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77  2019-01-25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7]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秋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从宗其香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曾经激情澎湃、 的艺术人生。宗其香注重写生,一生数十次赴祖国各地采风,在大自然中 笔墨,感悟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他的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水墨色淋漓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 。
A.一波三折 磨炼 毕现 B.跌宕起伏 锤炼 毕现
C.跌宕起伏 磨炼 毕备 D.一波三折 锤炼 毕备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完善、调适,都不是有关部门某个时刻的突发奇想,都有一个深谋远虑、多方论证、不断调整的过程。
B.“中国梦”传递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激发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豪迈的进取心。
C.在网上买东西遇到商品质量不过关或者服务态度不够好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写差评表达不满,这是监督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最见效的手段。
D.中美贸易的走势,确实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方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把结果交由市场决定,让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自主进行选择。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帕乌斯托夫斯基对大自然的态度平和而优雅。 。
①文学借此恢复对美和善的感知和表达
②也含着一种仁爱的生命意识
③因而,他的这种“自然崇拜”的文学主张和写作实践,就同时具有了双重意义
④这态度里含着一种成熟的审美意识
⑤而这些,恰好又都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所缺乏的,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学所缺乏的
⑥人们借此摆脱紧张、僵硬的“斗争模式”
A.④①⑥③⑤② B.④②⑤③⑥①
C.④③⑤②①⑥ D.④②③⑥①⑤
4.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甲】一军难撼声威远 三字含冤忠孝全
【乙】犹留正气春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 整纪维纲德行服人
【丁】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A.韩信/文天祥/岳飞/张衡 B.岳飞/文天祥/张衡/韩信
C.韩信/张衡/文天祥/岳飞 D.文天祥/岳飞/张衡/韩信
5.对下列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即算盘上的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
A.书法艺术在于个人的创造。
B.书法艺术饱含个人的情感。
C.书法艺术与静思冥想相伴。
D.书法艺术欣赏开始于点画。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上张仆射书
韩愈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浏览完整试题 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强使为。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下矣。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已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如此!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韩愈之不谄屈于富贵之人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而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 节目:条目 B.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 宽假:宽容
C.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 厚:丰厚 D.哀其穷,收之而已耳 哀:同情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牒:本指古人用以书写的竹片木片等,文中指“文牒”,即官府往来文书的通称。
B.执事:有“主持工作”“执掌事务的人”“供役使者”等多个义项,文中是对张仆射的敬称。
C.寅:地支名,文中用以计时,“寅时”,介于“卯时”与“辰时”之间。
D.伏惟:表示伏身在地上想,是下对上陈述时的敬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全文,概括韩愈认为作为上级应当如何对待下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0-11题。
初望淮山
黄庭坚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注】三径: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10. 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2)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5)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总角之宴, 。 (《诗经》)
(7)独学而无友, 。 (《礼记》)
(8)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喜 宴
王安忆
①天下着细雨,是春雨,小岗上有个老师要娶亲了。
②上午遣人到这贴邻的大刘庄来请,来请谁呢?请知识青年。知识青年受到邀请,都有些茫然,这个老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有知识青年的房东与他们解释:虽然你们在城里,老师在乡下,但都是上过学,读过书的,也可称得上同学,所以他才请你们。于是,大家便决定去,房东又让在他家寄住的那个知识青年带上他家的一个男孩,一同去了。一到地方,只见门前有一群孩子在细雨中玩耍,都是大人带来吃酒的。
③他们进了屋,挤坐在当门。黑洞洞的土坯屋里,依墙坐满了吃酒的人。门前院子里张了油布,做一个大篷,底下放了案板,等着上客。阴着的天,被油布一衬,又有些发黄。油布有些破绽,不晓得使过多少婚丧嫁娶,有碰碎了的雨点洒下来,碰巧溅到脸上,冰凉的,就缩一缩脖子。做新郎的老师只偶尔地露面。他的骆驼绒长大衣里面是新哔叽呢的制服,口袋上还别了一朵红绒花,军帽则换了蓝呢帽。他脸膛更红了,嘴抿着,想不笑,又做不到,嘴角就一动一动的,看上去就更孩儿相了。他出来和知识青年招呼,刚说半句话,就被喊走了,去决定婚仪中的一个什么细节。
④天阴,看不出时辰,但凭经验,已是午后。不时有女眷从屋里走到门前,看自家带来吃酒的孩子有没有走远,要不就喊一声,把孩子喊到身边,一起坐着,等着开席。
⑤新娘不到,喜宴便无法开席,此时至少也是午后两点了。有一些消息传来,说是新娘的兄弟拦住了,要新郎亲自登门去接,新郎这才起身。既是新郎才起身去接人,那至少还有两个小时才可开席,别人倒没什么,知识青年却有些不耐烦了,脚也坐硬了。他们纷纷起身,跺着脚,跨出房门,去四处转转看看。这时候看看,便觉得这小岗上是个贫瘠的村庄,几乎没有青砖房子,连半截青砖的都少见。台子也修得不整齐,房屋便挤簇在一堆,在这雨雾和泥泞中,看上去都是快倒的样子。树也不多,井呢,有那么一口,井沿铺了些碎砖,不像大刘庄,全是青石板的井台。走了一圈,并没看到什么有趣的,便又踅了回来,站在院子里,看孩子玩耍。


展开余下试题 ⑥已经到下半晌了,估量着差不多了,有人便开始往树杈上挂炮。几千响的炮抖落下来,总有些散的,于是小孩子就有了事做,纷纷去抢那些散炮,哔哔剥剥地放。本来等恹了的,这时又有了些零星的喜气。有人跑来传话,说新娘子来了,坐着牛车,已经到了坝子下。知识青年又进了屋,坐在当门。因等得又饥又厌,一个个木胎泥塑般地发愣。外面哗哗然的,也没兴趣去探个究竟了,只是低着头,抖着脚等饭吃。
⑦外面闹嚷着什么呢?闹嚷着地太烂,要脏了新娘子的新鞋。于是就要新郎背新娘子进洞房。也是等得太久,要闹出些花样,才甘心。新娘子起先不肯,架不住众人起哄,只得叫背了。一上新郎的背,新娘扑哧一声笑了,众人又是哗然。外头炮响起了,喜宴终于开席了。
⑧等了近一天的喜宴不到半个时辰便结束了,每一桌都是风卷残云的局势,连一点馍渣渣都不剩,盘里碗里都是见底的。知识青年酒喝干了,一个个走起路来都有些歪,说话舌头也大了。那房东家的孩子,有些吃撑了,加上疯了一日,这时已经睡成一摊泥,由那知识青年背着,回家了。
⑨一个月以后,这伙知识青年中的几个,派工到东边挖一条干沟。就想起吃过喜酒的这家老师,便奔了去。这天太阳很高,明晃晃的,树又绿了,小岗上显得光亮了些。老师在小学校上课,妹妹下地了,只有那寡母和新媳妇在家,见他们来,就招呼进屋坐,临时烧水沏茶,又捧出落花生。花生里还掺着枣子和一些碎红纸,是办喜事那日余下的。这回,这几个知识青年看清了新娘子。黑红的鸭蛋脸,眉眼特别浓,果然爱笑,笑起来又非常大方。知识青年等水烧开了,喝了茶,吃了花生,聊了天,在婆媳俩一片热忱的留饭声中,告辞了出来。
(原载《上海文学》,有删改)
13.请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喜宴中穿插了第⑤段的环境描写,试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用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知识青年们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喜宴”已经结束,但小说结尾为何又写了“一个月以后”知识青年们再次去老师家?请作探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学问的气象
袁行霈
①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
②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
③仅以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为例,其中即不乏具有大家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
④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入化,犹如魔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他们治学的道路平正通达,思维的逻辑清通简畅,如书法之笔笔中锋、万毫齐发、力透纸背。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阙有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来形容学问,“尽挹西江”可以说是把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
⑤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钜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
⑥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渊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且纪氏于其所未读,不能置之不言,而余则惟吾之所趋避。譬之射然,纪氏控弦引满,下云中之飞鸟,余则树之鹄而后放矢耳。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在宽容中透出恢宏的气象,令人敬佩!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余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生手迹六件,其中四件是介绍别人出版著作的,而且有三件讲到版税问题。其措辞如:某君“寒士,版税实缓不济急”;“如贵书局能与预订发行”。使某君“不必再分心于经济问题,则深为感荷”;“寒士打算,殊为可悯”;等等。我一边看他的手迹一边想象他的心肠,感动之余更增加了几分钦佩。
⑦平时读书有感,多少窥见一点学问的气象,心向往之,聊作这篇札记,借以自勉。
17. 请简要概述文章的论述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分别说明文章①-③段中三处加点“气象”的含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简要概括学问大家的气象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8年9月23日,农历秋分日,我国迎来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泰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