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48  2019-01-25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8]
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8秋高三期中考试试卷
语  文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8.11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人类终于有所________。人们开始认识到:科技越发达,越要重视培养高情商,越要重视人性化,越要大力提倡人文精神……这些理念与中国传统科学精神有着高度的内在________,尤其与道家自然主义的科学精神________。
A. 领悟 吻合 并驾齐驱  B. 觉悟 契合 并行不悖
C. 觉悟 契合 并驾齐驱  D. 领悟 吻合 并行不悖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就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必要条件
② 伦理学主要从道德品质上考察人的心理现象
③ 心理学则揭示人的行为动机和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本质
④ 对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⑤ 伦理学和心理学都研究人的行为动机
A. ⑤③④②①  B. ②①③④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⑤②④③①
3. 下列各句中,“霜”字的含义与其余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C. 西风吹老梧桐树,仍送新霜两鬓来。 
D.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4.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是经过孔子整理的六部先秦古籍。)
B. 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何时远见存?(尺素: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也借指书信。)
C. 江令白头归故国,多情合赋黍离篇。 (黍离:黍,一种农作物;离,繁茂的样子。黍离多描绘草木茂盛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D. 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 (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始设于汉武帝时。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

5. 下列各句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 人们往往不辨真假拒绝思考。
B. 人们往往更愿意去相信谎言。
C. 人们往往喜欢随大流少主见。
D. 人们往往更喜欢听动听的话。
二、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放翁家训(节选)
陆 游
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浏览完整试题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中:造谣中伤
B. 杜门穷经,不应举   杜:堵塞
C. 不以衰钝见鄙   鄙:轻视
D. 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游:交往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不再与之交往。
B. 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于是,厮守田园成为唯一选择。
C. 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不慕荣华,不失臣节。
D. 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作父兄的一定要勤加检查约束,督促其读圣贤之书,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白田①马上闻莺
李 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②。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注】① 白田:古地名,位于今扬州境内。② 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10. 赏析首联的写景特色。(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2) 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 酾酒临江,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4) 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 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 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7) 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 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五、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菜  园
沈从文
① 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菜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因从姓上可以明白,玉姓原本是旗人,菜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菜。玉太太和她的儿子靠卖菜过日子,从此玉家菜园在本县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了。菜园二十亩地,除了白菜还种了不少其他蔬菜,使本城人一年任何时节都可得到极好的蔬菜。玉太太还把白菜制成各样干菜,根、叶、心各用不同方法制作成各种不同味道。也便因此,收入数目不小。十年来,因祸得福,渐渐成为小康之家了。本地新兴绅士阶级,因切齿过去旗人的行为,极看不起旗人,如今又是卖菜,很少同这家来往,但这人家却依然受人相当尊敬。
② 夏日薄暮,玉太太拿把宫扇,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儿子侍立在身边。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了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又总觉得有人写过这样恰如其境的好诗。
③ 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做母亲的备了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的在园中,白雪盖满,正像一座座大坟。
④“你今天满二十二岁,不单是天下变得不同,就是我们家中,也变得真可怕。我今年五十,人也老了。总算把你教养成人,玉家不至于绝了香火。你爹若在世,就太好了。”
⑤ 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去北京。
⑥ 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听说在旗章胡同开铺子,生意不恶。
⑦ 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这惊讶是儿子料得到的,正因为不愿意使母亲惊讶,所以直到最近才说出来。然而她也挂念着那胞兄的。
⑧“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
⑨“我想读点书。”
⑩“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
⑪“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
⑫“要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怎么要紧。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⑬ 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的说后,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⑭ 时间过了三年。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⑮ 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
⑯ 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
⑰ 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


展开余下试题⑱ 儿子同母亲正说北平如何栽培菊花的,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轻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轻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⑲ 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⑳ 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21 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
○22 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于是她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23 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24 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内战不兴,天下太平,到秋天来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所出产的蔬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因为赏菊,大家在兴头中必赋诗,有祝主人有功国家,多福多寿,比之于古人某某典雅切题的好诗,有吟诵玉太太写的卖菜媪对于旧事加以感叹的好诗,名士伟人,相聚一堂,人人尽欢而散,扶醉归去。
○25 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这妇人沉默寂寞地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家产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
一九二九年夏
(有删改)
13. 分析文中画线句蕴含的情感。(4分)
(1) 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中第③、○25段都写到了下雪,请分别说明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简要分析玉太太的形象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小说结尾交代了玉家菜园已改称玉家花园,为何作者仍以“菜园”为标题?请探究其意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文学批评一样需要思想创新
岳 雯
文学批评大概是最勇于自我革新的文类。一段时间以来,批评家们热衷于谈论“文章之道”,试图将文学批评从学术阵营拉到文学阵营中来。这固然反映了文学批评对于读者日渐减少的焦虑——写得漂亮就是写得好,能争取更多的注意力。这也反映了文学批评超越时间限制、获得永恒名声的企望。
但,“写得漂亮”与“写得好”之间,还是有着不言自明的距离的。倘若没有深邃思想,所有“漂亮”都不过是虚妄。就好像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并不一定永远合体。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
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思想是对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不断重新定义与发现。身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他必须时刻警觉,同时代文学在技艺上有哪些精进,又有哪些新的开创,这一风格与传统有怎样的关系,对未来写作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必有的意识,也是他必须要在文章和谈话中反复回答的问题。思想还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辨别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关联与差别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情感与智慧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袤的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思想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披荆斩棘认识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也需要理解言词的智慧,特别是,它需要理论视野。一度,艰涩理论让文学批评的读者望而生畏,于是,一些批评家将理论视为批评的敌人,认为庞杂的中外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学“水土不服”,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滥用固然是错误的,但如果完全放弃理论训练、丢掉理论透镜,文学批评可能沦为仅仅抒发个人情感的读后感。
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这意味着,我们在关注批评最后呈现的那个成型“作品”同时,还应注意完成这一“作品”的过程。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对阅读怀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热忱。各种各样的书包围着他,他不知疲倦、专心致志地阅读,并不断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
美国文学批评家斯坦纳曾无奈地说:“如果能当作家,谁会做批评家?如果能焊接一寸《卡拉马佐夫兄弟》,谁会对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复敲打最敏锐的洞见?如果能塑造《虹》中迸发的自由生命,谁会跑去议论劳伦斯的心智平衡?……”但同样,如果将“创造”视为文学批评的内核,那么,文学所允诺给我们的真与美,都将在批评中降临。
(选自《人民日报》 2018年4月10日,有删改)
17. 请简要概括全文的论述层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内涵。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怎样才能成为理想的文学批评家?请综合全文简要概括。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70分)
20.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标志是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客观符号,标志是标明具体物品与抽象概念(人、社会团体等)内在特征的意义记号。
不同的标志彰显着不同的价值诉求:有的展示特征,有的呈现文化;有的追求设计的“惊人”,有的追求内涵的丰厚……
标志传递了信息,显扬了精神,体现了社会的变革。

2018秋高三期中考试试卷(一)
语文附加题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 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21.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限4处)(4分)
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学者誉此诋彼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盖尝论之:渊明之善旷,而不可以颂朝廷之光;长吉之工奇,而不足以咏丘园之致,皆未得为全也。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端矣。
(节选自高启《〈独庵集〉序》)
22. 高启与________和________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2分)
23. 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求学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大方”之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4.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红楼梦》通过“跌扇撕扇”“病补孔雀裘”、抄检大观园时怒打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等情节,塑造了口齿伶俐、聪明灵巧、爽直刚烈的晴雯形象。


展开余下试题B. 《边城》中,老船夫一生依水而生,在“水”的生活里觅食,养育着翠翠。他不接纳别人给予自己的多余酬劳,他将别人硬给的渡船小费托人买茶叶和草烟供过渡人享用。
C. 《茶馆》中,王淑芬和李三忙着布置桌椅,预备第二天开张。王淑芬梳着时行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小辫儿”是满清王朝的遗留,表现了“改良”的不彻底性。
D. 《老人与海》中,老人多次梦见“狮子”,他想: “为什么如今梦中只剩下狮子?”表现了老人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中,只能更加坚强勇敢地与困境抗争。
E. 《欧也妮•葛朗台》中,在欧也妮生日那天,阿道尔夫•德•格拉桑将一个镀了金的梳妆盒送给了欧也妮,征得父亲同意后,她欣然接受。
25. 简答题(10分)
(1) 《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一回中,曹刘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文中多次描写天气的变化:“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天雨方住”。请结合情节分析这三处天气描写烘托了刘备怎样的心理。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风波》文末写到:“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文化生态的好与坏,最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者和受众形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在好的文化生态下,创作者在审美上有高尚追求,创作的作品能够引导受众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从至美而达于至善;能够引导受众正确解读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能够引导受众强烈关注社会现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心。而这样的受众自然会促使文艺创作者提供更具审美价值,对历史与现实有更真切深入反映,更具伟大时代精神的具有崇高精神品格的作品。但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的并不是这样的面貌。不止是文化生产者个人,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文化生产机构,庸俗地理解市场化,低估受众的文化鉴赏水平,把公众预设为只要娱乐与刺激、没有高雅精神追求的乌合之众,一味迎合。结果是把高雅的幽默变成庸俗的搞笑,把庄重的历史变成浅薄的戏说,把丰富的审美活动简化为感官刺激。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文化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恶性的互动产生了:习惯了搞笑的受众会说,我要更多的搞笑;习惯了戏说的受众会说,我还要更多的戏说。习惯了这些低层次刺激的受众自然会拒绝指向精神深处、情感深处的有追求的作品。这种互动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都加入一场娱乐狂欢,加上逐利资本的推动,我们的文化生态出现了很大问题。这样的局面确实到了非扭转不可的地步了。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26. 文学艺术创作者应具备哪些素养?请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根据材料,概括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秋高三期中考试试卷(二)(扬州)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 (领悟:体会,解悟。多用于对文章、话语等的理解。觉悟:醒悟明白。多指人由迷惑而清醒或思想认识提高。契合:投合,意气相投,符合。吻合:完全符合。与句中“高度”重复。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并驾齐驱: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地位相当)
2. D (⑤紧承前文,总说二者关系,由⑤可知应先说“伦理学”,再说“心理学”,故②应在③前;由③“心理学则……”中的“则”也可以看出,②应在③前。④谈伦理学对心理学的作用,故应紧承②之后;①谈心理学对伦理学的作用,故应紧承③之后)
3. C (C项“霜”比喻白发,其余指自然天气现象)
4. C (A项《师说》中的“六艺经传”即指“六经”。“六艺”还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B项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有“鱼传尺素”的典故。C项后人多用“黍离”形容苍凉荒芜的景象,抒发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之情。姜夔的《扬州慢》中“黍离之悲”用了该典故。 D项《进学解》中有“国子先生晨入太学”的句子)
5. D (A项,没有紧扣漫画寓意;B项,没有抓住漫画的重点“动听”二字;C项,脱离漫画主要内容)
6. A (中:恰好合上)
7. B  (“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无中生有。文段中的“不可强”意为“不可强求”)
8. (1) 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或译作“深交”),那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过”“厚”“人之害己者”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其中定语后置一定要体现出来)
(2) 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但没有时间慢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扬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