司后,公司很快就成了亚太国际公司,他升任为亚太区主席。充分展示了他的管理才能。(2分)
④爱国热情,促使他早在内地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就利用自己在香港的影响力鼓励专业人士加强与内地交流,他也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特别是他在涉及香港回归的一系列问题上成为中国政府的得力智囊,从而使他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分) 8.A 9、A 10、D 11、D
二、翻译:(1)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关键词:“必”“如”“乃”)5分
(2)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关键词:“因”“遂”)4分 13.D (有“诗魔”之称)
14.(1)运用讽刺(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遭遇的同情。(2分)
(2)刘禹锡的诗读来更加的乐观豁达(坚韧与豪放),白居易的诗坦率、真诚,敢于直言。(4分)
15(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5)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6.D 解析:一干二净:形容一点也不剩。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指环境非常清洁。形容“校舍”,应用“一尘不染”。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无可厚非:表示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意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不合语境。依依不舍:形容很留恋、十分舍不得。流连忘返:比喻喜欢、迷醉某种事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辽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