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02  2019-02-12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2]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一、语言文学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评论家认为,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该_______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_______地反复把玩。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________,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_______的扑哧一笑。
A. 心旌摇荡 饶有兴致 忍俊不禁 没心没肺
B. 心惊胆战 情有独钟 轻描淡写 无缘无故
C. 心惊胆战 饶有兴致 轻描淡写 没心没肺
D. 心旌摇荡 情有独钟 忍俊不禁 无缘无故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心旌摇荡:面对自己想要或想得到的东西,心驰神往,不能自制。心惊胆战: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饶有兴致:很有兴致地看着一样物体或事物或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情有独钟: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轻描淡写:1.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2.说话或行文时有意把某个问题轻轻带过。没心没肺:一指谓不动脑筋,没有心计。二指的是一些冷酷残忍、心狠手辣,甚至对待亲人、朋友手段都极其恶毒,缺乏感情色彩。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本题应注意所填词语与句子中已给的词语的意义关联,句子中的“偏偏”包含语气的转折,最后一个横线上的词语用来修饰“扑哧一笑”,综合考虑清楚,应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是职场新人,很多规矩都不懂,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
B. 年前回乡,给您捎带了一点土仪,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C. 此行承蒙雅爱,全程叨陪,设宴款待,盛情厚意,不胜感激。
D. 欣闻兄台喜得麟儿。衷心祝愿贵公子健康聪明,茁壮成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C项,从“承蒙雅爱”、“不胜感激”可看出,此句交际用语是感谢他人的招待而用的,但“叨陪”一词是指荣幸地陪侍,是谦辞,在此不合语境。可用“全程陪同”方符合语境,与全句表达的对他人的感谢之意相符。
3.下列诗句没有做到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B.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C.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D.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合题干要求“没有做到对仗工整”,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结合选项内容分析,C项,结合“不堪”“手赠”与“还寝”“佳期”分析,依据词性、结构不难作出判断。故选C。


浏览完整试题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 , 。 。 ?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①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
②“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
③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
④“好读书”却是“闲来无事好读书”
⑤以前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
⑥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
A. ⑤④②①⑥③
B. ②④③⑥①⑤
C. ②④⑤⑥①③
D. ④②⑤①⑥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前文语境可以推知,后两句应先说“要读书”,再说“好读书”,据此可以确定②④。由后文“孔子说”可以确定③应放在最后。⑤是陶渊明的观点,⑥“怎么能‘不求甚解’呢”紧承⑤,可确定⑤⑥的顺序,①是对⑤⑥的进一步阐述,所以答案应为C项。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 画里常写空山,一人观竹听风。人问空山何在,空山即是心中。
B. 风中孤雁南去,无端生出闲愁。秋山秋水伴我,何人在你心头?
C. 秋水时深时浅,春色有淡有浓。年年来此树下,心情总是不同。
D. 关河万里萧索,心中三分寂寥闲看几枝新花,乱了一本芭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漫画的意境的题目,要求选出和漫画内涵最吻合的一项是,注意诗中的意象,A项,“空山即是心中”应该是虚,不应出现在画面中,“年年来此树下”“闲看几枝新花,乱了一本芭蕉”都是实景,画面中应该出现,可是画面中没有,由此选B。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冕传
[清]朱彝尊
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学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致之,遂从性学,通《春秋》。
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读古兵法。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母。艮为江浙检校,冕往谒,履敝不完,足指践地。艮遗之草履一两,讽使就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迎其母至会稽,驾以白牛车,冕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皆讪笑,冕不顾也。所居倚土壁庋釜,执爨养母,教授弟子,以为常。
高邮申屠駧任绍兴理官,过钱塘,问交于王艮。艮曰:“里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合于俗,君欲与语,非就见不可。”駧至,即遣吏自通。冕曰:“吾不识申屠君。”谢不见。駧乃造其庐,执礼甚恭。冕始见之。
东游吴,北至燕。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翰林学士危素,冕不识也;居钟楼街,冕知之。一日,素骑过冕,冕揖之坐,不问名姓,忽曰:“公非住钟楼街者耶?”曰:“然。”冕更不与语。素出,或问客为谁,笑曰:“此必危太朴也。吾尝诵其文,有诡气,今睹其人举止,亦然。”
冕善诗,通篆籀,始用花乳石刻私印,尤长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语含讽刺,人欲执之。冕觉,乃亟归。谓友曰:“黄河北流,天下且大乱矣。”携妻孥隐会稽之九里山,号煮石山农。
太祖既取婺州,遣胡大海攻绍兴。居人奔窜,冕不为动。兵执之,与俱见大海,大海延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太祖闻其名,授以谘议参军,而冕死矣。
朱彝尊曰:当元之季多逸民,冕其一也。自宋文宪《传》[注]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
(节选自《朱彝尊选集》)
【注】宋文宪,即明朝宋濂,著有《王冕传》。
6.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阳韩性异而致之 致:招引
B. 冕被古冠服随车后 被:穿戴
C. 素骑过冕 过:经过
D. 当元之季多逸民 季:末世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举”指进士科考试,文中泛指科举考试。进士科原为考试科目之一,明清以来,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
B. “拜其母”是古人的一种结交礼,表示结成通家之好。王艮把王冕带去拜见自己的母亲,表明他对王冕的赏识与器重。
C. “篆籀”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书体。具体而言,“籀”指大篆,“篆”一般由大篆简化而来。
D. “太祖”本是对先祖的称谓,后多用作开国帝王的庙号。从王冕的生活时代推断,“太祖”当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8.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
(2)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
9. 根据文章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
【答案】6. C 7. B
8. (1)您真是个愚蠢的人啊!不出十年,这里就会变成狐狸和兔子乱窜的凋敝之地。(到那时)还凭借什么来获取俸禄呢/还凭什么做官呢?
(2)于是我另外做为他写了一篇传记,上交给掌修国史的史馆中,希望编纂的人能从中区别开。
9. 洒落不羁(狂狷耿介);不慕名利(淡泊自处);安贫乐道(甘于贫穷(甘于平淡)+讲究孝道)。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素骑过冕”意思是“危素骑马拜访王冕”,所以“过”的意思是“来访、前往拜访、探望”。故选C。
【7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王艮把王冕带去拜见自己的母亲”说法错误,出自“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母”,结合原文,我们可以知道:王艮很欣赏王冕,于是去拜见了王冕的母亲,而不是王冕拜见了王艮的母亲。故选B。


展开余下试题【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公愚人哉”,判断句,您真是个愚蠢的人啊;“不十年”,不出十年;“狐兔游”,狐狸和兔子游荡,或者:狐狸和兔子乱窜;“此中狐兔游矣”,这里就会变成狐狸和兔子乱窜的凋敝之地;“何以”,即“以何”,凭(借)什么;“何以……为”,凭什么……呢;“禄”,取得俸禄;“何以禄为”,凭借什么来获取俸禄呢,或者:/还凭什么做官呢。(2)中“因”,于是;“别”,另外;“为”,动词,写;“上”,上交;“上之”,把它上交给;“史馆”,指掌修国史的史馆;“冀”,希望;“择”,区别,选择;“冀编纂者择焉”,希望编纂的人能从中区别开,或者:希望编纂的人有所选择。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理解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本题要求根据文章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题干已经划定了答题区域为文章第二段,仔细阅读第二段内容,根据本段中“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艮为江浙检校,冕往谒,履敝不完,足指践地”“讽使就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迎其母至会稽,驾以白牛车,冕被古冠服随车后”“所居倚土壁庋釜,执爨养母,教授弟子,以为常”等信息分析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王冕,字元章,是诸暨地区的一名农家子弟。父亲要他放牛,他就把牛放到田垄上,悄悄溜到学校,听村里的孩子们读书,晚上回去,牛不见了,父亲大怒,用鞭子打他。有段时间他住在寺庙,夜里坐在佛像的膝上,就着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听说了王冕的事感到很讶异,招他为弟子,于是王冕跟从韩性学习,通晓《春秋》。
他曾经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就把自己写的文章全部烧掉,转而读古兵法书。王冕总是头戴高檐帽,身穿绿蓑衣,足踏长齿屐,挥击木剑,有时骑着牛穿行于街市中,有人不喜欢他的狂傲。同乡王艮很欣赏王冕,于是去拜见了王冕的母亲。王艮任江浙的检校官,王冕前去拜访,穿的鞋子破烂不堪,脚趾露出而挨着地面,王艮就送给他一双草鞋,婉言劝他担任官职。王冕笑而不言,放下那双草鞋就离开了。回去接她的母亲到会稽,他驾着白牛拉的车,穿戴古代帽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子都嘲笑他,王冕也不在意。他在住处靠着土墙搁放锅具,做饭奉养母亲,并以教导弟子为常行之事。
高邮的申屠駉(jiōng)任绍兴理官,路过钱塘的时候,向王艮询问当地值得交往的人物,王艮说:“有个叫王元章的同乡,他的志向操行是不有求于世俗,您要想和他交谈,非亲自去他家求见不可。”申屠駉到了以后,就马上派遣下属通名求见,王冕说:“我不认识申屠君。”推辞不见。申屠駉于是来到他的住所,所行礼节十分恭敬,王冕这才见了他。
他东游吴地,北到燕京。泰不华推荐他在史馆供职,他说:“你真是愚昧的人啊!不出十年,这里就变成狐狸兔子游玩的地方了,还当什么官?”翰林学生危素,王冕不认识他,但知道他住在钟楼街。一天,危素骑马拜访王冕,王冕行礼请他坐下,不问他的姓名,忽然说:“您是住在钟楼街吗? ”危素说:“是的。”王冕使再也不跟他说话。危素走后,有人问王冕客人是谁,王冕笑着说:“他肯定是危太仆,我曾经读过他的文章,有诡异之气,今天见到了他,行为举止也是如此。”
王冕擅长写诗,通晓篆籀文字,最初用花乳石刻私人印章,尤其擅长画梅花,用胭脂作没骨体之画。燕京贵人争相求画,于是王冕把一幅画挂在墙上,在上面题诗,有的人认为有讽刺时政之意,想要抓他。王冕觉察到危险,赶紧回到会稽,对他的朋友说:“黄河将要变道向北流去,天下将要大乱了!”带着妻子儿女隐居在会稽的九里山,白号煮石山农。
太祖攻占婺州,派遣胡大海攻打绍兴。人们奔走逃窜,王冕却不为所动。兵士抓住王冕,一起去见胡大海。胡大海向他请教询问策略,王冕说:“我们越地之人一向信守忠义,不可以随便侵犯的,你要是以忠义待人,那人人心悦诚服,如果你们行不义之事,那这里的人必将敌对到底。”太祖听说过他的名声,授予他咨议参军的官职,但王冕一夕之间因病而死。
朱拜尊说:元朝末年多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王冕就是其中之一。自从宋文宪《王冕传》问世,世人都用“参军”这一身份看待他。王冕何曾担任过一天参军啊? (我)于是另外写了这篇传记,把它呈给史馆,希望编纂史书的人有所选择。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秋夜作
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
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
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注。
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注】蟏蛸:蜘蛛的一种,脚很长,通称蟢子。
10. 请说说诗歌的前三联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开描写的。
11.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10. 首联通过“翠初清”“送轻”写出早秋天气给人“暑半销”的触觉感受;颌联从视听两方面,写了早秋的露水和砧杵声;颈联进一步从视听角度写了鳞蛸织网和蟋蟀鸣叫的早秋之景景。
11. 用典。作者借王粲辞家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以及思乡念亲之情。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的写景特征的题目,要求概括诗歌的前三联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开描写的,注意从描写的着眼点分析,首联“署半销”“送轻飙”从触觉的角度着眼,颔联“莎庭露”“砧杵遂”,颈联“鸣蟋蟀”“红树”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着眼,描写“早秋”。
点睛: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分析尾联的表达效果,答题时注意从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角度切入,此诗的尾联“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从手法上看,作者借王粲辞家的典故,从情感上看,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以及思乡念亲之情。


展开余下试题四、名句名篇默写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何不改此度?(屈原《离骚》)
(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6)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_____________。(《论语》)
(8)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______________。(蔡元培)
【答案】 (1). 君子不齿 (2). 秦人不暇自哀 (3). 不抚壮而弃秽兮 (4). 枯松倒挂倚绝壁 (5). 奉命于危难之间 (6). 甲光向日金鳞开 (7).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8). 兼容并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齿、暇、抚、秽、倚、鳞、共、兼。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㈠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我向曙光顶礼,忠诚如同希腊人。我起身很早,在湖中洗澡;这是个宗教意味的运动。黎明带回来了英雄时代。在最早的黎明中,我坐着,门窗大开,一只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蚊虫在我的房中飞,它那微弱的吟声都能感动我,就像我听到了宣扬美名的金属喇叭声一样。此中大有宇宙本体之感,宣告着世界的无穷精力与生生不息。黎明啊,一天之中最值得纪念的时节,是觉醒的时辰。那时候,我们的昏沉欲睡的感觉是最少的了。但是,如果我们并不是给我们自己的禀赋所唤醒,而是给什么仆人机械地用肘子推醒的;如果并不是由我们内心的新生力量和内心的要求来唤醒我们,既没有那空中的芬香,也没有回荡的天籁的音乐,而是工厂的汽笛唤醒了我们的,——如果我们醒时,并没有比睡前有了更崇高的生命,那末这样的白天,即便能称之为白天,也不会有什么希望可言。感官的生活在休息了一夜之后,人的灵魂,或者就说是人的官能吧,每天都重新精力弥漫一次,而他的禀赋又可以去试探他能完成何等崇高的生活了。可以纪念的一切事,我敢说,都在黎明时间的氛围中发生。诗歌与艺术,人类行为中最美丽最值得纪念的事都出发于这一个时刻。所有的诗人和英雄都像曼依,那曙光之神的儿子,在日出时他播送竖琴音乐。早晨是我醒来时内心有黎明感觉的一个时候。改良德性就是为了把昏沉的睡眠抛弃。几百万人清醒得足以从事体力劳动,但是一百万人中,只有一个人才清醒得足以有效地服役于智慧;一亿人中,才能有一个人,生活得诗意而神圣。清醒就是生活。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要是见到了他,我怎敢凝视他呢?
㈡我们必须学会再苏醒,更须学会保持清醒而不再昏睡,但不能用机械的方法,而应寄托无穷的期望于黎明,就在最沉的沉睡中,黎明也不会抛弃我们的。我没有看到过更使人振奋的事实了,人类无疑是有能力来有意识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能画出某一张画,雕塑出某一个肖像,美化某几个对象,是很了不起的;但更加荣耀的事是能够塑造或画出那种氛围与媒介来,从中能使我们发现,而且能使我们正当地有所为。能影响当代的本质的,是最高的艺术。每人都应该把最崇高的和紧急时刻内他所考虑到的做到,使他的生命配得上他所想的,甚至小节上也配得上。如果我们拒绝了,或者说虚耗了我们得到的这一点微不足道的思想,神示自会清清楚楚地把如何做到这一点告诉我们的。
㈢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刈割的面积来,细细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低的条件中,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末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作出一个真实的报道。因为,我看,大多数人还确定不了他们的生活是属于魔鬼的,还是属于上帝的呢,然而又多少有点轻率地下了判断,认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是“归荣耀于神,并永远从神那里得到喜悦”。
(选自梭罗《瓦尔登湖》)
13. 第一段作者热情的礼赞黎明,请概述其理由。
14. 第一段最后作者说:“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要是见到了他,我怎敢凝视他呢?”作者所说“非常清醒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说“怎敢凝视他”,是什么意思?
15. 第三段作者说“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根据第㈡、第㈢两段,作者认为的“生活的基本事实”是什么?
16.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本文的表达特色。
【答案】13. (1)黎明带来英雄时代,宣告着世界的无穷精力和生生不息;
(2)黎明是觉醒的时辰,唤醒我们内心更崇高的生命;
(3)诗歌和艺术发生于黎明时刻,还有思想和(改良)德行发生于黎明时刻
14. “非常清醒的人”是指“有效地服役于智慧”并“生活得诗意而神圣”的人说不敢凝视他,意思是极其仰慕、崇拜和敬畏他的意思。
15. 生活的基本事实是:
(1)每人都应该把最崇高的和紧急时刻内他所考虑到的做到,使他的生命配得上他所想的,作者是同意这个说法的。(或:人是有能力来有意识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
(2)简单而可爱;卑微而崇高
16. (1)抒情性、哲理性。以抒情、议论见长;
(2)修辞手法的充分运用。(比喻、对比等,举例说明);
(3)以长句为主,增强文章的思辨性;
(4)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情感。
【解析】
试题分析:
【13题详解】
题干问的是“第一段作者热情的礼赞黎明,请概述其理由”,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礼赞黎明的理由可以从作者对黎明的感受和作者认为其具有的意义两方面入手。然后研读文段,抓住关键词把握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无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