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苏省礼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胡适之先生一生将“自由、平等、民主”作为自己奋斗的社会理想,令人折服。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先生的政治思想 ▲ 。尽管他的主张在今天有许多值得 ▲ 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型国家,决不能以意识形态作为对历史人物 ▲ 的依据。 A. 一蹶不振 商榷 评头品足 B. 付诸东流 商定 评头品足 C. 付诸东流 商榷 盖棺定论 D. 一蹶不振 商定 盖棺定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一蹶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付诸东流: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结合“政治理想”分析,应该用“付诸东流”。商榷:是商讨、讨论、协商的意思。多用于比较正式的函件。商定:为商量决定,商议确定。结合“主张”分析,用“商榷”。评头品足:现泛指对人对物多挑剔,随便评说。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结合“历史人物”分析,用“盖棺定论”。综合C项恰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获得者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热爱音乐,喜欢创作歌曲,曾为爵士女歌手斯黛茜•肯特作词,甚至被应邀参加皇家音乐会。 B. 在共享单车带给民众方便的同时,也把国民素质丑陋的一面照得通透,给社会环境与安全提出了新的治理命题,即共享单车的未来在哪里。 C. 被贴上“油炸”“添加剂”等标签的传统方便食品,不能满足人们绿色生活、健康发展的需求,造成了方便食品行业如今江河日下的困顿。 D. 2017年6月26日,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被命名为“复兴号”的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亮相,开启了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一个崭新的时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甚至”前后内容没有递进关系。B项,缺少主语。将“在共享单车带给民众方便的同时”中“在”放到“共享单车”后面,让“共享单车”做主语。C项,搭配不到。“造成了……的困境”不搭配,应为“造成了……的局面”。 点睛:对于语病类题目,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注意重点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句子,放回原文中,验证其恰当与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先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D.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A项,“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由“嫌”字可以看出作者将“白雪”拟人化。B项,“落红”代指“落花。C项,“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代指武器。D项,“佩玉鸣鸾”代指舞女。所以选A项。
浏览完整试题4.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滕王阁的一组是( ) ①无边大地铺三镇 寥廓江天耸一楼 ②有客临舟怀帝子 何人下榻学陈公 ③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山 ④珠帘画栋人何处 秋水长江我独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此题虽是对联,但题目的难度也不大,只要对滕王阁稍有了解,不致于选错,而且我们学过王勃的《滕王阁序并诗》,对滕王阁有一定的了解,从哪一方面说,选错是大不应该的。①“无边大地铺三镇,寥廓江天耸一楼”,是黄鹤楼的署名楹联;②“有客临舟怀帝子,何人下榻学陈公”,是庐陵刘古庵上舍(宗辉)买舟滕王阁为舟子书此联。③“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是清代名家张照所撰的“南极潇湘”牌坊楹联,意思是洞庭湖往南可以通过湘、资、沅、澧四水进入到湖南的三湘大地,去欣赏潇湘月色;往北则可以通过长江进入到长江三峡中的巫峡,来欣赏巫山十二峰,一副对联概括了方位和两地的美景。④“珠帘画栋人何处,秋水长江我独游”,“珠帘”“画栋”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并诗》中,所以对应的是滕王阁。 5.下图为《读者》的两个徽标图案。下列对图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② A. 图案①属于传统的静态设计风格,唤起人的怀旧感;图案②采用动漫风格,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更能吸引年轻人。 B. 图案蕴含了读者就像一只只蜜蜂,不断从《读者》中撷取人生智慧和精神营养去酿造甜蜜生活的寓意。 C. 图案蕴含了《读者》杂志愿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天下的美文佳作奉献给读者的寓意。 D. 图案①采用静态的对称设计,富有装饰性;图案②采用不对称的设计,更具有动态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徽标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结合以下信息来思考:一徽标所属团体或单位特点,二活动主题,三徽标类型。本题两个图标从外形上看,都是蜜蜂的形状,两个图案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有动感;一个属于传统风格,一个是动漫风格。再联系蜜蜂与《读者》的相似性,蜜蜂采集花蜜,《读者》是文摘类杂志,把这些内容表述出来的选项就都属于正确的,而A项中的“唤起人的怀旧感”是不恰当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崇文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 刘辟反,宰相杜黄裳荐其才。时显功宿将,人人自谓当选,及诏出,皆大惊。始,崇文选兵五千,常若寇至。至是,卯漏受命,辰已出师,器良械完,无一不具。过兴元,士有折逆旅匕箸者,即斩以徇。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守梓州。诏拜崇文东川节度使。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明日,战万胜堆,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大将阿跌光颜与崇文约,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贼大震,其将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追禽之,槛送京师。 入成都也,师屯大达,市井不移,珍货如山,无秋毫之犯。邢泚已降而贰,斩于军,衣冠胁污者诣牙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诏令刻石记功于鹿头山。 崇文不通书,厌案牍谘判以为繁,且蜀优富无所事,请扞边自力,乃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宁庆节度使,为京西诸军都统。崇文恃功而侈,举蜀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又不晓朝廷仪,惮于觐谒,有诏听便道之屯。居邠三年,戎备整修。卒,年六十四,赠司徒,谥曰威武。 (节选自《新唐书•高崇文传》) 6.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士有折逆旅匕箸者 逆:背叛 B. 即斩以徇 徇:示众 C. 会雨不克攻 克:能够 D. 其将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 以:率领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礼》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现为里巷、邻里之意。古时把贵族称为“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为“闾左”。 B. 开元、贞元:属于古代皇帝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C.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了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D.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 (2)衣冠胁污者诣牙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 9. 结合文意,概括高崇文的形象特点。 【答案】6. A 7. B 8. (1)(阿跌光颜)延后了日期,害怕获罪,因此请求深人敌军立功赎罪,于是驻军在鹿头西,断绝了贼军运输粮草的道路。 (2)士大夫受胁迫而叛乱的都到衙门请求保全性命,高崇文为他们分条上奏,使他们都保住了性命。 9. ①治军严谨。②心怀仁义。③尚武忠义。④恃功而奢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逆”,结合“折”“匕箸”等内容分析,译为迎、迎击。句意:士卒中有人折断客舍的羹匙和筷子。故选A。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可以不止一个年号,有些皇帝有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明朝以后采用一世一元制,扣除复辟政变者(如明英宗),大致上都是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